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京津滬京劇流派對口交流演唱會」首場演出在上海大劇院舉行。來自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天津京劇院、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和上海京劇院五大國家級重點京劇院團的京劇藝術工作者為觀眾展現了國粹的無限風採。本周六,大劇院還將進行「演唱會」的第二場精彩演出。
今年11月16日,京劇藝術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此為契機舉辦「京津滬京劇流派對口交流演唱會」,用當前京津滬京劇界最強的陣容展示這一中華文化瑰寶的魅力,促進京劇界大團結、大發展、大交流、大繁榮。「演唱會」全體組織參演人員抱著改革振興的精神,在演出編排上改革京劇演出的傳統程式,重在「流派對口交流」,為京劇界團結融合、同臺競藝作了一次嘗試。五大院團經過一個月的緊張籌備、反覆考量,最終向京津滬地區各流派老、中、青三代領軍人物發出英雄帖,兩場演出各有29位演員獻演。
昨晚,首場演出亮相的演員陣容是(按出場序):董圓圓、張豔玲、李國靜、袁慧琴、孫麗英、胡璇、魏積軍、康萬生、唐元才、李海燕、呂洋、李佩紅、隋曉慶、于魁智、張克、李軍、宋小川、金喜全、馬小曼、李經文、夏慧華、朱強、張建國、馮志孝、李勝素、王豔、史依弘、鄧沐瑋、尚長榮。從梅派青衣、李派老旦、裘派花臉、程派青衣、楊派老生、馬派老生、奚派老生到葉派小生,各流派的代表人物悉數登場,如此強勁的陣容,令臺下觀眾欣喜不已,贏得滿堂喝彩。
演出現場,三地名家「對口交流」的編排方式,讓觀眾欣賞到了一場別樣精彩的表演。演出按照流派分組,共十組,每組兩到三位名家演繹相同流派的精彩唱段,展示各自的藝術魅力,觀眾從中品味到了相同流派的不同意蘊。比如,北京京劇院的董圓圓、天津藝術職業學院的張豔玲和上海京劇院的李國靜率先登臺,各自拿出看家選段,演繹不同韻致的梅派青衣;國家京劇院的于魁智以《上天台》選段、天津青年京劇團的張克以《洪羊洞》選段,上海京劇院的李軍以《擊鼓罵曹》選段,各自展示了楊派老生的魅力;國家京劇院的李勝素、天津京劇院的王豔、上海京劇院的史依弘同組演繹的梅派青衣也精彩紛呈。最後,上海京劇院年過七旬的尚長榮壓軸登臺,為觀眾帶來《坐寨》選段,精彩的裘派花臉藝術轟動全場。演出結束後,演員悉數上臺,觀眾掌聲雷動,久久不肯散去。
(記者 邱儷華)
(責任編輯:崔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