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紀念館召開《田所廣海勤務日誌》研討會

2020-12-16 上海熱線

  上海熱線10月28日消息,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今天,上海魯迅紀念館特別召開了"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暨《田所廣海勤務日誌》研討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上海書店出版社等機構的相關專家、學術界研究者、魯迅沙龍成員等約四十人參加了研討會。

  據悉,《田所廣海勤務日誌》是19世紀日本海軍軍官田所廣海在浪速、吉野、筑波等軍艦上服役時記下的所見所聞,日誌尤其記述了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的細節,是日方海戰親歷者的第一手資料。為了充分發掘史料,上海魯迅紀念館對《田所廣海勤務日誌》確立研究方案、成立課題小組,並最終翻譯出版。

  這部日誌由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名城大學吉田曠二教授於2010年捐贈給上海魯迅紀念館。吉田先生是著名的反戰人士,他寫了多本著作,揭露侵華戰爭的殘酷和罪惡,反思歷史。除此之外,吉田先生還積極搜羅各種原始資料展示給大眾,向普通民眾揭示軍國主義的危害、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浩劫。

  這部日誌最主要的史料價值,是記述了吉野艦從歸屬日本海軍到參與甲午戰爭的完整過程。吉野艦由英國阿姆斯特朗兵工廠製造,排水量達4158噸,航速23節,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水面軍艦,在測試時得到了最優的結果。甲午海戰中,吉野艦是日本聯合艦隊主力戰艦、第一遊擊隊旗艦。田所廣海不僅是吉野艦接收參與者,此後多年以尉官身份在吉野艦服役,親歷了豐島海戰、大孤山海域海戰(即大東溝海戰)、旅順口之戰、威海衛之戰等甲午海戰的重大戰役,對於當時日軍的備戰情況和交戰經過,其日誌均有詳細記載。比如甲午海戰是哪方先開的第一炮,日誌中清楚地寫道:1894年7月25日中日豐島海戰,"7時52分,根據信號,在3000米距離內以左舷炮向清艦濟遠號開炮射擊。此為我軍開戰第一發炮彈。"又如戰鬥中,北洋水師濟遠艦發炮擊中吉野,炮彈穿透甲板室,"最後從檢修孔掉落機艙內,但未爆炸,我方兵員未有負傷。"所有這些,均有助於彌補現行記載之不足。日誌中還精確記載了艦船行動的軌跡及時間、航速、天象、氣候等,並繪有細緻的海面區域圖、雙方艦隊航行圖,可依此得知確切的戰時環境,還原戰爭的經過。此外,日誌還涉及當時的操練演習、艦炮測試、問題探討、規章制度,也有助於讀者了解舊日本海軍的日常活動。

  研討會上,上海魯迅紀念館課題小組介紹了《田所廣海勤務日誌》的文物徵集及整理過程,編輯介紹了審訂經過,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吳寄南、中國航海博物館副館長叢建國、海軍史專家姜鳴、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研究員章騫等分別從各個角度闡釋了《田所廣海勤務日誌》對中日關係史、中日海戰史、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意義。

相關焦點

  • 魯迅、郭沫若、茅盾研究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新聞網訊 11月30日至12月1日,魯迅、郭沫若、茅盾研究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魯迅研究會、中國郭沫若研究會、中國茅盾研究會主辦,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青島大學文學院承辦。來自全國各地幾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四十餘位專家學者蒞臨會議。
  • 北京魯迅紀念館簡介
    魯迅紀念館的重要之處在於:魯迅博物館是中國人民為了紀念和學習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魯迅先生而建立的社會科學類人物博物館,現為司局級公益性事業單位,隸屬於國家文物局,是中央國家機關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魯迅舊居位於北京魯迅博物館內,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浙江紹興,魯迅紀念館
    >紹興魯迅紀念館2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08日紹興魯迅紀念館3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08日紹興魯迅紀念館4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08日紹興魯迅紀念館5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08日
  • 去看看魯迅紀念館珍藏的105幅版畫精品
    今年是魯迅誕辰135周年和中國新興版畫運動85周年,「茂林嘉卉——上海魯迅紀念館藏版畫精品展」日前在上海魯迅紀念館展出,展期至6月20日。 魯迅終生支持木刻藝術,1936年10月8日,他在第二回全國木刻流動展覽會上與青年們交流暢談,留下一張合影,這也是魯迅生前最後一張留影。
  • 北外灘影像日誌|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二)
    北外灘影像日誌|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二) 2020-12-11 0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外灘影像日誌|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三)
    北外灘影像日誌|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三) 2020-12-12 0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魯迅小說人物百圖》在上海魯迅紀念館展出
    ——吳永良《魯迅小說人物百圖》專題展」在上海魯迅紀念館拉開帷幕。 王笈 攝 65件《魯迅小說人物百圖》精選作品及10餘件吳永良歷年創作的魯迅題材獨幅畫在此間展出。 王笈 攝  中新網上海1月11日電 (王笈)「弘揚魯迅精神——吳永良《魯迅小說人物百圖》專題展」11日在上海魯迅紀念館拉開帷幕,65件《魯迅小說人物百圖》精選作品及10餘件吳永良歷年創作的魯迅題材獨幅畫在此間展出。
  • 中國博物館協會學術研討會在鎮江召開
    >begin--> 10月21日-24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專業委員會主辦、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和浙江省博物館共同承辦的「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博物館與中國特色話語體系構建』學術研討會」在江蘇省鎮江市召開。
  • 上海魯迅紀念館迎來建館70周年
    2021年是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同時也是上海魯迅紀念館建館70周年。紀念館近日舉行儀式,在緬懷魯迅先生的同時,展示了近年來圍繞魯迅文化的傳承推出的一系列創新成果。上海魯迅紀念館大門。新華社記者 王婧媛 攝上海魯迅紀念館於1951年起對公眾開放,是新中國成立後首座對公眾開放的國家級文化人物紀念館,館藏8萬餘件,以手稿、遺物、文獻和版畫為大宗。70年來,紀念館承擔著保存保護魯迅遺物、挖掘整理魯迅史料、傳播魯迅精神的重要使命。觀眾在上海魯迅紀念館參觀建館70周年特設展覽。新華社記者 王婧媛 攝 上海是魯迅生活、工作、戰鬥過的地方。
  • 紹興魯迅紀念館原館長裘世雄: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
    前言:裘世雄是紹興魯迅紀念館原館長
  • 擁有中大舊址、魯迅紀念館……廣州這條「糖水街」曾見證重要歷史
    擁有中大舊址、魯迅紀念館……廣州這條「糖水街」曾見證重要歷史!「請各位遊客先掃碼預約,再進入館內。」廣州魯迅紀念館門口,幾個年輕人拿出手機,掃描示意牌上張貼的預約二維碼,旁邊的保安正解釋著進館參觀的程序和要求。
  • 參觀魯迅紀念館(文學原創)
    手機拍照年少時,進了學校,從課本上才知道魯迅先生是受這個社會敬仰的,魯迅精神一直被稱作「民族魂」;如今,在魯迅紀念館之內,於一尊魯迅石膏像的後面,一面光滑牆面上,就鑲嵌著「民族魂」魯迅紀念館,坐落在周家新舊臺門的中間。臨街的門樓並不雄偉壯觀,面牆灰暗,除了門楣一副匾額和兩側一幅抱對,基本上沒有其它雕琢,看上去有些簡陋,不過從街巷整體來看,倒是與周圍建築的色調渾然一體。走過門樓,前面豁然開朗,是一處煥然一新的開闊院落。綠樹盆景,粉牆黛瓦,整座建築看似一座龐大的廡殿,赫然眼前。
  • 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2015年年會召開[圖]
    東方網10月27日消息:今天,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2015年年會在陳雲紀念館召開,上海市文廣影視管理局副局長、市文物局副局長褚曉波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雲紀念館館長徐建平出席會議並作工作報告
  • 紀念《開羅宣言》發表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紀念《開羅宣言》發表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現場原標題:紀念《開羅宣言》發表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召開【環球網記者 薛小樂】7月5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共同舉辦
  • 魯迅紀念館這三天閉館,請注意!
    上海魯迅紀念館2020年8月28日上海魯迅紀念館 地址:虹口區甜愛路200號電話:021-65402288參觀時間:9:00—17:00(16:00停止入場,逢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上海魯迅故居地址:虹口區山陰路
  • 喬麗華:上海魯迅紀念館館藏魯迅詩歌手稿題記
    現為上海魯迅紀念館研究室研究館員。長期從事魯迅研究及現代作家研究工作。近年來的代表性著作有:《「美聯」與左翼美術運動》《我也是魯迅的遺物——朱安傳》《藏家魯迅》等。內山嘉吉還大致講述了捐贈此條幅的經過:   賤內比我還受到了魯迅先生的喜愛(笑)。我沒有請魯迅先生寫點什麼,但是他卻給賤內寫了兩幀條幅。這條幅,原打算在許廣平先生來日本參加戰後召開的禁止核彈世界大會時交還給她,可是沒有來得及;在她回國以後,又把它裱糊好,才寄到中國去的。我們說這就放心了,我們有個複製品就可以了。
  • 趙延年55幅版畫捐魯迅紀念館
    信報訊(記者孫玉潔)繼去年將575件作品捐贈給中國美術館後,以刻畫魯迅形象揚名的著名版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趙延年,最近將55幅珍貴黑白木刻版畫捐贈給了紹興魯迅紀念館。  這55幅珍貴木刻版畫取材於魯迅原著,創作於1963年至1985年間。
  • 上海魯迅紀念館年度特展 重溫魯迅與青年故事
    資料圖片  年度特展「願有英俊出中國——上海魯迅紀念館藏美術品展」正在展出。上海魯迅紀念館館長鄭亞說:「魯迅先生是一本讀不完的書,一幅看不盡的畫。」近日,記者走入展廳,儘管是個工作日的下午,但參觀者不斷,有年輕人、孩子,也有白髮蒼蒼的老人。
  • 「魯迅先生也是看不盡的畫」,上海魯迅紀念館展館藏美術品
    上海魯迅紀念館相關負責人說。澎湃新聞獲悉,8月21日,展覽「願有英俊出中國——上海魯迅紀念館藏美術品展」在上海魯迅紀念館開幕,以此呈現魯迅與青年間亦師亦友的關係。展覽以魯迅培育青年走上革命、文學、藝術之路為切入點,展示一批上海魯迅紀念館館藏美術品。魯迅魯迅,(1881-1936年),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來到上海之後,就像一塊磁石,吸引著進步的青年不斷地匯集到他的身邊。雖然長期信奉的青年必勝於老年的進化論思想已經轟毀,但魯迅對培養青年傾注的熱情,卻一如既往。
  • 2020年四川省博物館學會近現代名人故居與紅色紀念館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江油召開
    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11月24日,由四川省博物館學會近現代名人故居與紅色紀念館專委會主辦,江油市王右木紀念園承辦的202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詩仙故裡、右木家鄉」江油召開。四川省博物館學會近現代名人故居與紅色紀念館專委會34家成員單位代表、專家學者、特邀嘉賓齊聚江油,共襄盛舉,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