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姐姐」說說真人秀節目之變遷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卷捲毛 看電影雜誌

2020年夏天,在備受推崇的「少女感」主流審美中,30個風格迥異的30+姐姐們在舞臺盡情綻放。

「三十而立,三十而勵,三十而驪」,《乘風破浪的姐姐》紅了。因為它直擊當下女性的年齡焦慮痛點。

不再是趙雷《三十歲的女人》中所唱的「三十歲身材還沒有走形的女人」,「三十歲了光芒和激情已被歲月打磨」,而是30歲的風姿,40歲的張揚,50歲的沉澱。

爆款綜藝,或者說真人秀,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變得愈加無可取代。通過「觀看」別人的生活,讓我們可以暫時逃離當下的現實。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到播了四季的慢綜藝《嚮往的生活》;從前年夏天的《創造101》到去年夏天《樂隊的夏天》。

關聯著當下的熱門話題和人際壓力,又能提供一方靈魂小憩之地。爆款的真人秀節目,從來都有其成為爆款之必然。

「三十而立」,要說的話,國綜的發展也不過30年。而真人秀節目之興起,得追溯到2005年。

2005年夏天,是被狂熱粉絲點燃的一個夏天。

在湖南衛視演播大廳裡,持續了半年之久的選秀比賽落下帷幕,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以獲百萬票數囊括前三。年輕的超級女聲們從素人到偶像,從此火遍中國。

當年《超級女聲》的火爆程度從收視率就能證明。平均收視率8.54%,決賽期間創造了11%的收視率,這對破一就幹得好的當下電視綜藝來說,是難以想像的盛況。

05年開創了國內真人秀節目的巔峰,它幾乎完全顛覆了以往人們對電視綜藝的預期。

不再只是被動地觀看與接收,觀眾同樣可以參與、互動、投票,甚至自己決定偶像的誕生,而偶像又來自於普通人。

這些借鑑自《美國偶像》的節目模式,讓國內觀眾第一次參與到全民造星的狂熱運動中來。

人們內心深處獨特的情緒與體驗被激發了。

05年第二屆《超級女聲》的火爆成功,是前有《超級男聲》和更早的真人秀試水做鋪墊的。

今天,看到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扎著丸子頭,唱著《大碗寬面》戲曲片段的張含韻。很多人大概還能記起那個在第一屆「超女」中唱著「酸酸甜甜」的國民妹妹。

當年15歲的女孩已經「三十而立」了。和她同一屆出來的是冠軍安又琪和亞軍王媞,很遙遠而模糊的名字。

而再往前,2000年前後,國內也曾做過模仿美國《倖存者》形式的野外生存節目。同樣地把選手送到野外,通過生存對決贏取獎金,當時廣東臺做了一個,上海臺做了一個,兩檔節目卻因為水土不服通通慘敗。

還沒那個土壤時,真人秀也並不是對著國外節目照貓畫個虎就能成功的。

直到《超級女聲》時,打造節目的製作人龍丹妮從「選美男人」的概念開始試水,這方小範圍成功,才有了後來更火爆的「超女」。

龍丹妮

也是這一年之後,草根選秀節目在國內突然遍地開花。

《我型我秀》《快樂男聲》《加油!好男兒》《絕對唱響》同類型節目層出不窮,而造成的審美疲勞和選手荒,也讓選秀類節目在06年的波峰之後,直接跌到了谷底。

下一次,要直到2010年,兩檔新節目的橫空出世,將真人秀重新帶回視野。

2010年往前兩年,馮小剛執導的電影[非誠勿擾]票房飄紅,還讓葛優在電影裡體驗又吐槽了一把相親之不靠譜。

結果,第二年,同名相親節目登陸江蘇衛視。

男嘉賓們通過簡短的視頻和言語向臺上24位女性迅速展示自己,通過「爆燈」「留燈」等形式證明心動與否和完成速成配對。

不再是一對一,《非誠勿擾》的走紅很有些把相親形式無限擴大化和娛樂化到極致的成果。

總之,很成功。即便是作秀。

「寧願坐在寶馬裡哭,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這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嘉賓言論一時間在社會廣為傳播,引發巨大爭議的同時,更反向帶紅了節目。

一時間,誰能跟誰牽手成功反倒變得不重要了,時不時冒出的勁爆話題和爭議嘉賓成了節目最大的引爆點。

同年,另一個成功的真人秀節目是東方衛視推出的《中國達人秀》。

如果說《非誠勿擾》走紅靠「黑紅言論」,那「達人秀」走紅靠的就是「賣慘」的人設和故事。

買了《英國達人秀》的版權,卻沒走英國版重才藝的風格。打動觀眾或許有很多方法,而「達人秀」用的是最直接的那種,才藝表演之前,一定要挖掘煽情故事。

「斷臂鋼琴家」劉偉、「孔雀哥哥」姜仁瑞、「鴨脖夫婦」周彥峰和許娜,通過不斷推出「感動中國」版名人。達人秀現場整個成了一「誰的故事更能打動人」賽場。

這兩檔節目的成功,讓「秀」變得更重要,一種被設計過的戲劇性超越了真實本身,充斥了真人秀舞臺。

不過,也是從《中國達人秀》開始,引進類綜藝開始增多,直至成為主流。

2012年,浙江衛視聯手燦星製作,向《荷蘭之聲》版權方支付了節目模式費,隨後推出了《中國好聲音》。

不再像以往的選秀節目一樣注重海選,選手的準入門檻和專業度開始提高了。而導師,在這檔節目成為了更重要的角色。

「好聲音」重新定義了走紅模式,把那英、汪峰、劉歡、庾澄慶等導師捧到了華語樂壇領軍者的高度。

這之後,國產真人秀正式迎來了「模式引進」的熱潮。

歐美的真人秀比日韓早,日韓比中國早。從2013年,湖南衛視引進韓國MBC電視臺親子戶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開始,韓流模式開始大範圍被引入。

主打名人帶娃日常,走溫情、萌娃和紀實流,《爸爸去哪兒》在2013年開始數量大爆發的一眾新綜藝中殺出,引發了全民曬娃的熱潮。

在這檔節目之前,國內的真人秀大多還是棚內節目,按照臺本流程,按照預定設計。而《爸爸去哪兒》把鏡頭帶到了戶外,通過40多臺攝像機幾乎無處不在地記錄下明星父子三天兩夜裡的相處細節。

真實性、原生態、日常感,而多鏡頭還能營造出一種偷窺情境,這些都讓《爸爸去哪兒》很能打動女性觀眾。

韓流模式的引入,就此成為國內綜藝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到2015年,一年所誕生的綜藝數量,已經超過了前面20年總數的兩倍。

孩子過早的曝光在大眾視野,究竟是不是好事?在主打娛樂性和親子關係之外,《爸爸去哪兒》這類親子節目也很容易引發道德爭議。

可能與此有關,所以很快,親子類節目也就漸漸淡出了大眾視野。

取而代之的,是同樣來自韓國模式的《奔跑吧兄弟》。戶外類競技真人秀節目開始興起。

浙江衛視有《奔跑吧兄弟》,東方衛視就有《極限挑戰》。前者誕生了李晨、鄧超、陳赫等人的「跑男團」,後者就有孫紅雷、黃磊、黃渤等人的「極限男人幫」。

2019年末,藝人高以翔因為參加錄製夜間競技類節目,導致心源性猝死而倒在了錄製現場,引發熱議。

成為了這些年來競技類真人秀節目高度發達、亂象叢生的犧牲品之一。

高以翔

而今,《奔跑吧兄弟》已經來到了第八季,而《極限挑戰》也已經是第六季。在更新換代快速的真人秀市場,它們開創了自己的「綜N代」時代,確實有其厲害之處。

但在很大程度上,到了今天,它們也很難重現昔日輝煌。即使請流量明星、搞笑藝人前來助陣,也很難抵擋一季不如一季,逐漸無人問津的命運。

很簡單,審美疲勞了。

比起追求競速的競技類,主打慢節奏、體驗人生的「慢綜藝」顯然更符合當下市場。

比如「慢綜藝」代表《嚮往的生活》

而另一方面,人們不愛看戶外競技類節目了,卻開始喜歡男團女團的偶像養成。

2016年,隨著韓國M-net《Produce 101》開播,國內粉絲經濟也逐漸走向成熟,男團女團節目開始蔚然成風。

2018年誕生了韓流模式的《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分別掀起了男團、女團選秀的熱潮。之後,《明日之子》《青春有你》《以團之名》偶像養成類步入全盛時代。

包括時下最熱的《乘風破浪的姐姐》,30+的姐姐們也要成團,同樣是偶像養成類的變體。

不再是18歲人人一個模樣的幼齡少女,姐姐們年齡不同,風格各異,也能建立起超越模板的女團。

這個概念一出來,本身就足夠激動人心。節目的火爆也是必然。

我們為什麼愛看真人秀?節目的狂歡是另一個層面的「超現實」。

十幾年來真人秀之浮沉,它們總是關聯著當下,同時又肩負著帶人短暫逃離之重任。

參考資料:

[1]內地真人秀節目23年變遷史,今日網事,2014.5.19

[2]國產真人秀的艱難上位史,傳媒圈,2015.7.22

[3]電視綜藝節目12年曆程大盤點,綜藝,2017.11.23

[4]韓國綜藝進化史映射出的中國現狀,2015.5.15

[5]中國選秀節目發展簡史大盤點,壹娛觀察,2018.3.16

[6]從《正大綜藝》到《乘風破浪的姐姐》,30年1236部國綜,你看過多少?新浪,2020.6.28

原標題:《從「姐姐」說說真人秀節目之變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衛視綜藝節目"組團"出遊 明星戶外真人秀全面開花
    江蘇、東方、湖南三大衛視紛紛選在第二季度上檔自己的明星戶外真人秀節目《花樣年華2》《花樣爺爺》《花兒與少年》,而這些明星也包含了老、中、青三個不同年齡段,這個春天,看明星爺爺、明星姐姐和明星少男少女們共同「出遊」。
  • 從《花樣姐姐》到《演員的品格》,這幕後CP與中國真人秀共成長
    2015年3月15日東方衛視《花樣姐姐》首播飄紅,創1.08%之高,市場份額3.22,排當天省級衛視黃金時段收視率第一;上海本地收視超5.5%,一個綜藝新贏家浮出水面。 《花姐》的開播掀起了國內第一批戶外真人秀的熱潮,而井能和以豪便是這國內綜藝首批創新浪潮的逐浪人。
  • 軍事節目的「真人秀」與「秀真人」
    此時國內播出的軍事題材節目包括中央臺軍事頻道的《誰是終極英雄》、北京衛視的《防務精英之星兵報到》、山東衛視的《烈火雄心》、江蘇衛視的《超級女兵》和雲南衛視的《士兵突擊第三季》。這5檔節目當中,除《誰是終極英雄》是全年周播節目外,其他4檔均為軍事季播節目。
  • 「限真令」下真人秀節目的轉型與創新
    二、全國首檔歷史體驗真人秀誕生 縱觀當下真人秀,明星加盟、成功宣傳都可能引發一時高收視,但缺少了文化價值。許多跟風而起的真人秀,缺乏原創內容,格調不高,經不起時間和觀眾的考驗,往往一季就銷聲匿跡了。怎樣把節目做得既「有意思」,又「有意義」,成為當下真人秀創作的題中之義。
  • 國內明星真人秀節目排行榜前十名:每一部都非常好看
    現在真人秀節目越來越受到觀眾們的喜歡,在真人秀節目中可以看到明星們非常真實放鬆的一面,現在真人秀節目也是越來越多層出不窮了,各種類型的都有,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下國內最火的綜藝節目前十名,看看哪一部是你喜歡的吧!
  • 刀尖上的舞蹈不簡單《冰上之舞》真人秀節目
    《冰上之舞》 為英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由菲利普·斯科菲爾德與克莉絲汀·布萊克利主持。內容為名人與職業滑冰選手搭檔於評小組前表演。《冰上之舞》常被拿來跟BBC的舞蹈真人秀《舞動奇蹟》比較,也被稱為冰上版《舞動奇蹟》。
  • 《浪姐》衍生真人秀即將開錄,梵蜜琳期待姐姐開啟新的音樂徵程
    陪伴了小夥伴們一整個夏季的梵蜜琳獨家冠名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浪姐》),如今終於圓滿落幕了。其實節目在開播之初,觀眾們已經被新穎的節目形式吸引。後來經過了四個月的激烈比賽,觀眾們也見證了姐姐們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看到了30+女性不屈、獨立、勇於挑戰超越的魅力,姐姐們身體力行地詮釋了30+女性的可能性,值得我們為她們喝彩!
  • 戶外真人秀明星被"虐"也甘願 真人秀"吸睛法寶"
    最近真人秀節目是螢屏上當之無愧的熱點,這其中尤以戶外真人秀關注度最高,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2》、東方衛視《花樣姐姐》、江蘇衛視《前往世界的盡頭》,以及河南衛視將推出的《文學英雄》,不斷拓展著戶外真人秀的定義和玩法。仔細梳理這些節目,發現「明星」和「虐星」是兩個最重要的元素和看點,專家也認為,這是真人秀吸睛的法寶。
  • 國內真人秀變遷:從前看處對象 如今直播生孩子
    那會兒,她不僅要做節目,還要負責組織線下的相親活動,甚至還得主持通過節目成功聯姻的新人婚禮。據楊光說,通過這個節目成功結婚的新人不下千對。  一時間,婚戀節目開了30多檔  《今晚我們相識》之後,1995年臺灣的相親節目《非常男女》也一夜走紅,並迅速席捲內地,上海臺的《相約星期六》、湖南臺的《玫瑰之約》、山東臺的《今日有約》相繼開播。
  • 明星真人秀節目的類型、訴求與表徵
    摘要: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已然邁入真人秀時代,其在類型上呈現出多樣的特徵;在消費主義充斥的當下,節目都充滿了對利益的訴求、對娛樂的訴求以及對情感的訴求;在大量真人秀節目中,同時呈現了突出的生態位重疊、生態位分化的特徵。
  • 原來國內的「真人秀」節目都有劇本?真人秀的本質就是「秀」?
    導語:國內「真人秀」都有劇本?真人秀節目的本質就是「秀」?近年來,中國大陸颳起了一股「真人秀」的風潮,越來越多的電視臺和網絡平臺紛紛推出「真人秀」相關節目,也收穫了大量的粉絲和關注。所以真人秀就像參與一場會議,聊什麼大概知道,也有「劇本大綱」誰會說什麼,卻不清楚。然後後期剪輯再「特別」一點,節目效果就出來了。所以有些演員並不喜歡上「真人秀」,比如胡歌、劉亦菲、王凱等等,除非有必要,一般也不參加這種會消耗演員「表演力和距離感」的節目。譬如之前趙麗穎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真人秀都會安排劇本,那種始終被機器盯著的感覺讓我很不舒服。」
  • 真人秀節目大廝殺,一場娛樂滑稽戲
    原標題:真人秀節目大廝殺,一場娛樂滑稽戲   就像電影一樣,綜藝真人秀忽然有了檔期的概念。以往只有暑期檔才備受關注,現在,一年四季綜藝大戰處處交火,沒有最強只有更強。放眼7月,則有30多檔真人秀入場廝殺,其中近20檔是入伍新兵。我們不想評說單個節目的優劣,我們只想說這個最擁擠的七月背後,真人秀變了。
  • 作為一種文化工業產品的真人秀節目
    本文指出,真人秀節目不能只重經濟效益而不顧社會效益,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下流行文化相結合,不失為此類節目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關鍵詞:真人秀;文化工業;傳統文化 從音樂類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現名《中國新歌聲》)走紅,到明星真人秀《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大熱,短短幾年時間真人秀這種電視節目形態在中國變得家喻戶曉。
  • 賈玲自爆參加真人秀節目,想資助貧困小男孩,結果小男孩一番話讓...
    真人秀節目,相信是很多明星都非常喜歡上的綜藝節目,而近些年來,真人秀節目更是深受網友的喜歡,有些真人秀節目雖然對外稱沒有劇本,但其實也是有劇本存在的,但確實有些真人秀是無劇本
  • 大型少兒真人秀節目《潮童向前衝》走進崇左太平古城
    2020年11月21日-22日大型少兒真人秀《潮童向前衝》節目的小玩家們來到了崇左太平古城。小玩家們將被分成紅、黃、藍、橙四個隊伍,以古城合影,運球達人,拜師學藝等形式進行為期兩天一夜的節目錄製。太平古城坐落在廣西崇左市左江江畔,佔據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依託著峻山秀水,美景天然而成;事實上太平古城不是現代才有的,早在明朝洪武年間這裡就存在了,只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之中,古城漸漸被歲月所洗禮;古城面貌雖不復存在,然而古城之韻卻源遠流長,我們今天看到的太平古城正是在原址之上復建而成的;整個工程改造項目佔地1980畝,共耗資17.78億人民幣,建成後古城成為了一座集非遺體驗
  • 國內真人秀節目大浪淘沙時代或將來臨
    上海電視節上,不少業內資深人士對真人秀熱潮表示隱憂,紛紛預言大型明星真人秀已呈現出泡沫化的特點,真人秀大浪淘沙的時代或將來臨。  對目前的綜藝熱,騰訊公司副總裁孫忠懷的親身感受是,很多熱錢進來支持創業團隊做節目,綜藝節目越來越多,做綜藝的人也越來越多。
  • 賈玲想資助真人秀節目中的貧困兒童,沒想到貧窮只是一場「秀」
    如今真人秀節目的類型越來越多樣化,在吸引很多明星的同時,也獲得了不少觀眾的關注和讚美。尤其是對於那些有些公益項目的綜藝節目來說,很多明星都特別積極參與,因為大家都覺得在這樣的節目中,能夠帶給更多人希望和幸福,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力所能及的為他們做些事。
  • 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接受美學分析
    摘要:近些年來,作為舶來品的真人秀節目充斥中國電視螢屏,但由於文化差異、受眾審美視野不同,需要在原生模式上進行本土化改造。《極速前進》憑藉其「重競技,輕娛樂「以及優質的本土化創作,成為2014年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一匹黑馬。
  • 好看的綜藝節目推薦2019 中國十大綜藝真人秀節目排行榜
    要說到綜藝節目,最火爆的還就屬各種類型的真人秀節目,這些節目能給觀眾帶來不少歡樂喜感。那麼2019年好看的綜藝節目有哪些?下面和小編來看一下。  好看的綜藝節目推薦2019  1.《嚮往的生活第三季》  2.《奔跑吧第三季》  3.《極限挑戰第五季》  4.
  • 打造高品位軍事真人秀電視節目
    由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創辦的《誰是終極英雄》欄目,是中央電視臺一檔體現軍旅特色的真人秀電視節目。特別是在每期節目中通過增設「部隊介紹」一個小單元,展現出部隊深厚的優良傳統及「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主題主旨,賦予了軍事真人秀節目以更鮮明的政治背景和更強烈的政治影響力。發揮軍事真人秀電視節目的特色優勢《誰是終極英雄》節目與地方的娛樂性選秀節目相比,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其軍事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