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以素描展現新聞人物的美編圖書實現版權輸出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作為另一種表現形式,繪畫在新聞史上影響深遠,1842年在英國,世界首份以圖片報導新聞的《倫敦新聞畫報》(Illustrated London News)創刊在即,適逢德國漢堡大火,剛問世不久的銀板攝影術讓新聞攝影記者拍下了德國漢堡大火遺蹟現場,但苦於當時的印刷技術,無法直接將攝影照片製版印刷到紙張上,於是編輯以木板插畫替代再現了新聞場景,當期銷量26000份。1884年中國上海,《申報》附贈八頁以時事新聞圖畫為主體的旬刊《點石齋畫報》,開啟中國新聞的畫報形式。19世紀新聞業,娛樂漫畫蔚為風尚,普利茲創辦的《紐約世界報》(New YorkWorld)在1895年的周日版首發系列漫畫「黃孩子」(Yellowkid),成為世界第一個彩色漫畫,促進了報紙周日版的發行,刺激了廣告、玩具等產業。中國近代史上漫畫人物「三毛」,1935年在上海《晨報》副刊《圖畫晨報》上刊載並獲得廣泛關注。現代歐美國家庭審現場,由於法律觀念中,傳統上認為法庭是神聖的,法官是高貴無比的,照相或者錄像有褻瀆法庭和法官的嫌疑,因此法庭對公眾和文字記者開放,但不允許拍照,於是法庭畫家的手繪速寫成為唯一能夠提供法庭畫面的選擇。

  在眾多的繪畫類型中,素描是歷史久遠的繪畫形式,可追溯到遠古人類用紅赭石和木炭等顏料在巖石表面繪製的圖像。素描已可作為獨立畫作,也是其他繪畫形式的基礎,其表現方式與新聞報導的特性相通,素描的寫實風格符合新聞報導追求真實地反映現實的變化,素描的快速成稿符合新聞報導對於時效性的要求。滿都拉的《新聞人物素描》順勢跨界而生,融合新聞與美術兩大專業領域,關注以繪畫技法表現新聞人物,實現新聞的紀實性、人物的典型性、繪畫的藝術性。新聞是時間的易碎品,新聞人物報導中的素描創作如何適應新聞報導出版發布的截稿期,既保障新聞的時效性,又符合美術的藝術要求,是新聞人物素描創作的重要課題,對於這一問題,該書在理論部分以歷史根源與特質屬性等方面進行追根溯源,實踐部分則以實際創作進行親身示範。

  人物紙上生,筆下有新聞。不一樣的人物,不一樣的印象。《新聞人物素描》畫好看,文好讀,將新聞與繪畫結合,概念新穎,一書兩用,從新聞談繪畫,從繪畫看新聞;既有新聞的敏感度,又含繪畫的技巧學;既能臨摹畫作,又能閱讀消閒,是一本有故事的素描書。新聞作品是新聞傳播者審美意識的物化形態,新聞人物素描有助於呈現人物形象,提升新聞表現力。《新聞人物素描》探索了新聞人物素描的實踐與理論,對此領域的探討和研究很有價值。

  《新聞人物素描》中文簡繁兩種版本出版,是中國第一部闡述以素描繪畫表現新聞人物的美術編輯圖書。2015年5月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在北京出版,同年7月版權輸出至中國臺灣,2017年3月中文繁體版《用鉛筆畫世界——新聞人物素描基本工》在中國臺北出版,港澳臺等地區發行。中國各大書店及淘寶、京東、亞馬遜、噹噹等網店均有銷售。(郭煦)

(責任編輯:符仲明)

相關焦點

  • 首部良渚主題童書《五千年良渚王國》實現多語種版權輸出
    首部良渚主題童書《五千年良渚王國》亮相第26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通過海外版權籤約實現了多語種版權輸出。該圖書由文物考古研究專家、學者及動畫專業人士共同創作,通過水、城、玉三大板塊,展現了良渚文化三十年考古成果,為五千年前的神秘古國立體畫像,讓少年兒童感受中華文明源頭之光。作者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表示,希望通過將考古知識轉化成圖文並茂、受孩子歡迎的圖畫書,加強傳統文化的大眾普及教育。
  • 國內首部美術編輯學的理論圖書出版
    本網10月19日訊 《美術編輯學概論》是國內首部美術編輯學的理論圖書,由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中國出版協會會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作序,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沈鵬題寫書名,中國期刊協會原會長張伯海作跋,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 任懷民:《新聞人物素描》是難得的肖像畫教材
    新聞素描中,人物素描是比較常見的品種,它不是什麼大製作,而是一種美術繪畫小品,是為了配合人物報導,以素描形式,對人物的職業性格進行形象表達。一幅好的新聞人物素描,可以起到文字作品達不到的效果,給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新聞人物素描,狀形易,傳神難。為何?
  • 山東教育出版社BIBF實現多項版權輸出
    本網訊(記者劉蓓蓓 韓陽)8月22日,山東教育出版社在第26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實現多項版權輸出,《梁曉聲童話》《美在鄉村》尼泊爾文版權輸出尼泊爾當代出版社,《鄉土玩具——人之初的藝術》《孝道圖——二十四孝圖等考析》《中國民藝館·木版年畫》《中國民藝館·戲曲紙紮》韓文版權輸出韓國民俗苑出版社,以豐碩的版權輸出成果慶祝新中國成立70
  • 繁體圖書《用鉛筆畫世界——新聞人物素描基本工》熱銷版出版
    《用鉛筆畫世界——新聞人物素描基本工》是《新聞人物素描》的中文繁體版。2017年1月初版於中國臺北,港澳臺地區發行。2018年5月繼續推出《用鉛筆畫世界——新聞人物素描基本工》熱銷版,中國各大書店及淘寶、京東、亞馬遜、噹噹、中國臺灣誠品書店、香港書城等均有銷售。
  • 100幅範例教你畫新聞人物素描
    素描的多元化應用在新聞領域產生了新聞人物素描,它針對新聞事件與人物動態,根據閱讀習慣,以大眾審美為標準,運用素描技法,呈現新聞人物形象,結合影像、電腦、印刷等後期技術,適應報紙、雜誌、網絡、電視、手機等媒體的發布特點。新聞人物素描作為新聞傳播與美術繪畫交融的專業技能,以新聞為背景,人物為內容,素描為表現,具有新聞紀實性,人物典型性,繪畫藝術性,是美術編輯的重要表現形式。
  • 中 國民族博覽:《新聞人物素描》以中文簡繁兩種形式發行四版
    ​本網12月30日訊《新聞人物素描》是中 國首部闡述以素描繪畫表現新聞人物的美術編輯圖書。由中 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中 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社長馬國倉作序,以中文簡繁兩種形式先後發行四個版本,包括中文簡體版《新聞人物素描》(第一版、第二版)、中文繁體版《用鉛筆畫世界——新聞人物素描基本工》(第一版、第二版,港澳臺地區發行)。中 國各大書店及淘寶、京東、亞馬遜、噹噹、中 國臺 灣誠品書店、香港書城等均有銷售。
  • 人物紙上生 筆下有新聞——評滿都拉專著《新聞人物素描》
    滿都拉的《新聞人物素描》順勢跨界而生,融合新聞與美術兩大專業領域,關注以繪畫技法表現新聞人物,實現新聞的紀實性、人物的典型性、繪畫的藝術性。新聞是時間的易碎品,新聞人物報導中的素描創作如何適應新聞報導出版發布的截稿期,既保障新聞的時效性,又符合美術的藝術要求,是新聞人物素描創作的重要課題,對於這一問題,該書在理論部分以歷史根源與特質屬性等方面進行追根溯源,實踐部分則以實際創作進行親身示範。
  • 圖書版權引進與輸出比10:1 要讓世界閱讀中國
    為扭轉這種不平衡的圖書貿易格局,自2002年以來,國家大力實施「中國圖書走出去工程」,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格局,我國出版物版權引進勢頭趨緩,貿易逆差有所縮小。據新聞出版總署統計,2004年,中國出版物版權引進共11746項,版權輸出1362項,輸出與輸入比為1∶8.6,而在2003年版權引進12516項,輸出811項,輸出與輸入比為1∶15。
  • 《用鉛筆畫世界——新聞人物素描基本工》在中國臺北出版
    2017年3月,滿都拉所著《新聞人物素描》中文繁體版《用鉛筆畫世界——新聞人物素描基本工》在中國臺北出版,港澳臺等地區發行。該書採用中文簡繁兩種版本出版,是中國第一部闡述以素描繪畫表現新聞人物的美術編輯圖書。
  • 論人物素描在新聞報導中的應用
    新聞人物素描是以素描繪畫的方式表現新聞報導中的人物形象,以新聞為背景、人物為內容、素描為表現,具有新聞紀實性、人物典型性、繪畫藝術性,是美術的重要表現形式。
  • 漢語熱帶火圖書版權輸出 "牛津"新增一批中文單詞
    原標題:漢語熱帶火圖書版權輸出   昨天,第2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繼續在新國展舉行,該展會將持續至31日。圖博會上,與語言文字相關的圖書版權貿易、合作,如中文元素在英語中的融入,漢字類圖書版權輸出背後的漢語熱等,反映了版權交流中文化基因的傳播。
  • 人民出版社輸出三種抗疫圖書版權 助力全球抗疫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記者史競男)近日,人民出版社與美國聖智學習集團蓋爾公司和加拿大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團分別籤訂了《中國疫苗百年紀實》《最美逆行者》及《戰「疫」日記》三本圖書英文版輸出版權協議,方便世界各地的英語讀者多角度了解中國抗擊新冠病毒的細節與過程
  • 《大唐懸疑錄》版權輸出日本引關注
    據了解,《大唐懸疑錄》是上海紫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全版權策劃出品的國內首部文化懸疑小說系列。作品以唐朝隱秘文化為背景,通過驚心動魄的陰謀殺局、絲絲入扣的縝密推理,融合《蘭亭序》《璇璣圖》《長恨歌》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符號,引領讀者逐步破解大唐歷史中陰謀玄機,在了解唐朝文化、體驗燒腦中國風的同時,讀者還能全景了解唐代社會的各面風貌。
  • 圖書境外版權保護 是否言之過早
    據新聞出版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圖書版權輸出共1314種,2005年1434種,2006年2050種。目前中國圖書版權已輸往歐美、韓日、澳洲、東南亞及中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由於國家間經濟和文化的差異,對圖書版權的認識和保護也不盡相同。   這幾年來,我國圖書版權輸出方面雖然發展迅速,但就其總量絕對值而言,是比較少的。而我國出版業的主體,絕大部分的出版社在版權貿易方面,還是版權引進方面佔主要地位,版權輸出相對較少。
  • 《用鉛筆畫世界——新聞人物素描基本工》熱銷版在港澳臺發行
    本網8月24日訊 《用鉛筆畫世界——新聞人物素描基本工》是《新聞人物素描》的中文繁體版。2017年1月初版於中國臺北,港澳臺地區發行。2018年5月繼續推出《用鉛筆畫世界——新聞人物素描基本工》熱銷版,中國各大書店及淘寶、京東、亞馬遜、噹噹、中國臺灣誠品書店、香港書城等均有銷售。
  • 國內首個AR圖書版權楊紅櫻《熊貓日記》輸出落地海外
    經過商討,雙方決定促成這套書的版權輸出。  兩家公司分工明確。北京開卷負責與作者和安少社溝通,取得授權和支持,了解作者和安少社對版權輸出的期待和要求、版權歸屬情況等。美國蔣博言公司則負責接洽國外的版權意向方。美國蔣博言公司CEO Jim表示:「中國正處於文化復興之中,閱讀中國圖書,能夠讓西方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國人的價值觀,及其對於世界的思考和解讀。」
  • 北京出版集團重點版權輸出圖書品種近200種
    近年來,集團加大產業發展力度,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圖書市場佔有率顯著提升,曾多次榮獲「最受讀者喜愛的出版社」稱號。版權貿易常抓不懈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集團充分發揮綜合性出版集團的優勢,積極開展國際版權貿易。
  • 「十三五」期間我國圖書版權貿易數據分析
    一、總體情況  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的《中國新聞出版統計資料彙編》,2016—2019年我國出版物版權輸出數量基本保持逐年穩步增長,尤其是2019年,版權輸出增長幅度進一步擴大,較2018年增長25.2%;版權引進數量穩中有降,輸出引進比從2016年的1:1.75,縮小到
  • 《於丹〈論語〉心得》中文版權輸出的啟示
    輸出品種集中在普及類和工具類,引進圖書以學術類為主,版權貿易範圍從港臺地區、韓日等國擴展到英、美、法等世界各地,推動中國傳統文化以嶄新的面貌進入西方主流社會。  版權輸出重在產品內容  版權引進,重點是引進經典。世界重量級的學者和作品都是我們關注的對象,我們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