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萬物生長》 給馮唐的一封信
馮唐兄:
見信如晤!
這幾天北京正是「春林漸盛,春水初生,春風十裡」的天氣。這樣明媚的北京春光,像極了我們人生中的青春,一回頭就只剩下了懷舊和唏噓,榮幸的是,筆者作為第一批觀眾看了由你的同名小說改編成的電影《萬物生長》,心中有不少感想,想說出來跟你討教。
馮唐兄,知道你是寫小說的高手,平生最大的夢想就是「用文字打敗時間」,而且目前在你周圍已經聚集起了一大批有知識、有品位的讀者,其中尤其以漂亮的女青年為多,我平常關注你的微博,知道你喜歡連結漂亮女讀者的照片,心中非常羨慕,而你最常用的回覆就是「今宵歡樂多」,我心嚮往之。
閒話少說,步入正題,看了電影《萬物生長》,我有以下幾點感想。
影片的視角獨特
目前中國最賣座的電影類型大概就是青春片了,從《致青春》到《同桌的你》等,這類電影製作成本小,但是票房極高。往遠了說,姜文老師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也是一部青春片,一炮而紅,由此奠定了姜文的江湖地位。《萬物生長》當然屬於青春片的範疇,講的是一名8年制的醫科大學的學生在臨近畢業時,在一個夏天中發生的三段感情故事。
但《萬物生長》不同於以往青春片的是,它是從一個醫學院學生的視角來看待感情的,其中融入了很多從生命本源和生理本能來解釋人類情感的觀點,這一點,有別於以往的國產電影。
馮唐兄,知道你的小說直面人性,不矯情,不偽善。知道你喜歡亨利·米勒的作品,對於性的描寫直白坦誠。因為真,讓你的小說充滿了一種生猛之氣,而李玉導演將這股氣帶到了電影中,讓人耳目一新。
對醫學院生活描寫逼真
馮唐兄,知道你是中國最高醫學學府——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的婦產科學生。這讓我這位曾經在中國南方一個城市就讀於一家醫學院口腔科的學生心羨慕之。雖然你的學校比我的好,但是醫學院學生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差不多的。我可以為你作證,電影《萬物生長》描寫醫學院學生上課的部分都是真實的。拿人體解剖學這門課來說,我記得我們當初存放屍體的水池就在學校食堂的邊上,每次去食堂吃飯,都能聞到福馬林的味道。詭異的是,我們食堂做出來的肉都帶有一種特殊的氣息,這種氣息我從畢業後就再也沒有聞到過了。
至於人體解剖課,我也印象極深。我記得頭一天老師只是輕描淡寫地交代了一句。第二天真到了現場,突然發現大家的緊張情緒一掃而空。即便是女同學的臉上,也沒有發現驚恐的表情,這讓我很意外。在這樣的氣氛下,我積極地解剖了兩具屍體,一男一女。
至於影片中爭搶人體骨架的事,這在醫學院中是常事。我們幾乎都帶回真實的頭蓋骨回宿舍「研究」過。不過電影中有同學居然認出屍體這事,有點過於戲劇化,虛構的成分比較大,是不是?
我還記得一件事,有一位女孩在上課的時候暈血,這是大二的事,這位女孩後來成了我的女友,她讓我在現實生活中上了一堂愛情大課。有關這一點,是《萬物生長》中韓庚飾演的秋水和範冰冰飾演的柳青的激情之戀與小滿對秋水的單戀的混合體,讓我看後百感交集。
三段感情故事老套
馮唐兄,說這句話你可能不高興,但我必須說實話。電影中的三段感情分別對應著「激情、平庸和單戀」,其中韓庚飾演的秋水和範冰冰飾演的柳青是電影的主線,是秋水在影片中痛苦而不能自拔的根源。他一開始在中國大飯店被柳青的外表吸引,範冰冰的驚豔亮相一下子奪走了秋水的心,從此一下子將他打入十八層地獄,萬劫不復。影片設置了對秋水單戀的小滿以及秋水5年同居的大學女友兩段感情,但她們的存在,只是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在有些男人的心中,所謂的懺悔和青春時對女人犯下的混事都只是年長後偶爾想起的歉疚,在現實面前,男人終究還是會選擇讓自己心動的女人,就像秋水最終找到了柳青,就像世間的萬物一樣,遵循生理的本能多過理智的選擇。
馮唐兄,按照一般的青春片,電影中的女神一般都是生命中的過客,他們的存在只是讓男孩嘗到生命的殘酷,幫助他們成長,這一點,《萬物生長》非常不一樣。但不管如何,這幾個故事還是比較老套的,沒有跳出一般人想像的範疇。秋水和柳青的感情發展不夠讓人信服,有意淫嫌疑。
這是範爺
最卸下面具的一次演出
上次李玉導演在現場說,自己跟範冰冰合作這麼久,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範冰冰可以在自己面前展現出很多一般演員不願展示的一面,這點我深以為然。很多人都知道義大利女演員莫妮卡·貝魯奇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驚豔表現。我記得徐靜蕾在《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電影中似乎還模仿了一下,但根本不像一回事兒。我在想,中國女演員中,目前能夠取代貝魯奇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表演的,大概也只有範冰冰了。豐腴、性感,同時歷經娛樂圈多年的打磨,讓她在《萬物生長》中讓柳青這個角色變得可信。不過我要指出的是,這樣的一位女神,怎麼在現實生活中看上一位窮酸的醫學院的學生呢?馮唐兄,這是不是那個時代小夥子們的一種普遍意淫啊,還是你很早就對你的未來做了預言。
我最喜歡電影中開頭的一個畫面,滿天的春花盛開,導演將樹枝通過特技變成瘋狂生長的血管,在春光中恣肆延伸。《萬物生長》中洋溢著一股恣肆的生猛之氣,直面年輕人強大的生理衝動,讓力比多的釋放一瀉千裡,將所有的倫理和偽善拋在身後。這股氣一掃以往青春片的壓抑,有率真之氣。
馮唐兄,最後,我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你在片中將畢業後離開醫學院的原因歸結為,你是在看了一位卵巢癌晚期病人的痛苦後才離開的,我覺得可能不太誠實。你是不是覺得現代醫學對於嚴重病人生命的挽救束手無策而絕望的?如果是這樣,那麼現在協和醫院應該沒有大夫了。我冒昧揣測,其實你是為了能賺更多的錢,能有更多的選擇而不再當醫生的,對不對?
不管如何,《萬物生長》是一部真誠的作品,可能有些女生看了會替死去的小滿不值,但恰恰滿足了一個男人同時擁有三段感情的嚮往:有一個女生可以為你去死;有過一段平庸的感情生活後;最終追到了心中的女神。怪不得多位主演都說,最想當一回秋水。誰不願意呢?不過導演終究比較理性,最後處理成了隔著玻璃對望,讓人有恍惚的距離感,我覺得很贊。
最後,祝電影《萬物生長》在這個春天裡大賣!至於能不能成為宣傳方說的經典,只能靠時間了。很多在當時風靡一時的作品最終湮沒的多了去了,這一點,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