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名宿告訴你,為什麼中國培養出一個冰球人才這麼難

2020-12-09 冰球家

王安福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男子冰球處於鼎盛時期的隊長,退役後旅居美國已有二十餘年,期間一直從事與冰球相關的工作。近日,受中國冰球協會的邀請,王安福回國擔任2018年全國冰球訓練營的主教練工作。在此期間,「冰球家」有幸對王安福進行了專訪。

年輕時,身為中國隊隊長的王安福

作為老一代的冰球人,王安福對中國冰球的發展可以說是倍加關注,並發自內心的希望中國冰球能夠抓住2022北京冬奧會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但他也注意到,國內冰球發展還面對不小的挑戰,尤其在青少年冰球領域,國內現在誤區較多。他總結了四大問題,以期引起中國冰球的管理者、從業人員、教練和家長們的重視。

一、冰球是一項高智商運動

首先是青少年冰球運動員的文化教育。

王安福表示,在美國,絕不允許青少年運動員早早的放棄或是懈怠學業,哪怕是那些以冰球運動員的身份進入美國大學校隊的年輕人,他們的冰球水平已經非常高超,但大學對他們的學業也是有要求的。反觀目前在中國,仍然有一些冰球少年的文化教育得不到應有重視。十幾歲的孩子,在運動隊或是俱樂部,已經處於學業幾近放棄的狀態,這是萬萬不可取的。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冰球訓練營

文化教育的意義,不僅僅體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更重要的是,沒有教育的啟智,何來少年的成人?從冰球運動來說,高水平運動員之間的對抗早已超越身體、技術的對抗,更是智力、智慧的對抗。文化教育缺失的青少年冰球運動員,很難理解冰球運動的更高境界,終將難以成為最優秀的冰球選手。

其實,不光是冰球運動,任何一項體育運動的最高水平都是以運動員的綜合素質(簡言之,就是動商、智商、情商的綜合值)為基礎。因此,美國以及其他發達國家,都在青少年運動員的培養中特別強調文化教育,為此,甚至到了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比賽可以停,文化教育絕不能被耽擱的地步。

當然,國外對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重視還體現在學校體育體系的完善上,從小學到大學,青少年冰球選手有著連貫、完整的上升通道,而目前在國內,大學的冰球體系幾近空白、中學的冰球體系明顯薄弱,這使得中國許多冰球少年在中學之後要麼投奔國外,要麼放棄冰球,最終能夠成為高水平冰球運動員的概率不足1%,而美國的這一數字大約是20%至30%。王安福對此感到痛心不已,這是中國冰球後備人才的極大浪費。

二、冰球的職業精神要從小培養

其次是對青少年冰球運動員的精神磨礪。

王安福表示,體育比賽是運動員的鬥智鬥勇,比的最後,就是看誰的精神更頑強。對於14歲以上的運動員,拼搏精神更顯得重要。我們可以看到,體育比賽的很多時候,輸球並不是因為對手的實力比你強大,而是對手的鬥志比你旺盛。

國人都知道,中國運動員是很強調拼搏精神的,但是現在的青少年運動員拼搏精神普遍不足。一方面是因為家庭對孩子的嬌寵,捨不得孩子吃苦、受挫,另一方面是在運動員培養上,我們現在對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技能、身體素質更為關注,對他們的精神磨礪和品質培養遠不如過去重視。

王安福及不少外國冰球教練都在中國青少年和成年冰球運動員身上發現一個相同的問題——運動員的個人技術水平不錯,但是拼搶、應變能力較差,一到比賽的關鍵時刻,就只會看著教練尋求幫助。

運動員在比賽場上一個閃念的時間,可能就會貽誤一次戰機。運動員的精神品質培養,反映在賽場上就是獨立應變的能力、積極主動的意識和絕不放棄的品質。

對於青少年冰球運動員的精神培養,中國過去是依靠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教育方式,但現在需要進一步完善,要樹立起運動員的職業榮譽感,要以自己所從事的運動為榮,要能夠積極承擔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職責。這種精神、信念的樹立,來自於一名青少年運動員從幼年接觸運動的啟蒙期就開始的教育引導和耳濡目染的影響,所以,每一位冰球人都是孩子的榜樣。

三、冰球思維的核心是團隊

第三點是青少年冰球運動員的冰球思維的建立。

王安福看到,國內青少年冰球培訓有一個奇怪現象,就是私課之風盛行。家長們熱衷於讓孩子上一對一的私課,教練們也在想法設法多上私課。可是,冰球是一個團隊運動,一個孩子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一個人練球上,他如何去培養和建立冰球的團隊思維呢?

說到這,不得不說到造成這個奇怪現象的原因。王安福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冰球在國內還屬於高端體育項目,在北京、上海這些經濟發達城市,能打冰球的孩子絕大多數都來自非富即貴的家庭,這些家庭往往認為孩子上一對一的私課才能得到教練最好的指導,並且也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承受孩子上私課的費用,結果就是家長們對私課的需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是教練也對帶私課有很強的願望,畢竟,私課的收費是最高的。

遺憾的是,在這個怪象中,還有一部分教練完全失去了身為教練的原則,不僅教學上以滿足家長的需求為上,就連孩子在比賽中的上場時間也要看有錢有勢的家長的眼色,這實在違背了冰球運動的本質,又如何能把正確的冰球思維傳授給孩子?

冰球思維對於冰球運動員至關重要,一名優秀的冰球運動員,總是能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上,總是能在分毫之間做出最合理的射門、傳球或是跑位的選擇,這就是冰球思維的作用,來自於長期的、正確的訓練、薰陶和培養。

所以,冰球人常說,冰球運動練的是童子功,不只是指冰球技能的學習需要日積月累,更是指冰球運動員的冰球思維在養成上絕非易事。

四、沒有體能一切白搭

最後一點是青少年冰球運動員的體能。

王安福在國內觀摩一些青少年冰球比賽之後發現了一個讓他憂心的現象——孩子們在賽前的熱身和賽後的身體恢復都做的特別馬虎,教練的要求似乎也很寬鬆,這個現象的背後是國內冰球教學對運動員身體機能的保護、體能的訓練還不夠重視的弊端。

王安福表示,冰球的教學,從最初級的少兒冰球到最頂級的職業冰球,都是系統工程。冰球技能訓練只是冰球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對小選手和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發展、體能提升、運動保護、乃至飲食和生活習慣等方面,都是冰球教學的重要內容,而目前在國內,這些教學領域存在明顯短板。

專業人士應該很清楚,如果一個冰球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之前的熱身只是草草了事,那麼他在訓練和比賽中受傷機率就會大幅提升。而在訓練和比賽之後,身體拉伸、恢復做的不夠,則會限制一個運動員運動水平提升的潛力。

以體能訓練未被重視為一個縮影,王安福認為中國冰球教學在細節的研究、把握和執行上確實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以上四點都是王安福看到的國內冰球的一些問題,希望引起國內冰球界的重視。

但在發現問題之外,此次回國,王安福也看到了國內冰球出現的一些積極變化,比如中國冰球協會正在加緊推進中國冰球運動發展的框架體系建設。一個運動項目的長遠發展必須建立在一套規則、準則、標準的基礎之上,王安福認為這是中國冰球正在邁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打冰球?
    加拿大打冰球的孩子,大概只有0.3%長大後能進入職業聯賽。走冰球競技道路的「成材率」看起來就是這麼的低,但當家長們討論,為什麼願意花更多的錢支持孩子一直打冰球的話題時,卻有很多相同的回答——孩子特別喜歡,放不下冰球;冰球是孩子們受教育的一 個好途徑;冰球也是加拿大人的生活方式,媒體和社交的很多話題都是冰球,冰球在加國,是一種強大的文化認同。
  • 冰球協會會長:冰球不難學 小學生一兩個月就行
    前天,2011-2012青少年冰球挑戰賽在南京奧體中心收官,最終哈爾濱隊奪得總冠軍。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冰球比賽首次在南京舉行。  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冰球部部長、中國冰球協會會長於天德表示,南京有著非常濃厚的運動氛圍,希望更多的市民走進冰場,親自體驗打冰球的感覺。
  • 中國冰球的火爆與虛旺
    這段表述揭示了華星發展的歷史——從2015年至今,在不到4年的時間,華星從一支冰球隊、兩名教練起步,如今已經在國內建設運營9座室內冰場(其中北京5座冰場),為超過兩萬名會員提供了冰球、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的培訓。從一家冰場運營和青少年冰上運動培訓的企業來說,這樣的發展速度是同期國內做其他運動項目培訓的企業很難比擬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過去幾年國內青少年冰球培訓市場的火爆。
  • 中國冰球運動學院舉行開學第一課 冰球小將的理想與擔當
    院長王春露在開學第一課上為全體學員授予學院徽章,希望全體隊員以成為中國冰球運動學院的一員為榮,並寄語冰球小將要有理想、有擔當,搶抓機遇,勇立潮頭,努力成為具有高度使命感、責任感和為國爭光崇高理想新時代運動人才。
  • 我的冰球故事 | 聽聽他們和冰球的不解之緣……
    ,我就不害怕冰球了#要問王偉為什麼喜歡冰球,還得從一年級學校選冰球運動員時說起,那時的他是個非常懦弱的小男孩,媽媽為了鍛鍊他的勇氣,為他報名了培養男子漢氣概的冰球班。但當他在教練員的引導下一步步開始滑冰,他才知道冰球這項運動一點兒也不難學。
  • 中國大學冰球拓荒待墾
    不過,由於冰球參與成本較高,以往在各地的普及程度也有限,多支隊伍在起步階段都遇到了資金和裝備上的一些困難,在校園中的開展還難以跟足球、籃球這些傳統校園體育項目相提並論。(小標題)競技層面剛起步中國冰球特別是男子冰球的競技水平較低,中國的大學生冰球更是剛剛起步。
  • 為冰球發展集眾智、議新思 首屆中國冰球發展論壇舉行
    本次論壇由中國冰球協會主辦,是冰球產業鏈上競賽、培訓、場館等各細分領域的一次頭腦風暴,更是中國冰球從業者的共謀發展,共商未來的一次年終盛會。論壇開場,中國冰球協會主席曹衛東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致辭。他表示,首屆中國冰球發展論壇邀請各界同仁齊聚雲南,為中國冰球發展建言獻策,促進「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
  • 我們為什麼堅決反對冰球打架
    再說到中國冰球,打架事件所帶來了負面影響早已超出了一場比賽。近幾年,中國冰球的國內、國際比賽頻頻發生打架事件,個別事件的性質十分惡劣。吃瓜群眾看了熱鬧,但從冰球行業內部來說,卻是痛心疾首。中國冰球的基礎薄弱,需要一個健康、良性的發展環境,才能吸引更多的孩子參與冰球和更多的企業進入冰球領域。
  • 冰雪漸熱:冰球最火 家長:打冰球對融入社會也有好處
    除了市青少年冰球聯賽外,其餘的小冰球比賽也不少。 日前北京市海澱區校園冰雪運動之一的2017年「宏博迎春杯」校際冰球友誼賽在宏博冰上運動中心熱鬧開場。一個小身影非常矯健,他叫馬一諾,今年才6歲,代表中關村三小出戰。馬一諾的姥姥陪伴他來參賽,姥姥說:「馬一諾4歲開始打冰球,現在虎仔俱樂部學習冰球。
  • 破繭成蝶 北京冰球做對了什麼?
    北京對冰球的投入力度比較大。除了三大球之外,冰球也作為北京的城市名片、冬季的一個主要項目在推動發展。近幾年北京冰球的進步還是能夠看到一些效果,包括在二青會的男子甲組、乙組比賽也取得了好成績。」北京市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王寧說。
  • 被冰球寵愛的少年
    中國富裕階層的孩子們,是一群非常低調的存在,偶爾見諸報端,也和超跑、網紅、炫富等種種聲色犬馬捆綁在一起。但務實的人更多,謀劃得也更長遠。比如準入門檻偏高的冰球,已經成了上流社會的新風尚。培養孩子打冰球的,幾乎都是中產以上的家庭。他們有國際化的教育和生活背景,同時能承擔不菲的訓練費用。
  • 崑崙鴻星:用冰球編織「一帶一路」上民心相通的絢麗絲帶
    用這個平臺,不僅能去對接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芬蘭等「一帶一路」國家的冰球資源,最重要的是,運動員將獲得高水平的對抗機會,觀眾將享受到高水平的冰球表演,乃至裁判員、冰球媒體人、賽事組織者,所有中國冰球人都將受益。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舉行,中國冰球不能再裹足不前了,我們必須要和世界最高水平的聯賽接軌。很多體育項目都告訴我們,聯賽是職業體育的根本,有了聯賽,才可能培養出優秀的本土運動員。
  • 冰球協會從武術學校跨界選材 塔溝武校:還沒冰場
    原標題:中國冰球協會從武術學校跨界選材塔溝武校:還沒有冰場據中國之聲報導:體育界有一句名言:如果說高水平運動員的數量決定了一個國家在一個項目上的實力上限,那麼後備人才培養體系就決定了它實力的下限。如果說足球是夏季項目世界第一運動,那麼冰球就是冬季項目的世界第一運動。
  • 看懂中國女子冰球,只需6個字
    中國冰球職業第一冠來了。 一周前,深圳崑崙鴻星萬科陽光隊在總決賽中3-0橫掃烏法隊,捧起俄羅斯女子冰球聯賽WHL冠軍獎盃。這是俱樂部首個頂級女冰聯賽冠軍,也是整個中國女冰甚至亞洲女冰的首個職業冠軍。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值得被記錄的歷史。
  • 北京冰球人改寫中國冰球歷史 英達之子:冠軍是對我們最好的獎勵
    13日晚,北京職業體育學院隊(下文簡稱北京體職隊)力克哈爾濱隊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全國冰球冠軍的一幕令人難以忘懷。這支組隊時間不長,卻可以稱得上「精英部隊」的球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他們先是在半決賽拿下了自己從未贏過的傳統豪門齊齊哈爾隊,之後又在決賽中「點殺」了衛冕冠軍哈爾濱隊,結束了北京冰球60多年的等待,一舉登頂。
  • 捷克「國寶」級冰球明星雅戈爾出任中國冰球推廣大使
    捷克冰球是世界頂級強隊,曾經獲得冬奧會冠軍和世錦賽金牌。其傳奇人物亞羅米爾·雅戈爾更是享譽冰球世界。中國冰球協會於4月25日在北京授予雅戈爾中國冰球推廣大使稱號。授牌儀式在捷克駐華大使館當天晚上進行的慶祝捷克與中國建交70周年的招待會上進行。
  • 中國冰球廣撒「英雄帖」歸化只針對華人選手
    為推動項目水平快速提升,實現北京2022年冬奧會「男隊獲得參賽資格並有良好表現,女隊奪牌爭金」的參賽目標,中國冰球突破傳統機制,向世界各地的中國球員及外籍華人球員發出了「英雄帖」。對此,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志利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無論身在何處,只要願意回到祖國,為中國冰球發展盡一份力的球員,我們都會敞開大門,歡迎他們回家。」
  • 足球、冰球、架子鼓,為什麼彼得·切赫的夢想總開花?
    彼時,出自隊友希拉蕊奧的加油打氣,也最終預言了藍軍門將的如有神助:「沒事,你用不著什麼紙條了,你絕對能搞定一切的。」切赫在切爾西與拜仁的歐冠決賽加時賽中撲出了羅本的點球。時至今日,在英超保持著歷史最多零封紀錄(202場)的切赫,已經掛靴退役,他目前的工作職位,正是切爾西俱樂部的技術和表現顧問。
  • 從一項少兒冰球比賽的快速成長看中國冰球的「春天」還有多遠?
    跨年之際,一項正在北京舉行的青少年冰球比賽,以其飛躍式的發展速度,成為2017年中國青少年冰球蓬勃發展的最好註腳。時隔一年,這項比賽的規模翻倍增長,已經成為北京青少年冰球領域的一項知名賽事。據賽事主辦方介紹,這項比賽完全是公益性質,不收報名費。比賽的創辦初衷,原本只是為了在元旦假期期間給冰球少年們提供一個比賽機會,卻未想到,比賽的反響很大,規模也一年比一年擴大。從未來發展看,「迎春杯」還計劃接收京外的球隊報名,比賽規模將再上一個臺階。
  • 來看冰球比賽!
    5月8日,信合杯國際青少年冰球公開賽發布會暨2018冰球校長論壇在北京新浪總部大廈舉行,在冰球校長論壇的圓桌會議上,來自北京幾所冰球特色學校的校長們交流分享了學校在開展青少年冰球運動中的困難、經驗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