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千秋歲》

這首《千秋歲》為張先作品。寫的是悲歡離合之情,聲調激越,極盡曲折幽遠之能事。
張先,字子野,今浙江吳興人。宋仁宗天聖八年中進士,與歐陽修同年,晏殊為其座師。曾任宿州掾、吳江令、嘉禾判官等,晚年來往吳興、杭州之間,以放舟釣魚為樂,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遊。工詩詞,時與柳永齊名。享年八十九歲,著有《張子野詞》。

這首詞的上闋完全用景物來烘託、暗示美好愛情橫遭阻抑的沉痛之情。起句即借鶗鴂的悲鳴來詔告美好的春光過去了。一個「又」字點明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傷情和春天一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惜春之情油然而起,故有「惜春更把殘紅折」的舉動,「殘紅」猶如破碎而又堅貞的愛情。「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表面上寫時令,寫景物,但實際是語意雙關,說的是愛情遭到破壞。「梅子黃時雨」是正常的,但梅子青時,便被無情的風暴突襲,就是災難了。經過這場暴雨,美好的春光便在鶗鴂聲中歸去。被冷落的人如同這柳樹,愛情如柳絮一般逝去。
下片前兩句「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來得很突然,傷春之時,突然響起的琵琶聲,傾訴不平的最強音,直擊人的心靈。在極怨的氣勢下,受害者表達了他的決心,「天不老,情難絕」。這兩句應是化用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但句意卻不完全一樣,此處強調的是天不老,愛情也永不斷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絲、思,諧音雙關,在這個情網裡,他們通過千萬個結,把彼此牢牢地系住,誰想破壞都不行。情思未了,不覺春宵已過,東窗未白,殘月猶明。

張先對詞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他寫的慢詞中有很多名句,因此傳播久遠,促進了慢詞的創作,為柳永大量創作慢詞開了先路。不過他的詞因為內容較單薄和思想的平庸,導致不能入大家之列。李清照《詞論》就評其詞說:「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