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正式印發了《深化工業網際網路賦能改造提升五大傳統特色產業集群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預計到2022年形成5個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和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打造100家數位化轉型標杆企業,建成1個「定製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帶動1萬家企業上雲上平臺,培養10萬名數位化轉型產業人才。可以預見的是,人們未來可以在各具特色的消費體驗館「一站式」享受定製汽車、定製服裝、定製家居等服務。
唔系猛龍唔過江。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廣東一直走在前列。尤其近年來,廣東聚焦中小型工業企業著力推動「上雲上平臺」。截至目前,全省累計推動超過1.5萬家工業企業運用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實施數位化轉型,帶動50萬家企業「上線用雲」降本提質增效。數十萬企業騰「雲」而上,這條猛龍是真的「猛」。
「全球定製看中國,中國定製看廣州。」坐擁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優勢,廣州探尋製造業定製化的步伐鏗鏘有力。「廣州定製」有多威水?上傳胸圍臀圍等身材尺寸和個性化需求之後,30分鐘即可定製一套衣服;擁有全國首個運用全球數據云平臺分析決策的整車工廠,廣州率先在全球實現深度「買家互動」;能在全國開上千家專賣店的定製家居企業基本都是廣州的,廣州定製家居展被譽為「中國定製家居第一展」……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去年發布的首批「全球定製之都」案例城市中,廣州榮膺「全球定製之都」。行業多、規模大、技術領先,確實稱得上「定製之都」。
生活在廣州的人大多了解,專業市場豐富、聚集效應明顯向來是廣州傳統優勢產業的特點,尤其是紡織服裝、美妝日化、箱包皮具、珠寶首飾、食品飲料等產業集群。這五大產業集群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一年能達到2700億元。如此大體量的傳統優勢產業集群,怎樣借「體驗定製」的機遇進一步激發出新活力?產業鏈底子好,下一步就是結合定製優勢,提高產業鏈現代化程度和整體效率。
「定製之都」消費體驗好不好,用戶說了算。要從「廣州展示」邁向「廣州定製」,就須實現由「以企業為中心的大規模製造」向「以用戶為中心的規模化個性化定製」的工業企業轉型。
以用戶體驗來審視,建設「定製之都」消費體驗中心需要一個高度共享的配套機制。一個好漢三個幫,網際網路時代尤其如此。一次成功的消費體驗背後,不僅要靠具體行業提供量身定製的數位化解決方案,更要有信息共享配套服務來促進產業轉型,實現集群聯動效應。不然就容易出現「數據孤島」,企業自說自話,消費者不買帳,集群效應難以體現。
打造定製之都需要政企同心、銀企合作、產銷協同,同向同行,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