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談丨第六季收官:新生代,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

2020-12-13 非遺星球

黃葉紛飛,紅葉漫天

秋風漸走漸遠

在這個秋天即將落幕的時節

十日談第六季也迎來了本季的收官

「非遺星球十日談」視頻公開課第六季

邀請了10位非遺行業裡的新生代

他們在直播中講述

這條路上堅守的故事

他們的經歷、蛻變和成長

他們以創新的精神

挖掘傳統與現代生活的共同點

尋求設計的創新和更多的突破

每一場直播

都在交流和分享的過程中

碰撞出新思維

每一場直播

都意味著收穫和成長

11.8 藏族銀飾,向潮而生

四川省金屬手工藝銀飾鍛造傳承人那麼甲老師給我們展示了精美的藏族銀飾,並用現代設計語言對銀飾作品進行革新再造,在探討傳統與現代設計的關係中,重新思考銀飾製作的技法、紋樣、圖案,使作品設計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

11.9 海歸碩士繼承彈棉花

讓祖傳技藝走出去

我們請來了蘇州手工彈棉絮技藝傳人、有暖制被所創始人兼主理人蔣曉棟老師,講述海歸碩士為傳承彈棉花手藝,如何進行現代品牌營銷和公司化運作,把手工棉被的家族技藝及其代表的家庭溫暖傳遞下去。

11.10 讓自然的美好如漆而至

我們在雲南漆藝傳習人、「柒拾叄漆器」創始人李俊鋒老師的直播中,看到來自雲南的80後如何另闢蹊徑,在漆器的技術基礎上大膽突破、跨界融合,闖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讓大漆從自然回到自然。

11.12 臉譜藝術的新生

我們在京劇臉譜繪製技藝傳人趙楠老師的直播中,看手藝人如何用誇張的色彩表現把人物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看新生代如何把京劇臉譜繪製的藝術,帶到更多的舞臺,讓更多的人感知到京劇和臉譜文化的精髓。

11.13 太極人生,問道武當

我們在武當太極傳人、武學傳人王明山老師的帶領下,體驗「習生活太極,享智慧生活」。王明山老師希望通過推廣傳播武當太極拳,讓本來就喜愛太極的人能夠更直接地接觸太極,讓不知太極為何物的人能夠有機會正確地了解太極。

11.15 千年藤編的家居新夢想

我們在懷遠藤編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楊靜老師的帶領下,看懷遠人如何用靈巧的雙手喚醒藤蔓中的靈性,把藤器做得既有顏值又有實力,推動懷遠藤編走出大山,通過編織家居新夢想,傳遞自然、舒適的生活理念。

11.16 鶴慶銀器的青春奏鳴曲

鶴慶銀器製作技藝傳人寸漢興老師和董路波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鶴慶銀器手藝人的堅持與堅守,新生代如何用堅實的手藝和創新的設計打動人,讓鶴慶銀器在當代煥發新的生機。

11.17 她用創新撐起滿繡一片天

國家級非遺滿族刺繡第四代傳承人孫豔玲老師在直播中給我們講述了她的滿繡傳承與創業故事,展示了滿繡的特別針法技巧,介紹了滿繡藝術的代表作品和文創產品。

11.18 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守」與「變」

我們聽了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喬麥老師講述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守」與「變」,如何通過新創作、新應用,讓年畫繼續用美好的寓意裝點現代生活。

10位新生代

他們帶著一種堅守和責任

從老一輩手中薪火相傳

成為傳承者和守護者

繼而擔任先行者和創新者

在傳統中尋找未來

古老的民間藝術

在這些年輕人手中

收穫了更多活力、靈感和思路

文化遺產正融入現代生活

傳統文化綻放出更美麗耀眼的光芒!

相關焦點

  • 十日談|第七季預告:扛鼎未來的非遺新生代(二)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在這個寒冷冬季萬物歸藏、積蓄力量的時節裡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來了!這一季依然聚焦非遺行業裡的新生代聽他們講述傳承和發展的故事探索非遺如何融入現代生活湘西苗族挑花嘉絨藏族編織↓↓↓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12.18 第一講90後新生代帶道明竹編走向新生楊隆梅國家級非遺道明竹編成都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 10位新生代青年視頻直播,暢談非遺傳承路上煥發的新活力
    「傳二代」「非遺新生代」等新興詞彙背後,其實也是對非遺如何融入現代生活她認為,藍印花布要想真正重新走進大眾,也的確需要更適合現代人們的審美。為了推廣藍印花布,學習藝術設計專業的她在熟練掌握技藝的基礎上,將藍印花布的設計紋樣運用到絲巾和綢緞被面上,提出淺藍扎染的新理念,開設「元新藍手工課堂」、印染技藝傳習班,設計開發新產品……通過各種努力讓傳統工藝更貼合當下生活。
  • 學非遺丨第二季收官!「小守護人」見證非遺傳承蓬勃生機~
    學非遺第二季收官日前,隨著第7站滇劇返場體驗落下帷幕,「跟著大師學非遺」第二季系列活動也收官啦~此系列活動由昆明市文化館、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昆明日報社、「昆明教育」微信公眾號承辦。第二季活動共有7站,邀請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代表性非遺傳承人,帶領近百名孩子體驗和學習傳統文化,獲得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 用思想與千秋萬代對話丨許倬雲「十日談」圓滿收官
    高小山2020年8-10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教授許倬雲先生在高山大學作「十日談」,將他一生積累的廣博閱歷、爐火純青的智慧與融會貫通的知識提煉給大家(部分課程筆記,請點擊文首話題#許倬雲「十日談」#查看)。
  • 這群「清華營」出來的「新生代」 玩出非遺「新意思」
    主辦方介紹,這是80後、90後廣作新生代成果的首次集中亮相。3個廣式生活主題空間、40餘件新生代作品,展現了近年來廣州市在振興傳統工藝國家戰略下開展「廣作新生代提升行動」的創新實踐。  「廣作」傳統上通常指清代廣式木作家具,近來日漸擴展成為本地傳統工藝的總稱。
  • 白玉:傳承創新,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
    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非遺文化在精準扶貧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帶動廣大群眾脫貧致富,近年來,白玉縣把非遺文化傳承保護與文化旅遊產業結合起來,實現互利共贏,助力脫貧攻堅。合作社建設完成後,農業種養殖、技術培訓,農副產品、土特產和旅遊產品的收購及銷售等已實現抱團式發展和規模化發展,為推動河坡文化傳承、助力脫貧攻堅起到了重要作用,非遺助力脫貧攻堅的效果也更加明顯。
  • 十日談丨直播預告:90後新生代帶道明竹編走向新生
    出生於竹編世家,大學畢業後毅然留在家鄉創業,為道明竹編探索出新的創作設計和現代經營理念。2014年成立了道明竹編巧妹子竹編專業合作社,組織有較好技藝的竹編藝人走出了一條「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路子,將合作社發展成現代創新型企業。目前已經擁有創新版權20多項,帶動當地老百姓近3000餘人,年產值600多萬元。作品遠銷日本、韓國、英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 走進非遺丨賽龍舟,這樣百舸爭流的壯大場面,你見過嗎?
    即日起,紅網時刻推出《走進非遺》系列報導,帶你深入了解懷化國家級非遺項目,講述非遺傳承人背後的故事,且看非遺在文旅融合中如何走進生活,綻放芳華。在沅陵縣,每逢農曆五月,都會上演「龍舟爭渡,助威吶喊」的場景。沅陵的賽龍舟(又稱沅陵傳統龍舟賽)是為了紀念苗族的祖先盤瓠而舉行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 丨許倬雲「十日談」第6期
    2020年8-10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教授許倬雲先生將在高山大學作「十日談」,將他一生積累的廣博閱歷、爐火純青的智慧與融會貫通的知識提煉給大家。編輯丨朱珍視覺丨吳興晨
  • 亞洲非遺大展北京開幕 新生代匠心設計師攜元中堂作品亮相
    眾多中國非遺傳承人、新生代藝術設計師及亞洲各國的藝術愛好者都攜其作品參展,來自中國的木雕、刺繡,日本的陶瓷,韓國的鬥笠、紙藝,泰國的木偶、陶瓷,印尼的皮影,科威特的蛋殼雕等具備國家文化特色的展品匯集於此。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陳列以「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兩個部分組成。
  • 非遺"觸網"在年輕人中走紅,如何融入現代生活
    在堅守其本的基礎上,與古為新、與時俱進,讓古老非遺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與更多年輕人產生共鳴,無疑是重要路徑。這方面,年輕一代的傳承人肩負重大責任。目前來看,正如蘇繡、蜀繡一般,非遺經過新生代傳承人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精緻的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巧妙相融,煥發出青春活力。
  • 賞「聊城非遺」享「健康生活」聊城非遺走進古城景區大型實景展示秀第二季開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結合全市文旅嘉年華活動,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將於9月至12月,舉辦山東省非遺保護十大亮點工作項目——「遇見聊城」2020聊城非遺走進古城景區大型實景展示秀第二季活動。
  • 讀者·作者·編者|「十日談」裡「談十日」
    如果說《新民晚報》的「夜光杯」是折射在讀者心中的珠光寶氣,那麼「十日談」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夜明珠」。「十日談」是圍繞一個主題大家談的欄目,所以內容豐富多彩;因為各界人士共同參與,所以雅俗共賞;也因為她的主題鮮明突出便於構思,所以作者寫來集思廣益。我從「夜光杯」的讀者到作者,乃至成為《新民晚報》若干版面的作者就是從「十日談」開始的。
  • 現代十日談:阿特伍德、託賓等29位作家的疫期小說集
    > 現代十日談
  • 非遺「觸網」在年輕人中走紅,如何更好融入現代生活?
    在堅守其本的基礎上,與古為新、與時俱進,讓古老非遺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與更多年輕人產生共鳴,無疑是重要路徑。這方面,年輕一代的傳承人肩負重大責任。目前來看,正如蘇繡、蜀繡一般,非遺經過新生代傳承人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精緻的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巧妙相融,煥發出青春活力。
  • 推動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 非遺傳承人走進高校深造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周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進高校回爐深造——文化部自2015年4月起實施的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截至目前已有約3600人次參加培訓。第11個文化遺產日之際,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非遺傳承人走進高校之後」相關問題。
  • 英語角第六季收官之戰:Take-out
    " 懶人經濟盛行下,外賣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街道上外賣小哥奔馳的身影成為亮麗的風景,外賣盒子也成為了垃圾的重要部分。這個周六第六季英語角收官之戰來我們一起聊一聊我與外賣的二三事有趣外賣備註大賞活動安排1活動時間 2020.12.12 星期六
  • 《說走就走》第二季收官 劉容嘉"溼身"捕魚
    《說走就走我們愛旅行》第二季於近日完美收官。該季最後一期節目,主持人劉容嘉帶領觀眾走進北緯23.5°的澎湖,體驗「溼身」捕魚的「漁婦」生活,品嘗生鮮海膽,探訪臺灣最古老的眷村中著名歌手張雨生的故居。
  • 世界名著《十日談》
    #看世界回故鄉##1000個過年故事##把健康帶回家##最暖團圓年##我要上頭條#2020年春節,假期從七天延長到十天,又推遲一周,這個難忘的春節隆重而來,悄然而去,這個與新冠疫情相攜手的春節我在家看完了十本書,今天推薦一本世界名著《十日談》
  • 非遺走進生活,看數位化生存轉型中的傳統匠人
    作為國內最大的東方美學生活平臺,東家一直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復興與傳播。此次發布會是東家加入復星國際和豫園股份生態後的全新戰略升級展現,「讓東方美學融入家庭生活」成為公司新的戰略目標。發布會上,伍一洵、蔣程思、芮帥、吳善釗等數位東家優秀匠人呈現了一場主題為「越傳統,越現代」的精彩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