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什麼意思?你怎樣認為?

2020-12-09 秉燭讀夏秋

老話「父子不同舟」——指的是現實中出行的事,意思是說在出行坐船的時候,爺倆不要乘一條船過河。

這和形容父子齊心協力的詞「和舟共濟」沒關係。

為什麼父子不同舟呢?

原來古代有「跑馬行船」三分險之說。古代徵服自然的能力很差,加之造船技術落後,往往容易出現翻船事故。

古人對水的懼怕超過了對火的懼怕,水至陰至柔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水」雖然不像「火」那樣氣勢洶洶,但發起脾氣來讓人沒脾氣,能悄沒聲的就把人「吞」了。一汪很淺的水你看不到底也能嚇退你。這和人們怕蛇一樣的道理。

假如父子同坐一條船,一旦遇難,一個家庭就斷了兩根頂梁柱,興許還會絕後呢!

出於安全考慮,出於繁衍後代的考慮,於是有了這句俗語——父子不同舟。

說白了就是把根留住,這和古代盜墓賊最佳搭檔是舅舅和外甥組合而非父子組合一樣的道理。

古代盜墓需要有人在裡面盜竊,有人在外面接應,假如外面的人拿到寶貝後起了貪心,封住洞口裡面的人就會悶死,外面的人就會獨吞寶貝。

這樣以來就需要二人同心,世上沒二心的就是父子了,父子組合卻有個弊端,那就是一旦被捉,父子二人必死無疑。從傳宗接代考慮,父子不是最佳組合。

除了父子沒二心外,其次就是舅舅和外甥了,古語云:「娘親舅大」,外甥不聽父母的話都應該聽舅舅的話,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傳統。所以盜墓最佳組合是舅舅和外甥,這種組合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旦被捉兩家都留下了根,不至於絕後。

這和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有異曲同工之妙。

「酒是色媒人」這句話大家不陌生吧?

我覺得愛喝酒的男人深有體會,例如你想泡一個小妹,平時自己靦腆膽小怕羞,這時不妨喝點小酒,如果小妹少喝點最好了。

當耳酣臉熱時,你就乘機提出要求,此時在酒精的作用下,人的防備心理和預判能力最脆弱,然後你懂的……

此時的酒就是男女之間的中介或者說是媒介、催化劑。

酒、色是一對孿生兄弟,是哼哈二將,是稱和砣的關係。

有酒離不開色,酒可以促進色的發展,也可以是人的遮羞布,一旦勾搭成功自不待言。假如不成功可以把責任推到酒上,說酒精惹的禍。有句話道出了其中的秘密:「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古代因酒成其男女之事的例子很多。比如西門慶和潘金蓮,二人在王婆家第一次約會,西門慶出錢,王婆操持了一桌酒菜。

潘金蓮過去不喝酒,在西門慶的攛掇下喝了一點,潘的小臉泛起紅暈,在西門慶看來是興奮的意思。西門慶乘著酒意,故意把筷子丟在桌下,彎腰撿筷子時捏了潘的腳一下。

摸女人的腳意味著什麼大家都懂,潘金蓮更是深諳風情,二人在微醺的狀態下成其好事,這正是「酒是色媒人」的真實寫照。

我村前些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個死了老婆的男人,喝酒後跳進鄰居家想和鄰家婦人成其好事,結果那婦人不是潘金蓮那樣淫蕩的女人,事情鬧的挺大,婦人的老公知道後,拿棍子打懵了喝酒男,事後喝酒男賠錢道歉才算沒拘留他。酒有時也壞事,要不說酒壯慫人膽嗎?

最後一句話,奉勸好喝酒的男人們,理性對待酒這種東西,千萬不要因酒做出有違道德和法律的事,「小酌怡情,大飲傷身!」不然後悔莫及,且行且珍惜。

文/秉燭讀夏秋

相關焦點

  • 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什麼意思?漲知識
    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什麼意思?漲知識俗語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特別是一些上年紀的老人,我們經常能夠從他們的口周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人或許在我們看來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偶爾說出的一句俗語卻是能夠解決很多我們看似非常困難的問題。其實這些俗語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他們從很早的時候就是傳承了,不過多是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一代代的傳下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樣的一句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看到這句話可能很多人非常的疑惑,我們可以分開來看。
  • 農村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農村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什麼意思,有何講究?文|灌天下歷史對於我們來說,可以說大半部分都是從農村來的孩子,我們在農村長大,聽著老一輩的人講著各種各樣的故事,聽著老一輩不同的囑託,其中應該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不論是關於上學的,還是關於婚姻的,都有著與之相對應的俗語,就"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這個俗語,就非常有意思!
  • 老祖宗教導「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俗語本來是不多見的,原因或許就是因為古人說話和現在人說話的方式不同,所以一些俗語會很難流傳下來,也因為文化的變遷,一些俗語已經不再適應當代的社會了。老祖宗還傳下來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告誡,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父子不同舟這句話,在明代朱國楨《湧幢小品》中出現過「古謂:『父子不同舟。』」從字面上看,就是說父與子不要乘坐同一個舟。
  • 農村老話「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是什麼意思?
    從古至今流傳著很多俗語、老話,這是祖先們在漫長的歲月中總結的處世經驗。在這些經驗中,祖先們洞察世事,滲透人情。總結這些經驗,指導一代又一代的子孫,使他們在生活中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如果你能掌握理解這些俗語、老話的精髓,肯定會對自己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幫助。例如,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首先,讓我們看看第一句父子不同舟。是什麼意思?
  • 農村老人常說「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一些老話俗語也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中,不過大多數是關於天氣和節氣,也算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了,在以前還沒有天氣預報的時候,農村人往往根據自然現象來推測天氣,做好防禦措施,像「蜻蜓飛的低,出門戴鬥笠」、「螞蟻搬家天將雨」、「魚兒出水跳,風雨要來到」等,這些俗語被農村人祖祖輩輩傳下來,一直到今天,即使有了天氣預報,人們也會相信這些老話。
  • 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啥意思?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民間俗語是老輩人的經驗之談,涉及到生產生㓉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林林總總,包羅萬象,其中不乏為人處世的警世箴言,很值得我們借鑑和思考。「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這句俗語,從字面上理解並不複雜,意思是說為規避風險,父子倆是不可以乘坐同一條船的。
  • 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老祖宗為什麼這樣講?
    時至今日,俗語依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就比如這句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其描述的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更暗含著古人的告誡。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古人所要傳達的寓意又是什麼呢?且聽我一一道來。父子不同舟這句話字面可以理解為父親與兒子不能同時坐在一條船上。為什麼這麼說呢?
  • 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古人的生活智慧,如今依然實用
    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雖然是一句老年間流傳下來的俗語,但其中蘊含的生活智慧,依然適用於現代社會。不同於大多數俗語都多少帶點封建色彩,這句話是真正生活經驗的總結,值得我們思考。父子不同舟這前半句,實際上是講的風險規避。在古代,男人通常是家裡的頂梁柱,父親在外奔波賺錢,母親養育孩子,這是傳統中國家庭的基本規則,當父親老了幹不動了,就有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這樣就能讓一家香火傳承下去。
  • 農村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讀懂這句話,就讀懂了生活
    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雖然是一句老年間流傳下來的俗語,但其中蘊含的生活智慧,依然適用於現代社會。不同於大多數俗語都多少帶點封建色彩,這句話是真正生活經驗的總結,值得我們思考。父子不同舟所謂父子不同舟,就是說父親和兒子,不要坐同一條船,因為不論古今,渺小的人類,根本無法與大自然抗衡,特別是古代,走水路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中國有個媽祖大神的傳說,相傳媽祖就是保護靠海為生的漁民的保護神,因為漁民每次出海,都有薛丁格的海上風暴,一旦遭遇,幾無生還可能,於是人們就創造出媽祖神,來保護自己,神靈是否真實存在,暫且不提,但祈求媽祖保佑,確實能給漁民心理上帶來安全感。
  • 農村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蘊含著什麼道理?
    老話「父子不同舟」——指的是現實中出行的事,意思是說在出行坐船的時候,爺倆不要乘一條船過河。這和形容父子齊心協力的詞「和舟共濟」沒關係。為什麼父子不同舟呢?原來古代有「跑馬行船」三分險之說。古代徵服自然的能力很差,加之造船技術落後,往往容易出現翻船事故。
  • 領會農村老話「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你的人生能少走彎路
    如果能掌握並領會這些俗語、老話的精髓,對自己的人生路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幫助,就比如這句「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父子不同舟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老百姓們大多從事農業勞作,又因為科技水平不發達,所以勞動力就成了一個家庭謀生的主要依賴。所以,在古代,男性通常都是家中的頂梁柱。因為從體力上來說,男性肯定要優於女性的,更何況古代女子還不能輕易拋頭露臉,外出做事也極不方便。
  • 老人常說: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有何含義?話糙理不糙
    文/清塵 老人常說: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有何含義?話糙理不糙一轉眼就到了十一月份,農曆九九剛過半月,古代九為陽,九九就是重陽節,而且個位數內九是最大,九九和久久又是同音。大家過節就會出遊,飲酒作樂啦,那村裡有老者在我們出發前告誡我們一下「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聽了以後你們會不會覺得好像聽懂了一部分,好像又什麼都沒懂。 我來告訴大家這可是有點講究的。這句話可以分開來看,前一句說的是開船有風險,一家人同船要謹慎。什麼?你可能會覺得奇怪?
  • 俗語「自古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有何講究,有什麼特殊道理?
    俗語「自古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有何講究,有什麼特殊道理?我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會從農村的老人口中聽到一些特別有意思的俗語,而這俗語一般來說都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它們只用一些簡單話語,就表達了質樸的大道理,雖然話糙卻理不糙。
  • 俗語: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啥意思?單身人士不妨看看
    俗語: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啥意思?單身人士不妨看看茶與酒是中國人發明的兩種最重要的飲品,他們兩者霸佔著,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茶與酒卻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東西。茶,在於清淡,令人回味無窮,使人心靜安神。
  • 農村俗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什麼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什麼意思?就像今天小編要說的一句俗話,叫做「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說的就是在餐桌上的忌諱,大家也來了解一下意思,看看究竟有沒有道理。前半句俗話的意思說的就是,在一切比較重要的酒席上,父親還有兒子是不能夠在同一張餐桌上吃飯的。
  • 古人講:「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
    古人講:「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茶為雅士飲,酒為豪傑品,茶和酒作為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兩種飲料,在古人的生活當中,這二者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之處是清茶,濁酒一杯千萬裡,相見何處是天涯?
  • 農村俗語:「酒為色媒,色為酒媒」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長大的人對農村的俗語絕對聽過很多,雖然每個地方的俗語可能有所不同,但大部分都是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話。  有些話就算放到現在來說都很有警示的作用,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酒為色媒,色為酒媒就是這樣。  這句話意思其實也不難理解,就是人們喝了酒之後就會讓人的神志不清醒,最後就可能會做出出格的事情。  而做了出格的事情,很多人都是因為喝酒後行為有問題,才會造成的。  其實這句話也是有很深的含義的,通常是勸說別人,不要誤入歧途,要做好自己的事。
  • 俗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說的是什麼意思,還真長見識!
    比如主人要坐什麼位置,吃飯的時候如何與人交談得體等等。這些歸根結底都屬於民間文化的範疇,經過數千年的變革,到了今天,酒桌文化依舊可以從中找尋它發展的來龍去脈。我國的民間俗語,就針對禮儀方面做出了很多忠告,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生活經驗的總結,並且一代代的相傳,很多人都從中受益良多。在我國農村,就講究一些風俗習慣,比如自己搭建房子,後面就不能栽樹,向別人借錢,也有很多的說法。
  • 俗語:「錢不借三,地不走三,酒不喝三」,這「三」是什麼意思?
    像「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打鐵不惜炭,養兒不惜飯」等等,令人看後,回味無窮,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好了,不閒扯了,今天,筆者帶來了一個俗語:「錢不借三,地不走三,酒不喝三」,你知道這裡面各自的「三」是何意嗎?
  • 俗語:早酒晚茶五更色,勸君千萬要不得,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早酒晚茶五更色,勸君千萬要不得,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為禮品與貢品。到兩晉、南北朝時,客來敬茶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社交禮儀。顏真卿《春夜啜茶聯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