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人畫」辯義,到底何為新文人畫?

2020-12-06 江蘇頻道

近一段時間,已經沉寂了多年的「新文人畫」概念重新被熱炒,展覽接連登場,宣傳文章次第發表,「最後」、「代表」一類高度肯定的詞語成為流行。一時之間,似乎所謂「新文人畫」已經得到學術與歷史的肯定,只待萬民景仰了。學術雖然可以有爭論,但這樣的抬高宣傳,或如以往的一些藝術現象,顯出文化「泡沫」,超越了學術底線。

何謂「文人」?文人者,非識字之謂也。文人者,必富學養,有理想,有擔當,胸懷天下,辨識古今,以天下蒼生為念,而不以一己之私利為念。文人之上者,當如孟子所言,胸中有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倔強於天地之間。其所求者在乎道,在乎真理,在乎天地之大美;其精神則崇尚自由,淡泊名利。故其表現,常為冷逸、高傲乃至孤傲而不合於流俗,或憤世嫉俗,而其人格之高尚則為世人所公認,其精神境界之雅靜安詳,亦非俗人可比,又絕非人生失意才故作矯情之狀以求驚世駭俗。

為什麼要推崇文人畫?因為繪畫是發於性靈的,是思想的、活動的,而不是器械的、單純的。有思想的文人不僅僅是社會的柱石,心中更有高曠清淨的境界,繪畫是他們表達胸中境界理想的上佳方式,是發揮其性靈與思想的主要手段之一。宋代學者鄧椿說:「畫者,文之極也。」陳師曾先生也說:「畫雖小道,第一要人品,第二要學問,第三要才情,第四才說到藝術上的功夫。所以文人畫的要素,須有這四種才能夠出色。」

其詬病文人畫者,動輒以文人畫欠缺技巧、醜怪荒率為口實,是不知文人畫為何物者也。其欠缺技巧、醜怪荒率者,假文人畫也,正可以於今日之所謂「新文人畫」見之。真正的文人畫,「豈僅以醜怪荒率為事耶?曠觀古今文人之畫,其格局何等謹嚴,意匠何等精密,下筆何等矜慎,立論何等幽微,學養何等深醇,其粗心浮氣輕妄之輩所能望其肩背哉!」(陳衡恪)其筆墨之精妙,於匠師之外,自闢一種新境界。其所以「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乃其精神不專注於形似,如畫工之勾心鬥角,惟形是求而已。倪雲林之「逸筆草草」、「遊戲三昧」,非真「草草」也,非真「遊戲」也,乃精研筆墨,胸中涵養汪汪如萬頃之陂,出之以自然從容,瀟散淡遠,胸中意象、筆下山川,有籠罩宇宙之象,而無一點塵俗之氣,故時人以有無倪氏之畫論人品之清俗高下。黃賓虹先生曾經說:「士夫之畫,華滋渾厚,秀潤天成,是為正宗。得胸中千卷之書,又能泛覽古今名跡,爐錘在手,矩矱從心,展觀之餘,自有一種靜穆之致,撲人眉宇,能令睹者矜平躁釋,意氣全消。」宗白華先生曾經說,中國畫以書法為骨幹,以詩境為靈魂,而詩、書、畫同屬於一境層。其精神極簡淡,而意境極深邃,「洗盡塵滓,獨存孤迥」,非人格高潔、學養深厚者不足知乎此道。

中國繪畫根基於中國哲學,其氣韻之生動乃是合於宇宙自然根本規律的生命節奏,擬物而不滯於物,超然乎意象之外,非胸襟灑落、學識超凡者難以與乎此境,故古今之繪畫大家,多山林隱逸、高人賢士。且藝術之所謂「新」者,何其難也!藝術之所謂「新」者,非徒形式之謂也,須新其精神,新其筆墨,最重要的,是新而美,新而雅,新而好,經得起推敲,更須經得起社會之評判與歷史之考驗。「新其精神」,非故為高論,譁眾取寵,甚至流於惡俗,專言人之所不敢言、不屑言,乃其精神雅潔,高於流俗,非但不亞於前輩,更須為人指出向上一路,如當年東坡公之於豪放詞。「新其筆墨」,非專揀人之所棄而以醜惡陰森怪誕荒唐為能事,當繼承傳統而能超越傳統,於圖式之勾畫、筆墨色彩之運用、內容之安排皆能別出心裁,獨具匠心,美而增美,好而愈好,否則不過拾人咳唾,以瓦礫為黃金,以腐鼠為滋味而已。故能當「文人畫」之號者甚少,而民國以來其能稱大家者不過寥寥數人而已,其餘碌碌之輩,焉足與於此也?傳統文人繪畫所凝聚的中國哲學、藝術、書法、篆刻等成就,其精微美妙、深厚廣大,遠非淺薄無知者所可窺見,故其審美之無窮深廣,亦非淺薄無知者所能體會。

所謂「新文人畫」究竟新在哪裡?遍檢諸家,屢見文化之貧乏、筆墨之粗糙、精神之卑瑣、境界之逼仄。其所謂人物畫,多前人之所不屑畫,以市井流俗飲食男女乃至動物本能入畫而已;其所津津樂道者,不過女人豐滿香豔之體、日常之聲色犬馬,下筆搖搖,醜怪縱橫,濁穢滿紙,斯文掃地盡矣,何與乎文人之事?其所謂高士圖,多拾人牙慧,故作深沉,以無為有,以少為多而藏其技巧之笨拙不足而已;其所畫山水,多取古人一技,誇而張之,乖戾之氣滿紙,而曰吾之所創,足以超越古人,求其氣韻之高雅、題跋之精妙則歸於無有。而為其鼓吹者,不遺餘力,舉無窮美辭好語以加之,其學術之底線何在,當真是難以尋覓。

當年,一位乘興參觀了「新文人畫」展的老美術編輯敗興而歸,人問有何收穫?答云:「沒看見文人畫,只看見沒文化。」雖屬揶揄譏諷,卻也言之有理。筆者亦曾讀到當年所謂「新文人畫」領袖人物所撰文章,信口開河,邏輯混亂,言辭塵穢,全不見修養之所在,更不知文章為何物。而自稱「大師」,忽悠世人。畫道淪落至此,真令人無語!

很多時候,人類社會現象根本用不著歷史去考驗,歷史已經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鏡子。留待歷史考驗,只是今人逃避責任的託詞。

相關焦點

  • 觀點|「文人畫」到底在畫什麼
    「文人畫」這個名詞對於略知書畫的人而言就好像每天要去的菜市場一樣尋常普通,但是這三個字所囊括的內容對於過去的千百年來的中國傳統繪畫意義重大。到中國繪畫發展到新階段的今天,「文人畫」怕已經被翻得底朝天了,如今對這三個字的解讀大有蓋棺定論的意思。
  • 文人畫不是「文人+畫」!
    當今畫壇,把自己算在文人畫旗下的人不少,「文人加畫等於文人畫」的,「不會畫就畫文人畫」的……這些「頓悟」的文人畫擁躉,都站到了這面旗下。  石濤《堤畔煙雨》文人畫到底是什麼?或者說,怎樣畫才算是文人畫?陳師曾的《文人畫之價值》裡說到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這四個要素,並不只是做畫家才必須具備的,也不是文人專有的,除非你把文人的範圍無限放大。
  • 文人畫的,就是文人畫嗎?
    ◆ 林明傑  前些年曾流行「新文人畫」。
  • 文人畫絕不是文人加畫
    ,「文人加畫等於文人畫」的,「不會畫就畫文人畫」的……這些「頓悟」的文人畫擁躉,都站到了這面旗下。   石濤《堤畔煙雨》文人畫到底是什麼?或者說,怎樣畫才算是文人畫?陳師曾的《文人畫之價值》裡說到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這四個要素,並不只是做畫家才必須具備的,也不是文人專有的,除非你把文人的範圍無限放大。在這段話裡,最重要的是「完善」那兩個字。完善的基礎是什麼?基礎是繪畫。
  • 文人畫的畫,就是「文人畫」?非也
    那麼,是否當代文人所畫的畫就是文人畫?非也。 早在民國時期,文人畫大家陳師曾就已敏銳指出這一問題。古代文人畫理論正宗蘇軾、董其昌等指出,文人畫與院體畫區別在於文人非畫工非職業的身份,日本文人畫學者大村西崖指出文人畫旨在其身份、階層之區別。陳師曾為文人畫做了更深層次的界定:「何謂文人畫?
  • 什麼是「文人畫」?文化人畫的畫,就是「文人畫」嗎?
    傳統繪畫藝術當中,有一個叫「文人畫」的專有繪畫名詞。那麼,「文人畫」,是否就是說文人或者文化人所畫的畫,就叫「文人畫」呢?文人畫的發展歷史,又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到底什麼是「文人畫」。枯木怪石圖局部那這個文人跟士大夫所作的畫呢,被統稱為文人畫,又叫做士夫畫。
  • 「新文人畫」的界定與評價
    石壺、陸儼少和晚年石魯的作品,乃至齊白石的和平鴿、潘天壽的雁蕩山花、李可染的古裝人物都應該是「新文人畫」,因為它們和古今(現代如黃賓虹、黃秋園)舊文人畫相比,顯然都有新意,如此寬泛,「新文人畫」便不是近年出現的一種流派,倒是囊括近現代所有既不同於舊文人畫,也有別於用西方寫實手法改造而成的現實主義新國畫
  • 新文人畫"攪局" 傳統文人畫市場主力地位難撼
    傳統文人畫領跑市場  2014年春拍,國內行業巨頭中國保利的一項舉動引來八方關注:這家目前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體量最大的拍賣公司,在業內高調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徵集新文人畫作品。什麼是新文人畫家?
  • 文人畫是中國畫的特色,學問是文人畫的核心
    ,所以在文人畫中才帶有一般非文人畫所不具備的雅謔意味。,文人畫的高度美學價值正在得到社會的承認與認識;而文人畫的復興與創作,又不是對古代文人畫的模擬,在藝術手法上也不是建立在一成不變的基礎上,而是從內容到形式都將賦予它一定的新的內涵。
  • 什麼是文人畫,如何解讀文人畫,文人畫有哪些傳承思想?
    文人畫是指由文人所作,且畫中帶有文人情趣,流露文人思想的繪畫作品。文人畫的形成和發展,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多種因素促成的一種文化現象。宋代統治者建國之初就極為重文抑武,文人的地位得以提高,文人的思想得以張揚。
  • 這才是真正的新文人畫
    新文人畫,出現在 80 年代末,作為一種藝術現象,它的產生是在反思中國畫的發展,和美術思潮是有直接關係的,西方寫實主義,85 新潮,都是影響新文人畫這一種新形態產生的必然原因。 隨著時間的變遷,新文人畫顯示著它頑強的生命力和韌性。
  • 「新文人畫」:傳統的現代演繹 但少了文人的書卷氣
    這雖然沒法跟以前新文人畫其他畫家,如徐樂樂、李津、盧禹舜、陳平等藝術家相比,但最近半年,新文人畫是整個市場的熱點。」在新文人畫家內部,他們作品的市場表現卻有很大差異。徐累、徐樂樂、李津是近兩年非常火熱的藝術家,價格不斷攀升;在此之前,盧禹舜、陳平的價格已經達到十幾萬每平尺,而新文人畫的主將朱新建的作品才剛剛漲到兩萬元,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 談士人、文人與士人畫、文人畫
    文化人,一般稱為文人,所以董其昌稱「士人畫」謂「文人之畫」,這是時代的文化風氣使然,流風一直影響到今天。 文人畫,由於王維的努力,將詩畫有機結合,提高了文人畫的文化意蘊,並將發展趨勢引向山水畫藝術。
  • 楚尋歡:文人畫還能走多遠?文人畫的生死蛻變
    徐渭:雜花圖之梅花(請橫屏觀看) 當代新文人畫風便是這種革新運動的有益嘗試。相較其筆下的人物與山水畫,新文人畫代表人物朱新建的花鳥畫筆墨更勝一籌,然因其花鳥,山水之構圖形式囿於古人陳式,難得大境。其人物畫可謂另闢蹊徑,頗有時代新風,故成就最高也最具代表性。
  • 何謂文人畫
    「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取其意氣所到,乃若畫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櫪芻秣,無一點俊發,看數尺許便倦。漢傑真士人畫也。」凡提到中國文人畫,必論及蘇軾這段題跋。文人作畫,晉唐已有記載,而文人畫理論的提出,宋為肇始。
  • 文人畫,不止是畫
    蘇軾第一個比較全面的闡明了文人畫理論,對於文人畫體系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晚明董其昌一出,拓展文人山水畫新境界。中國傳統的「文人畫」,特別注重「境界」的營造。「文人畫」追求的不是繪畫技巧本身,而是「畫外之意」。這「畫外之意」,便是「文人畫」含金量高於「畫工畫」的根本原因所在。畫內之境可描,而畫外之境難求,因為「畫外之境」需要豐厚的學養、生活積澱才能達到。
  • 文人畫是中國畫的特色,學問是文人畫的核心!
    最晚論述文人畫的文章是民國初年的陳衡恪,在他所寫的《文人畫之價值》一文中,才界定了文人畫的四大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在這四大要素中,重點是「人品」與「學問」,而在這兩個重點中,作為文人畫的標誌來看,更重要的一點是「學問」。如果沒有學問,也就必然失去文人畫的特色。
  • 什麼是文人畫?文人畫的特點是什麼?
    魏晉南北朝時期,姚最「不學為人,自娛而已」成為文人畫的中心論調。使歷代文人將其尊為繪畫的宗旨。言之有物    古時的文人畫不是忙三火四畫出來立馬就要賣錢的,而是興之所至,信筆拈來,承載的是亦憂亦樂,表達的是真性真情。所以後人才能從八大山人的鷹眼中看出睨藐不屑來。
  • 文人畫的文化品質
    說起文人畫,首先分明文人與畫的性質,以人論畫還是就畫論人,而人與畫並論所顯示的文人畫或文人畫家則較為客觀。至於文人畫就是始於魏晉的模糊概念,直至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始有闡明,千百年來文人畫已成為中國特殊的文化現象,形成一支連綿不斷的文脈。
  • 從「文人畫」到「文人壺」
    這種書畫結合的風氣越發強烈,逐漸形成了風行一時影響後世的文人畫。,是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文人畫與一般的畫家畫、院體畫、禪畫等都不同。元四家之一的倪瓚(字雲林)就說過&34;。,不在畫中考研藝術上之工夫,必須於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此乃所謂文人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