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影《千秋歲》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2020-12-06 史讀書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千秋歲》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首《千秋歲》為張先作品。寫的是悲歡離合之情,聲調激越,極盡曲折幽遠之能事。

張先,字子野,今浙江吳興人。宋仁宗天聖八年中進士,與歐陽修同年,晏殊為其座師。曾任宿州掾、吳江令、嘉禾判官等,晚年來往吳興、杭州之間,以放舟釣魚為樂,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遊。工詩詞,時與柳永齊名。享年八十九歲,著有《張子野詞》。

張先

這首詞的上闋完全用景物來烘託、暗示美好愛情橫遭阻抑的沉痛之情。起句即借鶗鴂的悲鳴來詔告美好的春光過去了。一個「又」字點明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傷情和春天一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惜春之情油然而起,故有「惜春更把殘紅折」的舉動,「殘紅」猶如破碎而又堅貞的愛情。「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表面上寫時令,寫景物,但實際是語意雙關,說的是愛情遭到破壞。「梅子黃時雨」是正常的,但梅子青時,便被無情的風暴突襲,就是災難了。經過這場暴雨,美好的春光便在鶗鴂聲中歸去。被冷落的人如同這柳樹,愛情如柳絮一般逝去。

下片前兩句「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來得很突然,傷春之時,突然響起的琵琶聲,傾訴不平的最強音,直擊人的心靈。在極怨的氣勢下,受害者表達了他的決心,「天不老,情難絕」。這兩句應是化用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但句意卻不完全一樣,此處強調的是天不老,愛情也永不斷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絲、思,諧音雙關,在這個情網裡,他們通過千萬個結,把彼此牢牢地系住,誰想破壞都不行。情思未了,不覺春宵已過,東窗未白,殘月猶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張先對詞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他寫的慢詞中有很多名句,因此傳播久遠,促進了慢詞的創作,為柳永大量創作慢詞開了先路。不過他的詞因為內容較單薄和思想的平庸,導致不能入大家之列。李清照《詞論》就評其詞說:「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

相關焦點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這三句是本首詞的高潮部分,這些詞在現代的歌曲裡也經常出現,可謂經典。張先,宋早期的婉約派詞人,蘇軾的好朋友之一,此人懂旋律,是詞曲都能寫的人,是個多情之人,八十歲左右還娶一小妾。張先又名張三中,他有首詞這樣寫到,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別人就稱他『』張三中』』。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千秋歲·數聲鶗鴂宋 · 張先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這首張先的《千秋歲》詞意雋永,用極精簡的字詞描寫了愛情橫遭阻抑的幽怨情懷和堅決不移的信念,聲調激越,極盡曲折幽怨之能事。最喜歡的是「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這一句,讓人深覺纏綿婉轉,百轉千回,意猶未盡。特別是在思念一個人的時候,這句詞更是能融進人的心裡。
  • 如詩千秋歲,曾經擁有,才會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這是充滿著哀愁,憂鬱,苦悶的十個字。每個人品讀都會有身在其中,勾起心底事的感覺。本是出自張先的《千秋歲》,是一首愛情相思的充滿怨恨的詞,但只此一句卻可以引發出無數種相同的感情,或生活苦悶,或事業不順,或愛情波折,或家庭矛盾,種種都是中有千千結。
  • 一天一首古詩詞: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永豐柳:唐時洛陽永豐坊西南角荒園中有垂柳一株被冷落,白居易賦《楊柳枝詞》"永豐東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以喻家妓小蠻。後傳入樂府,因以「永豐柳」泛指園柳,喻孤寂無靠的女子。 花飛雪:指柳絮。 把:持,握。么弦:琵琶的第四弦,各弦中最細,故稱。亦泛指短弦、小弦。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 情深莫過於張三影的這首《千秋歲》
    可能很多人對他的生平不了解,但他的作品卻多有聽說。比如這句 "雲破月來花弄影",加上"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這三句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了張先的另一個名稱張三影,他自己也說這是他得意的文字。但既然能與柳永齊名,肯定不止這些作品,我們今天一起來看這首詞,"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同樣為經典詞作,流傳甚廣。
  • 《宋詞》他與柳永齊名,寫出了「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他與柳永齊名他在仕途上並不如意,做過縣令、判官、通判、知州等官他曾經做過知安陸縣事,所以被稱為「張安陸」最得意的三句詩是「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宋詞》中收錄的張先的詞,共六首。01千秋歲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讀張先《千秋歲》,念相思情深
    一首《千秋歲》,將詩人心中堅定又幽怨的情感抒發得淋漓盡致,為了他們的愛情,他不惜與世俗對抗,不論現實有多殘酷,他都始終堅定如一。「天不老,情難絕。」蒼天有情不會老去,真情永遠無法斷絕,詩中主人公那堅定不移如磐石一般的心志,就同那沒有盡頭的青天一般悠久漫長。
  • 每天一首古詩詞|張先: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千秋歲》這首詞以細膩的筆觸和悽美的景致,書寫了愛情橫遭阻隔的幽怨,以及主人公對愛情矢志不渝的信念。你看那永豐坊的柳樹,在無人的庭院中顧自灑落飛絮如同飄雪。下闋則直抒胸臆,表達主人公對愛情的堅貞。切莫把那琵琶的細弦輕輕撥動啊,我內心那深深的哀怨,縱然琵琶聲聲也無法訴說。天如有情就不會老,真情也永不會斷絕。那多情的心兒就像雙絲網,中間有千千萬萬個結。
  • 不負深情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千秋歲·數聲鶗鴂》宋·張先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上闕:杜鵑輕啼,春天又要走了,無奈風雨摧殘,花凋零的更快,想把它摘下來,珍藏起來,卻也如那漫天的柳絮無法保留。
  • 好詞必讀: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不是寫的戀愛情緒,是離思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宋朝張先《千秋歲》詩文漫讀:杜鵑啼時,是報春天即將歸去。因為愛惜春天,於是要把那些不多的花摘下來。「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總有千千結。」這才引出了這首詩的金句。是無論外在的環境如何的變化,尤其是在這種狂風當中,更加分明了自己心中的感情和思念,是大風吹不走的,是春天帶不去的。只要天地不老,心中的感情就不會斷絕。心就像用兩根絲結成的網,那些情感化作了一個一個的結,春天去了也帶不走,狂風吹過,它依然在。這是一種對自身感情的肯定,也帶著一定的無奈。
  • 煙雨夜讀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能夠一起在夜雨中,共坐西窗,同剪燭花,該是多麼幸福甜蜜的事情,又是何其遙遠的事情。這一場大雨,下在無數人的心中,至今依然。千秋歲張先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天因無情天不老,人緣有情情難絕。誰在撥動琴弦?幽怨的曲調令人愁腸百結。
  • 愛情的春天地老天荒: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鶗鴂又奈如何?
    愛情是生命的春天,任何人總有一段情難捨,也總有一個人不忘,映在雙眸,擎在心尖。這段情在雨裡輕輕曼舞。在風裡柔柔訴說。你多了溫暖和陪伴,即使天涯海角的遙望,也默默珍惜,像在細水長流中守候;愛溫暖,情豐盈,相遇很美,美到心心相印相牽,使得山水相依,天涯海角不再遙遠。有緣千裡來相會,緣分很暖,暖到落淚。緣分很冷,冷到無緣對面不識君,愛情沒有發生,也是圓滿的。
  • 張先《千秋歲》,情深幾許?似雙網絲,有千千結,天不老而情難絕
    而張先這首千古流傳的《千秋歲》,正是寫男女悲歡離合之情,他們的愛情受到阻礙,卻依然堅定不移。《千秋歲·數聲鶗鴂》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 【原創】心似雙絲網 中有千千結
    在暖陽中,坐一把寬大的、舊式的搖椅,戴上耳機,聽一支心儀的曲子,閉上眼睛,慢慢的梳理思緒,想想心事,在我,是冬日裡最愜意的事情。匆匆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感覺臉上有些涼意,我知道這是花仙子在今年灑落的最後一把花瓣兒。雪花兒如絮,縈樹繞籬,盈了風景,瘦了季節。窗外紅梅似笑非笑,我懶懶的窩在陽臺的角落,斜倚水仙,看雪,賞梅,回憶遠方的你。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六首唯美卻讓人「斷腸」的詩詞
    有一種情,有一種牽掛,有一種思念,有一種回憶,只要身在人世,就會天長地久永存。惆悵就像那江頭的流水聲,永遠也流不盡。要不是愛的太深,要不是思得太深,要不是念得太深,又何必年年不忘,要不是再難與你相見,又怎會惆悵不盡。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這詩詞裡隱藏一秘密,古代女生都懂
    如《紅樓夢》中的清朝女性,不少都會編結,其中尤以薛寶釵的丫頭鶯兒最拿手。在第三十五回中,作者曹雪芹專門寫了「黃金鶯巧結梅花絡」一段,當時賈寶玉請鶯兒打幾根絡子——鶯兒道:「裝什麼的絡子?」寶玉見問,便笑道:「不管裝什麼的,你都每樣打幾個罷。」鶯兒拍手笑道:「這還了得!
  • 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1:你就記著,只要你不怕疼,不怕死,不要臉,就沒有你拿不下的東西。2:認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就這麼一輩子,下一世你可能就不在這個世界了,有些煩惱,丟掉了,才有風輕雲淡的機會3:願餘生有人鮮衣怒馬,陪你看烈焰繁花,願????餘生有人素麵白紗,陪你度恬淡年華。
  •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前世,我虔誠地為你祈禱,希望你的腳步是為我而來;我希望你的眼睛會隨著我的一舉一動而動;在你凝視的餘暉中,我可以看到我身影的一個微弱的影子,即使,即使只是那模糊的輪廓,我也心滿意足。就像一隻追逐太陽的飛蛾,即使有柔韌的翅膀,仍然看不見你的臉,只能在你行走過的空間裡尋找你的蹤跡,它似有似無的溫暖,仿佛在告訴你的到來,否定我的跟隨。來世,我想變成一滴眼淚,藏在你的眼睛的深處,即使你看不見我,但我可以陪你風雨,即使你總是跟著前面的風景,我也可以在你的世界,我可以陪你每一分,每一秒,知道你的痛苦,看到你的強壯,陪你一粥一菜。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婉約派張先的這首詞把情字娓娓道來
    這位幕士說:「柳永的中調適合十七八歲的女郎拿紅牙板來唱,而蘇學士的詞適合關西大漢彈著銅琵琶來唱。」一則小故事,讓人們對豪放派和婉約派有什麼不同之處豁然開朗。豪放派有豪放派的金戈鐵馬,快意江湖,大江東去;婉約派有婉約派的別情離緒、風光旖旎,曉風殘月。今天介紹一首張先的代表作,來感受一下婉約派這種溫婉清麗之秀美。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淺談中國結的由來
    《周易·繫辭》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目契」,東漢鄭玄在《周易注》中道:「結繩為記,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春秋左傳集解》云:「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揚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由此可見這結可不是單單記事這麼簡單,它還被賦予了契約的法律意味,這「結」也因此地位大大提高,備受人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