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園林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作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徵的園林要素,能使園林空間體現生命的活力,富於四時的變化。
植物景觀設計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有關專家和決策部門針對當時城市園林建設中建築物、假山、噴泉等非生態體類的硬質景觀較多的現象再次提出的生態園林建設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為主題進行園林景觀建設,運用喬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過藝術手法,結合考慮各種生態因子的作用,充分發揮植物本身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來創造出與周圍環境相適宜、相協調,並表達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藝術空間,供人們觀賞。
但是,植物景觀設計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時代背景的。隨著生態園林建設的深入和發展以及景觀生態學、全球生態學等多學科的引入,植物景觀設計的內涵也在不斷擴展,現代的植物景觀設計概念不但包括視覺藝術效果的景觀,還包含生態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觀,甚至更深更廣的含義。
植物景觀設計對於城市及人居生態環境的改善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觀設計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滿足,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更是無從談起。儘管有許多研究者提出過這一方面的一些原則,但主要局限在科學性和藝術性等方面,不夠全面,因此,有必要尋求一個正確、全面的思想行動準則,以便在各種情況下把握植物景觀設計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