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共同籤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機制框架協議

2020-12-19 華龍網

  重慶日報訊 (記者 陳維燈)12月7日,首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論壇在渝舉行。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直轄市)、5個副省級城市的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和中國長江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日報、E20環境平臺共同籤署了全面參與長江大保護,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機制的框架協議。

  該協議由重慶日報參與聯合發起,協議不僅有利於協同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推進生態環境聯防聯控,更有利於破解沿線環保產業發展難題,推動創新協同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合力打造長江經濟帶重要經濟增長極。

  重慶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張勇介紹,生態環境產業是生態環境保護的技術和物質支撐,要為老百姓提供更多惠及民生福祉的優質環境產品,必須有高質量、高水平的生態環境產業。

  長江經濟帶聚集了40%以上的全國生態環境產業,作為中國最為發達的生態環境產業聚集地,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大發展需要建立競爭有序、合作頻繁的良性產業發展生態圈。

  作為中國生態環境產業最聚集的地區,長江經濟帶萬家生態環境企業肩負著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修復長江生態和促進地方經濟綠色發展的歷史使命。

  張勇介紹,區域協同是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然要求,突破行政區劃壁壘,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是長江大保護的必然要求。有必要建立對話協商和統一行動機制,把自身發展放到協同發展的大局之中,助推錯位發展、協調發展、融合發展,合力發展。

  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機制,將有利於建立共商機制,通過協商決定合作規則與協同行動;建立共建機制,共同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研究機構,研究共同關注的產業發展基礎性問題;建立共贏機制,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生態環境產業一體化市場,推進長江大保護工程的順利實施。

  為此,2018年5月,重慶日報聯合長江上遊地區行業協會及相關單位發出了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機制的「重慶倡議」,得到了長江經濟帶各地環保產業協會及相關企業的積極響應。

  12月7日,在「重慶倡議」的基礎上,各方共同籤署了全面參與長江大保護,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機制的框架協議。

  論壇·專家聲音>>>

  助推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12月7日,出席首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論壇的各位專家學者,就如何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

  重慶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張勇:

  長江經濟帶是中國最發達的生態環境產業聚集地,聚集了全國40%以上的生態環境產業。

  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保護長江是國家重大戰略,生態環境產業作為生態環境事業的供給側,必須擔當共抓大保護的具體職責,必須擔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者。作為中國生態環境產業最聚集的地區,長江經濟帶萬家生態環境企業肩負著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修復長江生態和促進地方經濟綠色發展的歷史使命。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行業協會必將在服務、諮詢、溝通、監督、公正、自律、協調等各項職能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湖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秘書長李漢武:

  近年來湖北省為保護長江生態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沿江11省市共飲長江水。」只有在區域聯動、協同發展合作機制下,才能推動沿江各協會、企業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長江生態保護。

  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參與是生態環境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完成長江大保護目標任務的必然要求。本屆論壇參與籤署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機制框架協議的各方將致力於開放平臺建設,爭取政府支持,集聚各界力量,規範行業秩序,讓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成為名副其實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葛洲壩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郭成洲:

  葛洲壩集團與四川、重慶的合作源遠流長,在兩地投資、建設了一系列工程,還設有三家子企業,多個分支機構。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重慶、四川兩地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高質量發展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綠色發展。

  葛洲壩集團從誕生之初,就一直為了綠色發展而努力,並形成了一系列獨特技術與產業優勢。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機制的推動下,我們真誠希望與各地政府、三峽集團與知名環境企業攜手,譜寫新的綠色發展篇章,共護母親河。

  四川發展國潤環境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順:

  截至2017年底,國潤環境投資有限公司資產規模達到22個億。公司以水務起家,下一步還將拓展新興的環保業務,主要為固廢處理和技術服務兩個板塊,打造「1+2」的業務體系。去年,國潤環境通過合資合作,在固廢處理和技術服務領域分別成立了2家公司,實現了有機廢棄物和關鍵環保技術方面的布局。在企業和項目挑選上,公司更偏向與有技術優勢和成長空間的環保企業進行投資合作。

  創新是產業發展和大保護任務完成的第一推動力。在多邊合作空間巨大的背景下,協議各方將把推動產業體制、機制、模式和技術創新放在協同發展框架的核心位置,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大發展建立一個競爭有序、合作頻繁的良性產業發展生態圈。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兩山經濟》作者傅濤: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合作機制是一個面向社會和面向未來的創新機制設計,這一機制的建立對綠色發展和協調發展的意義重大。

  區域協同是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然要求,突破行政區劃壁壘,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是長江大保護的必然要求。有必要建立對話協商和統一行動機制,把自身發展放到協同發展的大局之中,實現錯位發展、協調發展、融合發展,合力發展。

相關焦點

  • 長江中遊4省會城市深化交流合作 共同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梁
    在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市場一體化、產業協同、物流客流便利化、生態環保聯防聯治、公共服務共享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實現了合作聯動、互利共贏——  同飲一江水,親如一家人。  時隔4年,武漢、長沙、合肥、南昌中部4省會城市主要領導再度「聚首」江城武漢,參加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五屆會商會,總結既有成果,共謀未來發展。
  • 協同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環保戰略框架協議籤署
    □記者 賈瑞君 報導  本報東營訊 6月15日,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與東營市人民政府籤署協同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保護戰略框架協議。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黃河流域暨三角洲生態環境監測信息與保護監督管理數據中心」、組建「黃河流域三角洲生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支持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和相關研究成果轉化應用,協同推進黃河三角洲和全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長江環保集團與重慶市銅梁區籤署共抓長江大保護合作框架協議
    9月9日,長江環保集團與重慶市銅梁區籤署共抓長江大保護合作框架協議,銅梁區委副書記、區長姜國傑,長江環保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世平出席籤約儀式。
  • 昆明東川區攜手這個集團保護長江生態環境
    活動現場 東川區委宣傳部供圖雲南網訊(通訊員 吳麗 雷斌)近日,昆明市東川區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籤署《共抓長江大保護合作框架協議》,攜手保護長江生態環境。這是東川認真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的重大舉措。
  •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這次考察,總書記深入長江、運河岸線和南水北調水利樞紐調研,對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涉「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對新發展階段下江蘇發展提出新任務和新要求。江蘇和南京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圍繞長江「水」下足功夫,始終做到三個堅持。堅持把生態優先放在絕對首位。
  •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此,我們要做好戰略謀劃,努力實現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一要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
  • 長江春水綠堪染——上海勇當長江經濟帶生態大保護排頭兵
    不久前發布的《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報告(2017)》顯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水平呈穩定上升的趨勢,其中,上海持續保持首位。為了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上海日前審議通過了《崇明區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7—2035)》,要把崇明打造成長江經濟帶生態大保護的標杆和典範。按照《規劃》,預計至2035年,崇明將基本建成長江生態環境大保護的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發展的先行區。
  • [快訊]格林美:公司與湖北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籤署下屬公司...
    [快訊]格林美:公司與湖北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籤署下屬公司與相關綠色產業項目混改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時間:2020年10月11日 17:25:37&nbsp中財網   CFi.CN訊:為進一步促進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同時提升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林美」、「公司」或「乙方」)循環經濟產業的戰略價值,近日,公司與湖北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省長投集團」或「甲方」)本著「自願平等、友好合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經友好協商,一致同意充分發揮各自在資源、資金、品牌、技術的優勢,就循環經濟產業園
  • 長江環保集團正式入股江蘇金陵環境
    、市長韓立明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在南京舉行座談,座談結束後三峽集團所屬長江環保集團南京市國資委南京水務集團共同籤署股權合作框架協議。2020年1月21日,【也就是合作框架協議籤署之日】,南京水務集團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股權合作所涉——江蘇金陵環境有限公司股權價值評估遴選評估機構項目、淨資產審計遴選審計機構項目發布招標公告。
  • 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與諸暨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9月4日上午,諸暨市政府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共抓長江經濟帶環境大保護」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會展中心舉行。
  • 35家校地攜手成立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聯盟
    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聯盟多數由長江經濟帶沿線的11個省、市的涉農高校、科研機構、技術推廣優勢單位和地方政府組成,目的在於聚集優勢科研力量和科技資源,著力解決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在研究和應用中的重大戰略和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綠色農業研究的科研協同創新與示範,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
  • 「長江經濟帶與民族地區發展研討會」在重慶涪陵舉行 生態文明發展...
    在西南地區各民族地區發展建設的關鍵時期,如何實現國家戰略與建設發展的統一?如何以生態發展為核心,推動長江經濟帶的建設?如何加強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文化交流與民生發展?    4月15-17日,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與長江師範學院共同舉辦「長江經濟帶與民族地區發展研討會」,來自全國十餘個省、市、自治區,近90名專家學者圍繞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區域產業綠色創新發展、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等進行宏觀思考與理論探討。
  • 三峽集團與南京市共促長江生態環保新合作
    這是雙方繼今年1月籤署股權合作框架協議後,共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戰略思想的又一重要舉措。三峽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王琳,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孫志禹;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市領導楊學鵬、霍慧萍、沈劍榮、吳煒、王國夫等出席。
  •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在華東師範大學發布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助力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華東師範大學於2020年12月12日發布了「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據悉,該指數自2015年起每年對外發布,今年是第6次對外發布。
  • 贛粵桂籤署旅居養老合作框架協議
    新華社南昌11月7日電(記者袁慧晶)記者從江西省民政廳獲悉,江西、廣東、廣西三省區民政廳6日共同籤署旅居養老合作框架協議,將充分發揮各地在生態、氣候、環境、文化、資源等方面的互補優勢,以旅居康養為重點,以市場化運作為手段,鼓勵三省區養老社會組織、養老服務企業等積極參與,共同打造旅居養老新模式,推動養老服務業高質量、協同、融合發展
  • 我市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籤訂合作框架協議
    我市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籤訂合作框架協議 來源: 南通市生態環境局 發布時間:2020-11-16 字體:[ 大 中 小 ] 11月12日,南通市人民政府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籤訂共抓長江大保護合作框架協議。
  • 紮實推進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加強跨區域合作,探索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支持頂山—汊河、浦口—南譙、江寧—博望等省際毗鄰區域開展深度合作」。 「頂山—汊河」「浦口—南譙」「江寧—博望」位於江蘇與安徽省際毗鄰區域。 2019年以來,皖蘇兩省已達成「毗鄰共識」,通過共建一體化發展新型功能區,下好一體化發展「先手棋」,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
  • 合肥等四省會城市第8次「握手」 共同建設特大城市群
    產業共興旅遊金融科技合作不斷深入深化四省會城市產業發展協同協作。旅遊產業合作不斷深入,推出了長江經濟帶旅遊精品線路,並共同推出了「美麗中三角,我的家鄉我的城」旅遊品牌,聯合赴國內重要旅遊市場開展旅遊促銷。以「攜手中三角、合作研學遊」為主題,組織開展長江中遊城市群主題遊活動,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15個城市深入開展了互動交流,拓展了合作渠道。
  • 四川廣電與深圳報業 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深圳特區報訊 昨日下午,四川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總編輯劉成安,深圳報業集團黨組副書記、副社長、總經理王躍軍分別代表雙方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四川廣播電視臺與深圳報業集團的戰略合作,將秉承全面合作、互利共贏的理念,依託雙方資源優勢,在地鐵媒體廣告業務、文博會、文化產業投資等方面開展合作,全方位打造媒體平臺,實現文化與產業的全面融合,做大做強國有傳媒集團,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 青平:推動長江經濟帶更好更快發展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加快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回顧過去五年,沿江省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展望新階段,必須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