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孫悟空與牛魔王之間有著理不清的糾葛,他倆本是兄弟,肝膽相照,最後又成了仇人,針鋒相對。這是令人唏噓的!五百年後,牛魔王在取經路上不願意借給孫悟空一把芭蕉扇,導致猴子無法踏過火焰山,取經是使命,是必須要過去的, 是百分百要過去的,所以,這把芭蕉扇硬要不可,但牛魔王不給,那就只好展開戰爭了。
牛魔王為啥不把芭蕉扇借給孫悟空呢?不就是一把扇子嗎?給別人用一下,又不會少幾斤肉,再說了,先前都是好兄弟,何必呢?
其實,牛魔王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孫悟空在早先的取經路上,折騰了他的孩子。無巧不成書,紅孩兒恰好是在牛魔王之前,被孫悟空遇到,而孫悟空為了擺平他,竟搬出觀音菩薩,讓紅孩兒一步一個磕頭跪到了南海,這讓紅孩兒受盡了委屈,牛魔王這個當爹的心中自然不舒服。
看來,所謂的兄弟朋友真不如一個兒子來得實在!
再有,孫悟空先前找鐵扇公主求借芭蕉扇時,是動用了各種法子的,甚至把鐵扇公主還調戲羞辱了一番,牛魔王這個當丈夫的,又怎能忍?於是他新帳老帳一塊兒算。孫悟空是莫想再借到芭蕉扇了。
其實,牛魔王不借給孫悟空芭蕉扇,或許還另有它因,他不給孫悟空好臉色看,或許早已在五百年前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還記得當初孫悟空在天庭耀武揚威時,返回花果山時立下的名號嗎?他自認作「齊天大聖」,然後讓牛魔王等人也紛紛立下了名號,牛魔王則自稱為「平天大聖」,事實上,孫悟空這一做法是禍根,為他將來與牛魔王鬧不愉快打下了鋪墊。
原著是這樣的:
小弟既稱齊天大聖,你們亦可以大聖稱之。」內有牛魔王忽然高叫道:「賢弟言之有理,我即稱做個平天大聖。」蛟魔王道:「我稱做復海大聖。」鵬魔王道:「我稱混天大聖。」獅犭它王道:「我稱移山大聖。」獼猴王道:「我稱通風大聖。」犭禺狨王道:「我稱驅神大聖。」
粗略一看,肯定是以為孫悟空與牛魔王等兄弟的關係,好啊,妙啊!事實上,七個兄弟最後是南轅北轍的,不互相往來的。孫悟空的名號「齊天大聖」卻已經被玉帝得到證實,在之後的日子裡,都有各種人用「大聖」來稱呼他,而牛魔王等人呢?他們只是自己封著玩玩的,並不能奏效的,牛魔王能幹嗎?
孫悟空自己要把七兄弟之間的關係與利益摻雜起來,說什麼同甘共苦,自己卻被玉帝得到認可,其餘的六個兄弟都不過是遊戲而已,任何好處都沒撈到!要我說,孫悟空只是同牛魔王同患難,卻不知道同甘甜,好處一點都沒有給牛魔王!
從那時候起,牛魔王就已經不再拿孫悟空當兄弟了。猴子被壓五行山下,牛魔王也不再前來探望,而之後,取經路上牛魔王更是拿孫悟空當成了仇人,一見面就要同他幹架!才有了後來我們所知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