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由山東美術館、中國新經典畫會聯合主辦的「境遇——中國新經典畫會2014年展」於山東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自在北京、成都成功舉辦「新具象、新經典畫展」、「晚生代具象繪畫」後,在齊魯大地掀起的又一次令畫壇矚目的「新經典畫會」風潮,會長常天鵠攜蔡傑、何紅蓓、蔣煥、曾傳興等20餘位畫會成員共聚開幕式現場,向業界與觀眾展示他們的94幅油畫作品。
何紅蓓 《花兒與少女 No.3》 200x150cm 2014 年布面油畫
默涵 《神馬都是浮雲》160X128cm 2013年布面油畫
魯網9月30日訊(記者 劉梅婷)今天上午,由山東美術館、中國新經典畫會聯合主辦的「境遇——中國新經典畫會2014年展」於山東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自在北京、成都成功舉辦「新具象、新經典畫展」、「晚生代具象繪畫」後,在齊魯大地掀起的又一次令畫壇矚目的「新經典畫會」風潮,會長常天鵠攜蔡傑、何紅蓓、蔣煥、曾傳興等20餘位畫會成員共聚開幕式現場,向業界與觀眾展示他們的94幅油畫作品。
通過對建國以來寫實繪畫史的梳理,「中國新經典畫會」的藝術家們認為: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段歷史時期,在上層建築成為藝術唯一服務對象的前提下,寫實繪畫自身的藝術內涵及魅力很難得以彰顯。改革開放後,藝術家的個體情感得以表達,傷痕流、新古典等專注於油畫自身語言探索的美術風潮一一呈現。然而,在經濟大潮的洶湧衝擊面前,銳意進取的藝術本體思辨日益流向沉迷於形而下的技術特點和迎合市場喜好的層面上。一些不滿足於單純寫實的藝術家,嘗試著新思想的平面化或卡通化表達,卻依然逃不出市場的異化,大批量生產導致粗淺的繪畫符號泛濫成災。
「中國新經典畫會」的藝術家們覺得,在風起雲湧的大時代,泥沙俱下之餘終須中流砥柱維護時代精神。就當下的美術生態而言,市場的異化無處不在,卻也總有一些嚴肅的,有志於真正從內心深處求索藝術真諦的藝術家,不為名利,艱苦求索,塑真實自我,寫時代境遇,守藝術精髓。正是基於這樣崇高的出發點和責任感,志同道合的藝術家們發起成立了「中國新經典畫會」,把「將具象寫實與當代觀念有機融合,致力於重構傳統寫實繪畫的語言方式與圖像屬性」作為主要追求開展活動,並使之成為「中國新經典畫會」的突出藝術特徵。
「中國新經典畫會」的藝術家們強調:「雖然我們在學院接受基礎教育時仍然以寫實為主,但這種寫實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下的唯美讚頌或簡單形似。我們的知識結構和生活閱歷隨著市場經濟和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而發生了巨變,對我們而言,寫實只是一種手段。」在他們看來,觀念可以通過不同的藝術語言得以體現,形式是否新穎,架勢是否震撼並不是判斷觀念是否「當代」的標準。因之,影像、裝置、行為藝術等所謂先鋒藝術並不就意味著「當代」,而僅僅是當代藝術家觀念的表達方式之一。是否「當代」的關鍵,還在於形式所承載的藝術家之思想是否反映了時代精神。
「中國新經典畫會」的藝術家們號召:繪畫應在保持繪畫尊嚴的基礎上呈現觀念。此次展覽以「境遇」為主題,試以具象的方式表達「中國新經典畫會」藝術家對人生的理解,同時體現他們這代人對所處時代的所思所想。這些熱愛架上繪畫的藝術家力求闡述當代性與寫實性的關聯,仍然孜求技術,同時更著重於研討時代及畫面的當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