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人民日報社《國際金融報》主辦的「『益』路同行·再出發」第三屆CSR先鋒論壇——暨企業社會責任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在中國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前行過程中,榮盛集團以各種形式參與脫貧攻堅,從「授人以魚」發展為「授人予漁」,用企業的力量帶動貧困村、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獲「2020年度最佳創新扶貧企業」。
「扶貧的重點不是輸血,而是發展造血工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達標之年,站在這一個時間節點上,回首榮盛集團的公益步伐,公司始終秉持董事長耿建明「扶貧的重點不是輸血,而是發展造血工程」的原則,利用自身的多元產業優勢,本著「造血」與「輸血」同步,治本與治標並舉的原則,榮盛發展也走出一條精準扶貧的「陽光大道」。
參與精準扶貧以來,榮盛發展從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扶志扶貧、生態扶貧等多方面帶動了貧困地區連片開發,探索出「強根造血式」扶貧新模式,通過「旅遊+民宿」、「產業+招商」、「招聘+培訓」等多種方式,直接拉動當地GDP增長,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張家口市陽原縣東白馬營村,土地貧瘠,氣候乾旱,自然環境惡劣。2019年,榮盛發展委派專人到東白馬營村援建扶貧,主要參與東白馬營新村的配套提升以及羊場建設收尾工作。從出資到參與建設,從派駐扶貧專員到參與新村文化建設,榮盛人以自己的方式,為東白馬營村的脫貧貢獻著力量。
針對東白馬營村勞動力大量流失、村民常年貧窮、基礎設施落後,榮盛與河北省工商聯協商,確定在村中修建大型現代化羊場,以「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養羊產業,帶動整個產業鏈條的延伸和提升,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徹底脫貧。目前,在東白馬營村已形成「基金會+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初步建成佔地77畝、存欄絨山羊2200餘只的羊場,絨山羊養殖產業已形成良性運營。
通過扶持產業、基地務工、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等方式,榮盛的精準扶貧變「輸血」為「造血」,助推貧困人口脫貧致富。2019年,東白馬營村的絨山羊養殖項目進行了首次分紅,全村86戶村民共分得75514元,平均每戶收入878元。
圖說:榮盛援建扶貧的東白馬營村的絨山羊養殖項目已形成良性運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榮盛還採用「政府+企業+貧困戶」利益連接機制,利用當地特色資源和特色農產品,以及盛行天下APP、米飯公社APP,有效幫助當地土特產農產品開闢全新增收渠道,增強「造血」功能。
如2019年,榮盛在「米飯商城」上線了100多件「消費扶貧」商品,包括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等,均來自河北、陝西、河南等地區的貧困縣、貧困村。截至2019年末,「米飯商城」共計銷售扶貧商品2000餘單,累計交易金額23萬餘元,發揮了民營企業的帶頭扶貧作用。
此外,榮盛作為河北本土企業,在河北多地進行文化旅遊投資,特別是對河北承德、邢臺、野三坡、張家口等邊遠山區的有效投入和開發,直接拉動當地產業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在此過程中,榮盛探索出「強根造血式」的「旅遊+民宿」、「旅遊+文化」產業扶貧模式,幫助旅遊資源豐富的貧困地區挖掘文化內涵,打造片區特色,實現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的轉變。
據榮盛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榮盛在精準扶貧方面共計投入1.85億元,幫助54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其中,產業發展脫貧項目投入7483萬元,改善貧困地區教育資源投入7685萬元,資助貧困學生1637萬元,生態保護扶貧投入562萬元。
踐行公益腳步不輟,勇擔責任不忘初心
成立20多年來,榮盛身體力行公益事業,除了從產業、教育、就業、生態多角度扶貧以外,多年來,其捐資助教、修建學校,稱得上腳步不輟。
從榮盛「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的慈善捐贈名單也可窺一斑,在教育領域,捐贈廊坊榮盛第二十五小學、新密市白寨鎮柳溝小學,進行小學修繕、提升基礎教育設施;捐贈邯鄲市復興區政府,資助榮盛城希望小學、榮盛城希望幼兒園建設;捐贈南京市金陵中學,設立「榮盛獎教獎學金」;捐贈濟南市歷城區玉圃教育發展基金會,助力籤約山師基礎教育集團,促進區域教育事業健康均衡發展。在文化體育領域,捐贈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支持地方戲劇發展,發揚傳統文化;捐贈河北省軍糧杯活動,推進公益體育事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榮盛先後組織多次捐贈,累計抗疫捐贈超過1436萬元。1月27日,榮盛首批向武漢捐贈10臺救護車,支援武漢防控,同時調集榮盛康旅相關資源,向武漢市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捐贈價值500多萬元的福利,供醫護人員在情況穩定後補休時使用。2月5日,榮盛發起第二批捐贈助力抗疫,通過河北省紅十字會向湖北、河北防疫一線捐贈現金300萬元和價值300萬元的福利,共計600萬元。2月11日,榮盛啟動第三批抗疫捐贈,捐贈現金336萬元用於購買醫學防護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