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境——李樹水墨畫的藝術特徵

2021-01-08 李樹藝術

#文化傳承#

水墨作為一種繪畫媒材在中國畫創作中被廣泛運用。水墨畫的人文沉澱使得水墨這種媒材的內在屬性發生根本的變化。在當代繪畫中,採用水墨作為表達語言不僅是對水墨媒材的進一步開發,同時也是對水墨文化的一種傳承。水墨畫的主要特徵即是水墨作為一種獨立的語言體系能夠表達出創作者的審美思想和獨特的個性風格。尤其是在當代中國畫的發展中,水墨作為獨立的語言體系被賦予了新的觀念,畫家表達的方式也隨著時代發展變得更為寬泛。當代有一批優秀的畫家在水墨畫的繼承和創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李樹即是其中的代表。

(李樹 竹石添韻)

水墨畫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形象性。當水墨與宣紙接觸的一剎那,水墨畫的形象便成為畫家胸中積澱的爆發。水墨畫的形象性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具體的表現出來,其一,描繪對象力求形象生動,能夠給人以完整的審美體現。能在觀賞之中得到一個完整的形象。其二,這種形象性還要結合繪畫媒材的特質來表現。李樹將這一特徵發揮到了極致,將水墨的媒材特質在創作過程中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李樹 西江月桃花漫)

從水墨畫的產生和發展歷程來看,始終與文學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水墨畫的背後透露出中國獨有的文化氣質。李樹的水墨畫在意境塑造方面獨具匠心,他通常將自己的感情、思想寓於筆下的山水花鳥等物象之中。意境是水墨畫的基本特徵,同時也正是因為這一特徵才使得水墨畫耐人尋味,意趣盎然。李樹作品中的意境與詩詞意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得益於他長期受到傳統文化的浸染和薰陶。經過長期的積累和實踐,李樹的水墨畫在意境渲染方面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

(李樹 龍山之春)

意象性是水墨畫的另一基本特徵。從水墨畫的本質來看它是創作者表達思想和情感的一種藝術載體,沒有胸中積澱難以創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畫家首先需要醞釀出一個完整的意象,然後將這種意象與具體的自然物象有機結合起來。這種結合越是完美越能代表畫家的藝術水平,也就越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同當意象被畫家灌注於水墨之間時,水墨和宣紙的結合也便具有了統攝的靈魂。因此,意象是水墨畫中的核心內容,失去了意象水墨畫便失去了審美價值。

(李樹 紫氣東來)

一幅繪畫作品如果純粹地對事物進行客觀描繪,那麼水平必然遠不及照相機。水墨畫的優勢在於表達客觀事物的意象美。蘇東坡曾有題詩:「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清代石濤題詩亦有:「名山許遊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變幻神奇懵懂間,不似似之當下拜。」這說明了不應該單純地追求形似或神似,而是應該將兩者結合,以形似為前提,神似為目的,才能達到形神兼備,作品才能呈現出意境之美。

(李樹 荷香墨趣)

李樹的水墨畫裡有一種無法描述的靈性。這種靈性不是純粹的超凡脫俗,而是沉浸於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心靈之境。他在創作中致力於發揚傳統圖式背後的人文精神和語言魅力,以更直接可感的空間意向,表達出了豐富多樣的內心世界。

(李樹 黃山松雲)

相關焦點

  • 象外之意——探討李樹山水畫的意象特徵
    李樹的山水畫在畫面的視覺形象中不僅著重抒發自身情感,更是傳達出了較高的審美理想。他作品中意象體現在「真」與「神」的和諧統一,即客觀景觀與主觀想像的交匯共融,通過主觀想像來實現「意」的生發。(黃山松雲 李樹)宗炳在《畫山水序》中主張山水畫要有「象外之意」。
  • 生命之境 筆墨之歌——談杜滋齡的水墨人物畫
    生命之境 筆墨之歌——談杜滋齡的水墨人物畫他的水墨寫實人物畫,像師輩和同儕一樣,重振了人物畫的優良傳統,重視寫形,更重視傳神,普遍生活氣息濃厚,地域特徵明顯,人物性格鮮明,精神面貌鮮活。他的肖像畫和人物畫,以寫實觀念,突出面部神態刻畫,尤其重視眼神,還有富於表情的身姿和手勢,彰顯了平凡人物的不同性格與內心世界,提升了「傳神」的品質。
  • 宿利群:黑白墨道與空靈之境
    道家認為「空」即無,人至「空」,心靈則可達到空靈澄明的道之境界。佛教認為「空」即事物謂之虛幻不實,或理體之空寂明淨。可見「空」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多表空無、空虛、非有之意。在水墨畫領域,「空靈」是一個始終被追求的崇高境界,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繪畫中並沒有類似的藝術概念,這是獨屬於東方的美學思想。
  • 詩情畫意:淺談李樹繪畫的意象之美
    (李樹 不以無人而不芳)阿恩海姆曾說「只是在印象派運動興起之後,美學理論才開始出現根本性的變化,開始認識到一幅畫乃是心靈本身的產物,而不是外部物理對象的複製。正是這種對外部物理對象和心理意象的區別,才構成現代藝術理論的基石」。阿恩海姆所說的這種「心理意象」在中國畫中已有悠久的歷史。「意象」是中國傳統美學的中心範疇,而筆墨意象則是中國畫的審美範疇。
  • 探討當代文人畫中的文人精神
    中國傳統哲學旨在修煉心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說是文人畫的思想基礎。(墨梅 李樹)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意識形態,儒家強調藝術的教化作用,運用隱喻的方法,通過藝術來表達自己對世事的看法。儒家思想強調道德修養和人生境界,為文人精神與人格的構建奠定基礎。
  • 中國水墨畫的特徵體現古典美
    中國水墨畫是中國漢族特色較強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繪畫,是國畫的代表,藉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繪畫工具和材料(毛筆、宣紙和墨),能夠體現出古典美,且非常注重色的層次變化,表現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繪畫,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水墨畫的特徵吧。
  • 觀念中的水墨 · 融古 | 沈勤:純粹之境
    它們仿若源自宋畫,卻以直接而鮮明的表達擊中了現代人心中難以言說的心靈困境與精神嚮往。[關鍵詞]邊緣 孤獨 平淡 空靈 形而上 清涼■2011年沈勤:沉靜之心,純粹之境(節選) 宣紙和水墨的材質,太適合詩性的表現了,含蓄
  • 實驗水墨:中國水墨畫三十年演變的重要特徵
    美術批評家殷雙喜在其《實驗水墨的文化意義》一文中對「實驗水墨」的範疇定義更廣,「包括了主觀性很強的變形形象、符號化的圖式、表現性水墨、材料拼貼及部分以水墨材料為主要媒材的觀念性水墨裝置與行為藝術」。而批評家皮道堅在其《實驗水墨回顧展緣起》中則表示,「實驗」一詞包括「表現性水墨」「抽象水墨」「觀念水墨」乃至「水墨裝置」在內的各種現代水墨探索的精神特徵的一種概括。
  • 清逸之境!2019陳莊水墨山水畫
    清逸之境!2019陳莊水墨山水畫陳莊水墨山水欣賞陳莊藝術簡歷
  • 水墨是最好的畫?對比西方藝術,淺析水墨語言的生命力
    對比西方藝術,淺析水墨語言的生命力文/秋香水墨畫似乎總是伴隨著各種理論,但是這在一些西方藝術上頗為少見,譬如關於油畫的論辯中,很少像水墨那般有著眾多理論根基,一方面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打下的基礎,另外則是對藝術的思考位於不同的層面。
  • 劉驍純:什麼樣的水墨畫和水墨藝術最能代表我們正處的時代?
    從另一個角度看,現當代水墨藝術既不被西方主流藝術看好,也不受中國主流藝術重視。一方面,中國的政治波普、玩世現實主義、觀念藝術在西方主流藝術中走紅,另一方面,禮品水墨畫和延伸傳統的水墨畫在中國主流藝術中走紅;一方面,在西方主流藝術看來,中國的現當代水墨藝術並不具有當代意義,另一方面,在中國主流藝術看來,現當代水墨藝術跟隨西方,缺少文化自主性。
  • 走進國畫藝術:水墨山水畫名家吳大愷精品之作品鑑
    中國的水墨山水畫樣式頗多,最為基本的僅有水與墨,黑與白,並非是層次上的高低,而是在色彩的選擇上。水墨山水畫最能夠展現出中國畫的一種禪理與意境所在,當代的山水名家吳大愷老師,其水墨山水畫中正是滲透著他對自然之境的一種感悟,將視覺美與潛入心靈的美融合一起展現,一起來欣賞一下吳大愷老師的水墨之作吧。
  • 原創:王子江城市山林水墨畫:美術藝術評論!
    王子江依託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的某些元素以及現代文化的審美觀念致力於具有現代都市文化懷舊、抒情意味的城市山林水墨畫藝術的繪畫創作和藝術實踐,使誕生於二十世紀以來的現代水墨畫藝術在他手裡深深打上了新時代繪畫創作的烙印。以都市日常生活和都市風景為繪畫題材和主題而創作的城市山林水墨畫藝術在王子江的中國畫創作系列中佔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有著他本人對現代水墨畫進行藝術探索的心跡流露。
  • 人物|桑火堯:「境象主義」通往澄明之境的水墨路徑
    桑火堯 澄明之境2號 122x190cm 絹本水墨 2016雅昌藝術網對話桑火堯Q&AQ:雅昌藝術網 裴剛A:藝術家 桑火堯一次有挑戰性的展覽Q:共52件作品,主要是架上水墨,還有水墨裝置、水墨新媒體作品等。架上繪畫主要採用中國畫的古老材料絹,讓傳統媒材走向當代,重現神奇。畫10多米長,4米多高的絹本作品,整體把握比較難,非常充滿挑戰性。咱們中國畫媒材的效果是西畫媒材無法實現的,非常值得我嘗試。
  • 世外桃源:蜿蜒的小溪引人入勝,水墨畫般的群山倒影成境
    桂林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桂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桂林是廣西發展比較好的城市之一,桂林的風景秀麗,千百年來,桂林山水,令多少文人墨客揮毫潑墨,也吸引了多少人為之神往陶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桂林的世外桃源。
  • 國畫藝術之文人畫鑑賞|繪畫藝術|山水畫|花鳥畫|文人畫|國畫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從藝術特徵上講,中國畫與西洋畫有著根本的不同。我們這裡講中國畫的鑑賞,也就需要了解「作為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中國畫與外來的西洋畫相比,有哪些獨到之處」。簡而言之,兩者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西洋畫注重「形似」,以寫生為主;中國畫注重「神似」,以寫意為主。畫人物,著力表現他的精神和個性;畫山水、花鳥、樹木,則著力表現它們的形態特點和意趣。
  • 視覺之美:解讀水墨畫中的墨與彩
    從藝術形式來看,當水墨畫加入色彩表現時,就可以稱為「彩墨」,例如傳統青綠山水、金碧山水、工筆重彩等繪畫,都是色墨交織應用的典範。在傳統人物畫中,沒骨畫法不以筆墨勾勒,只用色彩暈染來呈現人物的外形,這也是一種彩墨結合的技法。但在傳統水墨畫中並沒有產生「彩墨」這個概念。
  • 最是人間——李奇茂之水墨藝術
    1976年擔任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教師及系主任。1977年獲得韓國檀國大學「李奇茂畫伯獎學金」;1987年,美國舊金山市訂於11月29日為「李奇茂日」。李奇茂畫風獨特,一氣呵成,作畫筆酣墨飽,善用節奏和韻律表現時間速度和聲音。
  • 一代水墨畫大師湯文選.
    他率先以水墨寫意畫的創造性智慧給傳統人文主義以嶄新的、現代意義的詮釋。在新世紀臨界點上,湯文選中國畫藝術已經和正在產生日益深廣的心靈淨化作用和精神啟迪作用。現代人本位思想是湯文選水墨寫意畫藝術深層文化內涵的核心。他晚年專注於意筆花鳥畫的創作,其作品大多沒有直接描繪人;然而,他對人的關懷,直接地折射於全部意向創造之中。
  • 「無為之境」嚴家祥新水墨禪畫展啟幕
    ——王賀(策展人)2019年11月9日「無為之境嚴家祥新水墨禪畫展」麒麟空間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青年畫家嚴家詳先生攜手和氣生活館聯合主辦,受中國書畫院、棲雲畫館、未來大師藝術館、翰詩工藝、金鑽商學院、北京凱易傳媒、念辰導演工作室、北京中視偉佳文化傳媒等多領域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