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2 0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攜手推出「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邀請百位名家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古詩詞,把最經典的古詩詞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力量與芬芳,在吟誦鑑賞中志存高遠、陶冶情操。讓我們傳承經典,引領未來!
今天,由劉繼宏老師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北宋詩人王安石的作品《泊船瓜洲》。
點擊收看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北宋) 誦讀|劉繼宏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撰稿人|馮傾城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慶曆二年(1042),王安石進士及第。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罷相。翌年,宋神宗再次拜相,旋又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其後,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諡號「文」,又稱王文公。文學上,其散文簡潔精密,與「韓愈、柳宗元」等,並稱「唐宋八大家」;其詩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
此詩為王安石第二次拜相(1075),自江寧赴京途經瓜洲時所作。詩中第一句緊扣詩題,點明詩人從京口渡江,直達瓜洲。「一水間」三字,反映舟行迅速便捷,詩人感到暢快。第二句寫詩人目測江水的距離時,發現此處與家園所在的鐘山只隔了幾重山,隱約流露出依依的鄉愁。
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寫春風浩蕩,千裡江岸,蔥蔥蘢蘢,綠意盎然。這生機蓬勃的春色與詩人重新拜相、再展抱負的欣慰之情相合。「春風」兩字,既是實指,在政治上也可喻皇恩或新法。詩人寄寓這浩蕩春風吹散政治上的陰霾,通過變法開創國富民強的新形勢。詩人選定「綠」字,絕妙地詮釋了春風使萬象更新的偉力,也把春天的美帶到了一個最高的境界。此詩句從而成為千古名句。
第四句「明月何時照我還」,承接前面的詩思,寫詩人留戀這恬靜秀麗的江南山水,也暗示了詩人對朝廷上的險惡鬥爭感到無奈和厭倦。鑑於前次變法遭遇強大阻力而罷相,此次為了蒼生福祉,詩人迎難而上,其實內心希冀早日告老還鄉、與清風明月相伴的隱居生活。
誦讀人介紹
劉繼宏,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北京朗誦協會理事,總政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導演,中國著名影視編劇。代表作品:主演話劇《山村新人》《於無聲處》等;影視劇《琴島之戀》《大漢天子3》等;廣播劇《大偵探與小不點兒》《愛的奇蹟》等;主播小說《凱旋在子夜》《風流才女·石評梅傳》《高山下的花環》《我的父親鄧小平》等,1991年被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評選為「全國十大演播藝術家」。
原標題:《未來講堂|王安石《泊船瓜洲》 誦讀:劉繼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