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遊禁令發布172天後,7月14日,文旅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
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經當地省(區、市)黨委、政府同意後,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中、高風險地區不得開展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出入境旅遊業務暫不恢復。同時,《通知》強調調整旅遊景區限量措施。旅遊景區要繼續貫徹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接待遊客量由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調至50%。在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旅遊景區室內場所。
也是在同一天,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會見了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一行,圍繞旅遊產品開發、川西林盤打造等深入交換了意見。
一系列政策與事件,對於四川的旅遊產業上下遊來說,無疑是增加了一支加速回暖的「強心劑」。
跨省遊產品預備上線,消費者熱情大增
在此通知發布前,四川省內的旅遊景區實際已基本復工復產,多以川人遊川為主。
根據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在6月28日發布的2020年端午節全省文化和旅遊市場綜合情況顯示:全省715家A級旅遊景區共恢復開放639家,開放率89.37%。假期3天共接待遊客387.78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3707.56萬元。全省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共接待群眾50.23萬人次。
其中,省內旅遊、鄉村旅遊、城市周邊遊唱主角,例如,廣安市主要推出觀光採摘活動,戶外山水及鄉村旅遊佔總接待人數的80%以上。
攜程發布的《2020年暑期旅行消費報告》也提到,旅客在預訂環節偏愛省內遊、市內遊,「安心遊」、私家團產品受熱捧。
在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的《通知》放出之後,相關企業快速反應,預備上線跨省遊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被「壓抑」了大半年的旅遊熱情也被激發。
據北京商報報導,《通知》發布後,去哪兒網上線了5500餘條跟團遊產品,待相關省市審核後啟動銷售,去哪兒網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7月14日晚9時,去哪兒網上的「機票+酒店」產品實時搜索量較前一段時間增長2倍左右,目前已有4000多條產品上線待售;攜程表示,已準備好約12萬條各類跟團遊、自由行、主題遊、定製遊等產品即將上線。同時,攜程平臺上度假、酒店、民航等各個板塊搜索量迅速增長;中青旅遨遊網相關負責人表示,跨省遊進一步放開後,明確表示更傾向於選擇自由行/半自助遊的消費者佔比42%。
此外,《通知》中提到的景區接待遊客量由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調至50%,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扶持措施。對於大多數景區在非五一、國慶等時間段來說,最大遊客承載量的50%基本接近正常運營狀態了。
這也意味著,最大遊客承載量的提高,將會有效刺激當地住宿、餐飲、購物等相關市場加速恢復,刺激消費。
一線從業者信心愈發堅定
跨省禁令下的172天裡,旅遊行業的一線從業者狀態如何?禁令解除後,他們是否又重拾了恢復工作的信心?
楊女士是成都某旅行社的領隊,過去的半年時間裡,她經歷了從事旅遊行業4年來的「至暗時刻」。
楊女士說,2019年他們旅行社的業務量是1700萬,境外遊佔40%,跨省遊佔35%,其餘才是省內及周邊遊。
年底團年時,她所在的旅行社信心滿滿,準備在2020年衝刺2000萬業績,但誰也沒想到,受疫情影響,全國旅行社業務在1月24日被叫停。這幾個月裡,她工資最低的時候只有1000元。
疫情防控逐漸穩定,楊女士所在的旅行社在4月恢復了營業。周邊遊和省內遊逐漸有了起色,「但很多人還是沒有出遊欲望,收入連人員工資和房租都承擔不起。」為了自救,旅行社甚至搞起副業——賣鵝肉、女士內衣、拖鞋、小商品,「旅行社像間雜貨鋪」。
跨省團隊旅遊恢復後,楊女士激動地表示「終於看到了曙光」。
她說,今天來諮詢的客人雖然還是比較少,但也有好消息。比如有想去西藏的客人已經確定出發時間了,敲定行程籤完合同即可出遊,「相信會慢慢變好的」。
景區信息化建設需求將更迫切
對於傳統景區和文旅科技企業來說,疫情也加速了旅遊景區信息化建設。
成都從事相關行業信息化建設的專業人士認為,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景區預約制將成為常態。
就「五一」期間來看,四川九寨溝景區每日遊客限流1萬人次,須在前一天18時前預約購票;在陝西,西安城牆、大唐芙蓉園等300餘家景區均實行了網絡實名預約制度。
疫情也給遊客的遊覽、消費方式帶來變化,在旅遊業,智慧旅行服務將更為普及和深入。據相關報導,蜈支洲島在疫情前線上渠道銷售佔總量大概40%,現已經翻倍到80%。
因此,對於傳統景區來說,信息化建設需求將更為迫切,而對於正在以技術手段賦能傳統景區的科技企業,這或許也將是一個實現增長的窗口期。
天虎科技 彭春志 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