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細節賞析:林黛玉、晴雯,都喜歡在背後偷聽人說話

2020-12-05 紅樓不紅

《紅樓夢》中素有「晴為黛影,襲為釵副」之說,顧名思義,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襲人是又一個薛寶釵,但具體為何有如此說法,大家的理解總是傾向於黛玉、晴雯重情不重理,寶釵、襲人重理不重情,僅此而已,筆者近日再細讀《紅樓夢》,亦發現晴雯、黛玉之一共同習慣——喜歡在背後偷聽寶玉說話,亦可以當做「晴為黛影」的一個小小註腳,特撰寫此篇短文以供諸君賞析。

寶玉為麝月篦頭,晴雯門外偷聽

這個情節發生在第20回,怡紅院眾丫環皆出去找樂子去了,唯獨麝月一個人在屋內抹骨牌打發時間,寶玉歸來,恰好閒來無事,於是就拿起梳子給麝月梳起頭來。

正梳了半截,晴雯進來了,原來丫環們在那邊賭錢,晴雯輸了個乾淨,於是趕回怡紅院來取錢,恰好看見賈寶玉給麝月篦頭,於是兩人之間有了這麼一番對話,且看原文記載:

只篦了三五下,只見晴雯忙忙的進來,原為取錢。一見了他兩個,便冷笑道:「哦!交杯盞還沒吃上,到上頭了!」寶玉笑道:「你來!我也替你篦一篦。」晴雯道:「我沒那麼大福!」說著,拿了錢,便摔帘子出去了。——第20回

至此,不論是賈寶玉,還是讀者,都認為晴雯必定是拿著錢,急匆匆地赴賭局去了,可實際卻並非如此,晴雯摔帘子出去後,並沒有直接離開,而是躲在門外,偷聽賈寶玉和麝月的對話,賈寶玉直男性情,不懂晴雯心思,可麝月與晴雯朝夕相處,她深知晴雯摔帘子出去是假,門外偷聽是真,於是又有了這麼一個有趣的場面:

寶玉在麝月背後,麝月對鏡,二人在鏡內相視。寶玉便向鏡內笑道:「滿屋裡就只是她在磨牙。」麝月聽說,忙向鏡中擺手,寶玉會意。忽聽「唿」一聲帘子響,晴雯又跑進來問道:「我怎麼磨牙了?咱們到得說說。」——第20回

由此足可見,晴雯縱然性如烈火,卻也頗有心計,在對待賈寶玉的態度上,她展現出猜疑忌憚的一面,她唯恐賈寶玉和麝月幹那些「瞞神弄鬼」的事,所以先故意摔帘子出去,營造自己已經離開的假象,進而躲在角落,冷眼旁觀寶玉、麝月兩人在幹什麼。

林黛玉窗外偷聽,寶玉與寶釵的對話

無獨有偶,林黛玉也跟晴雯有著完全相似的經歷,但關於林黛玉的「偷聽」,曹公寫得則更加隱晦,非細心之讀者難以發現。

這個故事發生在第28回,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等人在一處聊天,期間賈母派人來找寶玉、黛玉,讓他們過去吃飯,林黛玉起身準備走,結果賈寶玉卻沒有要走的意思,於是就有了這麼一個情節,且看原文:

說著,只見賈母房裡的丫頭找寶玉、黛玉吃飯。林黛玉也不見寶玉走,便起身拉了那丫頭就走。那丫頭說等著寶玉一塊走,林黛玉道:「他不吃飯了,咱們走!」說著,便出去了......寶釵因笑道:「你正經去罷!吃不吃,陪著林妹妹走一趟。她心裡打緊的不自在呢。」寶玉道:「理她呢!過一會子就好了。」——第28回

單看這裡的情節,貌似林黛玉在跟賈寶玉慪氣,她想跟賈寶玉一起走,可是寶玉不走,黛玉心中有氣,便自己拉著丫環先走了。

可故事遠遠沒有這麼簡單,其後賈寶玉在王夫人處吃完飯,又來賈母處找林黛玉,林黛玉正在裁剪綢緞,期間她一句話洩露了她曾背後偷聽的「犯罪事實」,我們且看原文:

說著,寶玉便來至賈母這邊,已經都吃完了飯......寶玉因問:「林妹妹在哪裡呢?」賈母道:「裡頭屋裡呢。」寶玉進來......黛玉並不理,只管裁她的,有一個丫頭道:「這塊綢子角還不好呢,再熨他一熨。」黛玉把剪子一撂,說道:「理他呢,過一會子就好了。」寶玉聽了,只是納悶。——第28回

曹公筆法狡猾,並未像寫晴雯那般,直言點出晴雯背後偷聽的真相,而是用這種「草蛇灰線,伏脈千裡」的筆法告知讀者:林黛玉拉著丫環出門後,並沒有離開,而是繼續躲在窗外偷聽寶玉與寶釵的對話,不然,她何以知道那句「理他呢,過一會子就好了」!

由此觀之,晴為黛影,當真是一絲不差,但關于晴雯、黛玉在背後偷聽的行為,有不少論者曾撰文批評,他們認為晴雯、黛玉太過自私、狡猾,對賈寶玉有著極強的控制欲,所以想時刻知曉賈寶玉的動態,即便賈寶玉與其他丫環、小姐相處,晴、黛兩人都不肯放過,選擇背後偷聽竊取信息。

關於這個說法,筆者認為脂硯齋的評語足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紅樓夢》第20回麝月篦頭,晴雯偷聽文旁,有脂硯齋一番批語:要知自古及今,愈是尤物,其猜忌妒愈甚,若一味渾厚大量涵養,則有何可令人憐愛護惜哉?看後文則知矣,故觀書諸君子不必惡晴雯,正該感謝晴雯金閨繡閣中生色方是。

此評語可解釋晴雯、黛玉之偷聽行為,並非是精心算計之城府極深之舉動,恰恰是少女天性,真性情使然,恰應了晴黛兩人,重情不重理的價值觀基調,諸君可認同否?

本文乃「紅樓不紅」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本文引文均來自《紅樓夢》脂硯齋批評本80回本,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黛玉、晴雯說話都很毒舌,為何人人討厭晴雯,黛玉的人緣卻很好?
    而黛玉、晴雯的諸多共同點中,說話「毒舌」可謂是兩人最大的特點,簡而言之,兩個人說話都有點刻薄,喜歡懟人。可看過《紅樓夢》原著的讀者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同樣是「毒舌」,晴雯幾乎被整個賈府的人厭惡,甚至是怡紅院的同事,也鮮有誰真的喜歡晴雯;反觀黛玉,雖然說話也很「毒」,可她在賈府中的人緣卻很好。
  • 《紅樓夢》中,為什麼林黛玉得知晴雯死了,一點反應都沒有?
    她跟晴雯關係很好。至於書中沒描寫傷心。就證明她沒傷心嗎?書裡沒描寫的細節多了去了。晴雯死了,黛玉沒什麼悲痛的情感,這很正常。 實際上有點工作經驗的人就會知道,當自己是個小員工的時候,上面有的大領導可能跟自己偶遇的時候談笑風生,和藹可親,讓你心裡倍感溫暖。可是當你因故被裁,生計出現問題的時候,大領導可能根本就記不得你了。
  • 同樣是說話帶刺兒,為何賈府眾人都喜歡林黛玉,卻厭惡晴雯嘴賤?
    >林黛玉和晴雯在性格方面很相似,她們都重情不重理,說話做人更多展現出「性情中人」的色彩,率性而為,不拘俗套,真真是「晴為黛影」,一絲不錯。究其根本原因在於——林黛玉有情商,懂說話的藝術,可晴雯沒有!林黛玉說話是很有分寸的,她的語言伶俐但不傷人,甚至還帶著幽默,舉一個例子,《紅樓夢》第67回「見土儀顰卿思故裡」,薛蟠從姑蘇回來,帶了不少禮物,薛寶釵就給林黛玉送了一些,黛玉見到故鄉之物,心中感傷,於是長籲短嘆,賈寶玉想要開解林黛玉,於是故意當著寶釵的面兒說:明年好歹大哥哥再去時,替我們多帶些來!
  • 襲人和寶玉偷試時,誰在門外偷聽?一碗牛奶的來龍去脈告訴你答案
    襲人和寶玉偷試,雖然當時沒人撞見,但是後遺症卻不少。賈寶玉身邊的許多人和事都隨之發生了變化。那麼襲人和寶玉偷試之事被誰偷聽了呢?第三人是林黛玉,她稱呼襲人的特殊稱呼裡透露出她似乎偷聽過。。晴雯怒罵襲人和寶玉,難分難解之際,林黛玉進屋,晴雯離開後,林黛玉私下裡稱林黛玉是「好嫂子」,襲人和賈寶玉不讓林黛玉氣兩人時,林黛玉依然不依不饒,以「嫂子」稱襲人。這表明林黛玉也知兩人的親密事。
  • 林黛玉和薛寶釵誰的品格高?兩次偷聽,將兩人分出了高下
    《紅樓夢》中的人大都如此,包括同列十二釵之首的林黛玉和薛寶釵。兩人才貌雙才,都出身名門,都是大家閨秀,但是兩人身上都有瑕疵,甚至有同一樣的毛病:偷聽。林黛玉偷聽了寶玉和湘雲的談話,薛寶釵聽了丫環小紅和墜兒的談話,兩種偷聽,結果卻大不相同,林黛玉聽到了愛情的聲音,薛寶釵卻聽到了齷齪的聲音,這是為何?
  • 《紅樓夢》:都說「晴為黛影」,她卻比晴雯更像林黛玉
    《紅樓夢》:都說「晴為黛影」,她卻比晴雯更像林黛玉原創|紅樓淺夢讀《紅樓夢》,一遍怕讀不通,兩遍怕讀不懂,多讀幾遍,又怕陷入這太虛幻境。然而,我作為一名女子,又愛慘了曹雪芹筆下的人物,故而貪了幾分,淺讀了幾回,淺夢了幾回,如今又想淺說一下《紅樓夢》。我認為眾人所說的「晴為黛影,襲為釵副」,雖然準確,但卻覺得有人比晴雯更像林黛玉。雖晴雯在相貌上頗似黛玉,但行為性格則多有不同。都說「晴為黛影」,她卻比晴雯更像林黛玉。作為女主人公的黛玉,在賈府行的是小心,走的是謹慎。
  • 紅樓夢趣談:晴雯美,襲人賢,為什麼都不讓人喜歡?
    《紅樓夢》諸人的爭議一直存在,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擁躉。有喜歡就有不喜歡,一個人物都有不同的觀點和認識。作為賈寶玉身邊最優秀的兩個丫頭,晴雯和襲人在不同人的眼中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認識。總結一下就是晴雯在賈家擁有大批的討厭者,從王夫人以下很多賈家人對她恨之入骨。但讀者對其看法就客觀的多,喜歡和討厭的都有。
  • 林黛玉的好友除了紫鵑還有晴雯,她待晴雯甚厚
    《紅樓夢》裡的林黛玉的確孤傲,但是孤傲不代表她無情,她對人不友愛。林黛玉是一個性情中人,她對萬事萬物都有感情,對姊妹,對長輩對下人都非常好。賈寶玉祭奠晴雯後,見到了林黛玉。他對林黛玉說:"素日你又待他甚厚"。
  • 《紅樓夢》中為什麼林黛玉得知晴雯死了一點反應都沒有?
    林黛玉之所以在得知晴雯死了之後沒有什麼反應,是因為親疏有別。林黛玉一生中流過很多眼淚,除了五(六)歲之前為家人(賈敏)之死而流,餘下的時光中,她的眼淚就只為賈寶玉而流了。林黛玉是誰?絳珠仙草化身啊!她為什麼會來到人間?報答賈寶玉的甘露之恩啊!
  • 王夫人攆走晴雯,是否因為恨林黛玉?曹雪芹用兩個細節交代清楚
      第二,晴雯在賈寶玉身邊得罪太多人,王善保家的、李嬤嬤、甚至攆走墜兒惹怒墜兒娘都是因果。這些人恨晴雯,必然在王夫人面前不斷說晴雯壞話。第三,以上兩條王夫人還能忍,第七十三回晴雯教唆賈寶玉不學習,裝病逃學王夫人不能忍。裝病逃學不為君子所為。晴雯教唆賈寶玉走歪路,哪個父母也忍不了。若不是晴雯乃賈母所賜,王夫人早都攆走她了。
  • 林黛玉愛使小性,說話尖酸刻薄,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喜歡?
    喜歡林黛玉,不僅僅是因為黛玉的絕代風華,才貌雙全,而是因為林黛玉是一個至情至性至真至善之人。或許林黛玉愛使小性,說話尖酸刻薄,這是黛玉的缺點不假,但是林黛玉是紅樓夢裡唯一一個沒有等級觀念的人,在這一點上連賈寶玉都做不到。
  • 紅樓夢:寶黛釵的「偷聽」事件,為何只有薛寶釵受指責?
    偷聽,在任何時候似乎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然而,《紅樓夢》的作者卻非常「促狹」的把書中的三大主角,寶玉、黛玉、寶釵,全部都安排了一次偷聽事件。寶釵的偷聽事件,是最著名的,也是最飽受爭議的。第二十七回,薛寶釵因為撲蝴蝶,躡手躡腳的走到了池心的滴翠亭,蝴蝶飛走了,薛寶釵正欲回去,忽然聽見亭子裡有人說話。薛寶釵就站住了,把亭子裡小紅和墜兒之間的談話——墜兒幫著小紅和賈芸私相傳遞的——聽了個一清二楚,一字不漏。亭子裡的人話也說的差不多了,才忽然想起來要推開窗戶,以免有人來了她們也不知道。
  • 紅樓夢:林黛玉一身之病怎麼得的?其實都是寶玉折騰的惡果
    王夫人聽了林黛玉的話後,並沒有放手不管,而是打聽出天王補心丹,並讓人去買回來給林黛玉服用。但是眾人再怎麼關心也無濟於事。紅樓夢第四十五回,薛寶釵到瀟湘館看望林黛玉,說起這病症來。薛寶釵道:「這裡走的幾個太醫雖都還好,只是你吃他們的藥總不見效,不如再請一個高明的人來瞧一瞧,治好了豈不好?每年間鬧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麼?不是個常法。」這表明林黛玉的病並沒治好。
  • 紅樓夢:都說晴為黛影,可晴雯一說話就與林黛玉判若兩人
    這就是晴雯一生的真實寫照。在紅樓夢中,若說起晴雯,很多讀者自然而然地想到,「晴為黛影」的說法,認為在晴雯的身上可以看見林黛玉的影子,可晴雯一開口說話,就與林黛玉判若兩人。我們知道,晴雯原先是賈母房中的丫鬟,因為心靈手巧,口齒伶俐,賈母就派她專門服侍賈寶玉,是賈寶玉房中四大丫鬟之一。大丫鬟的下面當然還有很多端茶遞水、打掃澆花的小丫鬟。
  • 紅樓夢:大家所知道的晴雯已是被隱藏或洗白所有汙點後的晴雯
    鄭重聲明:本人所發表的有關《紅樓夢》觀點或思考都是經過閱讀原著後所產生,因此請那些沒讀過《紅樓夢》原著只靠道聽途說的讀者千萬不要發表評論。說到《紅樓夢》裡的晴雯大家並不陌生,因為在病中為賈寶玉縫補孔雀裘而受到人們好評。
  • 紅樓夢:真正得到賈寶玉的不是林黛玉,也不是薛寶釵,而是晴雯
    我們知道紅樓夢描寫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賈寶玉和林黛玉兩個前世有約木石前盟被現實的金玉良緣打敗。最後賈寶玉和薛寶釵結婚了。但是通篇讀下來我們會發現,真正得到賈寶玉的既不是薛寶釵,也不是林黛玉,而是賈寶玉身邊的丫頭晴雯。
  • 惜春一句話,解釋了林黛玉2次偷聽後為何都是無動於衷!
    如果留意觀察,你會發現紅樓夢裡特別流行偷聽。元春省親後,賈環因為和鶯兒一起玩,耍賴後被賈寶玉訓斥,就跑回去和趙姨娘訴苦,趙姨娘就用一籮筐不中聽的話去罵她,恰巧被王熙鳳在門外「偷聽」到了,王熙鳳就直接在門外開撕趙姨娘了。
  • 趙姨娘不知道,有人在她房外偷聽,竟令王夫人下決心攆走晴雯
    「眼線」就成了每個房中都有的消息來源。王夫人在怡紅院有「眼耳身意」,在趙姨娘房中也安排了眼線,監視著她的一舉一動。趙姨娘房中的眼線非常盡職盡責,採用的監視方式也很簡單粗暴,就是偷聽。結果第七十二回的一次監視,差點就出了問題。
  • 《紅樓夢》中林黛玉共有4個分身,晴雯只是其中最尋常的一個
    林紅玉可謂繼承了林黛玉的高智商,縱觀林紅玉在大觀園的幾次表現,都格外出彩,比如第26回,林紅玉在和佳蕙聊天的時候,說出一句:千裡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宴席。誰守著誰一輩子呢?不過三年五載,各人幹各人的去了。那時,誰還管誰呢?
  • 紅樓夢:林黛玉的死亡之謎
    紅樓夢:林黛玉的死亡之謎著名作家張愛玲曾經說過自己有「三恨」:「一恨海棠花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這裡所說的紅樓夢未完,指的是曹雪芹作為紅樓夢的原創作者,居然沒有將紅樓夢的完整故事呈現在人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