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白碌碡村的蛻變

2020-12-04 隴南廣播電視臺

白碌碡村位於草坪鄉東北部,屬深度貧困村。地形險峻、道路崎嶇、山體易塌方滑坡、自然條件惡劣、生活習慣和思想意識落後,是白碌碡村一直背負的「舊形象」。今年以來,市委組織部掛牌督戰白碌碡村,各級幹部奮力作戰,使得白碌碡村各項建設有力有序有效推進,村容村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多措並舉助脫貧。以拆危治亂為抓手,全面整治村內臟亂差的環境面貌,共拆除危舊土坯房、破舊房等116戶403間,治理「黑房子」68戶,改造提升農戶住房97戶,修建大牲畜集中圈棚8座,修建圈廁93戶,完成了村組道路及巷道硬化,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2處,使得鄉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攻堅克難補短板。以打造乾淨整潔的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大力實施圈廁改造、道路硬化、環境綠化美化等工程,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同時,高標準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垃圾集中處理、無公害衛生廁所等,建立環境衛生常態化管護機制。

宣傳政策轉觀念。通過宣傳欄、文化牆、多媒體平臺、入戶宣傳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脫貧攻堅、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知識,有力地促進了村級文化建設,轉變了群眾的思想觀念。

移風易俗換新顏。錯落有致的房屋,平坦整潔的硬化路,內涵豐富的文化牆,林木環繞的亭臺花園……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持續推進,白碌碡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美麗蛻變,實現了潔淨、有序的華麗變身,打造了靚麗的「新名片」。

來源:隴南禮縣發布

監製:楊東紅

責編:王偉毅 編輯:葉仰森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辛店鎮白楊村的蛻變之路
    白楊的先民們利用石器進行生產生活的痕跡隨處可見,村民們遺棄的破舊石器隨處可見,如對遺產不保護髮掘,可能不久的將來會消失殆盡。萬事開頭難。治理亂堆亂放、清理生活垃圾、提高村民環保意識,是提升村容村貌的核心。駐村工作隊多渠道籌資,先後購置垃圾箱50餘個,放置於重要位置,督促村民將生活垃圾及時投入垃圾箱,由專人定期清理。
  • 高山之巔踐初心——記禮縣草坪鄉白碌碡村第一書記強波
    高山之巔踐初心——記禮縣草坪鄉白碌碡村第一書記強波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楊萬明2018年7月,甘肅電信公司隴南分公司的強波被選派到禮縣草坪鄉白碌碡村擔任扶貧隊長兼第一書記通過2年的幫扶,如今的白碌碡村實現了手機信號全覆蓋,聯通了大山外的世界,「扶貧夜校」裡傳出了催人奮進的脫貧政策宣講聲,往日破舊的民房正在被一幢幢新居代替……白碌碡村地處草坪鄉南部,海拔在2500米至2700米之間,168戶668人。初到白碌碡村時,強波發現7個村民小組中只有5個小組手機能接聽,群眾盼望著手機能上網,盼望通過電商售賣山貨的願望一直無法實現。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老村長歐姨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老村長歐姨的幸福生活 2020-07-0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五)巧手繪就小康路
    &nbsp&nbsp&nbsp&nbsp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真實記錄、呈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匯聚起堅定信心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海河傳媒中心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多路記者深入基層一線,聚焦個人、家庭、企業、校園、社區、鄉村等微觀主體,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充分展示人們身邊和眼中的顯著變化,圍繞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好小康故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2020-11-0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民畫筆繪小康
    2020-09-17 02:38:43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吉林省東豐縣立足本地特色打造文創產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民畫筆繪小康她在廣闊的田野裡找到了藝術園地,將對小康生活的理解濃縮進1平方米的農民畫中。《豬肥財旺》《同一個夢想》《山妞浪起來》……她那些帶著泥土芬芳的畫作在全國各類農民畫比賽中,頻頻獲獎。現在,劉豔依舊做著農活。農閒時,她便放下鋤頭,拿起畫筆。「每個月能有3000元的固定收入」。
  • 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中,《農民日報》福建記者站站長...
    朱丹丹 攝   「村居環境越來越好,村民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農民日報》福建記者站站長蔡茂楷向記者描述著他所看到的小康生活的福建模樣,在參與「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中,蔡茂楷把視角聚焦在了一個又一個鄉村變遷故事。  小成本打造「網紅村」  蔡茂楷有16年「三農」報導經驗。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三岔鎮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三岔鎮閆西村:村莊變美了 小康生活更近了 2020-06-16 1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常勝村:借林生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常勝村:借林生金 2020-08-05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第一個客戶陪我走上職業生涯的康莊大道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 杜冰 通訊員 周文麗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迎著東升的紅日——走向小康之路的赫哲族
    新華社哈爾濱7月3日電 題:迎著東升的紅日——走向小康之路的赫哲族新華社記者李鳳雙、王春雨、楊思琪、王雨蕭「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傳唱半個多世紀的《烏蘇里船歌》,形象描繪了赫哲族的勞動生活場景
  • 光影見證小康:文昌閣和四望亭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影記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我們的村莊】榆林赤牛坬村:留住「根脈」向...
    ,我省各地不少村莊將產業發展與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環境美、產業強、村民富的小康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天起推出我們的村莊系列報導,聚焦這些美麗村莊的新變化和百姓的新生活。花甲之年的李彩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伴隨了她大半輩子,讓她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如今隨著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她迎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做起了鄉村遊的營生,最多一天賺了800元。榆林市佳縣赤牛坬村村民李彩霞:「人來得多了我們抬得多,有一回一天抬了80多回了。」赤牛坬村地處黃河沿線土石山區,村民一直以種地、務棗、打工為生,資源匱乏,沒有穩定的致富產業。
  • 安徽日報關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摘下閃閃「滿天星」
    安徽日報關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摘下閃閃「滿天星」 2020-08-21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2020-09-13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鄉村郵政投遞員 34年見證家鄉變化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鄉村郵政投遞員 34年見證家鄉變化 2020-12-09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有暖陽
    殘疾人能不能奔小康、能不能過上好日子,不僅關係到殘疾人的家庭幸福,還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近年來,西寧市城西區殘疾人聯合會切實履行職責,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殘疾人事業的相關政策規定,對創業的殘疾人以及吸納殘疾人就業的企業提供創業促就業扶持資金、就業專項資金等補貼,為轄區殘疾人解難、為黨和政府分憂,讓許多殘疾人安居樂業,生活處處有暖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樂安發展竹蓀菌菇產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樂安發展竹蓀菌菇產業 2020-10-14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2020-08-15 16:1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國好人村」的脫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國好人村」的脫貧致富路 2020-07-11 13: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