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講堂|王安石《泊船瓜洲》 誦讀:劉繼宏

2020-11-23 澎湃新聞

未來講堂|王安石《泊船瓜洲》 誦讀:劉繼宏

2020-11-02 0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攜手推出「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邀請百位名家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古詩詞,把最經典的古詩詞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力量與芬芳,在吟誦鑑賞中志存高遠、陶冶情操。讓我們傳承經典,引領未來!

今天,由劉繼宏老師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北宋詩人王安石的作品《泊船瓜洲》。

點擊收看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北宋) 誦讀|劉繼宏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撰稿人|馮傾城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慶曆二年(1042),王安石進士及第。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罷相。翌年,宋神宗再次拜相,旋又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其後,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諡號「文」,又稱王文公。文學上,其散文簡潔精密,與「韓愈、柳宗元」等,並稱「唐宋八大家」;其詩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

此詩為王安石第二次拜相(1075),自江寧赴京途經瓜洲時所作。詩中第一句緊扣詩題,點明詩人從京口渡江,直達瓜洲。「一水間」三字,反映舟行迅速便捷,詩人感到暢快。第二句寫詩人目測江水的距離時,發現此處與家園所在的鐘山只隔了幾重山,隱約流露出依依的鄉愁。

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寫春風浩蕩,千裡江岸,蔥蔥蘢蘢,綠意盎然。這生機蓬勃的春色與詩人重新拜相、再展抱負的欣慰之情相合。「春風」兩字,既是實指,在政治上也可喻皇恩或新法。詩人寄寓這浩蕩春風吹散政治上的陰霾,通過變法開創國富民強的新形勢。詩人選定「綠」字,絕妙地詮釋了春風使萬象更新的偉力,也把春天的美帶到了一個最高的境界。此詩句從而成為千古名句。

第四句「明月何時照我還」,承接前面的詩思,寫詩人留戀這恬靜秀麗的江南山水,也暗示了詩人對朝廷上的險惡鬥爭感到無奈和厭倦。鑑於前次變法遭遇強大阻力而罷相,此次為了蒼生福祉,詩人迎難而上,其實內心希冀早日告老還鄉、與清風明月相伴的隱居生活。

誦讀人介紹

劉繼宏,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北京朗誦協會理事,總政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導演,中國著名影視編劇。代表作品:主演話劇《山村新人》《於無聲處》等;影視劇《琴島之戀》《大漢天子3》等;廣播劇《大偵探與小不點兒》《愛的奇蹟》等;主播小說《凱旋在子夜》《風流才女·石評梅傳》《高山下的花環》《我的父親鄧小平》等,1991年被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評選為「全國十大演播藝術家」。

原標題:《未來講堂|王安石《泊船瓜洲》 誦讀:劉繼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王安石《泊船瓜洲》
    周末不限行 泊船瓜洲 宋 |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京口瓜洲一水間」,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隔一條江水。「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 「鐘山只隔數重山」,以依戀的心情寫他對鐘山的回望,王安石於景祐四年(1037年)隨父王益定居江寧,從此江寧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罷相後即寓居江寧鐘山。
  • 王安石《泊船瓜洲》賞析
    現在只講講《泊船瓜洲》的寫作背景。《泊船瓜洲》的寫作時間長期以來就有爭議。不過,都認為寫於王安石晚期,只是在具體時間上各持己見而已。筆者覺得這不是最重要的,反正知道是詩人曾從江寧乘船路過瓜洲時寫的就行了。這首詩是懷鄉詩,是詩人在懷念他的南京故居。二、部分詞語注釋: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船靠岸。
  • 每日一詩|《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 《泊船瓜洲》與金山及寶覺
    (1021-1086)的《泊船瓜洲》膾炙人口,品析它的文章不勝枚舉。這一事實當是:作者所以在寫作於治平四年以後的《泊船瓜洲》中問「明月何時照我還」,是由於治平四年王安石與寶覺在「京口水雲間」即金山共宿時,寶覺曾對王安石「問月何時照我(王安石自指)還」。這一點,對於我們確定《泊船瓜洲》的寫作時間,以及深入了解詩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有重要意義。
  • 《泊船瓜洲》
    點擊播放 GIF 0.3M作品全文《泊船瓜洲》宋 •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白話譯文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鐘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面。暖和的春風又一次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裡?
  •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泊船瓜洲》
    跟著卓姥姥一起領略:大政治家、大文豪王安石為我們繪製的一幅江南春光圖——《泊船瓜洲》。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王安石那絢麗的人生!走進《泊船瓜洲》的曠美和撲朔中!——王安石《泊船瓜洲》】№2. 王安石魂之所寄,在何方?——江寧景祐四年,王安石剛剛結交京都一批文朋詩友,父親王益又要帶著他啟程,前往被今人稱之為「六朝古都」的南京——那個在大宋帝國時期,被叫做「江寧」的地方,因為王益調任江寧府通判。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一首小詩背後的波瀾壯闊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寫這首詩的時候,王安石已經位列宰相,並成功發動變法。但是因為政策太猛,推行太急,受到很大的反彈,於是被罷相。中國歷史朝堂上大的幾起幾落,王安石算得上一個。
  • 泊船瓜洲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傑出的政治家,臨川(現江西撫州市)人。宋仁宗時考中進士,後來兩次做過宰相。王安石執政後,積極推行新法,限制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和高利貸者的利益,以增加國家收入,加強國防力量,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由於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堅決反對,新法最後歸於失敗,王安石也被迫辭職,於1086年死於南京。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詩和散文都很著名。他的詩風格雄健,語言精煉,常用散文句法入詩。
  • 經典是改出來的,《泊船瓜洲》就是王安石費盡心思改成的名篇
    因此,今日給大家分享一首,改出來的經典宋詩《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 大家都知道,王安石變法,最終是失敗的。但是他的功績和思想是值得後人學習和總結的。 宋神宗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北宋神宗皇帝,拜王安石為宰相,開始推行變法。但是由於一些法律的不合時宜,及觸碰了大地主階級的利益,遭到反對勢力的攻擊,他幾次被迫辭去宰相的職務。而這首《泊船瓜洲》是寫於熙寧八年二月,公元1075年。
  • 阿皮讀古詩千字文: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注釋: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2.綠:吹綠。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江市。
  • 《泊船瓜洲》:明月何時照我還
    《泊船瓜洲》屬於王安石的晚期作品,但具體寫在什麼時候,大致有三種意見:一是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應召自江寧府(今南京市)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瓜洲時所作;二是熙寧七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自京還金陵,途經瓜洲時所作;三是熙寧八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寧赴京,途經瓜洲時所作
  • 《泊船瓜洲》~試講稿~部編版小學語文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試小學語文教師的6號考生,我今天試講的題目是《泊船瓜洲》。下面開始我的試講。師:上課,嗯,同學們好,請坐。現在我們開始上課。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學習古詩,大家還記得曾經我們學習古詩的時候,都需要完成什麼樣的任務?
  • 六年語文《泊船瓜洲》,資深教師手寫重點,讓學生學習語文更高效
    這首古詩是部編版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部分的第六首古詩。古詩詞誦讀這一部分,一共收入了十首古詩,這些古詩給出了注釋和插圖,目的是讓同學們根據注釋和插圖,試著理解古詩的含義,並試著背誦和默寫全詩。學習古詩《泊船瓜洲》。
  •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泊船瓜洲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瓜洲:在現在江蘇省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   4. 鐘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數重:幾層。   6. 綠:吹綠了。   7. 還: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裡。   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一水間」的「間」字怎麼讀?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歷來被作為鍊字的典型,討論多集中在「綠」字用得如何妙這一問題上。偶然在某教師群裡圍觀,有人認為「一水間」的「間」應該讀作去聲,還有很多人附和。其實只要略通詩律,就可以確認這個「間」字讀作平聲。
  • 《泊船瓜洲》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泊船瓜洲》。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首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
  • 未來講堂|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其一 誦讀:雅坤
    未來講堂|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其一 誦讀:雅坤 2020-10-26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上漁者》與《泊船瓜洲》重點練習及答案
    1.京口瓜洲一水間(  )A.珠江   B.長江   C.大運河2.鐘山只隔數重山(  )A.幾層 B.幾座 C.很多座3.但愛鱸魚美(  )A.只 B.但是 C.可是三、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江上漁者」的意思是:在江上捕魚的人。(  )2.《泊船瓜洲》描寫的是秋季,描寫的特定景物是瓜州、鐘山、春風、江南岸、明月。(  )3.
  • 語文小學六年級下(部編版)第六單元古詩詞誦讀6《泊船瓜洲》知識...
    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寫作《泊船瓜州》時王安石的情緒波動
    泊船瓜州 《泊船瓜州》,也稱《夜泊瓜州》,是宋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詩人王安石的一首小詩,小學生必讀古詩之一。 查王安石年譜,他出生於臨江軍(今江西清江),隨父先後到過韶州、東京(現在開封)、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哪裡是他的家園,是他詩中要「還」的地方?根據詩中提到的「鐘山」,也就是現在的南京紫金山,詩人想「還」的地方應該是江寧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