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從索取者變成守護人,心情格外激動,也特別自豪。」史洪偉說道,未來,希望後輩們能夠繼續完成守護母親河的使命,魚兒能夠一直躍動於江面之上。
未來網江蘇11月17日電(記者 凌萌)「小的時候,就和小夥伴在長江邊摸魚、摸蝦。那時,長江裡的魚蝦非常多,還有很多捕魚的人。」憶起從前的日子,55歲的沈菊華像是打開了話匣子,有說不完的話。
身為江蘇省南通市市民的沈菊華,自小便在長江邊長大,見證了萬裡長江南通段的發展變遷。用她的話來說,長江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位於南通市的五山濱江片區就是長江近幾年發展的一個縮影。
記者此次隨「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南通濱江風光帶,探索這座濱江城市的生態修復之路。
從城市「後巷」到「綠核」
滾滾長江,在南通段交匯,奔流入海。漫步於五山森林公園,小道迂迴,樹木蔥蘢,鳥鳴聲啼。很難想像,這裡曾是環境髒亂差的集中區域。
南通市狼山旅遊度假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邵文建告訴記者,曾幾何時,江邊雜亂無章地分布著破舊的散貨碼頭、廢棄的工廠廠房,「小雜船」隨意停泊,江邊又髒又亂,周圍居民苦不堪言。
「這片區域原本是小洋港雜,長江沿岸捕魚的漁民在這裡聚集,漁船數量多達200多條。」邵文建指著不遠處告訴記者,沿岸捕魚的漁民以船為家,生活用水直排長江,嚴重破壞了濱江的生態環境。
上午八時,公園裡就擠滿了人。這不,68歲的陳雲和老伴顧徳林一早便騎電瓶車,耗費40分鐘的路程,來到公園內「打卡」。
在兩位老人的眼裡,即便路程再遠,來這裡看看也是值得的,五山如今的變化讓他們欣喜。「以前,這裡的環境汙染非常嚴重,白色垃圾成堆,現在環境變好了,來玩的人越來越多了。」顧德林說,如今的五山,已變為綠水青山。
「以前,長江沿岸有很多工廠,給生態環境、居民的生活都造成了影響。現在,這些汙染的工廠都遷走了,濱江的環境煥然一新,經常會帶孫子孫女來這裡玩。」沈菊華正帶著三胞胎「哆唻咪」在公園裡賞景。
站在五山森林公園的棧道上遠眺,一艘艘輪渡在江面上緩緩行駛。(未來網記者凌萌 攝)
沈菊華告訴記者,她原本住的房子拆遷了,政府讓她搬進了更好的安置房,還給了一些補償。提到濱江周邊的變化,沈菊華是樂開了花。
南通濱江景觀帶「生態花海」航拍圖。(南通日報許從軍 攝)
邵文建介紹稱,2016年12月,南通開始推進五山及沿江地區的生態修復保護。2017年以來,先後啟動市區沿江段企業、排汙口、「小雜船」等整治行動。同時,採取堅決關停嚴重影響環境的汙染企業等措施。
據悉,五山及沿江地區共拆遷「散亂汙」企業203家,清理整治「小雜船」162條(戶),退出港口貨運功能、騰出修復岸線5.5公裡。
如今的五山及沿江地區,實現了從「臨江」到「濱江」,從城市「後巷」到城市「綠核」的歷史性蛻變,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
「五山的修復豐富了我們老年人的生活,現在一有空我就會過來散步。我們這一代人,見證了這樣巨大的變化,感到很幸福。」提及家鄉的變化,74歲的狼山鎮街道居民劉桂林獲得感滿滿。
昔日「捕撈者」變身長江「守護人」
上午十時,南通市五接鎮開沙島大李港港口,江風徐徐,陽光普照。史洪偉、陸寶華、沈堅堅三名護魚隊員正駕駛著護漁船巡查著江面。如今,他們從事這份工作已七個月有餘。
開沙島是長江溯江而上江蘇段的第一島,島上葦蕩密布,水域豐富,是難得的「好水口」。曾經,這裡有111條漁船聚集,佔全市漁船數量的六成之多。
史洪偉便是這島上的「捕魚能手」。「我是一個捕了28年魚的老漁民,原來這片水域一網兜下去滿滿都是魚,最多的時候僅刀魚就能捕到上百斤。」史洪偉自豪的說道。
然而,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史洪偉和漁民們可捕的魚越來越少。「2000年以後,長江裡的魚就少得多了。2010年後,刀魚就更少的可憐了。」
史洪偉和他的漁隊每天都會在這片江域裡巡查。(未來網記者凌萌 攝)
眼見著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長江就要無魚可捕,2020年1月1日,南通市頒布的一則「長江大保護」政策,對長江水域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這位老漁民毫不猶豫「棄漁上岸」,還成為護漁隊的隊長。
「長江漁業資源急劇減少,我們都有切身感受。」史洪偉的目光中透著堅韌和希望,「是長江養育了我,我有責任保護好這片水域。」
史洪偉的護漁隊還有陸保華、沈尖尖兩名隊員。從「捕魚人」變身「護魚人」,他們每天巡視江面至少兩次,緊盯江面動態,從九圩港巡查至碾坨港,岸線範圍大約為35公裡。
「在我們日常巡視的工作中,基本沒有偷捕的現象發生了。」史洪偉說道,在他「洗腳上岸」後,政府核算其漁船和捕魚工具價值,給予19萬多的補償。此外,還針對退捕漁民展開養老護理員、西式麵點師、中式麵點師等就業技能培訓和一次退捕漁民創業意識培訓。
長江裡的魚兒多了起來,時而躍出江面。(卑新建 攝)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護魚工作環境都比以往提高了不少,髒亂差的環境再也看不到了。」史洪偉欣喜的說道,長江周邊的野生動物也多了起來,這在以往是看不到的。
據了解,南通市政府在對通州市五接鎮禁捕退捕工作中,共回收拆解漁船111艘、回收網具42.1噸,清理雜船11艘,退捕安置漁民156人。
中午時分,陽光映照著波光粼粼的江面,曾經熱鬧的大李港港口只剩下這條護漁船停靠在岸邊。
「如今,我們從索取者變成守護人,心情格外激動,也特別自豪。」史洪偉說道,未來,希望後輩們能夠繼續完成守護母親河的使命,魚兒能夠一直躍動於江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