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大學,除了物質上的準備之外,更應該做好心理上的準備。我從上大學的心理準備這方面來談談我的看法。
儘早了解學校環境。
收到錄取通知書的興奮勁,到開學時會逐漸平靜下來。隨著到校報到,大學生活就真正在眼前了。
這個時候,大一新生需要儘快了解學校的各種環境,包括一些硬體設施,比如校園概況、各建築物的位置和用途、運動場所。此外,還需要了解學校各院系,各行政部門及聯繫方式,師資力量,本專業的情況、學校有什麼社團。有的可以在校園網上了解,也有同學可能在高考填志願時已經了解了一些。
了解了學校的各種環境,就相當於自己心中有一個地圖。以後要辦什麼事,找什麼部門,就會非常方便。我覺得,一個人無論走到什麼地方,第一件事肯定是了解環境,這樣才能讓自己有安全感,有一種對世界的掌控感 。
儘快適應校園生活。
大學校園生活,對大家來說都是第一次,要儘快適應。
儘管有的同學在高中有過住校的經歷,但那時候,大家的時間基本都用在學習上,很少有其他方面的活動和交流,並且,一般一周或一個月可以回一次家,對家人的思念不強烈。
到了大學以後,除了本地學生,其他的學生都需要開水遠離家人的獨立生活。當今疫情之下,很多家長不能陪著進校門,所以學生更是要學會獨立處理各種事情。大大小小的事,都得自己操心。
新生首先要克服的是孤獨感。初次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周圍的一切都是新的,包括老師和同學。遠離家人的這種感覺很難受,尤其是第一二個星期,很多孩子難以適應。女孩子在這期間偷偷哭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迅速地交朋友,融入新集體很重要。最近距離的就是同宿舍同學,大家以後要在一起朝夕相處,是在校園裡最親近的人了。但因為彼此生活習慣的不同,由此帶來的矛盾也很多。我的原則是,不侵犯他人利益,與人為善,必要時可幫助別人,但也不能太討好。不能一個宿舍的開水都要你來打。做人不亢不卑就行。
儘快規劃自己的學習目標。
時刻要記住,你上大學是來學習的。一開學安頓下來之後,就要思考自己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規劃:
1 專業學習。
這是你的立足之本。所以,專業課程的學習一定要抓緊,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操作你都要會。這方面要多向學長們請教,多向老師請教。要儘早進入學生的角色。可以做一個年度目標的規劃,只有目標明確,你的行動才會更有動力。
2 英語和計算機的學習。
英語在大學也是很重要的,大一大二都會有英語的公共課。有的學校,進校之後會讓大家考一次英語,為的是分班。根據不同的英語水平編成不同的班級。此外,大學的四六級英語最好也早著手準備。
同樣的,計算機考試也要儘早準備。這些也是將來就業的一個敲門磚。
3 能當幹部就儘量當幹部。
大一開始,老師對學生也不了解。有時候會指定某些人當班幹部,根據是什麼,就看學生的表現力和活躍程度。在大學裡當班幹部,其實耽誤不了自己太多,你可以藉此機會認識更多的老師和同學,也得以提高自己的組織溝通能力,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當幾年幹部下來,你的能力會大不一樣。
將來就業時,是否當過班幹部也是很多單位看重的一點。所以,能當就儘量去當。沒有當不了幹部的學生,只有不想當的學生。你去當了,你就能當得下。要相信自己。
大學裡,老師最記得住的是這幾種人,學習成績好的,上課發言積極的,積極參加活動的,非常有個性特色的,上課坐在前排的,以及太差的,太調皮搗蛋的。至於那些默默無聞的,永遠坐在角落的,上課也不發言的。老師是基本沒有印象的。
所以,大學裡儘可能展現自己的實力。任何時候,實力就是魅力。
以上三點,是我認為上大學要做好的心理方面的準備。了解學校環境、適應學校生活、規劃學習目標,這三件事做好了,大學生活會過得更順利。
祝所有的學子們都擁有美好的大學生活!
我是小雲媽,一個初中生的媽媽,關注孩子教育和成長,歡迎關注、點讚和轉發分享,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