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4月18日電 (記者 楊伏山)第11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18日盛情啟幕,兩岸鄉親匯聚廈門海滄青礁慈濟祖宮,祭祀先賢,傳承保生慈濟文化,彰顯「兩岸一家親」。
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海滄區委副書記曹放在開幕式上致辭稱,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迄今已成功舉辦十屆。這一節慶活動之所以能持續舉辦,是因為它可以引導人們心性善良,熱心公益事業;心手相連,兩岸一家親;勤勞自強,建設美好家園。
這三點原因,「就是持續辦好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的內在動力和美好目標。」他說。
曹放稱,保生慈濟文化從閩南傳播臺灣,傳播海外,現在全球共有兩千多座宮廟,上億多名信眾。保生慈濟文化已成為海峽兩岸共同的優秀文化遺產和廣大中華兒女,特別是兩岸中華兒女,凝聚親情、深化認同、守望相助的重要文化資源。
臺灣嘉賓代表、臺中元寶宮主任委員賴信雄稱,保生大帝是臺灣非常重要的文化信仰,因為保生大帝信俗,臺中元保宮與慈濟祖廟的因緣結得這麼深、這麼密切。他是帶著一顆學習之心來到慈濟祖廟,親眼目睹祖廟「在十多年來能夠建設得如此讓人刮目相看。」
他說,臺灣與廈門之間的很多廟宇一直都有很深的聯誼和情感,文化節的舉辦,不僅帶動兩岸廟宇之間交流,也增進了兩岸同胞的情感交流。希望藉助這一活動的舉辦,讓這種情感更密切,讓兩岸之間的未來,更和諧更美好。
來自臺南市學甲慈濟宮的曾源豐老先生,此行是第一次前來參加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他對活動場面的盛大和熱鬧,頗為感慨。
他說,學甲慈濟宮,是臺灣保生大帝的創始祖廟,歷史十分悠久。此行他們一個團組40多人,前來慈濟祖廟進香朝拜,大家都覺得兩岸廟宇之間和民眾都應該加強交流。
他告訴記者,他祖籍福建漳州,下一趟來,將專程前往那裡尋根祭祖。
金門縣中堡寶靈殿的信眾楊肅勝告訴記者,他已前後七次跨海前來廈門參加文化節,此次金門18個廟、每個廟2人,加上相關工作人員,一共來了46人,深切感受到「變化很大,風景環境都變得更加美好。」
在開幕式之後,與會海內外嘉賓參加了文化節同步推出的配套活動——「憶故鄉」海峽兩岸書畫展開幕式,並參觀書畫展。
本次兩岸書畫展展覽得到海峽兩岸書畫家鼎力支持,奉獻出一系列精品力作參展。主辦者稱,這些書畫作品的共同主題是:故鄉、故園、故土,是我們永遠的鄉愁和精神的依戀,支持和鼓舞著我們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