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剃頭?正月不相親?這些年俗真相是這樣的...

2020-12-10 奎文發布

「媽,我買的初八的火車票」

——「不行!初八不能回家!」

「媽,我想去理個髮」

——「不行!正月不能剃頭! 」

「媽……」

這些年俗忌諱

你聽過幾個?都信嗎?

這些不靠譜的年俗真不是你媽編的,

但這其中的緣由多半是個誤會……

正月剃頭對舅舅不好?!

清軍入關後,清朝統治者強迫漢人學滿人的樣子,剃頭留辮子。「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江南士子認為剃頭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卻遭遇了清政府的殘酷鎮壓,上演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悲劇。後來這種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思舊」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舊」。後來,「思舊」被訛傳為「死舅」,以訛傳訛,也就有了後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

正月裡不能相親

民間流傳著「在正月裡相親不好,即使成功了也會出問題,不成功以後就不容易找到」的說法。其實,這完全是沒有依據的,小編建議大家不要在意這一說法。

七不出門八不歸 初九出門拿錢回

民間流傳頗廣的一句話叫「七不出門八不歸 初九出門拿錢回」,顧名思義,即為「逢七不能出家門,逢八不能回家」,否則會招來橫禍。

其實正確的解釋是:

【七不出門】說的是出門前有七件事情,如果你沒有辦好的話是不能出門的。這七件事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男人是一家之主,是當家的,如果你要出門的話首先要安排好家裡的基本生活,把老婆孩子的吃喝問題解決了,這樣你才可以出門,出了門才能放心。

【八不回家】是說你出門在外有八件事必須做好,做不好是不能回家的,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件事是古代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違反了任何一條都是對不起祖宗的,都是無顏面對家人的。

因此,「七不出門八不回家」是十分重要的基本道德準則,即使放到現在,也不過時。如果家裡有老人家不讓你初七出門初八回家,你就耐心糾正他們吧!

不能說「殺、病、窮」等不吉利的字眼

凡是「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兇禍。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為方面,端杯、盤、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

一些不科學的年俗忌諱

不但不能增添年味兒

反而徒增煩惱

聽到後

樂呵樂呵就好咯~~

來源:網絡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正月不剃頭不相親?青島人這些年俗真相是這樣
    「媽……」這些年俗忌諱你聽過幾個?都信嗎?有一點,小編能確信——這些不靠譜的年俗真不是你媽編的,但這其中的緣由多半是個誤會……正月剃頭對舅舅不好?!後來這種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思舊」遭到清算,就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舊」。後來,「思舊」被訛傳為「死舅」,以訛傳訛,也就有了後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正月裡不能相親
  • 為什么正月不剃頭,原來真相是這樣
    當時光的年輪,轉過春夏秋冬,轉過古往今來,我們總會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習俗,春節是也,而正月不剃頭亦是如此。剃頭至於說為什麼會有「正月不剃頭」之說呢?至此,中國封建社會史上最後的漢人王朝終於要油盡燈枯,等候我們這些「遺老遺民」的就是剃髮令。
  • 你還在為正月剃頭死舅舅糾結嗎?正月剃頭死舅舅的真相在這裡
    然而接下來,漫長的正月頭髮長了到底要不要剃?「正月剃頭死舅舅」出於忌諱和對長輩的尊敬,好多人要糾結好久。那么正月剃頭死舅舅到底是怎麼回事?下面我就和大家說說「正月剃頭死舅舅」的真相。清朝以前,人們是不剃頭的。《孝經》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俗話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訂婚,是什麼意思?蘊含著深邃的哲理
    「正月不剃頭」,這句話似乎在農村民間流傳已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這要追溯到明末清初。當時滿清八旗軍南下,明朝軍隊抵擋不住。他們從北方一再撤退,失去了一大片家園。在清軍經過的地方,有一句話:「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老百姓要想活下去,就得剃掉頭髮。
  •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為何農曆二月二才是「剃頭日」?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二月二龍抬頭,才是「剃頭日」! 農村有個舊俗,就是正月裡不能剃頭,也就是俗語所說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
  • 正月剃頭死舅舅?
    所以正月一個月不剃頭,意味著一年沒有剃頭,以此來緬懷祖宗,思念明朝舊制。也就有了「正月不剃頭——思舊」。這種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思舊」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舅」,用「思念舅舅」來為正月不剃頭做註解。
  • 「正月剃頭死舅舅」?專家告訴你真相
    (圖片來源:新華社) 人民網北京2月16日電(張瑾琳) 新年新氣象,一切從頭開始,可這個「頭」真不敢隨便動,你沒聽說過嗎?「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在北方流傳很廣,不少人為了表達對長輩的敬意,嚴格做到正月不理髮,但問起這個說法的由來卻鮮有人知。為此,人民網科普中國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蕭放和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連山。
  • 為什麼會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原來真相是這樣
    在中國的地方有很多的習俗,比如臘八吃臘八粥.但是還有一種習俗,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正月為什麼不能剃頭,關於這種說法有很多爭論,但是最恐怖的答案就是正月剃頭會死舅舅,那這毫不相干的事為什麼會加在一起呢?並且讓人深信不疑。
  • 烏魯木齊街頭見聞:「正月不剃頭」漸成老黃曆
    原標題:「正月不剃頭」漸成老黃曆   「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個民俗本就源於誤解,可因為這句話,有些人就對正月裡理髮有所忌諱。就新疆烏魯木齊而言,這個正月裡各美髮店的生意並不「冷清」,客流量仍跟平常一樣,「正月不剃頭」漸成老黃曆。
  • 為什麼孩子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起源如此悲壯
    對了,差點忘記了,這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在年前幾天把頭髮修理一下,因為接下來的一個正月都是不能理髮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從小我就聽說過,而且多次受到舅舅的威脅,說我要是正月剃頭,來年肯定不給我壓歲錢了。
  •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正月剃頭真的會死舅舅?
    大家都知道,新年裡面有著很多的禁忌,特別是在民間,比如,過年的時候禁忌倒垃圾,再比如初一的時候不洗頭、不梳頭等等,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就是依據特別有名的關於新年的禁忌,準確的說是貫穿整個正月的。這句話就是「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其實在現在看來雖然有很多的禁忌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至少是說不通的,但是對于禁忌這種東西,一直以來的態度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
    在廣袤的北方大地,有一個俗語流傳盛廣 ,那就是「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句,意思是說在正月裡不能剃頭,如果剃頭都話就死舅舅。如果按字面意思來說,那肯定是封建迷信啊?絕對不能信 ,但萬物都有來源,這句話也是有淵源的。
  •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不可信!「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今天已經是臘月十九了,在民間掃塵是從昨天開始一直到臘月二十六,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農村人總是希望能討個好的彩頭,有些關於春節的俗語,就一直流傳至今,這些簡單的俗語背後蘊含著怎樣的含義?在農村,到了年底就經常額能聽到老人家提到「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話,原來還有這麼深的意思,臘月指的就是農曆的十二月,正月指的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到了臘月裡,在農村年味就非常的濃了,人們就要開始為過年準備了,這句話其實說的是,臘月到正月這一段時間需要忌諱的民俗和講究,農村的老人家也一直謹記著這些。
  • 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這樣的習俗你會遵守嗎
    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這樣的習俗你會遵守嗎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數千年,在這漫長的時光中,也是誕生了很多的習俗,其中有些風俗因為各種各樣的緣故被遺忘,但依舊有很多的傳統習俗流傳至今。正月是一年新的開始,並且還有春節的存在,因此也有很多古老的習俗,「正月不剃頭」就是其中的一種。很多人對這個習俗都比較的好奇,為什么正月就不能理髮了,但若是詢問長輩的話,就會得到一個略顯恐怖的答案,正月剃頭死舅舅。對於這樣的回答很多人都是不相信的,這兩件事根本就不是一個維度的,人的生死豈能是被人剪頭髮能決定的?
  • 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正月剃頭,為何舅舅要倒黴?
    除了這個俗語之外,我們尤其經常在過年期間會聽過這樣一句話:"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正月期間不允許私自剃頭,即使是頭髮長了也必須忍者,否則對舅舅不吉利。因此大人們都會在過年之前帶著孩子剃頭、理髮,等到出了正月再去剪一次。這個俗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定呢?"
  • 農村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有道理嗎?
    「正頭不剃頭,臘月不定親」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村裡的長輩談起過,這句俗語現在其實更多的是作為一種習俗,一種風俗存在。 「正月不剃頭」的習俗,其實古代和現在的訛傳是不同的,我為什麼說「正月不剃頭」的含義在現在是訛傳呢?
  • 農村習俗正月不剃頭,為什么正月不能理髮?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
    想必大家都聽過,"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農村俗語,為什么正月不能剪頭髮呢?還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這種說法又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呢?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呢?正月是一年的開始,之所以一開始有正月不理髮這個說法,原義是新的一年一開始不要忘了去年的辛苦和經驗,是思舊的意思。其實古時候的人比較封建迷信,禁忌也比較多,在中庸思想的影響下,不太願意打破常規,而且又對開端比較看重,所以就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類似的還有初一不扔垃圾的習俗,都反映的是同一層意思。
  • 每年正月全國幾億人不理髮,正月剃頭「死舅」誤傳了上百年的風俗
    按照習俗,人們正月裡是不能剃頭的,要等到二月二這天剃頭,其名曰「剃龍頭」。正月初一到二月二30天的時間全國幾乎有幾億人不理髮,原因就是有一個風俗:正月剃頭「死舅」。實際上,「正月裡理髮死舅舅」的說法實際上是源自於一個「誤解」。據考證,1644年清朝入關後,官方要求所有男子留「沙壺頭」,即剃掉前額的頭髮,在腦後扎一條辮子。於是許多人把遵從傳統習慣和懷念明朝的情感結合起來,約定每到正月裡大家都不剃頭,並將這個行動定名為「思舊」,意思是「思念過去的歷史」。
  •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到底是什麼意思?正月剃頭,真的會死舅舅嗎?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聽到「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正月裡剃頭,真的會死舅舅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正月剃頭死舅舅」的來歷。「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實際上是一句歇後語,其中的「死舅」諧音「思舊」,「思舊」指的是思念明朝。
  • 正月為什麼不能理髮?真相是這樣的!
    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這個民間習俗:正月不能理髮。 究其原因,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正月理髮對舅舅不好,大家一定都聽過「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頭髮和舅舅,風馬牛不相及,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正月剃頭死舅舅? 「正月裡不理髮」的一個說法,源於清軍入關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