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時有發生,詐騙手段,花樣百出、層出不窮,如何提高自身防範意識,防止掉入陷阱?
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教大家如何練就一雙慧眼,識破詐騙分子的「詭計」,提高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六種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
1.以網絡購物為誘餌進行詐騙。詐騙人員以網絡購物退款,利用人們貪圖便宜和好奇的心理,引誘受害人掃碼或打電話諮詢,之後以交定金、託運費等進行詐騙。
2.發布虛假愛心傳遞進行詐騙。詐騙人員將虛構的尋人、扶貧帖子以「愛心傳遞」方式發布在網絡上,引起善良網民的轉發,實際上貼內所留信息是詐騙電話。
3.冒充熟人進行詐騙。詐騙人員盜取相關信息,冒充受害人的熟人,利用qq或微信等方式,以出車禍、生病等急需用錢為由,向受害人借錢並告知匯款帳戶,達到詐騙目的。
4.冒充公檢法詐騙。詐騙人員以法院有傳票、郵包內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錢等,以傳喚、逮捕、以及凍結受害人名下存款進行恐嚇,以驗資證明清白、提供安全帳戶進行驗資,引誘受害人將資金匯入詐騙人員指定的帳戶。
5.結婚電子請柬詐騙。詐騙人員通過電子請柬的方式誘導用戶電子下載後,就能竊取手機裡的銀行帳號、密碼、通訊錄等信息,進而盜刷用戶的銀行卡,或者給用戶通訊錄中的朋友群發借款詐騙簡訊。
6.高薪招聘詐騙。詐騙人員通過群發信息,以月工資數萬元的高薪招聘某類專業人士為幌子,要求求職人員到指定地點面試,隨後以繳納培訓費、服裝費、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防範電信詐騙「三不一要」
1.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簡訊,不論詐騙人員使用什麼甜言蜜語、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復手機簡訊,不給詐騙人員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
2.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要因貪小利而受詐騙人員的誘惑。無論什麼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諮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
3.不轉帳。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決不向陌生人匯款、轉帳;在匯款、轉帳前,要再三核實對方的帳戶,不要讓詐騙人員得逞。
4.要及時報案。萬一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可直接撥打110,並提供詐騙人員的帳號和聯繫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使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