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青春版崑曲《牡丹亭》賞析

2020-12-04 若水斑斑

《牡丹亭》是中國戲曲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講述了大家閨秀杜麗娘和書生柳夢梅超越生死的愛情故事。青春版崑曲《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製作,兩岸三地藝術家攜手打造的,於2004年4月開始在世界巡演,已經成為一部經典作品。8個小時的劇情,讓人感受頗多。

先談愛情。很喜歡裡面的「但是相思莫相負」這句話,但是覺得用這句話來概述柳夢梅和杜麗娘的愛情總有些不大妥帖。柳杜之間耐人尋味的是單相思,由夢引起的單相思。在我看來,這還不是兩情相悅時的「相思」,這是其一。其二,整個故事沒有「相負」的緣由,很完美的結局,完全沒有必要強調「莫相負」。倒是梁山伯和祝英臺、白娘子和許仙、焦仲卿和劉蘭芝這些故事可以給後人「但是相思莫相負」的感慨。還有那句「不在梅邊在柳邊」也不恰當,用在賈寶玉身上還行,用在杜麗娘這兒怎麼都覺得彆扭,不就一個柳夢梅嘛?

再談劇本。《牡丹亭》上承《西廂》,下啟《紅樓》,足以見這部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性。杜麗娘的「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發人深思。其實任何一個領域,不投入進去,怎能知道裡面的樂趣?除卻《紅樓夢》大觀園中的女孩,杜麗娘確實是少有的美麗可愛的形象,甚至於林黛玉不也是受了杜麗娘唱詞的啟發有了無限的感慨嗎?當然,相對於紅樓夢中的形象,杜麗娘還是顯得很單薄。杜麗娘很美麗,可惜沒有遇見曹雪芹,不過也該慶幸沒有遇見蘭陵笑笑生。

看青春版《牡丹亭》有兩處感覺不適。一是石道姑的開場白,言語有些淫穢,實在不該上大雅之堂。另一處是冥判,小鬼建議判官將杜麗娘的鬼魂收為後房夫人,幸虧判官公正,杜麗娘得以還陽。想來陰曹地府也不全是公正,生與死都要面對同樣的腐敗與無奈,既然死亡不能解決問題,那就好好活著吧。

最後說戲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促使我有機會就會聽一點戲。對於崑曲的關注,不是因為它被選進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列,也不是因為它是「百戲之祖」,而是因為餘秋雨先生說它具有的文學性。現在看《牡丹亭》,覺得很文學,在元代或許也不見得如此。如同現在的流行歌曲,也許幾百年後世人對它的評價跟我們有很大的區別了。

我總以為,各地不同的歷史文化培育的不同劇種,只有演繹了跟當地相同風格的劇目才能有真正的成功。比如京劇,不論《霸王別姬》還是《貴妃醉酒》,總離不開帝王皇宮(不知為何,提起京劇我總能想起慈禧);再比如越劇,南方水多人溫柔,演繹梁祝和紅樓夢都很很好;中原文化古老厚重,豫劇宣傳的必定都是中國文化中最正統的禮義道德,巾幗英雄的花木蘭和穆桂英,盡皆如此。

跟其他劇種一樣,崑曲在現代社會的傳播也受到極大阻礙。除了唱詞難懂外,語言也是一大關。有些蘇州人都聽不懂《牡丹亭》裡的一些念白,就更別說外省外國的觀眾了。若沒有字幕,怕是一點也看不懂了。即便每一句話都有字幕,有些言語還是聽不明白,柳杜二人的韻白還好,石道姑和陳最良的念白,即便看著字幕,也是似懂非懂。所以,要想吸引更多的觀眾,崑曲家們還得繼續努力。

相關焦點

  •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牡丹亭》,發生在園林中的愛情故事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園林與崑曲《牡丹亭》,發生在園林裡的愛情故事「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園林與崑曲《牡丹亭》,發生在園林裡的愛情故事「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園林與崑曲《牡丹亭》,發生在園林裡的愛情故事「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 牡丹亭南開公演:不看《牡丹亭》怎知春色如許?
    中新網天津四月二十九日電 題:不看《牡丹亭》,怎知春色如許?  作者 張國  四月二十八日晚,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擔任製作人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再次在南開大學開始公演,以古老的方式向當代大學生詮釋青春與愛情的神話。
  •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拱墅這裡正傳承創新崑曲
    走近作為「戲曲驛站廊道」成員單位之一的九劇場,看看「崑曲」這門古老的藝術在新時代煥發新的樣貌。九劇院:崑曲傳和承,「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2020年只剩下了最後一個月,回顧起這個錯綜複雜的年份,吳佳像大多數文藝工作者一樣,覺得「活下來了」,心裡只有滿滿的慶幸和感恩。
  • 不知崑曲,怎知春色如許
    原標題:不知崑曲,怎知春色如許 每個民族都有一種高雅精緻的表演藝術 崑曲成了精雕細刻的檀香木,高貴典雅,卻不再實用。 只當拉開崑曲這扇門,我們才驚嘆一句: 「不入園,怎知春色如許!」
  •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十三大戲曲院團的20位戲曲名家名角相約古典園林中的古戲樓,唱響京劇、崑曲、漢劇、徽劇、秦腔等11大劇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頤和園與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京劇、崑曲等傳統戲曲藝術「雙遺合璧」,是此次「頤和園·戲遊記」的一大亮點。頤和園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在風格上因襲傳統的帝王園林,同時吸取各地私家園林之精華,是中國傳統造園審美情趣和藝術追求的重要代表。
  • 谷好好做客同濟大學 開講「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谷好好做客同濟大學 開講「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來源:圖書館   時間:2018-05-16  瀏覽:
  •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文化隻眼)
    原標題: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文化隻眼)   在頤和園建園270周年和「徽班進京」230周年相逢的日子,一場名為「頤和園·戲遊記」的演出在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驚豔亮相。十三大戲曲院團的20位戲曲名家名角相約古典園林中的古戲樓,唱響京劇、崑曲、漢劇、徽劇、秦腔等11大劇種。
  • 新華FM |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臺灣有個崑曲博物館
    新華FM |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臺灣有個崑曲博物館03:12在臺灣第一座崑曲博物館內拍攝的戲服戲帽(1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牡丹亭·尋夢》的優美唱段低聲縈繞,華美的戲服、古老的曲譜、典雅的書畫、細緻的說明……讓人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崑曲600年燦爛歷史中的一個個重要現場和瞬間。這是臺灣第一座崑曲博物館,自2017年11月開館以來已經吸引了近萬人次參觀。
  •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臺灣有個崑曲博物館
    新華社臺北1月28日電(記者章利新 楊慧)《牡丹亭·尋夢》的優美唱段低聲縈繞,華美的戲服、古老的曲譜、典雅的書畫、細緻的說明……讓人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崑曲600年燦爛歷史中的一個個重要現場和瞬間。這是臺灣第一座崑曲博物館,坐落於臺灣「中央大學」文學院二館,2017年11月開館以來已吸引近萬人次參觀。
  • 文化運河·戲曲廊道|九劇院:崑曲傳和承,「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今天,小南君為大家介紹一下作為「戲曲驛站廊道」成員單位之一的九劇場,看看「崑曲」這門古老的藝術在新時代煥發新的樣貌。文化運河 · 戲曲廊道九劇院:崑曲傳和承,「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從2007年在北京參與皇家糧倉版《牡丹亭》的製作,到2014年回到杭州籌備九劇院,吳佳和她的團隊,一直致力於把崑曲這項藝術帶到更多人身邊。
  •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走進春天,迎面而來的是暖暖的春風和奼紫嫣紅的色彩,正如崑曲《牡丹亭》中的唱段「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而在初春最明亮咋眼的就屬漫天飛舞的櫻花了。說起櫻花,在上海有不少賞櫻好去處,但綜合整體規模和交通便利,我推薦位於上海市寶山區的顧村公園。
  • 青春版崑曲《牡丹亭·遊園》瘦西湖上演 令觀者夢回牡丹亭
    金川說,揚州園林之美與崑曲之韻相融合,一定會讓觀者夢回牡丹亭。 崔佳明 攝中新網揚州4月28日電 (記者 崔佳明)「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28日,青春版崑曲《牡丹亭·遊園》瘦西湖上演,伴隨著琵琶絲竹之聲,盛裝的「柳夢梅」和「杜麗娘」緩緩走向舞臺,崑曲特有的吳儂軟語將觀眾帶入那個悠遠的世界。觀眾一同夢回牡丹亭。圖為「杜麗娘」攜丫環「春香」亮相揚州瘦西湖受追捧。 崔佳明 攝崑曲又稱崑劇,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 春入園林·暗香盈袖: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春入園林·暗香盈袖: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Garden spring 園林春色 春入園林
  • 2019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教案
    2019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教案 2019-06-01 15:48:39|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精華版崑曲《牡丹亭》登陸杭州 大咖雲集迎接亞運
    ,怎知春色如許?不看《牡丹亭》,怎知崑曲為何?不看《牡丹亭》,怎知情為何物?精華版《牡丹亭》的舞臺,乾淨、清新、青春秀豔,突出了一種柔美感覺。服裝設計同樣是從面料、色彩各方面都追求與舞美、燈光等舞臺效果融合,既符合戲曲傳統,又洋溢青春氣息,呈現出統一的美感。
  • 精華版崑曲《牡丹亭》登陸杭州 大咖雲集迎接亞運
    精華版崑曲《牡丹亭》登陸杭州 大咖雲集迎接亞運 2020-09-16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演10年又「升級」,實景園林版崑曲《牡丹亭》為何這麼受歡迎?
    在上海朱家角課植園演出的實景園林版崑曲《牡丹亭》已邁入第10個年頭,今年,園林版《牡丹亭》將再度調整,推出「升級版」,並作為2019上海市優秀民營院團展演重磅劇目率先亮相。5月,該劇還將赴俄羅斯為第14屆契訶夫國際戲劇節做開幕演出。
  • 人民日報作品品鑑:不到園林 怎知春色如許
    《中國戲曲大會》在預告片的開頭,引用古典名劇《牡丹亭》詞句:「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春色」不只見之於戲曲本身,還體現在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加入了關心、珍愛它的行列。「戲曲大會百人團」選手來自各行各業,老、中、青、少、幼五代同臺,還有海外遊子和外國朋友,他們對戲曲藝術的感情之深,知識面之廣,競答水平之高,都出人意料,其開朗、自信、執著令人感動。
  •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牡丹亭》
    故事內容《牡丹亭》原名《還魂記》是明代大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這時作家的思想和藝術都已經成熟。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節。《牡丹亭》以崑曲這個號稱百戲之祖的劇種形式演出,該劇講述南宋初年,南安太守杜寶請腐儒陳最良教授才貌妍的女兒杜麗娘讀書,這位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講解《詩經.關雎》,杜麗娘受到啟發兒春心萌動,又到後花園尋春,睡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在牡丹亭畔幽會,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請求把她葬在花園梅樹下,囑咐丫鬟春香將其畫像藏在太湖石底。
  • 《COS偶像季》第140期: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此——甄姬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正片結束~ 啦啦啦,這一期的小姐姐也很好看呀~甄姬遊園驚夢皮膚有一種中國古典美,而且甄姬的語音臺詞也是出自《牡丹亭》,崑曲令人驚豔,實在是太有韻味啦!小主們喜歡這期作品的話記得給喵醬點讚哦~ 那麼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裡啦~後面喵醬也會繼續給大家帶來更多有趣的內容哦!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