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6期文化產業評論
coser即對玩cosplay的人群的稱呼。該群體通過穿上動漫等二次元作品裡的人物服飾,進行角色扮演,達成對二次元文化的致敬。然而近年來,這一亞文化群體卻頻頻爆出負面新聞。例如,前不久的RUC新聞坊和共青團中央點名的福利姬群體,打著coser的旗號,卻行著軟色情交易,使大家對該群體的誤解加深;此外,疫情下一再取消和推遲的漫展也使coser們的生存狀態受到更多關注……那麼,究竟coser們是一群怎樣的人?他們真實的生存現狀又如何?這個圈子是否真如外界幻想的那般光怪陸離?本文透過在圈內浸淫多年的3名老coser的視角,帶領大家一探究竟。
作者| 方文浩(文化產業評論作者)
編輯| 張越
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5171字 | 預計閱讀時間13分鐘
圈齡6年的coser(通過穿上動漫等二次元作品裡的人物服飾,進行角色扮演)寒柯,是一名廈大研究生,回憶起入圈,笑稱是「初中跟哥哥姐姐逛過幾次漫展,感到很有趣。」
和寒柯一樣純興趣入圈的還有七夜。在圈內呆了將近10年的職業coser七夜,是中醫世家的長女,曾被寄託著繼承家族衣缽厚望。但這一厚望在其18歲那年被打破——七夜向母親吐露了自己想做職業coser的心聲。
幸運的是,七夜的母親開明地支持了她這一決定,並為其夢想保駕護航——督促其學習了1年的化妝技術。七夜入圈後穩紮穩打,做了4年的後勤工作後,2014年才出了自己的第一套cos正片。
△七夜代表作《翼年代記》知世公主
然而,如今像寒柯和七夜這樣純興趣入圈的coser正越來越少。
不論是抖音、快手上活躍的各色coser主播,還是網紅餐廳裡為招徠顧客,扮成女僕的服務員,都為這個圈子撩撥出幾分弦外之音:玩cos的人開始有變化了。
△圖源自抖音@關妙甜
「我們稱這為『樹人設』」,七夜談起這些現象,心情複雜。在她看來這些人穿coser的衣服也好,從事類似的表演也罷,最終指向是為了錢,而非真心熱愛cos文化,順便賺錢,所以算不上真正的coser。
那麼,錢和玩cos究竟是個什麼樣的關係呢?
氪金仍在繼續,圈內名言 「沒錢別玩cos」
「玩得好點的一定是有點小財的。中低層的coser一般都是自己攢錢好久。」七夜的話再度印證圈外人士對cos圈氪金的刻板印象。
服裝:高價買,賤價賣
尚為學生黨的寒柯表示,服裝投入這塊,便宜的200塊;貴的則沒有上限。據其稱,她最貴的一套cos服裝,花掉了她1300塊。而七夜最貴的一套服裝則花了將近3500塊。
△寒柯常光顧的cos服裝淘寶店鋪
男孩子甲甲則顯得簡樸一些,入圈8年的他買過最貴的一套服裝也才800塊。但甲甲也表示,服裝只是基本,一整套cos正片除服裝外,還包含化妝、攝影、後期、場地等投入。「早期還能控制在1000塊左右每次,近幾年至少需要2000塊才能完成。」
而這些昂貴的cos服裝在他們身邊並不會停留太久。寒柯早已習慣將穿過的服裝掛在閒魚出售,「往往折幾百塊錢就賣出去了。」
道具:買的多,自製少
道具作為玩cos的重要一環,氪金程度也不容小覷。
自詡「手殘黨」的甲甲稱自己一般找淘寶或道具師解決,每次花費400塊左右。寒柯則表示對於一些大型道具會求助淘寶,而像髮夾發圈之類的小玩意兒,還是會自己動手做。
△寒柯自製羽毛道具
目前正在學習道具和服裝設計的七夜,這方面則顯得得心應手一些。身在福建的她表示自己最近都在夜晚做道具,只因福建入夏後,白天實在太熱,常把晾在外面的道具噴漆曬出裂紋。
△七夜自製道具
七夜也會接訂做道具的單子。定價上,七夜稱自由度很高,因為「手工製作的道具,質感更好,能夠滿足一些coser大佬的嚴苛要求。」
妝娘:有證貴,但也少
給coser們化妝的人在圈內被稱為「妝娘」。圈內的妝娘,分持化妝證和沒證的。前者較後者貴,但也相對稀少。據寒柯稱,有證的一般收費100塊一次,無證的,基本為兼職妝娘,一般收費50塊一次。
當然,一般化的好的coser可以選擇自理妝容。受過專業化妝培訓的七夜就經常自理妝容,此外,她也會接coser們的妝單,「一次100塊左右吧。」
七夜也坦言,即便是像自己這樣,能夠自理妝容的coser還是會遇到吃不消的情況——2018年,七夜因扮演《翼年代記》裡知世公主角色走紅後,最多一天需拍攝3套cos正片,穿梭在各大片場,還得自理妝容和服裝的七夜一度累到體力不支。
因此對於這種一天要出很多套正片的商演情況,她建議還是要自帶妝娘或請求商家支援。
玩cos的裝備齊整了,接下來就是show的環節,這就涉及到了攝影和布景。
攝影:愛發電,齊「互勉」
令人意外的是,cos圈的攝影並不那麼燒錢。
「甚至被很多商業攝影嘲笑,說是用愛發電」寒柯笑道。在廈門,cos攝影師拍一套片,一般收費300塊錢,業務水平上卻並不比一單一天好幾千塊錢的商業攝影差。
但cos攝影收費也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呈現正相關。業餘coser攝影師小郭在老家西安一般2個小時收費200塊,但在廈門會漲到300塊到500塊。
此外,還有「互勉」模式。所謂的「互勉模式」即略懂攝影的coser玩家互幫互助拍攝。這種「互勉模式」一般發生在較「菜」的coser中,俗稱「菜雞互助」,這樣拍出的片子往往質量不高,且後期常產生所有權糾紛。
當然,據小郭稱,圈內不乏有令人豔羨的高收入攝影師,如「教主shadow」和「蕭影殿下」。這類攝影師一般建有獨立工作室,既貴又難約,「可能一套幾千塊」。
△「教主shadow」和「蕭影殿下」
布景:內景貴,外景險
內景,由於大多涉及到租賃攝影棚,花費相對較高,起步價就是千字開頭。因此,更多的時候coser們會選擇免費外景,提前勘探好地理位置和天氣狀況,赴地拍攝。
相對於內景,「便宜」的外景某種程度上並「不便宜」。
七夜和其團隊就曾有過一次難忘的颱風天拍攝經歷:扮做古代鮫人的七夜足足在海水裡泡了3個小時,泡到道具耳夾刺破耳朵,此外,跟團夥伴為了幫助其呈現水下飄逸裙擺,斷斷續續潛水憋氣託舉數次,漲紅了臉蛋。
△七夜扮演的角色「鮫人」
七夜拍完這套片被撈出不久,颱風就登陸了,只差一點就命喪大海。
而因拍攝需求,常夜半造訪廢棄爛尾樓的甲甲也不止一次和蜈蚣、蟑螂親密接觸,直呼「受不了」。
娃圈:非手辦,也燒錢
服道化之外,娃圈成為coser們消費的又一藍海。
目前圈中比較流行的娃娃有OB11和BJD這兩款。OB11是指日本的obitsu出的11CM的娃身,而BJD是Ball-jointed Doll的英文縮寫,中文意思為「球型關節人偶」。這些娃娃作為coser角色的同人衍生物,被精心製作出來,致力於掏空coser們腰包中的最後一張鈔票。
據七夜表示,這些娃娃不同於手辦,後者關節一般固定,不能移動,只能靜止觀賞,但娃娃比如BJD就很仿真,可以活動。這些娃娃往往價格不菲,裸娃(不帶妝不帶衣服)最貴需要成千上萬,買回來後還需要帶其置辦服裝和上妝。
△寒柯養的ob11娃娃
寒柯就養了兩個OB11娃娃,包括服裝和妝容在內,這倆巴掌大的娃娃一共花費近千元。
勉強餬口收入面臨的雙重狙擊:疫情和灰產
同入圈的金錢投入相比,coser們卻沒能在圈裡賺到什麼的錢。今年的疫情為圈內漫展按下暫停鍵,令許多職業coser一度失去經濟來源,而「福利姬醜聞」更是使圈子蒙羞。
收入:餬口易,富貴難
愛好型coser寒柯在圈內賺外快的途徑主要有三:一商演,作為coser幫商場開業造勢,一次300塊錢;二攝影,一次200塊;三後期,幫coser們修照片,一套片收費90塊。
沒籤公司的職業coser七夜,其日常的賺錢途徑除了出片以外,主要來源於妝單、cos道具訂單,一個月收入在3000到4000塊左右。除去每月房租800塊,七夜勉強能夠在廈門這個城市立足,「不至於入不敷出,也不至於大富大貴」 。
甲甲前年倒是籤約了一個叫「次元島」的經紀公司,對方提供資源渠道推廣,甲甲則提供自己作品的首發權。不過籤約並未給其生活帶來變化,甲甲的收入主要還是來自在奶茶店打工。
但甲甲仍熱望出人頭地,在去年騰訊舉辦的cos比賽《一起來cos!》中,甲甲以參賽作品《我的英雄學院》獲得最好排名第4名的成績——只是賽程後期,甲甲跌到了第9名無緣決賽。
△國內一線coser擔任《一起來cos!》節目評委
那一屆的冠軍最終被同在廈門的coser 古蛇samael摘得,據悉,古蛇samael的背後團隊是廈門十二長生傳媒有限公司,實力雄厚,主打古風向的抖音短視頻。
疫情:漫展無,收入減
除了不敵資本加持的頭部coser外,今年疫情下接連取消的漫展更是使普通coser們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據喵特網統計,今年2月份,全國可查詢漫展數量為175個,正常舉行的僅為53個,而去年同期全國有448個展會,正常舉行的有421個;上個月份,全國可查詢漫展數量為115個,正常舉行的僅為76個……算下來,今年總體上漫展數量不足去年的20%。
△喵特網:疫情下的漫展恢復情況
這股「取消風」不只刮在國內。今年3月,彼岸的日本就「刮來」全球最大漫展「東京國際動漫展」宣布取消的消息,令全球動漫愛好者措手不及。
查閱知乎豆瓣上的coser興趣小組,隨處可見coser們對於疫情造成漫展取消的失望和抱怨,而一些職業coser經理人也表示疫情之下,接連撤銷的漫展,不僅打亂了年前的職業計劃,更是逼得自己不得不轉行謀生。
△圖源自知乎
七夜也坦言其月收入在今年疫情期間減半至2000元左右,接到的道具訂單也不及往年同期多,「只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雖然6月起,全國漫展的發布數量和正常舉行數量開始小幅上升,但仍然以小型漫展為主,大型漫展多以八月暑期檔和十月國慶檔為賭注。
隨著北京應急響應級別的調整,十月能否全面恢復尚未可知。但目前的狀況倒把舉辦方逼上了另一座梁山——雲漫展。日本率先開啟這一模式,打造出了ComicVket 虛擬漫展,只是其目前的盈利模式有待驗證:雲門票是否真有人願意購買?小漫展又如何能取得廣告商青睞,獲得廣告投放收入?答案仍未知。
△ComicVket 虛擬漫展宣傳海報
灰產:福利姬,愛作妖
向coser們開啟火力的不僅有疫情下接連取消的漫展,圈內的灰產代表——福利姬也趕來湊熱鬧了。
福利姬一般指那些穿上動漫角色服裝模仿二次元人物,售賣自己大尺度照片和視頻,賺取錢財或名聲的女孩。如今cos圈裡這樣的女孩正在增加。
除了頻遭共青團中央點名批評,前不久的微博淨網行動中,一批走「清涼路線」、有福利姬嫌疑的coser們還遭遇了無辜炸號 「幾十萬粉絲的大號說沒就沒了。」不少coser猜測這與之前圈內有名的福利姬coser攝影師柚木被抓有關。
△被炸號coser的朋友圈
此前一篇關於該群體的文章《走向深淵的福利姬:金錢、性和青春男女》,也披露過該群體的灰色交易,文中強調了軟色情,但現實是部分女孩早已不滿足出賣大尺度視頻或照片——她們索性扯掉了最後一塊遮羞布,開始出賣身體。
△關於福利姬的負面報導
按照圈中鄙視鏈:普通coser > 軟色情coser > 賣肉的coser。但福利姬們不這麼看。
據知情人透露,很多出賣身體的福利姬並不以此為恥。相反,他們會合理化自身與客人的關係,認為自己和對方屬於情侶關係,同時鄙視那些打情色擦邊球的福利姬:「老打情色擦邊球有什麼意義?」
福利姬就像一個定時炸彈挑撥著真正熱愛這個圈子的coser們的神經。而其醜聞不僅抹黑了cos圈,也使外界對cos圈產生更多誤解和質疑,「很多低齡coser的家長會因此阻止自己的孩子玩cos。」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在七夜等老coser記憶裡,10年前的coser們往往多才多藝,「大到服裝道具,小到妝容都能自己搞定」,而如今的cos玩家即便不具備這些技能,只要有錢,也能順利入圈。受到商業資本滲透的cos圈,某種程度上門檻已變得很低。
圈子的氪金程度和低齡化現象,也反過來驅使一些未成年coser為負擔起與自身經濟實力不相匹配的消費欲望,走向圈內灰色的地帶。七夜對此呼籲「希望萌新們有了經濟實力後再入圈。」
面對變化了的圈內環境,普通coser們又該如何自洽呢?
談及這個話題,大家都有些沉默。「希望大家不忘初心吧。」甲甲表示,「也希望能儘快有一套行之有效且人人維護的圈內規範。」寒柯接著補充道。
留言話題互動
你對Coser們怎麼看?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