綠色礦山成為生態文明生動註腳

2020-12-06 東方財富網

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礦山奏響了綠色發展主旋律,綠色礦山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註腳。通過綠色金融支持、森林資源開發、旅遊業開發,綠色礦山最終會變成「金山銀山」。

礦坑巨大,溝壑縱橫,煤土紛飛,綠色難存,這是露天煤礦留給人們的刻板印象。近日走進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滿洲裡市扎賚諾爾區扎賚諾爾露天煤礦,映入眼帘的卻是滿目青翠,鳥語花香,美景如畫。這座以高標準建設的綠色礦山,讓已停採的露天煤礦煥發了勃勃生機。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呼倫貝爾)論壇暨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上,與會者認為,扎賚諾爾露天煤礦修復僅僅是我國綠色礦山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礦山奏響了綠色發展主旋律,綠色礦山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註腳。通過綠色金融支持、森林資源開發、旅遊業開發,綠色礦山最終會變成「金山銀山」。

目前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已增至953家

■《實施意見》這些真金白銀的激勵政策措施,從用地、用礦、財政、金融四個方面,為礦企排憂解難,堅定了創建綠色礦山的信心。

「礦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礦業為國家建設提供資源和安全保障。」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主席孟繁志表示,為保障我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礦業擔負著極其重大的歷史使命。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是實現我國礦業可持續、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據介紹,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6部門於2017年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標誌著綠色礦山建設進入全面推進階段。此後,各地因地制宜,積極推進。內蒙古等29個省(區、市)印發實施方案或規劃,20個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聯合財政、環保、質檢、銀監等部門建立協調機制。截至目前,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已增至953家。

從具體措施看,在年度計劃、新增採礦用地取得、存量用地使用等方面,支持和保障綠色礦山企業和示範區轉型發展的用地需求;在統籌中央地方財政資金安排、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稅費減免等方面,加大對綠色礦山的支持;在實施扶持性綠色信貸、支持上市融資、構建徵信體系等方面加大支持……《實施意見》這些真金白銀的激勵政策措施,從用地、用礦、財政、金融四個方面,為礦企排憂解難,堅定了創建綠色礦山的信心。

放眼全國,許多礦山企業主動對標《實施意見》,生產礦山加快改造升級,逐步達到要求,新建礦山按照綠色礦山要求建設。「我們用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思維,推進生態環境修復治理,提升礦區土地復墾率。」山東黃金集團安全總監修國林告訴記者,公司始終致力於改善礦區生態環境,以最小的生態擾動量獲取最大資源價值量礦區,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花園式美麗礦山。

「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繼續走老路是行不通的。礦企要拋棄過去的觀念,重新換個活法。」綠色礦山推進會會長史京璽認為,礦企轉型升級需從要素驅動轉為科技創新驅動,必須充分發揮政府、中介、企業、研發機構等全社會力量,共築綠色礦山建設產學研用科技創新平臺,重構綠色礦山產業生態鏈。

「我們強化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開採前沿技術研發合作,全面開展《陝北採煤沉陷區水資源利用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全力建設陝北礦業『立體式生態示範工程』,掌握技術制高點。」陝西陝煤陝北礦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群英告訴記者,依靠科技創新,綠色礦山不僅建好了,企業還實現了內涵式發展。

多方合力助力綠色礦山變成「金山銀山」

■依託國開行、農發行的長期低息款項、財政貼息、植被恢復金等國家金融支持政策,礦業企業適時引入社會資本,將林下經濟有機融合,極大地促進綠色礦山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與會者認為,綠色礦山建設不僅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還是一項與時俱進的長期建設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保障。通過綠色金融支持、森林資源開發、旅遊業開發,綠色礦山最終會變成「金山銀山」。

「我國綠色金融雖然起步較晚,但目前已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絲路規劃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會長陳元告訴記者,目前我國7項發展綠色金融倡議已經寫入G20(20國集團)公報;全國綠色貸款已經超過11萬億元,約佔貸款總額10%,少數銀行比例超過50%;綠色債券(含資產證券化)餘額超過6500億元,佔全球綠色債券發行的20%以上,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已成全球最大的市場。

「綠色金融通過其強大的槓桿撬動功能,能夠進一步加大對綠色礦山企業的支持力度。」陳元說,綠色金融可以為綠色探礦採礦企業傾斜債券市場及為資本市場融資;對於貸款給綠色探礦採礦企業的銀行,減少特定額度準備金;給予綠色探礦採礦企業以抵扣企業所得稅稅基的稅收優惠;鼓勵發展綠色礦山中介融資機構,完善儲量評審、礦業權評估、法律諮詢、投資諮詢、財務機制等;建立國際性的綠色礦業交易和融資市場;建立綠色礦業管理體系,通過大環境治理來促進市場性融資的發展,等等。

在綠色金融撬動下,礦業與林業開始深度融合。據孟繁志介紹,目前礦業與林業深度融合已經得到了政府平臺公司、上市公司、社會資本、基金、銀行以及證券公司的高度關注。特別是結合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依託國開行、農發行的長期低息款項、財政貼息、植被恢復金等國家金融支持政策,礦業企業適時引入社會資本,將林下經濟有機融合,極大地促進綠色礦山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礦山披綠,離不開林業政策的支持。因有效治理內蒙古庫布其沙漠、贏得世界讚譽的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對於林業政策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公司副總裁折霜炯介紹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8年印發的《關於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在保障生態效益的前提下,允許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發展林下經濟、森林康養、養生養老等環境友好型產業,實現產業帶動、服務鄉村振興、助推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對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有了綠水青山,就不愁沒有金山銀山。作為廢棄礦山的可持續運營方式之一,旅遊業可以為礦山修復後的運營『雪中送炭』。」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孫九霞告訴記者,旅遊開發利用可以在基本維持礦山生態穩定的前提下,拉動投資、吸引客流、獲得收益,解決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歷史欠帳多、修復與開發建設後續投入不足、運營主體動力不足等問題。旅遊開發也是國有資源市場化利用、盤活土地存量、實現增量優化的可操作模式之一。礦山生態修復完成之後,市場化運營會立刻跟進,通過旅遊業之「活水」「熱碳」,達到「消費支撐、持續修復、循環回饋」的目標。

(文章來源:中國財經報)

相關焦點

  • 奏響「綠色圓舞曲」――聚焦我國綠色礦山建設
    從蠶食青山綠水,到反哺生態環境,十餘年來,越來越多的礦山奏響綠色發展主旋律,綠色礦山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註腳。經歷了「試點探索、鞏固提升、全域推進、兩山融合」4個階段,湖州的綠色礦山建設,形成了「兩山引領、政府主導,生態集聚、科學布局,標準先行、全域推進,礦地融合、產業銜接」的新路子,礦業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湖州已建成綠色礦山47家,建成率100%,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庫24家。礦山開發秩序好了,生態環境美了,資源利用率高了,整個礦區煥然一新。」
  • 綠色礦山建設專欄|讓綠色成為永遠的底色
    綠樹、碧水、噴泉、涼亭……凡是走進湖州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下稱「新開元」)的人,很難將其與礦山聯繫起來。 「綠色,是一種辦礦理念。我們努力使礦山生態融入周邊的生態環境,打造綠色礦山。」
  • 固始縣:綠色礦山建設和生態修復工作獲肯定
    7月17日,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煤田地質局局長王天順一行蒞臨固始調研指導綠色礦山建設和生態修復工作。王天順一行先後來到位於陳集鎮的新旭礦業公司黑石山礦區、金山礦業公司金山礦區,實地查看兩家礦山企業生產設施建設、生態修復、廢物治理等工作進展情況,詢問了解企業在礦山治理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並認真聽取了固始縣自然資源局局長曹志海關於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建築石料類資源採礦權出讓及資源保障供應、綠色礦山建設和生態修復等工作整體推進情況的匯報。
  • 「生態綠」已經成為徐州高質量發展的美麗「註腳」
    「生態綠」已經成為徐州高質量發展的美麗「註腳」 2020-12-14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誓將「生態瘡疤」變為「綠色名片」——朝天區廢棄露天礦山生態...
    近年來,朝天區委、區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礦業秩序整頓、廢棄露天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切實解決礦產開發中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走出了一條秩序規範、治理有效的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新路子,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築牢生態大屏障,實現創建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區「彎道超車」、助力鄉村振興蓄積力量。
  • 漳平實施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 打造「綠色礦山」
    漳平實施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讓廢棄礦山化身生態良田、旅遊景點,並對建築石料礦山進行專項整治,打造「綠色礦山」這裡的礦山鳥語花香東南網8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戴敏 通訊員 陳俊毅)走進漳平市蘆芝鎮大深村,漳泉鐵路旁的稻田裡,稻浪翻滾
  • 內蒙古加大生態修復力度 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內蒙古生態環境廳巡視員張樹禮介紹,截至目前,內蒙古有52家礦山企業被自然資源部列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有191家礦山企業列入自治區綠色礦山名錄。怎樣在開採過程中實施保護,成為當地推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即便是在企業經營最困難的時候,煤礦復墾綠化工作也沒有停止,買樹苗的錢不曾少過。」在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準能集團副總經理宋日告訴記者。
  • 綠色礦山院士行走進蒙草,扎礦獲評全國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
    8月29日,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呼倫貝爾)論壇暨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與會人員一行來到扎賚諾爾礦區,深入參觀蒙草礦山生態修復研究院,並舉行「綠色礦山院士行」授旗儀式,陳毓川院士、武強院士共同為扎賚諾爾百年露天礦「全國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揭牌,並為蒙草生態授「綠色礦山院士行」榮譽展旗。
  • 綠色,礦山企業最亮麗的風景線——我國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
    與此同時,首批37家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經過幾年來的建設,已進入收官階段。目前,中國礦業聯合會正緊鑼密鼓地組織驗收和專家評審,對符合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的企業將去掉「試點」二字,正式授予「國家級綠色礦山」稱號。  綠色,已成為我國礦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 「十三五」麗江生態答卷:讓綠色成為麗江永續發展的「底色」
    「十三五」麗江生態答卷:讓綠色成為麗江永續發展的「底色」 2020-12-10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矗立時代潮頭 打造綠色礦山
    ——中鋁礦業有限公司澠池分公司綠色礦山建設發展紀實薛全成 杜佔標核心提示:社會上很多人包括一些礦山企業在內,對「綠色礦山建設」的理解還停留在簡單的對礦區環境的綠色、美化而已,沒有把礦山開發自身與生態安全融合在一起。
  • 建設綠色礦山 保護環境資源
    「多年治理加上今年降雨量比較大,烏拉特草原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看到這種景象,大家都感到無比欣慰。」他說。  「我們現在已經有兩座礦山通過國家級綠色礦山驗收,8座礦山通過自治區級綠色礦山驗收,對我旗礦業的發展起到一個引領示範帶頭作用。」王國棟介紹,當前企業普遍意識到建設綠色礦山是一條必經之路,也是一條生命線,「如果在2025年前還達不到綠色礦山的建設標準的企業,預計就要被關停。」
  • 南川區2處礦山入選市級綠色礦山典範企業名錄
    本報訊(記者 黎明 通訊員 李豪桀)近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了重慶市第一批綠色礦山典範企業名錄,我區派恩思建材有限公司、明焱礦產品有限責任公司2家企業入選。目前,我區共有礦山37家,其中,大型1家、中型20家、小型16家,2019年我區創建綠色礦山6家。
  • 礦山披綠滿目春——踐行生態文明,茂名自然資源系統全力蹚出一條...
    自2017年廣東全面鋪開「綠色礦山」建設以來,茂名自然資源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上下同心,多措並舉,全力推進,取得了出色成績。「僅2019年,我市就新建成了綠色礦山21家,增長量居全省之首。」市自然資源局礦產資源管理科負責人黃勝華介紹道。
  • 礦山穿上「綠衣」 再現生態美景
    本報記者 成嘉廷 特約記者 楊 聰  盛夏,萬山礦山國家地質公園,邊坡治理、廢棄場地治理、生態破壞修復等工程正在有序開展,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汞錳汙染場所治理點,原本的黑色已綠鬱蔥蔥,呈現一片生機。廢棄的礦洞,已成為遊覽的景點,大批遊人穿梭其間。
  • 綠色礦山建設都有哪些做法?請看
    各地綠色礦山建設的做法及成效豐富而充實,為與會代表帶來一些新的啟發……礦山:創新引領綠色發展 在我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的大潮中,如何既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品需求,同時又盡最大可能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擾動破壞,是我國礦業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
  • 淄博35個生產礦山成了「生態公園」
    12月17日上午,淄博市召開淄博市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據淄博市自然資源局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分管領導張德平介紹,淄博市在資源開發的同時,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2018年以來,全面開展綠色礦山建設,截至2020年7月,全市35家礦山企業已經投入10億元「綠色資金」,全部提前建成了綠色礦山,其中13個進入國家綠色礦山名錄,22個進入省級綠色礦山名錄,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綠色礦山能建必建
  • 河南鑫龍昌:建設綠色礦山留住綠水青山
    河南鑫龍昌配合政府積極礦產資源整合示範項目,堅決做好確山縣境內骨料礦山企業的整合工作,相繼完成了普會寺鎮、劉店鎮等區域的礦山整合,參股駐馬店樂潤科技有限公司、確山縣隆盛礦業有限公司、確山縣慧豐礦業有限公司等礦山項目,先後整合了片區內5家小、散、亂礦產企業,最終成為當地礦山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省內首家、規模第二、產值第一的綠色礦山企業。
  • 國家能源集團新增12家礦山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
    國家能源集團新增12家礦山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新疆公司寬溝煤礦國家能源集團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生態優先、協調發展, 統籌規劃、分類指導,示範引領、整體推進為基本原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煤炭全生命周期綠色開發利用
  • 礦山生態恢復工程_2020年礦山生態恢復工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對中部底盤進行場地平整,削高 立即下載 江西省尋排廢棄稀土礦山專題—恢復礦山生態,重現綠色森林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