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畫會」百餘幅作品亮相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 周欣嬡)「地平線畫會——2018北京展」12日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

地平線畫會2012年成立於上海,是一個由歸僑和旅居海外畫家自由結成的民間文化團體。畫會成員來自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他們的藝術理念相似,主張以具象來描寫生活,探討創新,作品在國內外獲得多項榮譽。

此次,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集結了地平線畫會11位畫家的百餘幅作品。展出作品形式多樣,包括有國畫、油畫、版畫等。其中,既有畫家們的近期佳作,也不乏早期經典作品。

國際水墨藝術促進會常務理事、日本國際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裡燕是參展的畫會成員之一。

她告訴記者,二十多年的創作探索不僅讓她領會到熟能生巧的道理,更使她常因發現意外效果而驚喜。「我喜歡與不識畫技的素人交流,他們的感受沒有技法的桎梏,最為直觀真實,總給我新的靈感和認識」。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祁德貴表示,展覽系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獻禮活動之一。他說,40年前,國門打開,一批勇於探索的中國畫家邁開了用藝術探索世界的腳步;40年過去,旅外畫家們在創作中融會貫通,兼容並蓄,將優秀的中國文化與藝術創造帶給海外觀眾,踐行著中外文化交流者的使命。

祁德貴希望觀眾從畫作中欣賞到畫家們風格各異、功力深厚的藝術創作,領悟他們博古通今、融貫中西藝術的探索精神,體驗畫家們唯真唯美的藝術創作歷程,感受他們心繫民族復興、祖國強盛的赤子情懷。

展覽從即日起持續至10月21日。(完)

相關焦點

  • 百餘幅軍旅美術名家作品集中亮相上海中華藝術宮
    百餘幅軍旅美術名家作品集中亮相上海中華藝術宮     圖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解放軍美術創作常務副院長李翔此次參展的作品《自家田園》局部。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徽徵集啟事
    二、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簡介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英文: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Museum of China)的建設是由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於1960年首倡的,此倡議深得周恩來總理的讚許,是第一家國家級的華僑博物館。
  • 臺灣"東方畫會"、"五月畫會"畫作首次集體亮相拍場
    臺灣"東方畫會"、"五月畫會"畫作首次集體亮相拍場 2015-09-15 19:26:48半個多世紀前活躍在臺灣地區藝術圈的「東方畫會」與「五月畫會」作品首次集體亮相,吸引眾人目光。  「東方畫會」與「五月畫會」為臺灣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最重要的兩個藝術團體。他們的成員大多出生於二戰前,戰後由大陸遷到臺灣。他們在藝術上求新求變的勇氣與創造性,為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留下了精彩的藝術篇章。
  • 湖南多幅湘繡作品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亮相
    ↑昨日,在國家博物館,藝術愛好者們正在觀看雙面繡屏風《竹窗花雨》。受訪者 供圖 長沙晚報訊(記者 胡兆紅 鄒麟 通訊員 劉海江)昨日,對於湘繡而言,是一個欣喜的日子——湖南多幅湘繡作品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亮相,參展2018年「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作為代表中國當代工藝美術最高水平的展覽,「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每兩年舉辦一次,其入展作品均經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專家委員會的嚴格評審。
  • 廣東華僑博物館獲捐百餘(件)套華僑藏品資料
    ,並向廣東華僑博物館捐贈華僑文物藏品。據悉,美國金山之路讀者團隊、美國華人收藏協會此次向廣東華僑博物館捐贈的華僑藏品資料共100餘(件)套,主要包括秘魯華僑抗戰文獻資料、美國華人社會「一碗飯」運動捐款收據、美洲華僑通鑑、華僑銀行取款通知等珍貴的華僑藏品和文獻資料。會見後,美國金山之路讀者團隊、美國華人收藏協會藏品捐贈華僑文物藏品儀式在廣東華僑博物館舉行。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講述華僑自己的故事
    ——衣聯會代表團將美洲上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捐贈給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資料圖片)   來到北京東直門內北小街,就可以看到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目前,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結構已經正式封頂。「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目前已經收到來自海內外僑界無償捐贈的文物上萬件,捐款捐物者達到近5000人。華僑歷史博物館有望在2013年內具備開館條件。」近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籌建辦公室副主任黃紀凱在接受筆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顧問聘任儀式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9月24日電北京時間9月23日下午,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顧問聘任儀式。加拿大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主席翁國寧,華人頭條創始人黃其旺,加拿大閩南總商會副會長何星星等出席儀式並受聘為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顧問。
  • 雲遊中國|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環環為大家推出了「雲遊大美中國」特別策劃,帶你足不出戶,享雲遊之樂,徜徉在祖國大美山河的畫卷中。本期雲遊中國系列,環環帶你走進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採用主體建築掩映於仿古四合院之後的組合建築與所處歷史文化保護街區風貌一致,主體建築高18米,分為地上3層,地下2層,建築面積12802平方米。館內設有四個基本展廳,三個臨時展廳,一個報告廳。建築裝飾中具有僑居國文化元素的色彩斑斕圖案和館內陳設,營造出華僑文化氛圍。
  • 「明信片上的舊金山唐人街」特展亮相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 冉文娟)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於5月15日起恢復對外開放,「千年滄桑皆姓唐」——明信片上的舊金山唐人街特展同日開幕。唐人街不僅是建在世界各地城市中的獨特街區,更是築在海外華僑華人心上的永恆記憶。展覽以「夢回中國城」「唐人街風情」「唐人街眾生相」「今日中國城」四個單元200餘件珍貴展品,還原美國華僑華人在唐人街的生活和文化場景,引領觀眾穿越時空見證他們的拼搏奮鬥,感受其相互扶持的同胞情誼與回饋社會的奉獻精神。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與華僑博物院、江門市博物館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9月18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華僑博物院、江門市博物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
  • 劉寶純詩書畫全國巡展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劉寶純詩書畫全國巡展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5-09-26 20:44: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談50餘年建館路:從未放棄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電 (郝爽)1960年,陳嘉庚先生倡儀在北京建立中國華僑博物館。在經歷了50餘年的歲月與幾起幾落的坎坷後,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於日前在京落成開館,幾代人的期盼終成現實。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黃紀凱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介紹,陳嘉庚提出倡議的同時,為建館捐資了50萬元人民幣。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承載華僑史,鐫刻四海情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承載華僑史,鐫刻四海情  中新社記者 周欣嬡  在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三條東口,安靜坐落著這樣一處景致:古色古香的青磚牆,圍攏起一片灰瓦紅梁的仿古四合院;四合院中,一幢約二十米高的現代建築被環抱而立。
  • 「根脈何處——中華姓氏現代雕塑展」亮相華僑歷史博物館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 周欣嬡)「根脈何處——中華姓氏現代雕塑展」18日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代表中國僑聯和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接收「李姓」雕塑捐贈,並為雕塑家李廷貴頒發證書。
  • 存史育人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徵集華人華僑抗疫實物資料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臧傑斌(右)和工作人員在北京整理徵集到的實物資料。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記者羅鑫)記者從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獲悉,為了記錄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投身抗疫的事跡,發揮各類實物資料的存史育人作用,該博物館正面向各級僑聯組織、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以及僑團僑社,徵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收藏、研究、展示、紀念價值的實物資料。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恢復參觀,《華僑華人海外生活篇》等版塊展示
    2020年7月30日,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恢復參觀。因防控新冠肺炎而臨時閉館的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於7月28日恢復開放參觀。恢復後的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將展出《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華僑華人海外生活篇》、《華僑華人海外貢獻篇》、《華僑華人與中國發展》等版塊內容。
  • 「90後」非遺撕紙傳承人近百餘幅作品獻禮祖國70華誕
    「90後」非遺撕紙傳承人近百餘幅作品獻禮祖國70華誕 2019年04月19日 15: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鬍子軒 徐燕華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鬍子軒通訊員徐燕華
  • 美國華人總商會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楷書長卷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周欣嬡)美國華人總商會21日在北京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楷書長卷。美國華人總商會會長程遠、美國華人總商會名譽藝術顧問陳良森、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祁德貴等出席捐贈儀式。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向僑胞徵集抗疫實物資料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向僑胞徵集抗疫實物資料中新社北京4月10日電 (凌雲)「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作出了寶貴貢獻。」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臧傑斌10日表示,目前該館正向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徵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實物資料。「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永久記錄下這段歷史,共同傳遞抗疫的正能量。」區別於以往的實物資料收集工作,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收集過程。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希望完整地記錄下僑界的努力。
  • 41幅精美油畫作品亮相昆明市博物館
    原標題:41幅精美油畫作品 亮相市博物館  4日,由雲南省美術家協會主辦,昆明市博物館、紅河州美術家協會承辦的現實之詩·張菲雲油畫作品展正式開展。展覽展期為7月4日至21日,免費向市民開放。  展覽集中展示了41幅由張菲雲創作的精美油畫作品,包括《接聖水》《霜降》《高原的風》《起跑線》等多次入選到國家性主題展覽中的作品。此次展覽策展人湯海濤介紹:「讓我感慨的是,張菲雲完全可以成為一個略帶小資情調的畫家,但她卻挑戰自我,砥礪前行。這種人物寫實風格的主題性創作,尤其是帶有史詩性質的作品,無疑將是美術皇冠上耀眼的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