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魅力新名片—臺湖演藝小鎮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12月4日電(記者陸中秋)日前,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組織全國百家媒體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攝影採訪活動在北京通州區舉行。來自中央、省、地市縣主流媒體的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理事和團體會員單位代表140餘人走進了臺湖演藝小鎮。

臺湖鎮位於北京市東南部,通州區西南部,鎮域面積81.3平方公裡。緊鄰環球主題公園,南與亦莊開發區接壤,距離城市綠心8.9公裡,距離行政辦公區10.4公裡。自2012年起,臺湖多次蟬聯北京市42個重點小城鎮綜合評比第一名,2017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先進集體,2018年被評為「首都環境保護先進單位」、「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北京市體育特色鄉鎮」。

北京交響樂團演員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排練。攝影:陸中秋

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位於通州區臺湖鎮,佔地面積5.5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59781平方米。包括國家大劇院臺湖劇場、國家大劇院臺湖露天劇場、演員住宿樓、藝術交流樓、舞美設計用房及散裝庫房、製作車間、貨櫃庫和地下停車場等配套設施。

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是集舞美設計製作研發、國際舞美藝術交流、布景服裝道具倉儲、劇目排練合成、演出藝術活動和藝術普及教育於一體的藝術平臺,將努力打造成為國家級劇目製作排演中心,舞美設計製作中心,舞美布景、服裝、道具展示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演藝中心。

臺湖劇場主要承擔大劇院自創劇目合成排練和演出大型歌劇、舞劇、戲劇和話劇類節目,共有座位831席(含樂池活動座椅114席),設有排練廳、化裝間、服裝工作室、練琴房等配套功能用房。臺湖露天劇場位於臺湖劇場東側,舞臺面積336平米,擁有120平米LED屏,可容納600位觀眾觀賞室外演出及電影放映活動。演員住宿樓共有客房160間,可滿足演員的住宿和就餐需求。藝術交流樓設有多功能廳和各類大小會議室,為國內外藝術交流和培訓、會議提供服務。為適應城市副中心的整體規劃需要,舞美設計用房和舞美製作車間可以進行舞美布景的設計、研發、打樣、修補、培訓、交流、實踐,重點發揮引領示範和展示作用。

未來,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不僅將為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演藝交流提供強有力保障,在通州臺湖演藝小鎮建設中發揮龍頭示範帶動作用,同時還將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設施服務能力的提升,不斷滿足首都人民尤其是城市副中心周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藝術文化生活需要。

心靈之聲殘疾人藝術團演員正在排練 攝影:陸中秋

該團創辦於1992年,是全國第一家成立的民營殘疾人藝術團。多年來,藝術團先後唱響20多個省、市、自治區,演出6000多場,觀眾達760多萬人次;曾先後出訪了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並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藝術團被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和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演出團體」。他們曾參加過2004年雅典帕運委會閉幕式、200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2008年北京帕運委會開幕式等一系列重大演出,在海內外享有頗負盛名。

韓非子劇社演員表演皮影 攝影:陸中秋

韓非子劇社創建於1992年「黑龍江皮影藝術故鄉」雙城市。以弘揚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皮影文化為使命。

1998年進京發展至今劇社「重創作,磨精品,適商演」的理念,堅持演職人員"一專多能」的方針,制定了「繼承傳統、勇於創新、根植本土、走向國際的發展方向」。創作出《智鬥花公子》、 《驢之技窮》、 《小貓種魚》 、《雞毛信》、《水漫金山》、與法國導演合作的《燈官油流鬼》等一系列傳統與先鋒相結合的實驗性劇目。

學員在臺湖寰亞藝考學校練習舞蹈 攝影:陸中秋

學校位於北京通州區雙益發文創園內,是一所由北京舞蹈學校、中央民族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曲學院等知名校友共同創辦的專注於藝考培訓的教育機構。寰亞藝考致力打造高標準、強專業、優服務的高端藝術教育品牌。開設話劇影視表演課、音樂劇表演課、舞蹈表演課及播音主持課等,通過小班教學、半軍事化管理模式、綜合學分制度、封閉式管理,讓每位學生專注學習,從而大大提高升學率。

演員在臺湖演藝車間表演相聲 攝影:陸中秋

臺湖演藝車間位於臺湖演藝小鎮魚匯溼地公園,總佔地面積300多畝,整個園區生態環境優美,中西結合的紅磚建築風格,以靈動歡悅的魚為藝術主題,極具人文特色。園區內建有表演舞臺、慶禮堂、演出劇場、排練廳、水上教堂、藝術長廊、魚道餐廳、咖啡廳、休息室、化妝間等功能區域。

臺湖演藝車間是北京市內第一家成功引進北京曲劇浸沒式駐場演出的劇場。臺湖演藝車間在為觀眾提供高品質的演出內容的同時,還將提供教學實踐基地,實現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人力資源開發,教學實踐,藝術創作,技術服務,科研成果轉化等全方位一體化連結,促進高校與行業共同成長,發展的雙贏格局。

臺湖演藝車間以「弘揚傳統文化,聚焦演藝創新」為主題,以提供演藝劇場、演出服務為重點,同時兼具演藝文化傳播、演藝創新孵化、文藝會展、學生實訓等多重功能,致力於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戲曲、曲藝及戲劇文化的新地標。

文旺閣木作博物館王文旺館長給參觀的小學生講解 攝影:陸中秋

北京文旺閣木作博物館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東下營村南,是一家北京市民政局正式註冊的非國有博物館。該館設佔地20餘畝,展廳面積9000餘平米,設有中國古代木匠展、中國古代木作農具科技展、中國三百六十行展、中國木作建築展、中國木作建築與家居展、中國古代紋飾展、中國招幌展、中國古代婚俗展、中國古代出行工具展、運河人家——生活家居展和東下營鄉情村史展等十多個參觀展廳,並配有互動室、教研室、休息室、會議廳等等。

館長王文旺出生木匠世家,以保護木作文物,弘揚木作傳統文化為宗旨,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鑽研,把幾十年來收藏的老物件修復完善,分門別類的整理成系列展示出來,配以圖片文字注釋,以供大家直觀的學習和了解這些即將消失的老物件。此外還開設了木作互動體驗項目:拉大鋸、推刨花、傳統家具的組裝、小板凳的拆解、魯班鎖的拼裝、木作小建築的拆解、木質玩具組裝等,在娛樂中提高對傳統木作的認識。

舞龍健身運動的老年人,成為冬日裡的一道亮麗風景 攝影:陸中秋

臺湖公園位於通州區臺湖鎮中心區,公園是在平原造林基礎上提升建設而成,也是臺湖鎮區域的綠色核心,總面積為150公頃,是一處生態環境優美、服務設施完備、具有現代創意文化的區域性綜合公園。

臺湖公園的景觀以臺湖大水面為中心,南部設有高臺一處。園內有臺湖霞光、高臺秋波、長虹魚躍、曲徑松風、紫光荷香、溪谷彩鏈、達人畢至、迴廊展翅、自然解密和春花萬枝等十個不同特色的景區。遊人可以通過公園中的不同遊覽路線到達各個景區。

公園共栽植落葉喬木50000餘株,常綠喬木約19000株,花灌木30000餘株,形成了大尺度的森林景觀。兩千畝森林大約可達到年固碳2400噸,釋放氧氣1800噸,滯塵2800噸,對於調節區域溫度、降低風速,提高空氣相對溼度,降低大氣渾濁度,改善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臺湖公園作為臺湖萬畝遊憩園一期的重點景區工程,為後期的萬畝遊憩園建設打好基礎。臺湖萬畝遊憩園建成後,整體規模將達到約26000畝,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綠化種植、土方工程、庭院、灌溉及電氣工程等,新植樹種86種,喬灌木約35萬株,突出了多彩森林、春花萬枝的植物特色景觀。未來,臺湖鎮將整合土地資源,使第一輪百萬畝造林與新一輪百萬畝造林有機結合,打造成「大尺度森林、創意文化、森林演藝、村園共融、健身廊道」五大景觀特色的大型郊野休閒公園。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坐標城市副中心,臺湖演藝小鎮攜優秀劇目扎堆兒等你
    ▲8月1日北京交響樂團演出照 發改君了解到,為加速演出行業復工復產、提振行業信心,帶動臺湖演藝小鎮蓬勃發展,助力城市副中心建設,下面,就跟發改君一起了解一下吧~ 打造城市副中心文化地標 臺湖演藝小鎮位於京哈高速和京津高速之間,北側緊鄰環球主題公園,西側毗鄰朝陽區,南側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處於北京城市副中心與亦莊開發區兩個組團之間。
  • 探訪北京演藝小鎮——臺湖
    11月28日,演員在北京臺湖演藝車間表演京韻大鼓。當日,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組織的全國百家媒體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攝影採訪活動在北京通州舉行,一百餘名參會代表探訪「演藝小鎮」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11月28日,韓非子劇社的演員在北京通州臺湖雙益發文創園展示皮影道具。
  • 臺湖將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地標,規劃地鐵M102線設站
    8月3日晚,北京市發改委披露了臺湖演藝小鎮的建設進展及未來規劃。記者獲悉,小鎮將通過分階段持續推進,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文化地標,運河文化帶上的演藝明珠,京津冀協同發展文化交融的展示平臺,全國文化中心的特色節點,全國和全市特色小鎮的標杆。
  • 打造演藝小鎮 影偶藝術綻放臺湖——2018北京(臺湖)影偶藝術周正式...
    10月1日至14日,將有國內外13個特邀劇團近70場影偶展演、21場與影偶相關的視覺展覽、多場大型木偶環遊、2場國際影偶論壇、10場影偶講座和課程相繼亮相臺湖公園和通州區文化館。此次影偶藝術周圍繞城市副中心和演藝小鎮的建設與發展,以「變」作為活動主題,既突出古老的影偶藝術在兩千多年傳承過程中發展與演變的歷程,也期待著中國影偶藝術實現傳統藝術形式的現代轉型,煥發出新的時代風採。
  • 京畿福地 蝶變通州——全國百家媒體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
    本文發表於《欽州日報》2020年12月8日4-5連版通州是北京的東大門,是京杭大運河北起點,自古有「一京二衛三通州」 之美譽,是名副其實的京畿福地。通州區面積906平方公裡,下轄11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登記人口175.3萬。
  • 臺湖演藝小鎮打造副中心...
    臺湖演藝小鎮是落實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節點。 近日,市發改委披露了臺湖演藝小鎮的建設進展及未來規劃。定位於原創精品劇目集中孵化地的臺湖演藝小鎮,將逐步打造成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文化地標,運河文化帶上的演藝明珠,京津冀協同發展文化交融的展示平臺,並成為全國特色小鎮建設的標杆。
  • 臺湖演藝小鎮,未來啥樣?
    北京雜技團的雜技《華彩北京》、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的大型奇幻舞臺劇《猴王·花果山》、中國評劇院的評劇《母親》……炎炎夏日中,臺湖演藝小鎮優秀劇目展演火熱開場。這座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南側的特色小鎮,正在徐徐展開其作為副中心重要文化地標的未來圖景。
  • 李飈執棒北京交響樂團,臺湖演藝藝術周首場演出精彩綻放
    一年一度的國家大劇院臺湖演藝藝術周又如期拉開了帷幕。從9月2日至9月20日,10家專業藝術院團帶來的15場精彩演出,將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輪番登臺,為這個金黃的秋季,送去高雅藝術的撫慰與溫暖。8月25日,北京新冠肺炎在院確診病例全部清零,北京市線下演出市場迎來快速復甦,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也在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中,緊鑼密鼓的籌備著迎接許久不見的觀眾。
  • 臺湖演藝藝術周首場演出精彩綻放
    8月25日,北京新冠肺炎在院確診病例全部清零,北京市線下演出市場迎來快速復甦,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也在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中,緊鑼密鼓的籌備著迎接許久不見的觀眾。9月2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通州區人民政府、國家大劇院主辦,通州區委宣傳部、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通州區臺湖鎮人民政府、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承辦,國家大劇院2020臺湖演藝藝術周正式拉開了帷幕,在為期19天的時間裡,為城市副中心民眾送去涵蓋交響樂、室內樂、戲劇、雜技、相聲劇
  • 臺湖將打造北京副中心文化地標,規劃地鐵M102線擬設站
    本文來源於:亦莊生活網  據北京日報報導,昨晚,市發改委披露了臺湖演藝小鎮的建設進展及未來規劃。記者獲悉,定位於原創精品劇目集中孵化地的臺湖演藝小鎮,將逐步打造成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文化地標,運河文化帶上的演藝明珠,京津冀協同發展文化交融的展示平臺,並成為全國特色小鎮建設的標杆。
  • 李飈執棒北京交響樂團 拉開臺湖演藝藝術周序幕
    來源:環球網9月2日晚,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臺湖劇場,一首為「武漢加油」而作的交響序曲《武漢2020》,拉開了臺湖演藝藝術周首場演出——北京交響樂團音樂會的序幕。北京交響樂團音樂會精彩上演臺湖演藝藝術周正式開幕《武漢2020》這首有著特殊意義的交響曲,是由北京交響樂團與天津交響樂團共同委約,恩約特·施耐德創作的交響序曲。
  • 文化新名片 產業日日新
    11月28日,北京通州區臺湖演藝小鎮臺湖演藝車間的相聲表演。近年來,通州區圍繞文化產業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群眾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參與者、受益者。12月17日,北京市海澱區蘭藝坊工作室,青年畫家蘭錦斌創作油畫《脊梁》。蘭錦斌是從通州區宋莊藝術區走向全國的藝術家。
  • 百家媒體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攝影採訪活動在通州舉行
    11月27日,由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組織的全國百家媒體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攝影採訪活動在北京通州舉行,來自中央、省地市縣主流媒體的一百餘名攝影記者走進通州區宋莊鎮、臺湖鎮和張家灣鎮,開展為期三天的攝影採訪活動。
  • 城市副中心將新添一座超大公園!多彩森林美如詩畫,年底就完工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對於城市副中心的市民來說,已是觸手可及的現實。在臺湖演藝小鎮,一座整體規模相當於2.5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大尺度城市森林景觀——臺湖萬畝遊憩園,將於今年底完成四期工程建設!
  • 相約臺湖看劇,文化地標打卡
    藝術有你——北京市屬文藝院團優秀劇目展演」除了展現首都精品劇目藝術成果之外,更是在進一步加速演出行業復工復產、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藝術氛圍等方面起到推動作用。臺湖展演即將收官僅剩三臺勿要錯過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紅葉霜天的秋日絕美畫卷,隨著北京首場冬雨的到來,和我們說了再見。與秋天的詩情畫意一起告別的,還有即將收官的臺湖展演。
  • 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即將開幕 近享藝術生活
    1月5日,國家大劇院官方微信平臺公布了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即將開幕的消息,同時邀請廣大會員與藝術愛好者參與問卷調研。據悉,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坐落於北京通州臺湖,預計2018年建設落成並投入使用。
  •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什麼色系?
    在對於理想生活的探索中,或許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有你想要的生活色彩。寇尚民 攝副中心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全面落實城市副中心控規和綠地系統規劃提出的各項指標。凌福平 攝黃楠 攝公園,是城市文化形象的體現,也是副中心「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態城市布局的重要體現。
  •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感受文藝範兒
    在臺湖演藝小鎮,北京交響樂團的演員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排練。 在張家灣鎮,唐人坊創始人唐燕(中)指導徒弟製作北京「絹人」穆桂英戲裝。唐燕還將通州運河文化融入絹藝傳統技藝,先後設計了上百款體現北京文化、運河文化的絹人精品。
  • 秋季限定,國家大劇院2020臺湖演藝藝術周如約而至
    昨天,一年一度的國家大劇院臺湖演藝藝術周李飈執棒北京交響樂團臺湖演藝藝術周首場演出精彩綻放昨晚,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臺湖劇場,一首為「武漢加油」而作的交響序曲《武漢2020》,拉開了臺湖演藝藝術周首場演出——北京交響樂團音樂會的序幕。
  • 中關村軟體園運營北京城市副中心張家灣設計小鎮創新中心
    2019年12月2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中關村管委會和通州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張家灣設計小鎮創新中心入駐企業籤約活動,首批33家科技創新企業集中入駐北京城市副中心,並在張家灣設計小鎮創新中心安家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