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北京-景山

2020-08-27 一個人的漫長旅程

這篇文章還是圍著故宮說,故宮的後面是景山, 景山所在地原本是永定河故道,永定河改道後逐漸成為土丘,金代大定十九年,金章宗將這裡建為皇家苑囿,稱北苑,元世祖忽必烈時這裡是皇家後苑,名青山,明初朝廷曾在景山堆煤,以防元朝殘部圍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所以又稱煤山,永樂興建紫禁城時將開挖護城河的泥土堆積於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萬歲山,也是大內的鎮山,清順治十二年(1655),改名為景山。

景山

景山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軍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檢縊死於萬歲山東麓一株老槐樹上,如今那裡有塊碑,名為明思宗殉國處,清軍入關後,為籠絡人心,將此槐樹稱為「罪槐」,用鐵鏈鎖住,並規定清室皇族成員路過此地都要下馬步行。民國17年(1928年),景山被闢為公園,景山現在的建築群包括:綺望樓、山脊五亭、壽皇殿、永恩殿、觀德殿和關帝廟等。

景山路線圖

綺望樓

從南門買票進入景山公園(門票2元)後首先看到的就是綺望樓,它依山而築,樓閣三楹,清代乾隆時在樓東南側建有八旗子弟學校(已無存),綺望樓就是當時建的,用以供奉孔子牌位。

綺望樓

景山

綺望樓後就是景山,由五座山峰組成,高43米,東、西、北三面砌有爬山磴道。山頂五亭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中峰為萬春亭,它的西側是輯芳亭,東側是觀妙亭;兩亭外側還有兩座圓形、重簷藍琉璃瓦亭,西為富覽亭,東名周賞亭。

富覽亭

那個時候每座亭內都設有銅鑄佛像一尊,統叫五位神,也有代表甘、辛、苦、酸、鹹的五味神之稱,1900年八國聯軍掠走四尊、砸毀了萬春亭中的毗盧遮那佛,如今萬春亭中的毗盧遮那佛是修復的了,其他四個亭子則空空如也。

輯芳亭

萬春亭也是俯瞰故宮的最佳地點,也是景山內遊客最多的地方,周賞亭下就是明思宗殉國處,原樹早已枯死伐除,現存槐樹為重新栽種。往前走是壽皇亭,金、元時期就有建築,明代在原建築的基礎上修建了壽皇亭,崇禎末年,皇帝曾在壽皇亭中觀看臣子射箭,清代原建築損壞未修,1956年,在原址重修了壽皇亭。

景山

壽皇殿

景山北面是壽皇殿,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就有了,明代的壽皇殿分四進,為明朝皇帝遊玩和練習射箭的場所。順治皇帝曾停靈於壽皇殿。雍正年間,雍正皇帝將康熙帝的畫像供奉於壽皇殿,從此壽皇殿正式成為了祭祀祖先的神御殿。

壽皇殿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認為明代壽皇殿的位置與北京城中軸線不重合,規模又低於同種功能的圓明園安佑宮,不能體現對祖先的尊重,於是將明代壽皇殿建築拆除(當時,乾隆皇帝正在將雍和宮改建為藏傳佛教寺院,為了避免浪費,於是把本應拆除的明代壽皇殿最後的三座閣樓整體遷建到雍和宮),移建到壽皇殿至景山正北面,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九舉牌坊

乾隆十五年(1750年)新的壽皇殿完成,乾隆下令將之前供奉在其他地方的清帝畫像都移到壽皇殿,並規定以後故去的皇帝、后妃御容像及印璽,都要供奉於壽皇殿中,成為定製。

壽皇殿

壽皇殿內部安置有大龍櫃,櫃內收藏著清代皇帝、后妃的各類畫像。每年正月初一、清明、中元、霜降、冬至、萬壽、除夕七個節令,清代皇室都要在壽皇殿舉行盛大的祭祖儀式。

九舉牌坊

壽皇殿是一處單獨的院落,門口是三座九舉牌坊,建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目的是裝飾壽皇殿。三座牌坊皆為四柱三間九樓式結構,黃琉璃筒瓦廡殿頂,皆為,通面寬約16米,牌樓上繪有墨線金龍枋心旋子彩畫,雕有各種鎦金的龍鳳圖案,寓意富貴吉祥。

九舉牌坊

南牌樓的南、北兩側匾額分別題有「顯承無斁」、「昭格惟馨」四字;西牌樓的東、西側匾額分別題有「舊典時式」、「世德作求」四字;東牌樓的東、西側匾額分別題有「繼序其皇」、「紹聞祗遹」四字,這些字都是乾隆所題。

麒麟

每座牌樓的四個夾柱石上均雕有兩隻神獸,在夾柱石旁的地面上也雕有側臥的八隻神獸,這些長著龍頭、鹿角、牛蹄、獅尾的神獸就是麒麟,寓意世道昌盛、國泰民安。

麒麟

九舉牌樓曾在1947年大修,2007年再次重修,牌樓的梁柱原為金絲楠木柱,重修後才改為混凝土柱。   

壽皇殿

牌樓後是磚城門,為牌樓式拱券門三座,黃琉璃瓦廡殿頂,門口有乾隆時期雕鑿的石獅一對,門後是神廚與神庫。

井亭

之後的壽皇門是內院正門,黃琉璃筒瓦歇山頂,又稱戟門,中間為御路,1981年4月10日晚,由於用電不慎引起火災被全部燒毀,現在的是重建的,門外東側原有娑羅樹一株,已經不復存在了。

壽皇殿

門後就是壽皇殿,殿覆黃琉璃筒瓦重簷廡殿頂,繪有和璽彩畫,簷下明間懸滿漢文壽皇殿木匾額,前正中有御路,雕二龍戲珠,壽皇殿前有東西配殿,原本存放正殿祭祀用品及祭祀樂器,如今是展覽室。

御路

壽皇殿在清代時內部靠後分有隔間,常年懸掛、供奉著自康熙帝起始的歷代皇帝肖像,康熙的隔間居中,其餘皇帝隔間依照昭穆在其左右,同堂異室,至清亡時殿內隔間情況為:東起,第一間光緒、第二間鹹豐、第三間嘉慶、第四間雍正、第五間康熙、第六間乾隆、第七間道光、第八間同治,隔間內除有肖像外,還陳列有神龕、牌位、皇帝生前的小部分服飾、珍寶器玩、璽印和佛塔等物。

壽皇殿

壽皇殿內部原本還安置有大龍櫃,櫃內收貯著大批清代帝后妃嬪的各類畫像,這些畫像在清代檔案中,皇帝的被稱為&34;,后妃的被稱為&34;,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法軍佔領壽皇殿,並將該殿作為司令部,殿內的部分繪畫、陳設被他們劫掠而走,這部分被竊物今日仍在海外收藏機構和私人手中。

壽皇殿

1955年,壽皇殿被交由北京少年宮使用,原存神龕、家具等物品移交故宮,殿內被拆改,直到2013年12月31日,壽皇殿建築群才正式回歸景山公園,經歷4年修繕後,2018年壽皇殿才重新開放(需單獨預約),並推出了景山壽皇殿歷史文化展。

壽皇殿

壽皇殿旁有兩朵殿,分別是衍慶殿和綿禧殿,黃琉璃筒瓦歇山調大脊,曾經是藏愛新覺羅族譜玉牒的地方,如今內部不開放。

衍慶殿

綿禧殿

壽皇殿左右各有1座碑亭,黃琉璃筒瓦重簷八角攢尖頂,放有乾隆石碑。

碑亭

永思殿

壽皇殿東是永思殿、觀德殿,永思殿始建於明代,是繼位皇帝為先帝守靈時休息的地方,歷史上在永思殿曾經多次停放皇帝靈柩,並在這裡進行祭祀活動,永思殿為五大開間,是金絲楠木的建築,後來因為年久失修而殘毀,由於無力修復,於1941年被迫申報拆除,至於永思殿的宮門和前後院的東西配殿仍保持著原狀,只是院牆殘損不齊。

景山

觀德殿

觀德殿始建於萬曆二十八年五月,明清時期,這裡曾是皇帝觀看兒臣射箭之處,自清代乾隆起,便改為停放帝後的靈柩之處。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病逝於乾隆東巡迴京的青雀舫內,乾隆帝悲痛萬分,不僅為富察皇后舉辦了空前的「天下臣民一律為國母故世服喪」的高規格喪儀,並破除先例親自降旨定大行皇后諡號為「孝賢」,還耗費巨資、動用八千餘工匠挪蓋了富察皇后出宮停放棺木的地方——觀德殿,觀德殿建築群為四進院落,還未開放。

景山

關帝廟

觀德殿前是植物園,旁邊是護國忠義廟,始建於明代,原在東門內,坐東朝西,一進院。清乾隆九年(1744年)挪建到觀德殿東,坐北朝南,並進行了擴建,18年修復後才對外開放,前院供奉關帝,後院供奉玄武,玄武殿後還有花園,目前東西配殿為展覽。

景山

景山西北原有興慶閣,在興慶閣左右及南部,曾建有大量教習(藝)房,已毀,曾為北京市少年宮足球場和籃球場,目前在考古發掘;東北的集祥閣和興慶閣一樣,是作為一對皇家糧倉的身份而被建立起來的,採用黃琉璃筒瓦綠剪邊的重樓,四角為攢尖頂,閣中並沒有階梯,目前正在修繕。

景山

目前景山未開放區域就是還在修繕的觀德殿、永思殿、興慶閣和集祥閣了,期待他們早日開放,喜歡就關注我哦,下一篇文章見

相關焦點

  • 北京景山的那些「曾用名」
    位於北京中軸線的景山,高約43米,曾是明清時期皇家遊幸之地,清代還成為停放梓宮的場所,辛亥革命後,這座皇家禁園於1928年對外開放。作為北京市中軸線上的一座土山,除了營建特色之外,景山還有著諸多的歷史文化關注點,而其中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其稱謂的多樣化。
  • 景山,回來了!!
    (圖片來自微博:三毛在北京)景山壽皇殿的全面開放標誌著,咱老北京中軸線上的建築終於實現完整的亮相了!一起吃過的冰糖葫蘆一起玩過那個蹺蹺板,一起爬到山頂的景山公園,北京人是喜歡這裡,不僅僅因為它春天的牡丹特別美,還有鬱金香也特出名兒,更不是因為它的歷史悠久,更多是因為,那時我們閒了就去景山散散步,悶了就去河沿兒溜溜彎兒
  • 北京流行打卡地:景山公園,北京市中心,故宮博物院
    她說,"我想去北京"。北京是我們根深蒂固的目的地,故宮、天壇、長城、頤和園都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地方。北京的旅遊景點大多聚集在故宮附近,但今天小編不會帶領大家走進那些我們熟悉的地方,而是走進一座小山,但這是北京旅遊必須打卡的地方。這裡是北京曾經的制高點,登上這座"小土丘",可以領略整個故宮的雄偉。
  • 景山公園萬春亭的震撼:不僅有北京中軸線,還有一覽無遺的景觀
    北京景山公園的萬春亭曾經是北京內城的最高點,在這個上面觀看,最明顯的觀感就是北京中軸線的南北兩端:南中軸線是故宮一線、北中軸線則是地安門一線。北京景山公園萬春亭從北京景山公園向南看,就是北京中軸線的南端,這裡面正對著就是故宮博物院的北門——神武門。
  • 北京中軸線上的公園——景山公園
    景山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景山前街,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上,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隔街相望,是明、清兩代的御苑。公園中心的景山為堆土而成,曾是全城的制高點。 (圖 在故宮博物院仰望景山)景山公園遊覽示意圖。
  • 仲泊遊水墨尋影《北京舊跡》之景山
    【中網資訊書畫】仲泊遊以水墨語言追憶北京舊跡,北京是一座有故事的都城,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畫家以點滴往事寫意晚清民初的過往人物及老北京風景片段。去喚起人們對北京悠悠歲月的回味。  景山,元、明開建,清初改稱景山。乾隆興建,山上叢林茂盛、鶴、鹿成群,寓示長壽。景山有五座山峰組成,為北京制高點。
  • 北京故宮北門和景山公園:歷史和現代反差最大的地區
    北京故宮是來北京旅遊的人必定要造訪的地方,故宮也是北京最標誌性的建築物。北京故宮博物館的北門正對著景山公園,二者之間就是遊客絡繹不絕得景山前街。北京故宮和景山都是位於北京中軸線之上,這段地方組成了北京最核心的景觀。在這個北京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歷史上人非常少,而現在遊客絡繹不絕。對於故宮和景山,人們很少想到的一個事情是:這地方歷史的景觀與現在完全不同:歷史上故宮北側是京城內比較安靜的地區,而現在卻成為北京旅遊熱情最高,人最多的地區。
  • 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公園,可以俯瞰故宮全景,還能欣賞牡丹花
    去故宮遊玩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在北京城南北中軸線的中心點上,有一座可以俯瞰故宮全景,一覽京城軸線的景山公園。公園內的中峰曾經是老北京城的最高點,中峰上的亭子叫「萬春亭」,是遊客來到景山公園必去的地方,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北京中心城區,拍攝故宮全景。
  • 2020北京景山公園五一遊玩攻略(附購票入口)
    >圖片來源攝圖網(ID:500348427)  ➤北京景山公園門票預約平臺:暢遊公園  ➤北京景山公園門票預約入口:  (網址:https://www.bjgyol.com.cn/ )  隨著氣溫回升,景山公園牡丹進入盛花期
  • 經典北京:老外愛登景山看故宮,北京人卻最愛角樓夕陽
    在景山公園的望春亭上俯瞰北京中軸線,俯瞰故宮建築群是中外遊客遊覽北京最愛的一處拍照點。站在景山向東看,京城最高建築中國尊鶴立雞群,另外還可以看到國貿三期,中央電視臺等標誌建築。向北望是鐘鼓樓和遠處的奧林匹克公園日落時分景山望春亭平臺上遊客雲集,欣賞北京中軸線上的絕美景色。
  • 秋季最適合去的北京小眾景點 景山公園看最美日落
    馬上進入9月份了,天氣逐漸清朗,在北京有哪些地方適合登高望遠呢?如果不想去遠的地方,有一個地方非常值得一去,在北京待時間長了的人都知道,那就是景山公園,登上最高點,秋季傍晚看落日,冬日看落雪,全北京絕最視角。
  • 花2塊錢攀登北京景山公園,俯瞰故宮全景,你覺得值嗎?
    北京景山公園,唯一可以俯瞰故宮全景的地方,門票只要2塊錢。它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北京景山公園。當時就非常好奇這樣一張照片是在哪裡拍攝的,後來長大後才知道照片的拍攝地就在故宮後面的景山公園,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想著下次到北京一定要到景山公園一覽故宮的雄偉壯觀。
  • 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開展,景山公園觀德殿建築群迎客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黃南希、羅鑫、趙旭)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與北京市景山公園管理處聯合主辦的「紫禁之巔望中軸」2020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日前亮相景山公園觀德殿。這是觀德殿建築群修繕後的首次亮相。
  • 未解之謎:北京景山平面圖是打坐的人像嗎?
    1987年1月,在北京地區航空遙感成果展覽會上,一個驚人的消息傳遍了會場的各個角落:科技人員在進行遙感拍攝時,發現北京景山公園平面園林圖,酷似一尊盤腿打坐的人像。人們稱之為被稱之為「景山坐像」。景山在北京紫禁城神武門的對面,又稱作萬歲山、鎮山、煤山,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改名景山。「景山坐像」是真實存在的,過去是通過精密的遙感技術測定,而現在我們通過衛星地圖能輕易地看到:園林北部壽皇殿建築群構成了「坐像」的頭部,大殿和宮門組成眼、鼻、口;「坐像」眯著眼睛,面帶笑容,松柏是鬍鬚,景山南面那座山則構成了「坐像」的肩、胸、手、腿。
  • 美麗的北京景山公園芍藥(集錦七)
    近幾年(2011年至2016年)本人每年都要到景山公園欣賞和拍攝牡丹,而來景山公園觀賞和拍攝芍藥僅就三、四次。但給我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印象。芍藥,別名別離草、花中宰相。本人分別於2011年5月9日上午和2016年的5月上中旬,來到美麗的北京景山公園,觀賞即將花謝落幕的牡丹和剛剛美麗綻放的芍藥。北京景山公園是一座皇家園林,不僅栽種500多個品種的各種珍品牡丹,而且還有上百種的芍藥。雨後的芍藥,在燦爛的陽光下美麗綻放,更加鮮豔奪目。美麗綻放的芍藥花,如燦爛雲霞,似出水芙蓉,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往返。
  • 美麗的北京景山公園芍藥(集錦八)
    近幾年(2011年至2016年)本人每年都要到景山公園欣賞和拍攝牡丹,而來景山公園觀賞和拍攝芍藥僅就三、四次。但給我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印象。芍藥,別名別離草、花中宰相。本人分別於2011年5月9日上午和2016年的5月上中旬,來到美麗的北京景山公園,觀賞即將花謝落幕的牡丹和剛剛美麗綻放的芍藥。北京景山公園是一座皇家園林,不僅栽種500多個品種的各種珍品牡丹,而且還有上百種的芍藥。雨後的芍藥,在燦爛的陽光下美麗綻放,更加鮮豔奪目。美麗綻放的芍藥花,如燦爛雲霞,似出水芙蓉,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往返。
  • 美麗的北京景山公園芍藥(集錦六)
    近幾年(2011年至2016年)本人每年都要到景山公園欣賞和拍攝牡丹,而來景山公園觀賞和拍攝芍藥僅就三、四次。但給我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印象。芍藥,別名別離草、花中宰相。本人分別於2011年5月9日上午和2016年的5月上中旬,來到美麗的北京景山公園,觀賞即將花謝落幕的牡丹和剛剛美麗綻放的芍藥。北京景山公園是一座皇家園林,不僅栽種500多個品種的各種珍品牡丹,而且還有上百種的芍藥。雨後的芍藥,在燦爛的陽光下美麗綻放,更加鮮豔奪目。美麗綻放的芍藥花,如燦爛雲霞,似出水芙蓉,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往返。
  • 美麗的北京景山公園芍藥(集錦五)
    近幾年(2011年至2016年)本人每年都要到景山公園欣賞和拍攝牡丹,而來景山公園觀賞和拍攝芍藥僅就三、四次。但給我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印象。芍藥,別名別離草、花中宰相。本人分別於2011年5月9日上午和2016年的5月上中旬,來到美麗的北京景山公園,觀賞即將花謝落幕的牡丹和剛剛美麗綻放的芍藥。北京景山公園是一座皇家園林,不僅栽種500多個品種的各種珍品牡丹,而且還有上百種的芍藥。雨後的芍藥,在燦爛的陽光下美麗綻放,更加鮮豔奪目。美麗綻放的芍藥花,如燦爛雲霞,似出水芙蓉,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往返。
  • 北京景山公園265「歲」綺望樓首次對外開放
    新華網北京10月23日電(孫琪、魏夢佳)景山公園22日首次向公眾免費開放有265年歷史的綺望樓,同時首次舉辦系統介紹景山歷史文化的展覽,集中展出景山在各時期施工過程中發現的23件珍貴文物。  景山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綺望樓位於景山公園南門內,原址明代時稱為「山前殿」。
  • 北京景山故稱煤山,其實跟煤無關跟風水有關
    景山在近千年的歷史中幾易其名,如青山、鎮山、萬歲山,民間還曾稱為煤山。景山位於北京城的中央,是穿越紫禁城縱貫全城中軸線的制高點,也是明清北京內城的中心點,地理位置十分顯要。景山為何有煤山之名?追其來源,元代該處原有個小山丘,名為「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