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5家文博單位獻出精品接力抗「疫」

2020-11-24 山西晚報

  近日,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全國各地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國家文物局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19個省(區、市)的180多家博物館,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已經恢復對外開放,其中一級博物館19家。
  與此同時,由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國文博」聯合全國相關文博機構官方帳號開展、海內外100多家文博機構積極參與的「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接力活動也落下了帷幕。本次活動共持續了35天,通過400多張精美豐富的主題海報,為抗疫行動匯聚精神力量。截至目前,微博話題閱讀量達1.9億。
  在這場接力活動中,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藝術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眾號「考古匯」、大同市博物館、晉國博物館也參與其中,將祝福傳遞到了抗疫一線。
  山西博物院 晉楚之好 共克時艱
  在本次活動中,山西博物院共挑選了3件文物為祖國送上祝福,均為國之重器——青銅器。2月13日,山西博物院首先以代表晉楚千年情誼的「楚公逆鐘」開始了第一次接力。楚公逆鐘,1993年出土於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64號墓,一組8件,鐘上有銘文,記述了楚公逆為祭祀祖先出徵,得到大量銅後作此編鐘。楚國國君的青銅重器,何以出現在晉國國君的墓葬中呢?學者推測原因背景複雜,但至少是晉楚兩國文化交流的見證。楚公逆鐘的出土將楚晉交往的歷史由文獻記載的春秋早期提早到了西周晚期。千年情誼歷久彌新,晉楚之好,共克時艱!
  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山西博物院推出的第二件文物是春秋時期的獸首銜鳳紋建鼓座,出土於太原市金勝村674號墓。建鼓座是建鼓的底部支座,使用時將鼓柱插入銎口內。古代軍隊作戰,立建鼓用以指揮進退。寓意「戰鼓響起,奮勇向前」。在這場戰「疫」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戰士!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的醫療隊源源不斷地奔赴湖北,開展救治工作,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山西博物院推出了一件酒禮器,出土於太原市金勝村趙卿墓中的蓮蓋夔龍紋方壺,一組四件。出土時壺放置於鑑中,可見當時壺和鑑是作為一組禮器使用的。海報上的「銅壺美酒,只待凱旋!」也是每一個國人的心聲。
  山西省藝術博物館 華夏常陽 否極泰來
  山西省藝術博物館也挑選了3件文物來為武漢加油,每一件都是館藏精品,極具特色。
  第一件是唐代的常陽天尊像,它是中國第一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常陽天尊(即老子)像面相豐頤,細目微眯,長髯垂胸,右手執扇和拂塵,左手憑几而放。據史料記載,老子出關寓意著「祥瑞降臨,否極泰來」,這張海報希望「華夏常陽,否極泰來」。
  第二件是清代的純陽祖師命書符碑,由道教宗師呂洞賓手書,碑頭線刻牡丹紋,碑身四周線刻卷草紋,施朱彩。碑正中書道教符號,無法釋讀,但是根據碑文內容可知它是鎮宅退鬼符。這張海報寓意「益眷保家,國泰民安」。
  第三件是元代的青銅關羽提刀跨馬像,這是一尊全國罕見的真人大小比例的關公像,關公抬首昂胸,手提青龍偃月刀,安若泰山卻不乏震懾之威,後世稱關羽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戰神坐鎮,病魔散去。橫刀立馬,天佑中華!願中國乾坤朗朗,處處鳥語花香!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匯 虎虎生威 荊楚安寧
  在芮城清涼寺墓地的出土文物中,有兩件虎頭狀的玉器,小巧精緻,遍體潔白,雕刻手法細膩,惟妙惟肖。在湖北天門市石家河肖家屋脊遺址,也出土過十幾件虎頭形玉飾,玉虎頭與清涼寺發現的飾品相似,說明當時兩地肯定存在著文化交流和互動。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微信公眾號「考古匯」,將這兩處出土的虎頭玉飾進行了結合,兩隻可愛的小「老虎」,寓意「虎虎生威,荊楚安寧!」山西芮城與湖北天門,相距千裡,卻發現了四千年前製作工藝及藝術風格如出一轍的玉器。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山西對口支援湖北仙桃、天門、潛江三地,這正是中華民族一脈同氣守望相助的見證。
  大同市博物館 平安順遂 眾志成城
  大同,古稱「平城」。2月14日,大同市博物館首先以「平安順遂,眾志成城」為主題參與接力。一瓦一個家,一家一座城,一城一天下。家平安,城永泰,天下太平,「平城」瓦當為武漢加油!
  北魏時期的司馬金龍石棺床力士像是大同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是大同市博物館接力祝福的第二件文物。不過這次它並沒有全部亮相,只選取了其中的金剛力士!「中西合璧、民族融合賦予我們身強體壯、力大無窮的優良基因,團結一心的民族氣節在我們身上得到了繼承發揚!如今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降臨荊楚大地。武漢,我們會一直挺你!湖北,我們會守望相助!待到疫情驅散時,我們在同博等你!」這段祝福語傳遞出抗疫必將勝利的信心和決心。
  病毒無情,人間有情!大同市博物館挑選了漢代「陶連枝燈」和遼代龍形柄銅壺兩件文物,為不能與家人團圓的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等戰鬥在抗疫一線的人們送去祝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願萬家團圓,燈火可親!待到陽光普照大地,江城回春之時,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遊遍芳叢!
  堅壘千兵破,萬馬踏春來。大同市博物館還推出了重磅文物——北魏司馬金龍墓俑陣和宋紹祖墓俑陣,挾帶鐵血王朝的恢弘氣勢,助力凱歌唱響,捷報頻傳。
  晉國博物館 玉兔搗藥 山河無恙
  「龍佑華夏,滌濯長清」,龍在人們心目中具有強大的神力,也是中華民族無可估量的能量的象徵。出土於山西曲沃晉侯墓地的龍流人足盤,龍首流,三條立體角龍攀緣於外壁,器足為四個裸體的半蹲人形,盤內中心鑄造了一個圓雕青蛙,外側飾浮雕的魚紋,器足內底鑄造有兩個鈴鐺,器型獨特,頗具匠心。商周時期祭祀和宴饗時要舉行「沃盥之禮」,侍者手持匜將水徐徐倒下,澆在貴族的手上以潔淨雙手,棄水最後再流到盤中。時疫當前,病毒肆虐,用流水洗手是預防病毒的重要手段。「沃盥之禮」意味著中國古代就有了用流水洗手的科學衛生常識。通過這件文物,晉國博物館提示大家預防病毒要勤洗手。
  「玉兔搗藥,山河無恙」,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兔子是居於月宮的神兔,玉兔搗藥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玉兔下凡拯救百姓於瘟疫的傳說,更是廣為流傳。晉國博物館推出一件館藏兔尊,造型獨特,中空的腹部可以盛放祭祀用酒,完美實現了實用性和裝飾性的和諧統一,是晉國青銅文化的代表作。晉國兔尊,「藥」祝平安吉祥!
  「貘逆之交,守望相助」,在中國的傳說中,貘是一種神奇的動物,貘以夢為食,吞噬噩夢,具有闢邪功能。提到「貘」,晉楚兩國可謂是「貘」逆之交,《東周列國志》記載,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到楚國時,與楚王狩獵,遇貘,楚人竟不識。重耳相隨者趙衰曰:「此獸其名為貘,取其皮為褥,能闢瘟去溼。」由此,晉國博物館選擇了一件東周時期的貘鈕夔紋銅鏡,寓意「闢瘟除邪,驅走黑暗,帶來光明,迎來朗朗乾坤。」
  「盉衷同濟,勠力同心」,盉是中國古代盛水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來調和酒的濃淡,也可以和盤一起做盥洗器。盉,意為調和、和順、融洽。晉國博物館還推出了一件館藏陶盉,表示在疫情面前,中華兒女當勠力同心,順應天和,尊重自然,共濟艱難。
  「玉汝共克,於成時艱」,這張有這句主題詞的海報又是一次山西與湖北文物的「合璧」。晉國博物館館藏玉條形飾,春秋時期,出土於曲沃西堡晉國貴族墓地。湖北省博物館館藏玉條形飾,戰國中晚期,出土於湖北棗陽九連墩楚墓。美玉之美,從來不是渾然天成。《詩》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經過打磨,方能在逆境中成長。於國家民族,愈是身處艱難困苦之境,愈要勠力同心,從磨難中奮起,共克時艱。

山西晚報記者 南麗江

相關焦點

  • 山西柳林:「接力」抗「疫」
    2月3日上午9時,5輛山西快成物流柳林向傑車隊的車輛滿載山陰縣古城乳業6000餘件鮮奶準時從山陰出發發往全省各市紅十字會。這是繼2月1該車隊第一輛免費運送臨汾鄉寧縣棗嶺鄉人民政府捐贈的蘋果、梨、等物資到武漢後,第二次「逆行」。
  • 北京文博|「博物館奇妙之旅」直播活動榮獲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
    6月13日上午,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國家文物局發布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新媒體)推介項目和入圍項目名單,對各相關製作單位頒發獎盃。按照中辦、國辦《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中關於實施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計劃工作的要求,今年4月,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新媒體)推介活動,遴選推介文物系統活潑新穎、生動有趣的文博傳播作品。活動受到各地文物部門、文博單位積極響應,受理申報項目150項,包括全景展示、雲直播、短視頻、H5及其他各類在新媒體平臺推出的文博作品。
  • 陝西:14家博物館接力「閱千年」
    陝西:14家博物館接力「閱千年」 2020年05月19日 08:37:00來源:新華網 >   陝西:14家博物館接力「閱千年」  新華社西安5月18日電(記者楊一苗)連續14小時,從秦朝兵馬俑軍陣,到長安城的盛唐氣象,18日,陝西省文物局聯合騰訊公司共同發起「雲賞陝西國寶,一日穿閱千年」活動,陝西省的14家博物館在直播平臺上進行14小時接力「雲導覽」。
  •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八)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祝福頌祖國,文博是一家!面對疫情,全國文博人眾志成城,以接力形式傳遞祝福,祝願祖國早日戰勝疫情!參與今天接力的文博單位有@濟南市博物館、@法國香波堡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寧夏博物館 、@海南省博物館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孔子博物館 、@德清縣博物館 、@晉國博物館、@中國海關博物館 。 請堅守崗位的工作者們和@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博物館微博、@武漢自然博物館 查收今日份祝福!中國加油!湖北加油!
  • 第四屆山西文博會表彰優秀單位和個人
    12月10日,記者從第四屆山西文博會新聞發布會暨頒獎會上了解到,在各主辦、協辦及相關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與共同努力下,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取得圓滿成功,全面展示了我省文化改革發展成果,促進了省內外文化企業交流合作,達到了打造一個具有區域影響、地方特色、國家水平、全國一流的文化產業協作、集聚、會展品牌的預期目標
  • 中國加油、文物接力!來自德州市博物館鎮館之寶的戰「疫」祝福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3日訊 為落實國家文物局黨組關於鼓勵各地文物博物館機構因地制宜開展線上展覽展示工作的要求,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國文博」聯合全國博物館和文物考古遺址類官方帳號組織開展「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文物傳遞祝福接力活動,通過傳播文物蘊含的歷史價值、民族精神和文化力量,凝心聚力、提振精神,鼓舞各地特別是湖北省和武漢市抗擊疫情的決心和士氣
  •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九)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祝福頌祖國,文博是一家!面對疫情,全國文博人眾志成城,以接力形式傳遞祝福,祝願祖國早日戰勝疫情!參與今天接力的文博單位有@凡爾賽宮、@重慶美國大使館舊址陳列館 、 @貴州省博物館 、@國博衍藝 、@國家圖書館 、@鄂青博官博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 @徐州博物館 、@南越王宮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請堅守崗位的工作者們和@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博物館微博、@武漢自然博物館 查收今日份祝福!中國加油!湖北加油!
  • 「振筆作吳鉤——劉增民先生抗『疫』書法展」 在山西太原舉行
    「振筆作吳鉤——劉增民先生抗『疫』書法展」 在山西古建築博物館舉行8月7日,在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之際,由山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主辦,山西省孝文化研究會承辦,山西省教育書法研究會、山西古建築博物館、太原詩詞學會、龍城書畫院協辦的「振筆作吳鉤——劉增民先生抗『疫』書法展」在山西古建築博物館隆重舉行。
  • 山西文博會收官!來看陽泉成績單!
    山西文博會收官!來看陽泉成績單!展覽、交易、演出活動推出了一批優秀文化企業和重點招商項目展出了特色,展出了精神展出了品牌,展出了影響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陽泉市委宣傳部平定縣委宣傳部2家單位榮獲大會優秀組織獎
  • 第四屆山西文博會一切準備就緒,就等你來
    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工作,目前,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參展商已經進場搭建,八方嘉賓正在雲集龍城,共襄盛會,靜待12月5日盛大開幕。據初步統計,第四屆文博會展覽面積將超過2萬平方米,其中特裝展位63個,標準展位303個,將有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25個省(區、市)的1000多家企業、10000餘種展品參展,參展商人數達到8000多人,預計觀眾人數將達到30萬人左右。
  •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二十)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祝福頌祖國,文博是一家!面對疫情,全國文博人眾志成城,以接力形式傳遞祝福,祝願祖國早日戰勝疫情!參與今天接力的文博單位有 @廣東省博物館志願者、@四川博物院 、@法國香波堡 、 @廣州考古 、@偽滿皇宮博物院 、@蘇州博物館 、 @馬勒梅松城堡 、@天津博物館 、@山東博物館 、@吉林省博物院 。請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健康中國、@中國醫師協會 與堅守崗位的工作者們、 和@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博物館微博 、@武漢自然博物館 查收今日份祝福!
  •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 祝福接力(十六)
    【#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祝福接力】祝福頌祖國,文博是一家!面對疫情,全國文博人眾志成城,以接力形式傳遞祝福,祝願祖國早日戰勝疫情!參與今天接力的文博單位有@桂林博物館、@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巫山博物館官博 、@觀復博物館 、@夔州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 、@北京汽車博物館、@長沙博物館CSM 、@南京市博物總館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 。
  • 山西文博會 融匯上下五千年
    山西文博會 融匯上下五千年 >   本報記者 孟紹毅   12月5日,第四屆山西文博會正式開幕。本屆展會以「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為主題,以「媒體深度融合、文化旅遊融合、文化科技融合」為主線,展示出融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一脈相承的文化產品、非遺作品、文創精品。   本屆文博會設有主場館和30個分會場。其中,主場館總體劃分為序廳、主題展區、綜合展區、產業活動展區四個部分。
  • ...創新發展--第四屆山西文博會12月5日啟幕--山西青年報2019年11...
    深度融合 創新發展 第四屆山西文博會12月5日啟幕 11月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委宣傳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組委會常務副主任、組委會秘書處秘書長雷建國,介紹了第四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有關情況。  12月5日開啟會期6天  山西文博會是我省文化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重點展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胸懷濟世心,最美白衣行——記抗疫一線的山西醫科大學研究生唐珊和...
    在新型冠狀病毒侵襲武漢之際,醫護人員整裝待發,來不及向每一位親人作別就毅然奔赴抗疫最前線,這是一場特殊的戰役,哪裡危急、哪裡需要支援,哪裡就會有他們堅定的身影。  截至2020年1月16日,我省已有1000餘名醫護人員奔赴湖北抗疫一線。
  • 介休市五家企業亮相山西文博會均獲殊榮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  12月5日-10日,山西省第四屆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舉行,介休市組織介休市恆瑞制香有限公司、山西凱嘉張壁古堡生態旅遊有限公司、介休市虹霽寺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介休市鑫魏玉器珠寶店和介休市回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5家文化企業代表,
  • 湖北作家柯於明與家人合著《補天——我們家的抗疫志》
    圖為湖北作家柯於明與家人合著的抗疫新著《補天——我們家的抗疫志》封面。  近日,湖北作家柯於明與家人合著的抗疫新著《補天——我們家的抗疫志》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該書以家庭全員親歷抗疫一線的視角,真實記錄了武漢人民頑強戰「疫」的全過程,歌頌「最美逆行者」的抗疫事跡。  據介紹,該書收錄柯於明和兩個兒子及全體家人抗疫期間的詩歌、散文、故事、書簡、照片等,計30餘萬字,圖片150餘幅。
  • 第三屆山西文博會閉幕 陽泉兩作品獲"神工杯"金獎
    在為期5天的展會裡,陽泉市組織了一系列的展覽、交易、演出活動,推出了一批優秀文化企業和重點招商項目。其間,陽泉市33件參展作品受到專家評委和社會各界的認可,分別獲得了文博會「神工杯」工藝美術精品獎的金、銀、銅獎和優秀獎。
  • 打造網上VR展館 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借科技展示文化魅力
    ,全景打造第四屆山西文博會網上VR展館,民眾可足不出戶在手機上身臨其境地體驗文博會現場的各個角落。  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將於12月5日到10日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舉行,會期6天,以「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為主題,「媒體深度融合、文化旅遊融合、文化科技融合」為主線,展示近年來山西文化改革發展的成就。  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騫進介紹,此次文博會展覽面積將超過2萬平方米。
  • 山西啟動「5G智慧文博聯合實驗室」 文博產業向數位化轉型
    山西省文物局與中國聯通山西省分公司18日在山西博物院聯合啟動「5G智慧文博聯合實驗室」 胡健 攝中新網太原5月18日電 (記者 胡健)山西省文物局與中國聯通山西省分公司18日在山西博物院聯合啟動「5G智慧文博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將以「文物+科技」為核心,推進文物的保護、管理、研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