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市場告別禮品化回歸理性 高檔茶銷售下降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中國茶葉市場告別禮品化回歸理性 高檔茶銷售下降

2016-01-31 15:43:05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2016年01月31日 15:43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中國人將茶譽為「國飲」,茶葉常被作為饋贈佳品,節日期間格外受人青睞。在中央大力提倡厲行節約,抑制公款消費的背景下,曾經火熱的茶葉行當如今正在「降溫」。

  記者近日探訪中國北方最大的茶葉集散地——北京馬連道茶產業街,儘管正值春節前的銷售旺季,但這裡大部分商鋪卻冷冷清清。據北京茶葉企業商會秘書長汪朝江介紹,目前,馬連道茶葉商戶店面近4000家,2015年有大約600家商戶撤出,預計2016年的經營形勢也不容樂觀。

  「往年快過年的時候,我們稱重、打包、發貨連軸轉,忙得連午飯都沒時間吃。」從事鐵觀音茶葉批發的蘇女士說。她介紹,2010年是茶葉生意高峰期,店鋪一年的銷售額近600萬元,而現在銷售額只有從前的三分之一,特別是批發價在200元以上的高端茶葉下滑量很大,銷售額比鼎盛時期降低了一半。

  中國茶葉協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92%的茶葉產區高檔茶銷售量下降,下降幅度10—20%。

  在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看來,過去茶葉市場的存在畸形的消費繁榮。他表示,「廉、美、和、敬」的茶德觀與廉政文化是緊密聯繫的,「政治建設更加清廉,居民消費方式更加健康,這才是可以持續的發展。」

  以往,春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是送禮的高峰期,茶葉、月餅、菸酒備受青睞。2012年起,中共中央陸續出臺「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包括嚴禁違反規定收送禮品、嚴禁用公款走訪宴請等,曾經火熱的禮品行業驟然「失寵」。

  「以往人際關係被貴重的禮品『綁架』,現在中央大力反腐倡儉,不僅破除官員的僥倖心理,也讓人際交往回歸簡單。」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說。

  高端茶葉的人情市場銷售被堵死,進而轉向消費者自飲。京福茶葉專賣店的王經理坦言,「過去常常是『買的人不喝,喝的人不買』,現在類似西湖龍井、頂級金駿眉等高價茶葉多是買來自己喝。」

  茶葉包裝等衍生市場也隨之轉變,以往有些茶葉品質一般卻包裝華貴,烤漆禮盒內鋪著層層絨布,價格也隨之翻倍。「現在提倡節儉環保,沒人要那麼華麗的了,都喜歡簡單的。」一家茶葉包裝店主透露整個行業2015年幾乎沒有做過超過百元的高檔禮盒,多數是二三十元的普通盒裝。在京華茶葉、吳裕泰等老字號茶莊裡,即便是價位較高的西湖龍井茶也使用簡單的紙質包裝。

  「中國的茶文化是雅俗共賞的文化,茶葉的品牌與定位應當更多承載茶文化的意蘊,而非過多被人為賦予價值。」毛壽龍表示。

  「八項規定」等禁令短期內可能對茶葉行業帶來收入下降、利潤降低、人員失業的「陣痛」,但長期來看有利於調整行業結構與居民消費結構,促進茶葉行業發展步入正常狀態。面對茶葉消費低迷的壓力,百年老店吳裕泰一方面積極參加各地茶博會開拓北京以外的市場,另一方面通過開發茶味冰淇淋、茶味月餅滿足市場的多元需求。

  目前還有不少商家正通過提高茶葉質量、創新服務方法、擴大網上宣傳等措施,以培養長期客戶。(郭倩 朱昊晨)

相關焦點

  • 中國茶葉市場告別「禮品化」回歸理性
    中國茶葉市場告別「禮品化」回歸理性 原標題:   中國人將茶譽為「國飲」,茶葉常被作為饋贈佳品,節日期間格外受人青睞。在中央大力提倡厲行節約,抑制公款消費的背景下,曾經火熱的茶葉行當如今正在「降溫」。
  • 高檔茶葉禮盒賣不動 商家力推「親民茶」
    「限制三公消費」也影響到了茶葉市場。由於需求量的減少,有馬連道茶葉街的商戶反映,今年高檔茶葉的價格比去年下降了。而更多的商家今年開始大力推廣「親民茶」。  高檔茶今年價格降了  近日,由北京二商京華茶業有限公司和北京天福緣茶葉市場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打造的京華茶業大世界開業,它是北京首家集茶文化展示、茶葉茶具銷售、演藝、餐飲於一身的茶文化商業綜合體。
  • 杭州西湖龍井新茶價格縮水至千元 銷售回歸理性
    杭州西湖龍井新茶價格縮水至千元 銷售回歸理性   記者在龍井村看到,往年採購茶葉的豪車不見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各路前來喝茶的人們和部分買茶的「剛需」。  一位從事杭州西湖龍井茶工作30年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受政策影響,作為送禮佳品的茶葉銷量、價格明顯受挫。浙南地區的烏牛早等茶葉價格普遍偏低,浙江松陽、遂昌茶葉價格下降15%。
  • 高檔名優茶減產減收,中低檔大宗茶增產增收 茶葉品牌整合 正當其時
    同時呈現出高檔名優茶減產減收,中低檔大宗茶增產增收的分化情況。專家認為,我省茶葉品牌整合正當其時。受春初氣溫驟然下降的影響,今年我省茶園開園時間比正常年份平均推遲了7-15天。進入4月份以後,又遭遇持續陰雨天氣,可以採摘加工的時間不足10天,大量芽葉無法及時採摘、生產,導致我省今年春茶單產略有降低。「從去年開始,高端禮品茶就賣不動,還有些庫存,今年就減少了進貨量。」
  • 高檔茶葉銷售陷「囧」境 越鄉龍井遇機遇
    昨天,李龍告訴記者,受氣候和政府提倡節儉之風的影響,今年高檔茶葉銷售出現困境。不過,雖然同為龍井,嵊州的越鄉龍井受影響程度遠比西湖龍井小得多。「其實很多嵊州茶葉界人士覺得,眼下的形勢對嵊州越鄉龍井的發展是一種利好,因為我們一直堅持走大眾消費之路,受政策因素影響不大,反而是發力追趕的契機。」李龍認為。
  • 價格回歸理性生態茶、有機茶成熱點 福安紅茶以回歸實現再出發
    「坦洋工夫」杯鬥茶賽現場   這幾年,在茶葉市場,紅茶比較「鬱悶」——茶市大環境的增長乏力,價格過高帶來的回歸壓力,再加上白茶、普洱等成為白領新寵22日,作為全國重要的茶產區及紅茶坦洋工夫原產地,福安市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坦洋工夫」杯鬥茶賽暨經貿洽談會。記者發現,今年的展會上,包裝雕龍畫鳳的高檔茶少了,出口茶企多了,生態茶、有機茶甚至純野茶成為推廣熱點……福安紅茶,正在以新的面貌回歸人們的視野。   價格回歸理性   近年,福安紅茶遭遇了價格上的陣痛。
  • 國際茶情 | 西歐茶葉消費增長率可能下降!
    受大環境影響,國際茶葉貿易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國外的茶葉市場現狀如何、趨勢如何?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翻譯一些國外從業人員的觀察文章,供從業人員參考。簡單地說, 這意味著人們在市場預測和行業分析下,喝的商品紅茶數量減少而增加對優質茶的購買。這一趨勢在過去十年中一直保持不變。法國茶葉現狀:代表歐洲茶葉市場如何增長法國在這方面是有用的例證。在接受調查的17個國家中,法國人均茶葉消費量排名第8位, 在紅茶消費中排名更低。茶葉消費增長率基本上集中在綠茶、花草茶或果味茶。
  • 春茶上市銷售遇「冷」 金華市民茶葉消費漸趨理性
    眼下本該是春茶銷售旺季,但記者走訪市區茶葉經銷店、茶葉交易市場了解到,受惡劣天氣和經濟大環境影響,我市春茶市場近3年來交易量與交易額均出現逐年降低的情況。  遭遇倒春寒  頭茬春茶減產  都說春茶是寶,夏茶是草,而清明前上市的茶葉,是茶中佳品,素有茶貴如金的說法。
  • 理性消費,區塊鏈拒絕茶葉消費欺詐
    茶葉與可可、咖啡合稱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隨著疫情的發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了解到茶葉的保健功能,同時,也更加注重茶葉的消費安全,回歸理性消費。創新技術,拒絕消費欺詐利於國計民生,讓人人喝得起貨真價實的名優好茶,是茶鏈科技始終堅持的初心。理性消費呼喚茶葉市場的透明化,透明化就是讓消費者知道、看到、監督到,而這些趨勢,也與國際上的茶企大咖、專家的發展理念相吻合。
  • 淺析中國茶在俄羅斯茶葉市場
    俄羅斯年進口茶葉約20萬噸,價值兩億美元,俄羅斯茶葉市場尚未飽和,正以每年5千噸以上的速度增長。主要供應國為斯裡蘭卡,進口量佔俄年茶葉進口總量的近42%。其次是印度,進口量佔25%,排在第三位的是印度尼西亞,我國茶葉佔俄市場份額由原先的8%下降到7%。
  • 春茶上市高檔茶葉價格下滑低檔茶葉價格上漲
    泡杯春茶,沐浴著春日的暖陽,這樣舒心的日子,讓愛茶的人們心馳神往。都說春茶貴如金,今年樂山春茶價格如何?記者日前趕赴峨眉山市雙福鎮大西南茶葉市場採訪了解到,高檔茶葉由於受送禮減少影響,價格有所下滑,銷量有所減少,但低檔茶葉由於需求變化不大,加上人工費用上漲,價格出現上浮。
  • 遂川狗牯腦茶市場遇冷 採購商少了收購價跌了
    本報遂川訊(記者楊碧玉、通訊員王以之)3月27日,記者從遂川縣茶業辦獲悉,作為當地「三寶」之一的狗牯腦茶,今年一上市就面臨銷售寒潮,當地政府正在積極想法應對。  據遂川縣茶業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狗牯腦茶種植總面積已達到10萬畝,去年總產量1500噸,總產值達到1.8億元。
  • 新報春節消費品市場調查:選購高檔茶葉,別被套路了……
    每年臨近春節,都是人們追捧高檔茶葉的最高峰。很多商家也是看準了這個時機,搶佔市場,爭奪客源,趁機來一場利益最大化。目前,全國大部分產茶區的茶廠都還是「遍地開花」,沒有統一的生產和加工工藝,定價自然也五花八門,直接造成了下遊市場價格的混亂。
  • 暗訪海口散裝茶葉市場:真摻假!三無茶葉秒變高檔
    記者暗訪海口散裝茶葉市場發現:三無茶葉 秒變高檔  一些商家「次充好 真摻假」 私自包裝生產日期隨意打  買茶葉別看「顏值」,不靠譜!用於包裝散裝茶葉的各式各樣精美小包裝袋。茶行老闆拿出自行包裝的茶葉禮盒。  柴米油鹽醬醋茶,市民生活不可缺。連日來,南國都市報記者對海口茶葉市場暗訪調查發現,有商家將散裝茶葉自行包裝後銷售;有的商家還可根據客戶要求,給打包好的散裝茶葉隨意標註生產日期;一些商家銷售的價格低廉的茶葉不乏「陳茶」,甚至有老闆在「鐵觀音」內摻「烏龍」。  業內人士表示,銷售商家不是生產商家,不得私自將散裝茶葉打包銷售。
  • 今年茶客有口福 新茶量增價不增
    市茶葉行業協會表示,眼下上海市場已有新茶銷售,不過主要品種是烏牛早、雲南毛峰、四川竹葉青等品種,並非西湖龍井等市民較為熟悉的春茶。在各大茶葉市場,這些品種每50克的售價從四五十元到一百來元,其中百元以內的選擇很多。經營者表示,選購者大多是普通市民。
  • 浙江省茶葉產業協會:2018年度浙江茶產業發展報告
    浙南茶葉市場全年交易量7.91萬噸,交易額5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7%和1.55%;新昌中國茶市全年交易量1.68萬噸,交易額5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和1.8%。春茶初期產區高檔名優茶產量減少,銷區茶葉經銷商擔心貨源不足紛紛搶購,很多生產廠商反映高檔茶賣得特別快,價格也比2017年穩中有升。3月份浙南茶葉市場交易量2118噸,同比增長18.26%。
  • 因茶致富因茶興業 2020年我國茶葉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習近平書記說:「因茶致富,因茶興業,能夠在這裡脫貧奔小康,做好這些事情,把茶葉這個產業做好。」  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18個主要產茶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茶園面積為4597.87萬畝,其中,可採摘面積3690.77萬畝,超過300萬畝的省份是雲南、貴州、四川、湖北、福建。
  • 茶葉拍賣從天價漸歸理性 業內人士:理性重於天價
    正在蹣跚中起步的茶葉拍賣市場莫不如此,1斤茶葉動輒數十萬人民幣,令人咋舌。然而,在福建武夷山舉辦的第二屆武夷精品茶拍賣會上,雖然買家頻頻舉牌氣氛熱烈,但成功拍出的64件精品茶,卻未曾創下值得「意料之中」的輝煌,1斤最高不過六萬元。  未曾創下天價的茶葉拍賣,究竟前景如何?
  • 新常態下陝西茶葉市場:禮品茶縮減 平民茶堅挺
    馮建喜攝記者還了解到,2014年也是我省電子商務發展較快的一年,由紫陽縣茶葉協會授權聚眾傳媒組建的紫陽富硒茶網絡直供中心於2015年2月13號正式上線,銷售、宣傳、推廣紫陽縣茶葉協會會員企業鬱禧園、盤龍、向陽、關南春、科宏、天賜、大晟、豐和等8家茶葉骨幹企業生產的帶有「紫陽富硒茶」證明商標標識、文字的系列產品,將以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紫陽富硒茶,有效地放大受眾群體對紫陽富硒茶的認知度和信任度
  • 觀點:你看不上的茶飲料,或是茶葉市場未來藍海
    目前整個中國茶葉產量接近260萬噸,每年出口大概30萬噸,每年邊銷大概也有30萬噸,另外還有深加工這塊大概30萬噸,加上國內銷售的部分,每年總產量總體來講是過剩的。「這個過剩的消耗,需要仰賴產業升級才能解決,而不是單單從營銷上下功夫。」立頓恰恰是一個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