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中國最大的財險公司——人保財險發布公告:總裁林智勇「因其他工作安排辭去本公司副董事長及總裁的職務,由二零一九年二月二十五日起生效」。
戰略調整,人事先行。新年後的第一波重大人事調整,還是落在了共和國長子——人保身上,這拉開了2019年的保險人事布局圖。
老人保林智勇:另有任用
「因其他工作安排」的出現,預示了林智勇的去向,另有任用。有接近人保集團人士告訴《今日保》,林智勇已經到集團公司上班。
55歲的林智勇,屬老人保培養的保險高級幹部之一,服務福建人保30年,由基層員工成長為一方大員,福建省分公司總經理。
2011年,林智勇進入人保財險領導班子,分管非車險的農險、特殊保險。受益於政策的農險領域,隨後數年成為人保非車險板塊最大的利潤點。
2016年,林智勇接替到點退休的郭生臣,以排行第五的副總裁身份晉升為人保財險總裁。時年,52歲。
林智勇掌舵的人保財的三年,恰逢二次商車費改,也是中國財險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的三年。
面對主要競爭對手攜集團及科技優勢下的正面進攻,一份關於兩大公司分支機構份額升降間的獎懲制度,流傳江湖。
遺憾的是,作為人保集團最為重要的子公司,人保財險並未能阻止市場份額的進一步下滑。根據公開披露數據:人保財險2016年的市場份額是33.50%,2018年下滑為33.01%,三年間下降了約0.5個百分點。
同期,平安產險的市場份額從19.20%上升為21.05%,三年間上升了1.85個百分點。
2018年,財險行業迎來9年來的首次承保虧損。這一年,車險以7800億元的保費僅實現承保利潤10.53億元,同比下降85.75%,承保利潤率0.14%。2017年這一數字為73.89億元。(更多財險市場境況詳見《2019財險江湖素描:九年最差業績VS人太平「三巨頭」九年最好開門紅》)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開門紅期間,人保財險首月保費543.17億元,同比增速31.18%,拿下財險「三巨頭」中最高的增速,創下9年來最高業績。
謝一群回歸人保擔大任:
掌舵最大財險公司
同期,另一份公告宣布,人保集團副總裁謝一群兼任人保財險黨委書記。
事實上,上周人保集團已經下發內部通知:謝一群兼任人保財險副董事長、總裁。林智勇,另有任用。
現年58歲的謝一群,同樣出身老人保,後服務中國太平多年,歷任太平保險集團多個子公司一把手職務。
1980年進入老人保體系的謝一群,歷任人保溫州分公司副總經理、浙江分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經理等職務;
2001-2004年,謝一群由人保轉戰中國太平,擔任太平人壽董事長一職;
2004年6月- 2009 年5 月,任中國太平集團及中國太平集團 (香港) 之常務董事及副總經理,分管資產管理與海外地區一般保險業務;
2009 年 5 月- 2015 年 3 月,任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公司及中國太平保險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期間,謝一群曾兼任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經理,太平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保險(歐洲)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太平養老董事長,太平資產董事長,太平證券(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太平養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太平金控董事長,太平投資董事長,深圳太平投資董事長等職務;
廣泛的工作閱歷,多職位加身的謝一群,於2015年再次回歸人保體系:
2015 年 3 月起,開始擔任人保集團副總裁,並於當年6月兼任人保香港董事長;
2017 年 1 月起,謝一群兼任人保金服董事長;
此次公告後,謝一群掌舵中國最大財險公司。
人保革新:
繆氏新政和3411工程
作為新中國保險長子,近幾年人保集團頗多風雨。但也在歷經集團一二把手人事調整,迎來保險行業唯一候補中央委員繆建民入主掌舵後,大有一股老梅煥新春之姿。
自2018年初,繆建民接棒吳焰履新人保集團董事長後,大動作頻出。
2018年,先是發布A股IPO招股說明書,高調宣布回歸,擬融資百億級。這一年底,人保成功A股IPO,募資約60億元。
隨後又發步「3411」工程:3指財、壽、健康險三家子公司轉型,4指創新驅動發展、數位化、一體化、國際化四大戰略,兩個1分別指打好一場中心城市攻堅戰和守住一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事實上,縱然坐擁中國最大財險公司和較強的單兵作戰能力,但人保與主要競爭對手在市場化的效率方面,仍有一定距離。
或許是針對這一點,2018年6月,人保集團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發布會上宣誓中國人保落實「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的思想理念。
對於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標,人保提出兩個階段戰略目標:
力爭到2022年,躋身國內創新型金融保險集團前列;到2025年,躋身國際創新型金融保險集團前列的規劃目標。
為通過創新驅動呈現一個「新人保」,中國人保將通過科技創新、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4大重點方向,通過131個重點項目,實現2022年躋身國內創新型金融保險集團前列的第一階段目標。
從核心班子的調整,到大戰略頻出,再到回顧A股,人保正在衝刺一個新的時代。
2018年人保進入高層密集調整期:戰略布局,人事先行
大戰略的提出,往往意味著新一輪的人事變動。
2018年9月,原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白濤空降人保集團,任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裁。
值得注意的是,2014-2016年白濤擔任國壽集團副總裁期間,時任國壽集團總裁恰恰是繆建民,老搭檔再聯手。
之後,人保集團領導班子其他成員也有所變化,如原中國人保集團法律總監兼法律合規部總經理李祝用升任集團副總裁;原紀委書記莊超英退休,改由原自然資源部黨委委員石青峰接任。
主要領導班子成員調整後,2018年人保集團的「三定」也陸續展開,涉及22個部門、93個處室。
這一次,人保集團旗下最大財險公司核心領導更替後,是否意味著集團層面「三定」後,子公司的人事調整也在展開。
身處生產力更迭的時代,作為新中國成立時間最久的保險公司,大哥人保追趕的不僅是前方與 6.5萬億元、3.6萬億元的體量差距,更是對新技術的理解,對商業模式、數據資源、創新團隊乃至體制機制的拷問。
人事的變化、戰略的先行,往往只是大變前的醞釀。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今日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