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入選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

2020-08-28 甘肅網絡廣播電視臺

近日,在中國文物學會和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推介活動終評會上,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口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撰寫,譯林出版社出版的《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入選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於2019年10月正式出版,是「敦煌女兒」樊錦詩的唯一自傳,分13個篇章,以時間為序,講述了樊錦詩近半個世紀以來與敦煌研究院共同經歷的光輝歷程,梳理了樊錦詩親歷的敦煌考古、學術研究和文物保護事業的風雨歷程,深刻揭示了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獨一無二的價值,也是「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的最佳寫照。書中用了大量筆墨,刻畫常書鴻、季羨林、饒宗頤、段文杰、宿白等老一輩學者,與樊錦詩求學、工作、成長經歷,皆融匯於新中國文化建設的大環境和敦煌學發展的學術背景中。

本書自出版後,深受讀者喜愛和業界好評,先後入選中國出版協會2019年度30本好書、《中華讀書報》2019年度十大好書、2019人文社科年度好書等,已成為讀者心中當之無愧的「年度好書」。

相關焦點

  • 再獲殊榮,《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入選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
    樊錦詩唯一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由中國文物學會和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推介活動終評會近日在京召開,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口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撰寫,譯林出版社出版的《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入選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
  • 《我心歸處是敦煌》入選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
    由中國文物學會和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推介活動終評會近日在京召開,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口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撰寫,譯林出版社出版的《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入選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
  • 《我心歸處是敦煌》、《懸泉漢簡(壹)》入選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
    22 日記者獲悉,由中國文物學會和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 2019 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推介活動終評會近日在京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召開。最終,《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入選 2019 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懸泉漢簡(壹)》入選 2019 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優秀圖書。
  •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入選中華讀書報2019年度十大好書榜單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樊錦詩:口述 顧春芳:撰寫 譯林出版社 12月25日,中華讀書報發布2019年度十大好書評選榜單,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口述
  • 《我心歸處是敦煌》| 樊錦詩、顧春芳讀者見面會來啦
    這是《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出版以來的首次讀者見面會!在見面會上,你將聽到樊錦詩親自講述自己的傳奇人生,以及本書撰寫作者顧春芳講述成書背後的故事。目前已獲得的獎項有:中宣部2019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2019年度中國好書2019年度中國版協30本好書中華讀書報2019年度十大好書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
  •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入選中國好書10月榜單
    12月2日,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發布「中國好書10月榜單」,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口述,顧春芳整理撰寫的《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入選其中。《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樊錦詩:口述 顧春芳:撰寫 譯林出版社推薦理由作為江南閨秀和北大才子,樊錦詩本可以有更為輕鬆閒適的人生,她卻將生命交付大漠流沙和洞中光影,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研究者,日復一日地臨摹修複壁畫,為古老的敦煌賦予新生。
  • 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揭曉
    7月14日,由中國文物學會和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出於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考慮,此次終評以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
  • 《我心歸處是敦煌》:執著和無悔是堅定前行的力量
    近日,這本書又先後登上了人民日報評選的2020新年書單,並且入選教育部首次發布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再次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熱議。這本書,就是《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
  • 「讀書筆記」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
    《》讀書筆記《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這兩日,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的口述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而在這本書中樊錦詩提到的兩件事,讓我們看到了當代敦煌莫高窟保護問題中令人痛心的地方,那就是地方政府對文化保護的觀念滯後和理念落後。一是2014年,甘肅省頒布了《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大景區總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敦煌莫高窟——月牙泉」景區,樊錦詩出於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考慮,以個人名義給省領導寫匯報信表示旅遊發展應注意莫高窟的保護。
  • 我心歸處是敦煌!「敦煌的女兒」81歲樊錦詩首次出書自述傳奇人生
    面對公眾,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別說我了,還是說說敦煌,說說莫高窟吧」。但這一次,她在《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中,首度直面讀者,親述她感人至深的傳奇人生。《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匯集了她作為考古人的博識、文保人的嚴謹、藝術家的浪漫,能引領讀者踏上一場紙上敦煌藝術之旅。
  • 「敦煌女兒」樊錦詩:我心歸處是敦煌
    原標題:文藝星開講丨「敦煌女兒」樊錦詩:我心歸處是敦煌編者按:樊錦詩,「敦煌的女兒」。將近60年來,她與風沙為伴,將敦煌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視為自己的使命和宿命。為了給敦煌留史、給前輩續史,她出版了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她獲得改革先鋒和國家榮譽稱號,卻拒絕做網紅;她與丈夫異地生活19年,仍割捨不下對敦煌的愛;她年過花甲創立了「數字敦煌」,只為了讓莫高窟「容顏永駐」。
  •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我是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
    6日下午,由鳳凰傳媒、譯林出版社、南京市教學研究室、鳳凰國際書城聯合主辦的《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首次讀者見面會在南京鳳凰國際書城舉行。該書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口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顧春芳教授撰寫,講述了以樊錦詩為代表的莫高窟人傾其一生守護敦煌的動人事跡。
  • 樊錦詩:擇一事、終一生,我心歸處是敦煌
    正是她的執著打動了她視為「偶像」的樊錦詩先生,樊先生鼓勵她之餘,並送上了《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這本書。留守女孩鍾芳蓉我也是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之下,懷著對敦煌的憧憬與對樊錦詩先生的好奇翻開了這本書。
  •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與北大女教授座談會舉行
    ,傳承時代精神」主題系列文化活動首場座談,邀請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1958級校友——「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先生做客北京大學民主樓,與北京大學女教授協會理事舉行座談。樊錦詩深情講述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悟,《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撰寫者、藝術學院顧春芳教授分享了成書經歷,參會人員被樊錦詩關于堅守、傳承和奉獻的傳奇故事深深感動。座談會由北京大學女教授協會會長、黨委組織部部長、外國語學院院長寧琦教授主持。
  • 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推介活動初評結果揭曉
    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推介活動初評結果揭曉原創 十佳圖書辦公室 文博中國 今天7月1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推介活動完成初評。出於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考慮,本次初評以函審的方式進行。根據《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推介活動章程》,初評評委推薦出49種圖書進入終評。
  • 《我心歸處是敦煌》首次讀者見面會在寧舉辦
    10月6日下午,《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首次讀者見面會在南京舉辦。、顧春芳一起暢談《我心歸處是敦煌》的寫作緣起、成書故事、文保工作,以及對青年人的期許。樊錦詩將她與敦煌57年的守望相助娓娓道來。她表示,為敦煌做點事兒,是一個文物工作者、敦煌遺產守護人的操守和應盡的職責。
  • 文藝星開講丨「敦煌女兒」樊錦詩:我心歸處是敦煌
    為了給敦煌留史、給前輩續史,她出版了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她獲得改革先鋒和國家榮譽稱號,卻拒絕做網紅;她與丈夫異地生活19年,仍割捨不下對敦煌的愛;她年過花甲創立了「數字敦煌」,只為了讓莫高窟「容顏永駐」。
  • 《我心歸處是敦煌》:我們都是歷史的過客
    所以,當打開《我心歸處是敦煌》這本四百多頁的書時,充滿期待。直到讀完樊錦詩自述《我心歸處是敦煌》整本書,方才有了答案。就像作者顧春芳所寫的「她一生的成就都源自於她的心,她一生最高的成就就是她的心。」敦煌,絲綢之路千年的縮影。它不僅顯示了中華文化雍容大度包容的文化內涵,更是東西方文化的結晶。
  • 我心歸處是敦煌,考古學家樊錦詩的別樣人生,讀完受益匪淺!
    樊錦詩是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堅守敦煌莫高窟多年,把一生都獻給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如今耄耋之年的她依然精神矍鑠,在自己喜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用畢生所學為莫高窟事業嘔心瀝血。樊錦詩在自己的書籍《我心歸處是敦煌》中詳細介紹了自己得多面人生,出生就早產的她在年幼時就身體不好,北大畢業後因為種種原因選擇去了敦煌莫高窟,做了一輩子最自豪的事情,中間有過退縮,有過猶豫,但最終她堅持了下來,成為了大家口中的樊先生。
  • 向「最美師姐」樊錦詩先生學習——邱水平在《我心歸處是敦煌...
    先生被世人稱為「敦煌女兒」,堅守大漠56載,甘於奉獻,是「莫高精神」的傑出代表,我謹代表北京大學黨委和我個人對您獲得的這些崇高榮譽表示衷心祝賀!向您為敦煌文物保護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表示深深的敬意!樊錦詩先生是1958年考入歷史學系考古專業的「大師姐」,與北京大學淵源深厚、感情誠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