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2月4日電(記者陸中秋)日前,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組織全國百家媒體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攝影採訪活動在北京通州區舉行。來自中央、省、地市縣主流媒體的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理事和團體會員單位代表140餘人走進了臺湖演藝小鎮。
臺湖鎮位於北京市東南部,通州區西南部,鎮域面積81.3平方公裡。緊鄰環球主題公園,南與亦莊開發區接壤,距離城市綠心8.9公裡,距離行政辦公區10.4公裡。自2012年起,臺湖多次蟬聯北京市42個重點小城鎮綜合評比第一名,2017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先進集體,2018年被評為「首都環境保護先進單位」、「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北京市體育特色鄉鎮」。
北京交響樂團演員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排練。攝影:陸中秋
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位於通州區臺湖鎮,佔地面積5.5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59781平方米。包括國家大劇院臺湖劇場、國家大劇院臺湖露天劇場、演員住宿樓、藝術交流樓、舞美設計用房及散裝庫房、製作車間、貨櫃庫和地下停車場等配套設施。
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是集舞美設計製作研發、國際舞美藝術交流、布景服裝道具倉儲、劇目排練合成、演出藝術活動和藝術普及教育於一體的藝術平臺,將努力打造成為國家級劇目製作排演中心,舞美設計製作中心,舞美布景、服裝、道具展示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演藝中心。
臺湖劇場主要承擔大劇院自創劇目合成排練和演出大型歌劇、舞劇、戲劇和話劇類節目,共有座位831席(含樂池活動座椅114席),設有排練廳、化裝間、服裝工作室、練琴房等配套功能用房。臺湖露天劇場位於臺湖劇場東側,舞臺面積336平米,擁有120平米LED屏,可容納600位觀眾觀賞室外演出及電影放映活動。演員住宿樓共有客房160間,可滿足演員的住宿和就餐需求。藝術交流樓設有多功能廳和各類大小會議室,為國內外藝術交流和培訓、會議提供服務。為適應城市副中心的整體規劃需要,舞美設計用房和舞美製作車間可以進行舞美布景的設計、研發、打樣、修補、培訓、交流、實踐,重點發揮引領示範和展示作用。
未來,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不僅將為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演藝交流提供強有力保障,在通州臺湖演藝小鎮建設中發揮龍頭示範帶動作用,同時還將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設施服務能力的提升,不斷滿足首都人民尤其是城市副中心周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藝術文化生活需要。
心靈之聲殘疾人藝術團演員正在排練 攝影:陸中秋
該團創辦於1992年,是全國第一家成立的民營殘疾人藝術團。多年來,藝術團先後唱響20多個省、市、自治區,演出6000多場,觀眾達760多萬人次;曾先後出訪了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並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藝術團被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和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演出團體」。他們曾參加過2004年雅典帕運委會閉幕式、200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2008年北京帕運委會開幕式等一系列重大演出,在海內外享有頗負盛名。
韓非子劇社演員表演皮影 攝影:陸中秋
韓非子劇社創建於1992年「黑龍江皮影藝術故鄉」雙城市。以弘揚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皮影文化為使命。
1998年進京發展至今劇社「重創作,磨精品,適商演」的理念,堅持演職人員"一專多能」的方針,制定了「繼承傳統、勇於創新、根植本土、走向國際的發展方向」。創作出《智鬥花公子》、 《驢之技窮》、 《小貓種魚》 、《雞毛信》、《水漫金山》、與法國導演合作的《燈官油流鬼》等一系列傳統與先鋒相結合的實驗性劇目。
學員在臺湖寰亞藝考學校練習舞蹈 攝影:陸中秋
學校位於北京通州區雙益發文創園內,是一所由北京舞蹈學校、中央民族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曲學院等知名校友共同創辦的專注於藝考培訓的教育機構。寰亞藝考致力打造高標準、強專業、優服務的高端藝術教育品牌。開設話劇影視表演課、音樂劇表演課、舞蹈表演課及播音主持課等,通過小班教學、半軍事化管理模式、綜合學分制度、封閉式管理,讓每位學生專注學習,從而大大提高升學率。
演員在臺湖演藝車間表演相聲 攝影:陸中秋
臺湖演藝車間位於臺湖演藝小鎮魚匯溼地公園,總佔地面積300多畝,整個園區生態環境優美,中西結合的紅磚建築風格,以靈動歡悅的魚為藝術主題,極具人文特色。園區內建有表演舞臺、慶禮堂、演出劇場、排練廳、水上教堂、藝術長廊、魚道餐廳、咖啡廳、休息室、化妝間等功能區域。
臺湖演藝車間是北京市內第一家成功引進北京曲劇浸沒式駐場演出的劇場。臺湖演藝車間在為觀眾提供高品質的演出內容的同時,還將提供教學實踐基地,實現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人力資源開發,教學實踐,藝術創作,技術服務,科研成果轉化等全方位一體化連結,促進高校與行業共同成長,發展的雙贏格局。
臺湖演藝車間以「弘揚傳統文化,聚焦演藝創新」為主題,以提供演藝劇場、演出服務為重點,同時兼具演藝文化傳播、演藝創新孵化、文藝會展、學生實訓等多重功能,致力於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戲曲、曲藝及戲劇文化的新地標。
文旺閣木作博物館王文旺館長給參觀的小學生講解 攝影:陸中秋
北京文旺閣木作博物館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東下營村南,是一家北京市民政局正式註冊的非國有博物館。該館設佔地20餘畝,展廳面積9000餘平米,設有中國古代木匠展、中國古代木作農具科技展、中國三百六十行展、中國木作建築展、中國木作建築與家居展、中國古代紋飾展、中國招幌展、中國古代婚俗展、中國古代出行工具展、運河人家——生活家居展和東下營鄉情村史展等十多個參觀展廳,並配有互動室、教研室、休息室、會議廳等等。
館長王文旺出生木匠世家,以保護木作文物,弘揚木作傳統文化為宗旨,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鑽研,把幾十年來收藏的老物件修復完善,分門別類的整理成系列展示出來,配以圖片文字注釋,以供大家直觀的學習和了解這些即將消失的老物件。此外還開設了木作互動體驗項目:拉大鋸、推刨花、傳統家具的組裝、小板凳的拆解、魯班鎖的拼裝、木作小建築的拆解、木質玩具組裝等,在娛樂中提高對傳統木作的認識。
舞龍健身運動的老年人,成為冬日裡的一道亮麗風景 攝影:陸中秋
臺湖公園位於通州區臺湖鎮中心區,公園是在平原造林基礎上提升建設而成,也是臺湖鎮區域的綠色核心,總面積為150公頃,是一處生態環境優美、服務設施完備、具有現代創意文化的區域性綜合公園。
臺湖公園的景觀以臺湖大水面為中心,南部設有高臺一處。園內有臺湖霞光、高臺秋波、長虹魚躍、曲徑松風、紫光荷香、溪谷彩鏈、達人畢至、迴廊展翅、自然解密和春花萬枝等十個不同特色的景區。遊人可以通過公園中的不同遊覽路線到達各個景區。
公園共栽植落葉喬木50000餘株,常綠喬木約19000株,花灌木30000餘株,形成了大尺度的森林景觀。兩千畝森林大約可達到年固碳2400噸,釋放氧氣1800噸,滯塵2800噸,對於調節區域溫度、降低風速,提高空氣相對溼度,降低大氣渾濁度,改善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臺湖公園作為臺湖萬畝遊憩園一期的重點景區工程,為後期的萬畝遊憩園建設打好基礎。臺湖萬畝遊憩園建成後,整體規模將達到約26000畝,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綠化種植、土方工程、庭院、灌溉及電氣工程等,新植樹種86種,喬灌木約35萬株,突出了多彩森林、春花萬枝的植物特色景觀。未來,臺湖鎮將整合土地資源,使第一輪百萬畝造林與新一輪百萬畝造林有機結合,打造成「大尺度森林、創意文化、森林演藝、村園共融、健身廊道」五大景觀特色的大型郊野休閒公園。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