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們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發展與長足進步,進入21世紀之後有越來越多的新式武器裝備開始出現在我們面前。舉個簡單的例子,殲20隱身戰機、運20運輸機、直20直升機等,都是我們中國新時代武器裝備的最好代表。但長久以來卻還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國防軍工業,我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因為起步較晚,一直落後於西方先進世界,由此給大家留下了我們中國航空發動機領域還存在很大技術短板的印象。但事實上,我們中國的航發技術真的技不如人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穩拿世界第三沒話說。
一般來說,世界航發領域的御三家被認為是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以及美國的普惠公司這三者。以上這三家公司掌握著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航發製造技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航發領域佼佼者。但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難道俄羅斯或者烏克蘭的發動機技術不如這三家嗎?別說,還真就不如。
不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其向前追溯都可以歸結到蘇聯時代的航發技術這一領域上。蘇聯在從螺旋槳邁入噴氣時代之後,真正邁上可以企及西方先進技術道路的時間點卻是從仿製英國航發開始。在上個世紀冷戰初期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執政的英國工黨幹出了一件讓整個西方世界都匪夷所思、又極為震驚的舉動。
時任英國首相剋萊門特.艾德禮,打著改善英國與蘇聯關係的幌子,將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最新產品「夏威夷雁」渦噴發動機,打包裝箱40臺全部一分錢不收免費贈送給了蘇聯。依照這些白給來的先進渦噴發動機,蘇聯科學家們很快逆向仿製出了蘇聯自產版本克裡莫夫VK-1發動機,將不靠譜的米格9戰鬥機提升到了米格15戰鬥機這種檔次的強勁戰力。使用克裡莫夫VK-1發動機的蘇聯飛機除了米格15以外,還有伊爾28戰術轟炸機這種機型,這兩款戰機在我們中國空軍均有過服役歷史,尤其是米格15戰鬥機在當年志願軍與美軍的交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經由仿製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產品走上了正軌,此後數十年時間裡的蘇聯發動機事實上一直在技術層面難以企及西方先進水平,為了提高發動機推力只能把發動機做大,尺寸更大的發動機則需要塊頭更大的戰機來裝載,這種「水多加面,面多摻水」的方式在蘇聯時代的很多機型上都有體現。考慮到現如今蘇聯解體後的烏克蘭與俄羅斯,實際上都已經無力投入巨量的研發資金去從事新型的航發研究,研發速度和能力比起蘇聯時代大有不如。在我國航發已經初步掌握太行、峨眉等先進國產發動機技術,在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渦扇15發動機的情況下,超越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航發技術從研發速度上來講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能夠在未來航發領域上暫時位居我國之前的只有美國與英國這兩個國家,世界第三是已經可以預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