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期韓琦,一位文武全才,一位宋朝不應該被遺忘的人物

2020-12-21 文史漫今生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名氣很大的千古名臣,他們對於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某個時代影響頗大,他們值得被當代帝王、百姓乃至後世的後人深深的記住,就比如宋朝時期的韓琦,他就是一位十分了不得的人物。

韓琦出身於世家大族,背景不可謂不深厚,而深厚的背景,造就了其早年良好的教育底蘊,從小受到良好教育的韓琦,也從小就立志做一名匡扶天下的好官,所以韓琦從小就十分的努力。

而或許也正是因為韓琦的努力,上天不負有心人,韓琦在自己年齡不大的時候就考中了進士,這在北宋那個時代來說,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像韓琦這樣的存在,註定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深深的印記。

天聖五年的時候,也就是韓琦考中進士的那一年,韓琦入朝為官,被封了一系列的官職,而等到明道元年的時候,韓琦就坐到了太常丞、太子中允等職位,這對於一位像韓琦這樣年輕的官員來說,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了。

而等到景祐元年的時候,這個時候的韓琦才二十五歲剛剛出頭,這個時候的韓琦,就已經坐到了太常博士的位置,韓琦的升遷速度,讓人感覺驚訝,但是這卻也不得不讚嘆北宋那個時代,或許也正是因為北宋的包容性,才讓韓琦如此快速的坐到了這個位置。

而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升遷的如此之快,實際上還是和他自己有關,韓琦此人並非是一個繡花枕頭,反而是一位異常務實的能臣幹吏,景祐三年的時候,韓琦接了一份差事,這份差事就是諫官,這個差事說好不好、說壞也不壞。

首先這個差事的權力極大,北宋時期,諫官可以聽聞奏事,無論是對於什麼職位的人,都可以隨意抨擊彈劾,其次這個差事,卻也是一個十分的得罪人的差事,畢竟對於朝廷內的官員來說,沒有哪一個職位是可以當一輩子的,職位的調動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

而像韓琦這樣的諫官,如果後期諫官的身份去掉了,那麼到時候朝堂上,明裡暗裡的打壓,是必然少不了的,所以說諫官這個差事,對於韓琦自己來說,簡直就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傷人也會傷己。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韓琦卻是絲毫的沒有退縮的,細數韓琦擔任諫官期間,朝堂上就沒有沒被韓琦噴過的人,無論你是朝廷重臣,還是皇親國戚,韓琦都是照噴不誤。

而其中韓琦噴的最出名的,也是最典型的一次經典事件,就是在寶元元年的時候,當時民間災難頻發,而朝廷中的很多官員對於這件事情確實束手無策,這卻是讓韓琦抓住了痛腳,韓琦一連串的彈劾奏疏撒出去,京官被罷落了一大片,而這件事的風波過去之後,韓琦也是正式的成名了,整個朝廷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韓琦的大名。

而也就在朝廷大面積的罷免官員,韓琦自己卻是升官了,天寶二年的時候,韓琦去了審刑院,宋朝時期絕對的實權機構,另外韓琦還被賜了三品服,紫色的,整個宋朝時期朝堂上都少見的紫色袍,因為宋朝時期,朝堂上能夠穿紫色袍的無一不是朝廷重臣。

而就是這樣的一位文官,他卻有著文能下馬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能力,景祐五年的時候,西平王李元昊在北宋的西邊造反稱帝,和宋朝刀兵相見,而景祐年間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宋朝邊軍已經糜爛到了一定程度。

而此處所說的糜爛,並不是軍隊內部的腐敗,而是說邊軍日子過得太苦,宋朝版圖邊境線上的百姓生活民不聊生,很多成年的漢子只能夠去軍中討一口吃的,而軍中卻也是自顧不暇,一群吃飯都成問題的軍人,怎麼能夠好好的守住北宋的邊境,所以即使那個時候的北宋,雖說國力還可以,但是地方性的弊病已經沉積到了一定的程度。

而韓琦在和李元昊開戰之前,就先去解決了這些問題,公元1039年,韓琦在陝西地區休整了約一年的時間,而就在第二年1040年康定元年五月份的時候,宋朝朝廷就需要面對打和不打的尖銳問題了,而朝廷中各種聲音都有,哪怕對西夏用兵的主要的三個負責人之間,也意見不統一。

而在韓琦的強力建議之下,皇帝還是最終支持了韓琦的建議,決定在第二年的時候,也就是慶曆元年1041年的時候,對西夏發兵,同年二月份李元昊的十萬大軍在渭州地界和韓琦派出的軍隊相撞,發生了大規模的戰鬥,但是奈何韓琦此次用人不當,領軍的將軍沒能識破敵軍計策,軍隊深陷泥潭當中,最後被包圍團滅,韓琦的徵討西夏的夢想,也是第一次破滅了。

而此次戰役之後,朝廷內的官員對於領軍這件事,更是消極怠工,關係到守邊問題,就連範仲淹這樣的名人都開始對其避之如蛇蠍,可想而知,那個時候的宋朝朝廷內部,到底是有多麼的尷尬,但是韓琦卻是沒有消沉,慶曆二年領了秦州觀察使,十月份又屯駐涇州。

所以就整個宋朝時期來說,韓琦都算是一個很勤奮的官員,無論是好差事壞差事,韓琦都通通接下,並且把每件事都做得非常的妥帖,也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原因,宋朝時期的西部邊陲才能夠那般安穩,百姓才能夠安居樂業。

而韓琦在自己四十八歲的時候,開始正式地進入權力中央,嘉佑元年的時候,韓琦被封了樞密使,嘉佑三年的時候,韓琦就成為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成為了當朝的韓相公,成為了整個天下之間,除了皇帝之外,權力甚大的那一位。

而韓琦成為宰相之後,對於整個大宋天下來說,卻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韓琦任宰相期間,朝廷內部事情變得井井有條,百姓也得以安居樂業,我們可以這樣說,韓琦擔任宰相期間,對於宋朝天下來說,或許沒有特別大的改變,但是卻是守住了宋的繁榮,讓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所以追究韓琦的一輩子,從少年成名到最後封公拜相,一輩子可謂是起起伏伏,失望過也意氣風發過,不過總的來說,韓琦之於宋朝,是一個不可磨滅也不可替代的存在,韓琦是宋朝諸多的名士大臣中,最值得我們大家記住和佩服的那一個。

相關焦點

  • 從《清平樂》韓琦羞辱狄青,看宋朝武將的地位有多低
    在韓琦看來,只有通過科舉考試制度出來的讀書人,才是國家的棟梁。言外之意是,區區一個當兵的,算什麼人才? 韓琦是宋朝的一代名相,抗擊過西夏入侵,主持過「慶曆新政」,為宋朝的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狄青是宋朝的一代名將,他從一名普通士兵起家,憑藉累累戰功,官至樞密使(最高軍事長官),為保衛宋朝的領土完整作出了巨大貢獻。
  • 一位來自宋朝的攝影師
    一位來自宋朝的攝影師 杉本博司喜歡老物件,這從他拒絕智能輕便的數位相機而堅持使用笨重大畫幅膠片機並親自銀鹽衝洗就能看出一二。在談到自己的《海景》系列作品時,杉本博司也說自己拍攝的是古代的大海。
  • 宋朝時期「武大郎」式的人物,他們的生活水平如何?
    前言:《水滸傳》是一部以宋朝為歷史背景的文學作品,書中有個非常出名的人物武大郎,他所代表的也是宋朝時期一個走街串巷的普通小販。至於發生在武大郎身上的種種劇情故事我們不去討論,單單來看武大郎的生活水平是什麼樣的?也以武大郎為例,看一下宋朝時期「武大郎」式的人物,他們生活水平到底如何?
  • 韓琦說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揭示了宋朝武將們的地位
    狄青在定州做副總管時,便很受知州兼安撫使和都總管韓琦的氣。有次韓琦要殺狄青的舊部焦用,他立在階下為焦用求情說:「焦用有軍功,好兒。」韓琦說:「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此豈得為好兒耶!」就在他面前把焦用殺了。其實宋朝狀元又算什麼!
  • 宋朝時期有一位大詩人,並且還是軍事家的範仲淹,深受皇帝的喜愛
    文丨谷城淺說歷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宋朝皇帝十分有眼光的皇帝,宋仁宗。他在位時期多年來發生的戰爭令百姓們苦不堪言,給經濟等方面都帶來了損失。因為連年的戰爭,百姓們的負擔逐漸加重,打仗需要的糧食也在一直增加。
  • 宋朝一共產生137名宰相,他們都是哪裡人,有沒有你老鄉
    共有25位浙江宰相出現在宋朝的政壇上,佔據全部宰相的近五分之一。 宋朝時期,地處江南的浙江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特別是到了南宋時期,浙江杭州成為都城(行在)所在地。在這種情況下,浙江產生如此眾多的宰相,不足為奇。事實上也是如此。浙江25位宰相中,只有4位宰相產生於北宋;其餘21位全部來自於南宋。 這是近水樓臺先得宰相啊。
  • 宋朝老年人怎麼生活的?從歐陽修談起,淺論宋朝士大夫的老年生活
    綜上所述,筆者通過歐陽修和宋朝其他人物的記載,來探究宋朝士大夫的老年衣食住行,其中,在飲食方面更為詳盡。可以看出,宋朝的士大夫到了老年,因為身處社會上層,其物質保障還是較為充足的。(歐陽修《遊大字院記》)和歐陽修同時代那些名臣,例如韓琦、司馬光、蘇軾等人,都喜歡下棋。而對弈不分老少,士大夫們年邁之後,下棋更是成為生活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吳鉤覺得,令他充滿探究興趣、深深折服的,是政治開明、社會人性化、生活水平高、商業繁榮、百姓更有尊嚴的「文明魅力」——宋朝滿足了他對現代文明社會的想像。宋朝是中國古代「最接近現代社會」的時期,這一說法不僅是吳鉤一人的見解。英國漢學家伊懋可認為,唐宋之際發生了一場「經濟革命」;法國漢學家白樂日更說宋朝是「現代的拂曉時辰」。
  • 宋朝重文輕武?宋朝這個立國原則被世人誤解了一千年
    宋朝重視對武將的限制,這是真的,但是說宋朝重文輕武,就不對了。宋朝對軍事還是非常重視的。宋朝是在五代十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而五代是由唐朝中後期的藩鎮割據發展而來的。在宋朝初期,這種對地方權力的分割應該說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時也造成了將領的權力過小,在對外戰爭中運轉效率不高,戰績不佳。最極端的宋太宗時期,甚至前線將領作戰時的具體部署乃至尋找時的陣型,都要由朝廷下發。
  • 宋朝時期的宴飲文化是如何興起的?以飲酒為主導的市場消費
    商業活動也是在宋朝時期發展到了一個頂峰,北宋是一個相對政治寬鬆的年代,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商人們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因此也興起了多種不同的商業文化,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宋朝時期的宴飲文化,不知道小夥伴們對於這一文化有多少了解呢?
  • 那些虛構的宋朝人物,原型都是誰?
    那些虛構的宋朝人物,原型都是誰?這些故事中的人物,既有真實的宋朝人(但情節故事完全是編造出來),也有虛構的宋朝人,比如楊家將故事裡的穆桂英、包青天故事裡的公孫策,歷史上是沒有的,他們都是民間文人創造出來的文學形象。但是,這些虛構的人物一般有歷史原型,他們的原型是誰呢?咱們來說道說道。
  • 清平樂下不清平:仁宗朝的重臣韓琦,終究是負了仁宗,負了大宋
    他的敢言、直言,大都直指權力中樞的不作為,這一切,和當時的大宋面臨的環境有關。今天的我們通常只看到大宋美好的一面,卻看不到大宋的憂愁和幽暗,的確,宋仁宗趙禎的統治時期,文治昌盛,名人輩出,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精神財富、物質財富。
  • 坐擁八十萬禁軍,一戰不如一戰,宋朝為何被小小西夏吊打?
    如果宋朝在李元昊繼位之後的數年時間裡,保持足夠警惕,做出相應準備,制定一個統一明確的對夏策略,應該不至於像後來敗得那麼慘。但宋朝統治集團分成兩派,在如何對待西夏是和時戰的問題上爭執不下,有的主張安撫,有的主張備戰。宋夏戰爭爆發前夕,宋朝以夏竦、範雍經略西北邊事,夏竦提出「繕兵壁壘,修利器械,約束將佐,控扼險阻」的長期防禦方針,但宰相張士遜等人卻妄想速決戰,一舉剿滅西夏。
  • 宋朝之後,再無宋朝。
    姑且不提這裡面虛構的成分,其實就是從「水滸傳」裡來看,一個禁軍的中級軍官就可以拿出1000貫錢去買一把刀(林衝買刀)。在中學課本裡我們曾經讀到一位北宋大臣抱怨世風奢靡時說:現在的農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絲製的鞋子。難怪有的西方學者說當時一位歐洲君主的生活水平還比不上東京汴梁一個看城門的士兵。
  • 讀《智囊全集-上智-深謀遠慮-韓琦》
    韓琦,北宋政治家、詞人。歷任將作監丞、開封府推官、右司諫等職,至仁宗末年拜相。韓琦為相十載、輔佐三朝,為北宋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宋朝時期河北大名府之郊,是宋太宗、仁宗常去狩獵的地方,驅禽逐獸之餘,免不了題詩幾首,以記豪放之志,以錄到此一遊。日子不久,這樣的詩就有幾十首之多。
  • 清平樂下不清平:仁宗朝的重臣韓琦,終究是負了仁宗,負了大宋!
    他的敢言、直言,大都直指權力中樞的不作為,這一切,和當時的大宋面臨的環境有關。今天的我們通常只看到大宋美好的一面,卻看不到大宋的憂愁和幽暗,的確,宋仁宗趙禎的統治時期,文治昌盛,名人輩出,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精神財富、物質財富。
  • 韓琦對狄青做了什麼?曾被當眾羞辱?說說韓琦和狄青的二三事
    著名武將狄青,大宋文官韓琦。兩人是怎麼扯上瓜葛的?說起韓琦對狄青做的事情還真不少,就說韓琦當眾羞辱狄青這個事,不像是一個文臣應該做得出的事情。說起韓琦羞辱狄青,很多人都會想到韓琦那句"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
  • 宋朝變法的開端—慶曆新政
    說到宋朝變法,最令人熟知的應該是宋神宗年間的王安石變法,也稱「熙寧變法」(熙寧是宋神宗年號)。在熙寧變法前,宋仁宗時期還曾經發生過一次由範仲淹主持的變法—慶曆新政。
  • 他是一位「瘋癲」才子,書法流傳了900年,堪稱宋朝最美行書
    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時代,正是因為這種社會風向,所以宋朝文化璀璨至極,不管是理學、文學、史學、藝術等方面皆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當然這個時期的書法也是發展到一個極高的狀態。在一個文化昌盛的環境下,倘若依然能夠成為佼佼者,那必定是有兩把刷子,今天我們來談論一位一生「瘋瘋癲癲」的大才子米芾。
  • 宋太宗的一句口頭禪,宋真宗的一首詩,讓宋朝變成了熟悉的樣子
    北宋立國本來就不正,純屬武將欺負主子是孤兒寡母。宋太宗能繼承皇位,就更為可疑,他用金匱之盟洗白燭影斧聲,卻越洗越黑,這讓宋朝自開局就有些先天不足,沒有許多王朝那麼理直氣壯。所以,宋朝提防武將鬧事,成為了頭一條的國策。既然不能重用武將,那麼就只能依靠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