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為考亭書院發展支招

2020-09-03 東南網南平站

「考亭書院之重要取決於其歷史地位,一方面在於其自身價值,另一方面在於其社會感召力。」

「要以考亭書院的保護開發為契機,把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上新高峰。」

……

25日,來自嶽麓書院、鵝湖書院、白鹿洞書院、篔簹書院、懷玉書院等全國知名書院及省內的專家學者齊聚建陽區考亭書院,一同參加朱子文化講壇。大家以「書院的文化內涵與當代意義」為題,進行學術交流研討,同時也為考亭書院的發展支招。

書院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組織,具有鮮明的文化性、教育性與民族性。朱子的一生,與書院密不可分。他在閩北先後創辦了寒泉、晦庵、武夷、考亭等多所書院;在湖南嶽麓和江西鵝湖、白鹿洞等書院也留下治學、講學足跡。

考亭書院是朱子創辦的最後一所書院,是他晚年定居、講學、終老之地。朱子在此著書講學、傳道授業達八年之久,創建了學術史上令人矚目的「考亭學派」,成為「閩學」之源,考亭書院因此享有「閩學之源、理學之巔」的盛譽。

「書院為什麼越來越興盛、越來越多樣化?它實際上是國學復興的一個反應,這也是中華文明復興的一種需求。」中國書院學會會長、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原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漢民認為,考亭書院不僅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且還具有很強的文化生命力,「要把考亭書院與現代大學結合起來,將書院文化轉化為現代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恢復其教育、學術功能,為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人才培養發揮積極作用。 」

第一次到考亭書院的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書院研究室主任鄧洪波教授感慨地說:「考亭書院既有優美的風景,也有文化的厚重感。作為朱子理學地位較高的書院,希望考亭書院能不間斷地舉辦各類學術交流活動,讓不同的思想在這裡碰撞,產生火花,進而促進書院的發展。」

「重建後的考亭書院在規模以及建築設施上超過了以往,比起全國其他知名書院毫不遜色。」廈門篔簹書院院長王維生建議,新考亭要有新作為。「要發揮好『考亭學派』在朱子理學研究方面的陣地作用和朱子理學的教化功能,儘快完善考亭書院運營體系和支撐保障,構建全國朱子理學研究的高地。」

在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福建省閩學會顧問朱清看來,書院的復興需要黨政部門提供有力保障。黨政部門如何引領書院復興和發揮考亭書院作用?他提出三點建議:注重書院保護利用的科學規劃和有序,注重解決書院開展講學活動的難點問題,注重書院管理體制創新和推進資源整合。「考亭書院重建後的設施,除講學外,其它空間也大有可用。如考亭紀念館可分設『考亭學派』和『建陽古代書院城』專題館,有助於在考亭書院申報建立國家級朱子文化博物館。同時,協調黨政部門組織黨員幹部和教師定期到書院聽講優秀傳統文化和培訓禮儀,這也是書院復興題中之義。」

「要探索本市閩學研究機構與考亭書院管理機構的融合形式,協調各方支持書院教學和對外合作,探索武夷學院在考亭書院開辦教學點,攜手民間學者和相關社團編寫地方教材等。」朱清說,「要爭取中國書院學會和省內外高校、相關研究機構及知名書院的支持,聘請學者名師到考亭書院講學;爭取省有關部門在考亭書院搭建『全省優秀圖書出版首發式』平臺,將考亭書院列為文化旅遊目的地和『朱子之路』『書院之旅』等遊學基地;將全省『圖書館+書院』實驗工作與考亭書院運行機制相銜接,提請省級部門舉辦考亭書院發展與合作立項研討會,共謀書院復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程在福建和閩北的進一步落實。」(盧國華)

來源:閩北日報

相關焦點

  • 「構建全國朱子理學研究的高地」專家學者為考亭書院發展支招
    「考亭書院之重要取決於其歷史地位,一方面在於其自身價值,另一方面在於其社會感召力。」「要以考亭書院的保護開發為契機,把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上新高峰。」……25日,來自嶽麓書院、鵝湖書院、白鹿洞書院、篔簹書院、懷玉書院等全國知名書院及省內的專家學者齊聚建陽區考亭書院,一同參加朱子文化講壇。
  • 專家學者齊聚永嘉書院,談了這些事…
    專家學者齊聚永嘉書院,談了這些事… 2020/11/29 09:40 來源: 編輯:遊歷 瀏覽:26
  • 海內外專家學者西安研討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
    海內外專家學者西安研討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 2017-07-21 20,來自英國牛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高校及50餘所內地高校的450餘名專家學者、書院師生,聚焦「現代書院內涵與通識教育」,圍繞通識教育與教學方法研究等展開研討。
  • 專家學者盛讚石門逸邇閣書院:知識民間化的重要力量
    尚一網訊(記者 曾蘭)10月10日上午,常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門縣委書記譚本仲高聲宣布:石門逸邇閣書院正式開院。開院當日,逸邇閣書院熱鬧非凡,來自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香港等地的海內外專家、學者到場祝賀,近300名市民、學生前來觀摩讀書。
  • 廣陽島上長江文化書院預計年底動工 專家給了這些建議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7日12時30分訊(記者 劉豔)5日,由重慶廣陽島綠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長江文化書院建設研討會在重慶廣陽島召開。書院設計方案將運用傳統山地理景手法,聚焦生態和風景,營造富有重慶地域和人文特色的文化書院。
  • 陽明心學如何應用於現代書院教育?專家學者發表演講
    2019-05-19 15:2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阮帥5月19日上午,第三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示良知——良知之教與書院·教育」分論壇在紹興舉行。在分論壇上,來自江西鵝湖書院、三智陽明研究院、北京四海孔子書院等全國各地書院的專家、學者們紛紛站上臺前,向大家分享、交流書院教育的經驗和心得。據了解,書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如今,書院教育之風再度興起,其中大多是國學培育、書畫交流之所。
  • 兩岸百餘位專家學者齊聚篔簹書院 共襄國學文化盛會
    作為金磚「習普會」的地點——篔簹書院高朋滿座,來自海峽兩岸的50多所高校、研究所、書院等文化機構的百餘位知名專家學者齊聚綠竹猗猗、白鷺紛飛的白鷺洲,共襄一年一度的兩岸國學文化交流盛會。  本屆論壇由廈門篔簹書院、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臺灣「中研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單位共同主辦,廈門市書院協會、廈門理工學院國學研究所、華僑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協辦。
  • 專家學者齊聚永嘉書院,談了這些事…-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
    專家學者齊聚永嘉書院,談了這些事… 2020/11/29 09:40 來源: 編輯:遊歷 瀏覽:42
  • 知名專家支招發展 正安全縣領導幹部集中充電
    「開年講壇」上,重慶市委黨校副校長、哲學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羅曉梅用純正的重慶話為正安經濟發展「支招」。「我們崑山發展工業經濟的最初階段,規劃的工業園區不足2平方公裡,而正安的工業園區規劃有17平方公裡多,還預留了直升飛機的停機場,有遠見,起點高,後勁足。」
  • 文化大咖齊聚嶽麓書院 支招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
    今天下午,「激活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傳統文化的網絡傳播與創新性發展」傳播論壇在嶽麓書院舉行。30餘名專家學者、文化工作者、網際網路企業家及媒體代表參加論壇,共同探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傳播論壇現場。攝影/曹超 「傳統文化的傳播需要思想、內容、形式上的創新。」
  • 專家企業家支招,聚保險之力助武漢發展
    長江網訊 如何以保險之力助推武漢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12月6日,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開設9個分論壇,多位專家學者、中國保險業領軍人物在論壇上發表觀點,共謀未來。
  • 廣陽島上長江文化書院預計年底動工
    近日,由重慶廣陽島綠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長江文化書院建設研討會在重慶廣陽島召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長江文化書院選址於廣陽島上高峰山西部山頂採石尾礦區域,山體原貌和植被已被破壞,擬通過項目建設同步對已破損場地進行生態修復。書院設計方案將運用傳統山地理景手法,聚焦生態和風景,營造富有重慶地域和人文特色的文化書院。
  • 專家學者論劍嵩陽書院 暢談「何以為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凌 馬願9月20日,嵩山論壇2020年會分論壇國際學者文明對話會在嵩陽書院舉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相聚4500年樹齡的將軍柏下,圍繞「如何重建信賴社群」主題,通過線下與線上視頻連線的方式,就危機與轉機中的時代變革、家庭形態的儒學解釋、信賴社群重建等進行哲理思辯和交流對話。
  • 兩岸專家學者共推「非遺」產業化發展
    中新網福州12月12日電 (林玲)第二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12日在福州舉行,加強兩岸文創產業的溝通和交流,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發展。  作為此次論壇的主辦方,福州市社科聯(社科院)黨組書記李輝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福州更是蘊含著豐富的非遺文化。
  • 【湘潭市】專家學者聚湘潭探討中國文論
    10月19日至20日,中國文論70年經驗總結與反思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第16屆年會在湘潭大學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150多家單位的200餘名專家學者聚集一堂,為中國文論發展「支招」。
  • 專家支招:「伴手禮需要匠心設計」
    原標題:專家支招: 「伴手禮需要匠心設計」   前天(10月10日),寧波日報報網端通過甬派客戶端發起了十大「寧波市首屆伴手禮推薦產品」的評選活動,引發了不少業內專家學者的關注和熱議,並對寧波如何打造讓人心儀的伴手禮積極支招。   「選擇代表寧波的伴手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反映寧波城市形象,凸顯寧波城市文化內涵。
  • 書院人 | 杜華偉:當代書院傳統文化教育發展建議
    (一)傳承弘揚古代書院精神筆者曾就當代書院發展問題專訪著名學者龔鵬程先生,龔先生明確指出,「傳統文化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在2016年9月召開的第二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上,來自海內外的25名儒家學者和40家書院代表,共同籤署了代表當代書院建設標準與發展願景的《東湖宣言》,宣言中明確指出:「書院教育一定要以學習經典為主,原原本本地、一字一句地讀儒釋道的基本經典,這是最起碼的要求。不應以多樣化、通俗化為託詞,降低我們對經典,特別是對承載常道的《四書》《五經》的學習要求。」
  • 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 | 專家學者論劍嵩陽書院 暢談「何以為家
    9月20日,嵩山論壇2020年會分論壇國際學者文明對話會在嵩陽書院舉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相聚4500年樹齡的將軍柏下,圍繞「如何重建信賴社群」主題,吳根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特聘專家演講題目:家庭形態的儒學解釋瑪麗•伊芙•塔克
  • 行業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建築行業轉型發展
    12月30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合川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滬渝)建築產業化與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在合舉行,來自政界、學界、商界的嘉賓圍繞「滬渝聯動智能建造產業升級與數位化轉型下的行業發展新機遇」這一主題,為建築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中國文化書院文化發展研究院在京成立
    作者:  2010-09-20 16:30  編輯:任琦琥   9月19日,中國文化書院文化發展研究院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了成立大會  中國文化書院是由著名學者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季羨林、朱伯昆、湯一介等十餘名國內著名學者在1984年發起成立的全國性學術團體,截止之前,已在國內下設成立了七家分院。中國文化書院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等諸多領域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已成為中國文化傳播領域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