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川普貿易「大棒」砸向中國 恐誤傷美國大豆農場主

2021-01-1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24日報導英媒稱,川普當地時間22日籤署關稅方案,要求對北京方面在《中國製造2025》中確定的關鍵戰略領域的中國產品徵收關稅,涉及的中國商品規模將高達600億美元。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23日報導,在上任14個月後,川普要兌現他的競選承諾了,即打擊他長期以來所稱的中國不公平的貿易做法。他宣布計劃對高達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並將採取其他對華制裁措施。

報導稱,這引發了人們對於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將爆發貿易戰的擔憂,因為中國可能會對具有敏感性的美國出口商品進行報復,比如一些農業州出產的大豆,在2016年大選中,這些搖擺州選擇了支持川普。

報導稱,川普22日籤署的這項方案,要求對北京方面在《中國製造2025》中確定的關鍵戰略領域的中國產品徵收關稅,涉及的中國商品規模將高達600億美元。

該方案中確定的10個領域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自動化工具機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機械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

報導分析稱,川普採取行動的背景是,華盛頓許多人對中國試圖通過收購美國企業和投資美國科技初創企業來獲取美國技術的做法越來越感到擔憂。

川普還指示美國財政部在60天內明確如何建立一個機制,幫助限制中國在美國關鍵領域的投資。該機制將與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Cfius)協同合作,後者本就負責審查外來投資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報導稱,新機制可能會包括一些新測試,比如美國公司是否可以不受限制地在中國的相同行業進行投資。它還可能針對國有企業實施額外審查。

這些新措施,加上美國國會正推動對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進行的改革,可能使中國對美直接投資面臨新的重大壁壘。

報導還稱,令許多貿易專家擔心的是,川普政府的關稅可能導致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展開針鋒相對的報復行動。

據報導,近年來不斷被巴西奪走市場份額的美國大豆農場主們尤為擔憂。2017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140億美元的大豆。由於許多美國農業人口已因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而受損,即便對華出口額下降10%,也可能給他們帶來痛苦。

報導稱,中國政府已明確表示,將嚴肅對待美國採取的任何行動,並已開始提到如波音(Boeing)飛機和美國大豆等潛在還擊目標。

「中國是美國飛機和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場,也是汽車和棉花的第二大出口市場,」中國外交部22日指出。

3月23日,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徵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徵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此發表談話稱,美方無視中方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事實、無視世貿組織規則、無視廣大業界的呼聲,一意孤行,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此舉不利於中方利益,不利於美方利益,不利於全球利益,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任何情況下,中方都不會坐視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害怕貿易戰,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希望美方懸崖勒馬,慎重決策,不要把雙邊經貿關係拖入險境。

在23日下午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川普宣布對華貿易限制措施」等問題作出回應。華春瑩表示,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會奉陪到底。希望美方認真嚴肅對待中方立場,理性慎重決策,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既損人更害己。

22日,川普籤署備忘錄,將對中國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網站)

相關焦點

  • 美國大豆農場農場主:我們需要中國市場
    美國大豆農場農場主:我們需要中國市場 國際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8月25日 16:16 A-A+ 自美國政府挑起經貿摩擦,大豆的出口受到影響。位於美國中西部的艾奧瓦州是全美第二大大豆生產州,在這裡,大豆農場星羅棋布。近日,央視記者走訪了其中一家農場,農場主告訴記者,他們擔心會失去中國這個最大的大豆出口市場,雖然美國政府聲稱要對他們提供補貼,但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中國市場。  肖恩·哈蒙農場位於艾奧瓦州的中部地區。
  • 美國農場主破產數大增,川普將繼續撒錢換選票?
    種子、化肥和農藥不可能都靠農場主自己掏現款,需要從銀行貸款,然後指望豐收後再出售還帳。」由於行情不佳,截至6月30日的12個月內,申請破產的美國農場主數量比去年上升了8%,達到580起。堪薩斯城聯儲的數據顯示,未來三個月內,農場貸款償還額預計將急劇下降。食品和農業政策研究所認為,如果在年底救助措施到期後聯邦政府沒能向農民提供更多的援助,預計2021年農場收入將下降12%。
  • 貿易戰中,聽美國農場主訴苦
    在美國方面宣布加徵關稅後,美國《得梅因紀事報》用「悽風冷雨」「岌岌可危」形容美國對華貿易談判,而大宗產品市場則是「一蹶不振」。該州北部小鎮的一名農場主對他種植的玉米和大豆前景感到悲觀。「這是一種身心折磨。」他說。類似故事非常多。在得州,對高粱種植戶們來說,新一輪加徵關稅不是他們希望聽到的。美國是高粱種植大國,其中得州種植面積約佔全美的1/3,而中國是遙遙領先的大市場。
  • 播種進入倒計時 美國豆農焦慮加劇
    「大豆價格高的時候差不多能賣每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約重27.2公斤)17美元,現在也就是8美元出頭,對我來說,這已經是賠本價了。」談到大豆價格的變化,博伊德一臉苦悶。  一年多以前,美國政府揮起關稅「大棒」,對中國挑起貿易爭端,中國隨後採取相應措施予以反制。
  • 中方進口美國大豆反彈,令巴西農場主措手不及,後悔不該趁機抬價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7日的報導稱,大陸10月份進口美國大豆同比暴增近200%,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前兩個季度積壓進口需求得到釋放以及巴西大豆出口受到影響有關。有消息稱,大陸進口美國大豆出現反彈,這令巴西眾多農場主措手不及,一些農場主則後悔自己不該趁機哄抬大豆價格。
  • 中美貿易摩擦丨美國3家大豆協會:大豆農場主面臨毀滅性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中國祭出大豆這一「殺手鐧」。美國3家大豆相關協會發表聯合聲明對此表示擔憂,稱這將會給美國所有的大豆農場主造成毀滅性(devastating)的影響。現在,這已經不再是一種假設,向美國輸華大豆徵收25%的關稅將會給每一個大豆農民產生毀滅性的影響,」美國大豆協會主席約翰•海斯多夫(John Heisdorffer)在上述聲明中說,「我們堅信通過增強競爭力,大豆能夠幫助減少貿易逆差,而且我們將繼續與美國大豆基金會和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一起來證實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 巴西八月大豆食糖出口超去年同期 出口不暢美國農場主破產數大增
    作為對比,自2018年以來一直作為我國農產品主要進口國的美國,在對華貿易急速萎縮之後,其國內農場主破產數量近兩年持續增加。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的12個月內,申請破產的美國農場主數量比去年上升了8%,達到580起。而更多數據作為顯示,作為全球農產品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8月初美國農業部公布的6月貿易數據顯示,美國已連續第四個月出現農產品貿易逆差。
  • 英媒:川普急於與中國達成協議 大豆出口就是貿易戰害己的直觀例子
    資料圖:圖為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導的川普稱將幫助在對華貿易戰中受損的美國農場主配圖。不只姆努欽,川普本人近來也多次表現出對「與中國的協議可能很快達成」的期待。德國《焦點(Focus)》周刊稱,觀察家認為,川普政府急著公布好消息,這與美國經濟遇挫有關。美國股市連日下跌,影響了美國的經濟情緒。而受到中國關稅懲罰的美國農民也希望中國儘快購買他們的農產品。與中國達成協議,有利於川普鞏固總統地位。
  • 這次已眾叛親離,美國破罐破摔直接六親不認,制裁大棒猛砸盟友
    美國最近可謂是火力全開,將「制裁大棒」無情揮向昔日盟友,不僅阻礙「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順利進行,還打算對法國空客公司民用飛機徵收關稅,重新加徵對加拿大出口關稅,凍結阿聯企業在美資產等。美國於8月12日宣布,將對法國空客公司大型民用飛機徵收15%關稅。同樣作為美國亞洲盟友的日本,其汽車及相關零配件的生產也受到美國加收25%的關稅威脅。日媒只得嘆息評論到:這是一場無法拒絕的賠本買賣。美國曾用一系措施瓦解過多個大型跨國公司,如今它的領導者又想故伎重施。
  • 中國遊客羨慕的美國農場主:230萬人養活一個國家,卻負債纍纍
    提到美國農場主,相信許多中國人的第一印象是:富裕、自由、機械化、幸福,似乎連在紐約投行的高級白領生活,都要比農場主次一些。直至今天人們仍然認為美國農場主是世界上掙錢最多,生活最幸福的一種職業,所以不少中國遊客到美國旅行,都很有興趣去農場看看。今天我們就來客觀地講一講真實的美國農民生活。
  • 川普關稅大棒砸向墨西哥,挨板子的是歐盟和日本
    反之,關稅將在2019年7月1日提高到10%,8月1日增加到15%,9月1日增加到20%,10月1日增加到25%,直到解決非法移民不再通過墨西哥進入美國。,受這個消息的影響,美國股市三大指數下跌都超過1%,墨西哥比索兌美元繼續貶值,跌超2.2%。隨後,墨西哥總統洛佩斯表示,墨西哥不會向任何挑釁行為屈服,並火速派外交部長前往美國「滅火」。
  • 全球糧價飆升致美國農場主收入翻倍[組圖]
    四路採訪隊伍  耿旭靜中國山東省  黃佩泰國  葉卡斯、劉俊澳大利亞  林曉麗、方利平美國  東方網3月10日消息:儘管美國北部的芝加哥等城市地上殘雪尚未融化趁著大豆、玉米等糧食尚未進入播種期,一年一度的美國「農產品經典盛會」在佛羅裡達州的港灣城市坦帕舉行,來自美國各地的農場主和各大糧食協會的負責人聚集在這裡,探討糧食市場的商機和對策。  為了探訪美國糧食市場動態,本報記者專赴坦帕,對包括美國穀物協會、美國大豆協會、美國玉米種植者協會等在內的各大糧食協會負責人進行了獨家專訪,並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對十多位農場主進行了調查。
  • 果然美國更重要,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徹底翻臉,制裁大棒砸向俄羅斯
    在收治了納瓦利內後,原本因為在天然氣管道項目上和俄達成合作,和俄方關係開始升溫的德國突然翻臉,該國堅稱納瓦利內被人下毒,不僅要求俄方配合調查,還多次讓該國就此事給外界一個說法,甚至連自身利益都顧不上了,拿終止雙方之間合作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以及制裁俄羅斯向俄方施壓,俄方堅持表示,未曾向納瓦利內下毒。
  • 中國今年或將進口3000萬噸美國大豆!國內2大買家成「主力軍」
    德媒:今年中國買進美豆預計達3000萬噸!誰在買入?過去幾個月,美國大豆正在加速回歸中國市場,促使對華出口量屢屢出現暴增。據聯合早報11月底報導,僅今年10月,中國買家向美國發出340萬噸的大豆訂單,同比去年的114.7萬噸增長2倍。我國官方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中國進口商正在大力進口美豆。
  • 美國的農場主,230萬人養活一個國家,年收入幾十萬卻負債纍纍
    但是很多小夥伴提到美國農場主,許多中國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富裕、自由、機械化、幸福,似乎連在紐約的高級白領生活,都要比農場差一點。甚至有些人們仍然認為美國農場主是世界上掙錢最多,生活最幸福的一種職業,所以不少中國遊客到美國旅行,都想去農場看看事實究竟是否如此。當然了去不了美國農場小夥伴也不用擔心,因為今天我們跟大家來聊一聊美國真實的農場生活。
  • 「大豆要怎麼賣出去啊?這是在棺材上又釘釘子」美國農民質問政府
    在美國農業大州艾奧瓦州,五代為農的金伯利農場主人裡克·金伯利對新華社記者說:「今年上半年由於雨水太多,我們的大豆預計將減產10%到15%……更要命的是,這些大豆將無處可去。」金伯利說,他現在最苦惱的是如何將這些大豆賣出去,而這已是他連續第二年面臨如此困境了。
  • 中國派轟炸機巡航「九段線」 英媒:向川普傳遞信號
    東方網12月12日消息:英媒稱,據美國官員說,中國近日派可攜帶核武器的遠程轟炸機飛越了南中國海。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據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9日報導,此舉似乎是中國在展示其軍事實力。美國官員說,這種令人擔憂的炫耀武力的行為是中國向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傳遞的信號。
  • 美國經濟現農場破產潮後,美國製造損失更大,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
    顯然,美國經濟的優先舉措正在使美國的農業和製造業向變得更糟的趨勢行進中。比如,愛荷華州農場主Robb Ewoldt自1996年以來一直從事農業生產,他大約15年來第一次儲存大部分大豆。這說明,Ewoldt種植的大豆出現了空前的滯銷,他不得不為如何囤積「多餘」的大豆而憂心忡忡。彭博社對此稱,如果大豆不保持超級乾燥,它們可以快速吸收水分。隨之而來的腐爛很快就會變得毫無價值 。
  • 英媒稱美國在亞洲「合縱連橫」:遏制中國恐難如願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導 英媒稱,在菲律賓召開的東協國家防長會議上,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將呼籲東協國家團結一致對付中國。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23日報導,馬蒂斯還說美國致力於支持東協,不過他沒有明指中國。
  • 6807億,中國成越南最大貿易夥伴!美國卻再對越揮起「大棒」
    但就在越南不聲不響快速崛起之際,美國的大棒揮了過來。這還沒等越南緩過氣來,美國又接連不斷地發力。有聲音指出,美國這些頻繁行動背後的核心原因,無非就是美國對越南的貿易赤字要兜不住了。 美媒指出,對於越南而言,美國大棒重量也是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