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泊船瓜洲》賞析

2020-12-21 正北方網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一、前一篇文章已經介紹過作者,這裡從略。現在只講講《泊船瓜洲》的寫作背景。《泊船瓜洲》的寫作時間長期以來就有爭議。不過,都認為寫於王安石晚期,只是在具體時間上各持己見而已。筆者覺得這不是最重要的,反正知道是詩人曾從江寧乘船路過瓜洲時寫的就行了。這首詩是懷鄉詩,是詩人在懷念他的南京故居。

二、部分詞語注釋: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船靠岸。

2.京口:古城名,位於長江的南岸,與瓜洲相對,故址在江蘇鎮江市。

3.瓜洲:古鎮名,在揚州南郊,與京口相對。

4.一水:這裡的「一水」指長江。

5.間:有人讀「jiàn」,理解為「間隔」的意思;其實還是讀「jiān」好。詳見賞析部分。

6.鐘山:指南京的紫金山。

7.綠:用作動詞,吹綠。

三、賞析這首詩。

首先,逐句講講這首詩的大概意思。

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間」,詩人是說他在瓜洲渡口的船上,從北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於是覺得瓜洲離京口很近,就在一條江水之間。

第二句「鐘山只隔萬重山」,詩人看到瓜洲與京口相離很近,於是想到這裡離自己的家鄉南京也不遠,不過只隔著幾重山而已。說明他在瓜洲的船上想家了。

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說明詩人停船於瓜洲時是初春。他看到和煦的春風吹綠了長江岸邊的草木,於是心頭蕩漾起一種情懷。

第四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說明詩人看到大好春光時,首先想到的就是立刻回到故鄉。而「明月」一詞,其實是告訴讀者詩人停船於瓜洲時是明月當空的春晚。

其次,試著講講這首詩寫作形式上的一些特點。

1.特殊的借景抒情法。說它特殊,一是因為前三句雖然都是寫景,但不是一般的並列格式,而是層層遞進式:第一句寫瓜洲與京口相離很近,從第一句又引出瓜洲離鐘山也很近,再由第二句引出觀看「江南岸」的春色。這豈不是層層疊加式?二是「明月何時照我還」七個字是抒情,但其中還包括寫景:你看,又是「明月」,又是「照」,而且既是現實的景物,又暗寫他想像到的將來還鄉時的景物。所以,這應是一種特殊的借景抒情法。

2.講講這首詩的平仄(按照古音讀法)格式。這是一首很規範的七言絕句,其平仄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隔」字與「一」字,均為入聲字,而入聲字屬仄聲。

於是,筆者想順便說說詩中「間」字的讀法。「一水間」中的「間」字,有的書上說應讀作「jiàn」。但,按古音讀,「一水間」三個字都是仄聲字,那麼,第一句便成了「仄仄平平仄仄仄」。可我們知道,沒有任何一首七言詩的最後一句連用三個仄聲字的。所以,「一水間」中的「間」只能讀作「jiān」。況且,語法常識也告訴我們,「xx間」是常見的一種詞語,如「咫尺間」「一瞬間」「一屋間」「一閃間」,這些詞語都是偏正結構,其中「咫尺」「一瞬」「一屋」「一閃」的中心語都是「間」。詩中的「一水間」就是一江之間,即同在一江之內。

3.說說這首詩的「鍊字」藝術。

一般的讀者都知道詩中「綠」字用得好。至於好在哪裡,為了不佔用讀者的寶貴時間,筆者就不再囉嗦。這裡只講講「又」字的妙用。試想,這句詩中的「又」字如果改為「已」或「染」,行不行呢?詩人為什麼只用「又」字而不用其他字呢?筆者認為其好處似乎有兩點:一是詩人曾經對如此大好春光有過某種感受,印象頗深;二是詩人曾經幾次在這個季節想回家看看,可總是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實現。請想想,詩中的「又」字是不是也在抒發一種懷念與無奈呢?

最後,講講錢鍾書先生對「春風又綠江南岸」的見解。

南宋洪邁的《容齋續筆·詩詞改字》卷八,有下面的記載。

王荊公絕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雲「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欠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

對此,錢鍾書先生卻幽默地寫道:「王安石的反覆修改是忘記了唐人的詩句而白費心力呢?還是明知道這些詩句而有心立異呢?他的選定『綠』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後想起了唐人詩句而欣然沿用呢?還是自覺不能出奇制勝,終於向唐人認輸呢?」錢先生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讀到唐詩中就有不少詩人用過「綠」字,比如丘為的《題農父廬舍》一詩中,有「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的句子;李白的《侍從宜春苑賦柳色聽新鶯百囀歌》中,有「東風已綠瀛洲草」的句子;常建的《閒齋臥雨行樂至山館稍次湖亭》中,有「主人山門綠,小隱湖中花」的句子。筆者推測錢先生的意思,恐怕不認為王安石用「綠」字有什麼妙處,更非獨創。錢先生是大學者,筆者自然不敢妄加評論;可王安石更是名貫古今的大人物,筆者愈加敬畏;而洪邁所寫也不是子虛烏有。可是,筆者又想講講拙見,怎麼辦?唉!不管了!筆者要說的,只有一句話:上述唐代詩人丘為、李白、常建的作品可謂汗牛充棟,王安石很可能根本沒看到他們的那些作品呀!而錢先生就是不說這種可能性,卻只說了王安石可能「……是忘記了唐人的詩句」。

所以,筆者認為錢先生對王安石選定「綠」字的質疑也是有待商榷的。

拙文結束前還想再告訴讀者一個信息,那就是還有一位大家對王安石詩中所用「綠」字不以為然。他認為用「綠」,還不如用「到」或「過」好呢。這位大家就是讀者熟悉的現代著名詩人臧克家。

這可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啊!文/李淑章

責任編輯:何娟

相關焦點

  • 王安石《泊船瓜洲》
    周末不限行 泊船瓜洲 宋 |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裡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
  • 未來講堂|王安石《泊船瓜洲》 誦讀:劉繼宏
    未來講堂|王安石《泊船瓜洲》 誦讀:劉繼宏 2020-11-02 0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日一詩|《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一首小詩背後的波瀾壯闊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寫這首詩的時候,王安石已經位列宰相,並成功發動變法。但是因為政策太猛,推行太急,受到很大的反彈,於是被罷相。中國歷史朝堂上大的幾起幾落,王安石算得上一個。
  • 泊船瓜洲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傑出的政治家,臨川(現江西撫州市)人。宋仁宗時考中進士,後來兩次做過宰相。王安石執政後,積極推行新法,限制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和高利貸者的利益,以增加國家收入,加強國防力量,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由於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堅決反對,新法最後歸於失敗,王安石也被迫辭職,於1086年死於南京。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詩和散文都很著名。他的詩風格雄健,語言精煉,常用散文句法入詩。
  • 《泊船瓜洲》與金山及寶覺
    (1021-1086)的《泊船瓜洲》膾炙人口,品析它的文章不勝枚舉。這一事實當是:作者所以在寫作於治平四年以後的《泊船瓜洲》中問「明月何時照我還」,是由於治平四年王安石與寶覺在「京口水雲間」即金山共宿時,寶覺曾對王安石「問月何時照我(王安石自指)還」。這一點,對於我們確定《泊船瓜洲》的寫作時間,以及深入了解詩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有重要意義。
  • 泊船瓜洲 王安石 | 拼音注音 朗讀朗誦 解釋賞析
    泊 船 瓜 洲[宋] 王 安 石公元1070年(宋神宗熙寧三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同平章事(宰相),開始推行變法。但由於反對勢力的攻擊,他幾次被迫辭去宰相的職務。這首詩寫於熙寧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進京之時。
  • 《泊船瓜洲》
    點擊播放 GIF 0.3M作品全文《泊船瓜洲》宋 •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白話譯文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鐘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面。暖和的春風又一次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裡?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南春》《蜂》《泊船瓜洲》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南春》《蜂》《泊船瓜洲》第一篇:《江南春》作者:「唐」杜牧全文: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第三篇:《泊船瓜洲》作者:「宋」王安石全文: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泊船瓜洲》
    【內容導讀】我為什麼要選擇這首《泊船瓜洲》,來解讀「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的心路歷程,追尋他的人生軌跡?跟著卓姥姥一起領略:大政治家、大文豪王安石為我們繪製的一幅江南春光圖——《泊船瓜洲》。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王安石那絢麗的人生!走進《泊船瓜洲》的曠美和撲朔中!
  •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泊船瓜洲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瓜洲:在現在江蘇省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   4. 鐘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數重:幾層。   6. 綠:吹綠了。   7. 還: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裡。   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 經典是改出來的,《泊船瓜洲》就是王安石費盡心思改成的名篇
    因此,今日給大家分享一首,改出來的經典宋詩《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 大家都知道,王安石變法,最終是失敗的。但是他的功績和思想是值得後人學習和總結的。 宋神宗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北宋神宗皇帝,拜王安石為宰相,開始推行變法。但是由於一些法律的不合時宜,及觸碰了大地主階級的利益,遭到反對勢力的攻擊,他幾次被迫辭去宰相的職務。而這首《泊船瓜洲》是寫於熙寧八年二月,公元1075年。
  • 阿皮讀古詩千字文: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注釋: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2.綠:吹綠。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江市。
  • 5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春風綠南岸,鐘山無歸舟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 《泊船瓜洲》:明月何時照我還
    《泊船瓜洲》屬於王安石的晚期作品,但具體寫在什麼時候,大致有三種意見:一是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應召自江寧府(今南京市)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瓜洲時所作;二是熙寧七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自京還金陵,途經瓜洲時所作;三是熙寧八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寧赴京,途經瓜洲時所作
  • 《泊船瓜洲》~試講稿~部編版小學語文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試小學語文教師的6號考生,我今天試講的題目是《泊船瓜洲》。下面開始我的試講。師:上課,嗯,同學們好,請坐。現在我們開始上課。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學習古詩,大家還記得曾經我們學習古詩的時候,都需要完成什麼樣的任務?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一水間」的「間」字怎麼讀?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歷來被作為鍊字的典型,討論多集中在「綠」字用得如何妙這一問題上。偶然在某教師群裡圍觀,有人認為「一水間」的「間」應該讀作去聲,還有很多人附和。其實只要略通詩律,就可以確認這個「間」字讀作平聲。
  • 《江上漁者》與《泊船瓜洲》重點練習及答案
    1.京口瓜洲一水間(  )A.珠江   B.長江   C.大運河2.鐘山只隔數重山(  )A.幾層 B.幾座 C.很多座3.但愛鱸魚美(  )A.只 B.但是 C.可是三、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江上漁者」的意思是:在江上捕魚的人。(  )2.《泊船瓜洲》描寫的是秋季,描寫的特定景物是瓜州、鐘山、春風、江南岸、明月。(  )3.
  • 寫作《泊船瓜州》時王安石的情緒波動
    泊船瓜州 《泊船瓜州》,也稱《夜泊瓜州》,是宋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詩人王安石的一首小詩,小學生必讀古詩之一。 查王安石年譜,他出生於臨江軍(今江西清江),隨父先後到過韶州、東京(現在開封)、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哪裡是他的家園,是他詩中要「還」的地方?根據詩中提到的「鐘山」,也就是現在的南京紫金山,詩人想「還」的地方應該是江寧府。
  • 《泊船瓜洲》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泊船瓜洲》。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首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