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樊錦詩:口述 顧春芳:撰寫 譯林出版社
12月25日,中華讀書報發布2019年度十大好書評選榜單,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口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撰寫,譯林出版社出版的《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入選其中。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按時間順序而作,從出生、求學、實習到莫高窟的保護傳承共分為十三章,是「敦煌女兒」樊錦詩的唯一自傳。這本書真實全面地講述了樊錦詩的人生故事,梳理了樊錦詩親歷的敦煌考古、學術研究和文物保護事業的風雨歷程,深刻揭示了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獨一無二的價值。書中除了隨文附有的黑白照片外,另附16頁彩插,包括敦煌景色、莫高窟外景、樊錦詩工作照片、精選敦煌壁畫等內容,部分圖片為首次對外公布。
該書不同於一般的自傳,書中用了大量筆墨刻畫常書鴻、季羨林、饒宗頤、段文杰、宿白等老一輩學者,有關於樊錦詩自己的求學、工作、成長經歷,皆融匯於新中國文化建設的大環境和敦煌學發展的學術背景中。正如樊錦詩在自序中所說:「我一生的事業以及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敦煌,寫樊錦詩這個人如果脫離了莫高窟的保護、研究和弘揚,而只是簡單重複網上多次發布的那些報導,就寫不出一個真實而又完整的樊錦詩。」
2019年10月,該書正式出版。此前多年,樊錦詩曾多次拒絕寫傳記,她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可以寫的。直到樊錦詩與初到敦煌的顧春芳相遇,並在採寫過程中結下忘年之交,互相成為了「懂對方的人」,樊錦詩才願意敞開心扉,顧春芳才能走進樊錦詩的心靈世界,向讀者展現樊錦詩素樸而高遠的人生境界,從而讓這本書具有了感人的力量。
正如甘肅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葉舟所言:「一個樊錦詩,半部敦煌史」。這本書將樊錦詩與她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結合起來,把她對於文物保護事業的所思所想真實地表達了出來,書中突顯的一顆心、一件事、一輩子,就是熱愛祖國文化事業的赤子初心,是保護莫高窟文物的使命在肩,是紮根敦煌大地的綠樹長青,是青春時「祖國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願」的莊嚴承諾。
「千年前的古代藝術家為我們留下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見證了老一輩的莫高窟人無怨無悔地把青春乃至一生奉獻給敦煌,我要把他們的工作精神告訴世人、留給後代。做這本自傳,是因為我覺得有義務把半個多世紀的工作經歷化為文字,為敦煌留史。」樊錦詩在《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發布會上如是說。
《中華讀書報》由新聞出版署、光明日報社和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主辦。1994年7月創刊以來以其高雅的文化品位、大量的讀書出版信息、生動活潑的界面風格,在各界讀者中受到好評,文章頻繁被各報刊轉載,是一張頗具影響的文學類報紙。
來源:敦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