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揚誕辰100周年紀念音樂會
4月11日晚上8點
四川音樂學院大音樂廳
主曲:《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作者:理察·施特勞斯)
指揮:朱其元
2008年4月5日,對於全世界愛樂人來說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世界著名音樂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誕辰100周年。
為了紀念卡拉揚百年誕辰,今年奧地利薩爾茨堡復活節的音樂活動將完全以他的生平為主線(卡拉揚出生在薩爾茨堡,和莫扎特是老鄉),一些唱片公司將通過重新發行唱片來慶祝這100周年。卡拉揚的遺孀、生前的第三任妻子埃麗特不得不再次面對媒體的關注,眼淚汪汪地回憶這位已經離開她將近20年的丈夫。「在剛剛失去他的那段時間,我不敢聽任何一場音樂會,很久以後,我還是不忍心聽他的錄音……」
在中國,不少人是因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而記住了這位眼光銳利的指揮家,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之友」俱樂部將與環球唱片攜手舉辦系列紀念活動,包括講座和圖片展等;在上海,卡拉揚最新紀錄片將在4月首播,上海音樂廳也要舉辦「品鑑卡拉揚」的視聽賞析會;下周五晚上,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將以近百人的空前陣容,演奏卡拉揚生前最愛的、也是極難的一首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傳奇的卡拉揚他定下了標準他「指揮」了歐洲
「指揮真是一種神秘的體驗。進入佳境時,我完全忘記了自己是在做什麼。我的雙手已經過了三十年的訓練,已從我的感覺之中獨立出來了———它們會自發地揮動,音樂如流水般滔滔湧流,直到我完全忘記這是我的手在揮動。」
——卡拉揚「可以這樣說,柏林愛樂之所以成為世界三大頂級交響樂團之一,就是靠卡拉揚一手訓練出來的。」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的客座指揮朱其元教授告訴記者:「他是非常、非常專業的指揮家,他不僅堅守古典音樂的傳統,也以明星般的影響力推行著古典音樂。他不僅是柏林愛樂的指揮家,更是整個歐洲的指揮家,而歐洲是西方古典音樂的發源地。」
卡拉揚的家庭並非音樂世家,但家人都熱愛音樂。1935年4月,剛滿27歲的卡拉揚便成為德國最年輕的音樂總監,20年後,他便接替去世的富特文格勒,擔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第二年便被任命為終身首席指揮。就連1985年教皇保羅二世的加冕典禮上,也是由卡拉揚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奏莫扎特的《加冕大彌撒》。1989年7月16日,在排練威爾第歌劇《假面舞會》時,卡拉揚因心臟病發作逝世,在他的妻子懷裡闔上了雙眼。
人們敬仰他的才華與驚人的記憶力———據說卡拉揚至少熟悉五十部歌劇的每一處細節,「他能在從熟睡中被喚醒的情況下,立即從五十部歌劇的任何一處開始指揮。」人們評論著他獨裁者般的作風,甚至有人把他稱作自負的神:「排練時,他喜歡坐在音樂廳的第十六排中央,身旁坐滿了他的主要工作副手。他就像一位帝王般,控制著舞臺上排練所有細節的精確進行,不容有一絲差錯。」而他自認為自己是上帝的工具:「造物主選擇了某些人執行他的命令,為這個醜惡的世界創造美。」
一位維也納樂評家曾說:「人們去音樂廳並不是為了聽海頓的作品,而是看卡拉揚的指揮。」後來,這位樂評家又半開玩笑地說:「哪怕卡拉揚指揮的不是樂團,而是一套立體聲音響系統,人們也樂意花錢去看。」不過這是事實:有一次卡拉揚原定在維也納樂金色大廳指揮海頓的《創世紀》,後因故不得不取消,改由另一位指揮家指揮,而這一改,就讓音樂廳的座位空了一半。
一個網友發表於3月29日的點評可以代表一種聲音:「卡拉揚雖然逝去,但他的背影始終清晰,而且隨著歲月的推移,只能是更加清晰。無論音樂演奏技術和錄音技術在卡拉揚身後的近20年有多大的發展,"卡拉揚產品"始終是能夠經受住任何考驗。在大師越來越稀缺的時代,卡拉揚制定並身體力行的標準仍然高不可攀,能夠望其項背的實屬鳳毛麟角。」
富有的卡拉揚買私人飛機,眼睛都不眨一下
「我喜歡看鳥兒翱翔,我喜歡它們翱翔中表現出的和諧之美,我相信從翱翔中它們也得到了歡樂。我曾想過,下輩子我也許會變只鷹。」———卡拉揚
雖然古典音樂是如此高雅,但它同時也和財富緊緊關聯。很多著名音樂家財產豐厚。其中以卡拉揚的財富最為驚人。
卡拉揚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作為大師級指揮家的年薪及應邀演出收入,二是錄製唱片的收入。他知道自己的身價,對自認應得的報酬從不含糊,1955年初,剛到柏林愛樂不久的卡拉揚就提出條件:要保證他及他所邀請的獨奏家拿到全歐洲最豐厚的待遇!他後來還不斷要求漲薪,直到1973年每場演出費達到1萬馬克(約合5萬元人民幣)時才停止。
然而如果與錄製唱片的收入比,他的豐厚年薪幾乎顯得微不足道。卡拉揚一生錄製唱片多達900種左右,每張都有不菲的提成。比如他在1962年灌制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膠木唱片,15年內賣出120萬張,每張可獲零售價10%的版稅。如今,他生前錄製的唱片至少有一半仍在DG、DECCA、RCA、EMI等大公司的品牌下銷售,版稅權益可一直維持到他逝世後70年。加上他先後在多個歐洲樂團的兼職收入,如1956年兼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最終造就了這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錢、最令人羨慕的音樂家」。
難怪卡拉揚的一大愛好是開飛機,凡是有新機型被他看中,便會買進,眼睛都不眨一下。據說有一次音樂會上,中場休息時,卡拉揚和同樣擁有飛行駕照和私人飛機的索尼公司總執行長大賀典雄聊天,卡拉揚說自己又買了一架新的噴氣式飛機,而大賀則說這款飛機不是最佳款式。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下次兩人見面,卡拉揚已經將那架新飛機賣掉,換了大賀所說的更新款飛機……
1989年卡拉揚去世後,根據遺囑可以判定,他的財產至少有5億馬克(約合25億人民幣)!這筆巨大的財富引來了不少詬病,甚至有人認為卡拉揚破壞了音樂界原有的經濟生態,導致今天古典音樂的逐漸衰敗。不過他的遺孀埃麗特,至今仍住在奧地利阿尼夫的一個小莊園裡,過著簡樸的田園生活。
(責任編輯:Mich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