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派代表人物國畫精選

2021-02-25 說說國畫

嶺南畫派是海上畫派之後崛起的最成體系,影響最大的一個畫派。創始人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它是嶺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國優秀文化之一,它和粵劇、廣東音樂被稱為「嶺南三秀」,是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的一個重要民族繪畫流派。 嶺南畫派是海上畫派之後崛起的最成體系,影響最大的一個畫派。

這一畫派是在西方藝術思潮的衝擊下,近代中國藝術革新運動中逐步形成的。「嶺南畫派」注重寫生,融匯中西繪畫之長,以革命的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改造中國畫,並保持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特色,創製出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氣氛酣暢熱烈、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豔明亮、水分淋漓、暈染柔和勻淨的現代繪畫新格局。


高奇峰(1889-1933)名嵡,字奇峰,以字行,高劍父胞弟,日本留學,同盟會員,與高劍父、陳樹人合稱「二高一陳」,被稱「嶺南畫派」(因廣東地處五嶺之南,故名),廣東番禺(今廣州)人。晚清畫家,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嶺南畫派的美術創作,在題材上以翎毛走獸、花卉、山水為主,其中高奇峰、高劍父兩兄弟尤喜畫鷹、獅和虎,高奇峰的繪畫技藝、主張以及人生經歷均受其兄高劍父影響,作品以翎毛、走獸、花卉最為擅長,在藝術上寫生最為突出,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畫風工整而剛勁、真實而詩意昂然。二高兄弟的山水畫,可以看出馬遠、夏圭橫砍豎劈的傳統,以及日本畫的影響。高劍父奇拔蒼拙,高奇峰則是雄健與俊美兼而有之。出版有《三高遺作合集》等。幼年多齋,因家境貧寒,曾寄食於他人之家為小役,至其兄高劍父振興家道方挈之歸。17歲時,隨兄赴日本留學,21歲學成歸粵,作品初露於社會。民國初年由廣東省政府資助,與兄劍父同至上海創辦《真相畫報》及審美書館。後劍父隨孫中山奔走國事,審美書館館務由奇峰擔任。1918年受廣東工業學校之聘任職於該校美術製版科,同時自設美學館於廣州,開館課徒。後因染肺疾,遷居珠江之濱天風樓,杜門作畫以自娛。1933年被中央政府任命為赴德國柏林中國美術展覽會專使,在赴南京途中之上海病逝。高氏擅畫花鳥走獸,亦能山水、人物,用筆能粗能細,能工能寫。其工者用筆細緻入微,寫者則水墨淋漓,筆力豪放。尤擅畫雄獅猛禽。 


陳樹人(1884年-1948年)原名政,名韻,又名哲,別號「葭外漁子」,以字行。別署猛進,晚號安定老人。廣東番禺化龍鎮人,與高劍父、高奇峰並稱為「二高一陳」,同為嶺南畫派的創始人 。  自幼喜愛美術,早年師事著名畫家居廉。是嶺南畫派大師。早年留學日本畢業於西京美術學校和東京立教大學。並追隨孫中山從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歷任要職。後在香港的《廣東日報》、《有所謂報》、《時事畫報》 任主筆,其作品和中興會辦的《中國日報》共同宣傳革命,反對康、梁的君主立憲。其畫風清新、恬淡、空靈,獨樹一幟。民國37年(1948年)10月4日,陳樹人因胃潰瘍不治,在廣州逝世。其一生創作有《陳樹人畫集》、《陳樹人近作》、《陳樹人中國畫選集》,詩集有《寒綠呤草》、《自然美謳歌集》、《戰塵集》、《專愛集》和《春光堂詩集》等。

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的創作始終沿著創新的道路而行,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脫穎而出,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嘗試。嶺南畫派第二代的主要人物有方人定、黃少強、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等。其中趙、黎、關、楊四人被譽為當代嶺南畫派四大畫家。

  
趙少昂(1905~1998 )字叔儀,男,漢族,原籍廣東番禺。中國畫家。1905年3月6日生於廣東廣州。1998年逝世於香港,終年93歲。少喪父,家貧,以做工謀生。業餘自學繪畫。趙少昂擅花鳥、走獸, 繼承嶺南畫派的傳統,主張革新中國畫。他的畫能融匯古今,並汲取外國繪畫的表現形式,同時又注重師法造化。作品筆墨簡練、生動,形神兼備,深受人們的歡迎。

黎雄才 男,漢族,廣東肇慶人,1910年生。我國當代傑出的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自幼酷愛繪畫,後從師高劍父,入「春睡畫院」學習,數年後得高劍父資助留學日本,歷時四載見聞益廣,藝事大進。1924年,他就讀於肇慶中學。1926年拜高劍父為師,翌年入高劍父的春睡畫院學習,並一度在廣州烈風美術學校兼習素描。1932年,得到高劍父資助,赴日本留學,入東京美術學校學習日本畫;1935年畢業歸國,任教於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1939年任教於肇慶第七中學。1943年,受聘於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副教授。1948年任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任華南文藝學院、中南美術專科學校、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兼中國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


關山月(1912.9—2000.7),原名關澤霈,中國現代畫家。1912年10月25日生於廣東省陽江市。1933年畢業於廣州市立師範學校,後任小學教師,其繪畫才能被高劍父發現,遂被吸收入春睡畫院學畫。1939年,他以《漁民之劫》等作品參加了在蘇聯舉辦的中國美術展覽。同年秋至1940年春,他首次於澳門、香港及湛江舉辦個人畫展,之後他自廣東出發,經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甘肅、青海、陝西等省區,深入生活,收集素材,邊寫生,邊創作,並沿途舉辦個人畫展,以賣畫維持生活和籌措資金,他在敦煌石窟臨摹過壁畫,研習傳統藝術。此次旅行寫生,為他後來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基礎。1946年,被聘為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中國畫科主任。1947年作南洋之行,先後在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旅行寫生,作品描繪熱帶風光,並舉辦個人畫展,受到華僑的歡迎。翌年又在香港、上海、南京舉辦西南、西北及南洋旅行寫生畫展,並出版《關山月紀遊畫集》。1949年春,在香港參加人間畫會的藝術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先後擔任中南文藝學院教授兼中南文聯美術部副部長、中南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兼副校長、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廣東分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1982年被香港中文大學聘為學位考試委員會校外委員。

楊善深,男,漢族,廣東臺山人,1913年出生廣東赤溪。12歲開始臨摹古畫,17歲移居香港,二十歲始從事國畫創作,二十一歲在廣州首次舉辦個人畫展,二十二歲留學日本東京都堂本美術學校,二十五歲回國,1940年赴南洋舉辦個人畫展,在新加坡邂逅徐悲鴻合作繪畫多幀。同年作品入選在蘇聯舉辦的「中國美術展覽會」,並任中國文化協進會會員。1941年移居澳門,與高劍父、馮康侯等人成立「協社」,舉辦義展,為難童籌款。1945年與高劍父、陳樹人、趙少昂、關山月、黎葛民等人創辦「今社畫會」,同年在廣東石岐市舉辦個人畫展。1947年與趙少昂舉辦合作畫展,1948年應廣東省立民眾教育之邀,與高劍父、陳樹人、趙少昂、關山月、黎葛民一起,在中山圖書館舉辦六人作品聯展。1955年在新加坡舉辦個人畫展,1959年先後在美國紐約、舊金山、檀香山及加拿大溫哥華等地舉辦個人畫展,1973年起又先後在新加坡、香港、日本東京、大阪等地舉辦個人畫展,1983年與趙少昂、關山月、黎雄才一起舉辦四人合作畫展,1984年與關月山一起應邀訪問美國,並在德州大學、紐約城市大學、哈佛大學、加州柏克萊大學講學。出版畫冊多種。創作中西兼取,注重寫生,在繼承「嶺南畫派」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另闢途徑,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成為當代「嶺南畫派」主要代表畫家。作品構思新穎,筆墨凝練,巧拙互用,雄放而不失秀雅,以花鳥、走獸見長,人物亦自具特色。

相關焦點

  • 形神兼備人物國畫—嶺南畫派代表人物楊之光
    楊之光先生是嶺南畫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在40多年的藝術追求中,他將中國畫的傳統規範,在使用傳統國畫顏料時,很好的融入西方油畫顏料的造型和繪畫技巧,加強了中國畫的表現力和意境,他筆下的人物肖像,形神兼備,生動的再現每個人物的形態,眉宇間盡顯每個人的特有的氣質,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 嶺南畫派代表人物作品欣賞,精品薈萃
    它和粵劇、廣東音樂被稱為「嶺南三秀」,是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的一個重要民族繪畫流派。  嶺南畫派第二代代表人物: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  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的創作始終沿著創新的道路而行,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脫穎而出,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嘗試。
  • 高奇峰是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畫面形象生動,畫風工整而剛勁!
    近代美術史上,「嶺南畫派」與「海上畫派」、「京津畫派」後先輝映,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嶺南畫派」以其變革、傳新的理念熔鑄於大膽的美術實踐中,在二十世紀前期的中國畫壇留下了濃重的一筆。這其中代表人物之一就是高奇峰。
  • 嶺南畫派都有哪些代表人物?
    首先我們需先搞清楚什麼是嶺南畫派?正如其名「嶺南」二字,它泛指的就是南方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諸嶺和越城嶺以南地區的畫家。同時因嶺南地區大部分都歸屬於今天的廣東省,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也被稱為「廣東畫派」。至於該畫派的特點,簡單的說就是「中西結合」,明清年間,今廣東省是為中國對外交流的重要節點,因而大量歐美和日本的藝術技藝得以傳入廣東。
  • 國畫大師、嶺南畫派代表:關山月作品
    國畫大師、嶺南畫派代表-關山月畫作關山月關山月(1912年10月25日—2000年7月3日),原名關澤霈,1912年生於廣東陽江。著名國畫家、教育家。嶺南畫派代表人物。曾拜師「嶺南畫派」奠基人高劍父。
  • 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關山月舊居將拆除蓋寫字樓(圖)
    由傅抱石、關山月合作的巨型國畫(資料圖片)    新華網廣州10月14日電(記者鍾玉明)一紙拆遷通知,宣告中國畫嶺南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關山月的舊居要在今年內拆除。這塊土地先借給地鐵公司作臨時施工場地,然後由廣州美術學院蓋寫字樓經營。    關山月是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劍父的徒弟,並把嶺南畫派帶入了藝術巔峰,因而被譽為「廣東文化名片」。
  • 他是嶺南畫派代表人物,徐悲鴻評價他是:「中國花鳥畫第一人」!
    代表作品有《白孔雀》《木棉紅佔嶺南春》等。先後出版的畫冊及專集有《嬋嫣集》《少昂畫集》《少昂近作集》《趙少昂畫集》《實用繪畫學》等。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主要代表人物趙少昂,其畫風特色堪稱中國花鳥畫一代宗師,在中國美術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徐悲鴻曾稱讚他:「其畫可愛,其品尤可慕也。」對其地位的評價,徐悲鴻更直言:「中國花鳥畫第一人,當無出其右。」
  • 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是本世紀初首先從廣東興起。以嶺南三傑為代表,主張吸取古今中外尤其是西方繪畫藝術之長以改造傳統國畫,使之朝著現代化、民族化、大眾化方向發展,而提高審美教育效能的一個在國內外有影響的美術流派。其表現形式是折衷中西,融匯古今;最終目的則是通過藝術美的陶冶以「改造國魂」。
  • 嶺南畫派之楊善深國畫作品欣賞
    他兼擅山水、人物、花鳥.與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同為嶺南畫派第二代的代表。《石榴蜜蜂》 楊善深楊善深擅畫花鳥、走獸、人物、山水,書法也獨具特色。他秉承嶺南畫派的創新精神,融貫中外,其繪畫構思新穎,筆墨蒼老,巧拙互用,雄放而不失秀雅,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楊善深以動物畫最具特色(為了論述方便,本文把楊善深關於家畜、飛禽、兩棲類、魚介、昆蟲等作品歸類到「動物畫」)。
  • 山東美術館迎來嶺南畫派代表人物作品展
    展覽展出了嶺南畫派代表人物司徒奇、司徒乃鍾父子的國畫作品200多件,其中,包括大型作品十幾。據了解,展覽將持續至5月5日,參觀者可憑身份證免費取票進館。主張「維新變法」的康有為和梁啓超是廣東人,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同樣也是發起於廣東,隨著沿海革命和經濟的繁榮,廣東美術也迅速發展,與「海派」一樣,廣東出現了「嶺南畫派」。1907年往來於廣東和上海之間的國畫家黃賓虹,被嶺南畫派的主將高劍父書寫於門框上的「美術救國」四個大字而感動,遂與之合作,與高氏兄弟在上海一同創辦《真相畫報》以響應辛亥革命的發展,嶺南畫派風起雲湧。
  • 價值一路高漲的嶺南畫派作品,網友:有錢我也收藏一幅!
    嶺南畫派,作為國畫的一個重要派別,國畫的革命派,近些年作品價值一路高漲,深受收藏者的喜歡。但是很多人對嶺南畫派還是不太了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兒的派別?能夠經久不衰,成為國畫經典,影響無數藝術家。很多網友現在看到嶺南畫派的作品後也都笑稱:有錢我也要收藏一幅!」
  • 他,是嶺南畫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畫家關山月的故事
    在20世紀的中國,有一個名為「嶺南畫派」的藝術家團體,這個畫派基本上是由一群廣東籍畫家組成的,他們的作品當然是以南方特別是嶺南地區的風光為主要題材的。同時,這也是一個人數眾多,影響深遠的畫派。嶺南畫派與京津派、海派一起,共同組成了20世紀主宰中國畫壇的三大畫派。
  • 「中華美網·畫派」嶺南畫派及其文化精神
    近代以來,廣東美術界英雄輩出,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以一批國畫家群體所形成的「嶺南畫派」及其代表人物。,它和粵劇、廣東音樂被稱為「嶺南三秀」,是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它有如下特點: 一、主張創新,以嶺南特有景物豐富題材; 二、主張寫實,引入西洋畫派; 三、博取諸家之長; 四、發揚了國畫的優良傳統,在繪畫技術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沒骨法」,用「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
  • 嶺南畫派:書畫拍場的潛力股
    原標題:嶺南畫派:書畫拍場的潛力股   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高奇峰的作品在20世紀的中國畫壇,嶺南畫派和京津、海上畫派三足鼎立,是新派國畫的代表。近年來隨著藝術品市場的不斷升溫,各大畫派的市場規模都大幅攀升,但是嶺南畫派的作品價格漲幅卻無法與京津、海上畫派相比,甚至相差甚遠。所以,嶺南畫派也有「價值窪地」之稱。而今年4月,中國嘉德在廣州正式開設辦事處,建立了嘉德在華南地區的首個機構。
  • 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紀念館開館
    大洋網訊 5月29日,在嶺南畫派的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兄弟的故鄉番禺區南村鎮,籌建多年的高劍父高奇峰紀念館落成對外開放。紀念館收錄了高劍父、高奇峰的大批經典國畫作品。嶺南畫派是嶺南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高劍父高奇峰兄弟皆為南村鎮員崗村人,在大師故裡建設紀念館,意義重大。
  • 從「五大畫派」新領袖,看當代國畫收藏的魅力
    當代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關山月國畫大師關山月是當代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關山月《井岡山頌》當代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黎雄才黎雄才,當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 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關山月:不受刺激我便沒有畫
    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關山月:不受刺激我便沒有畫 文/秋香 關山月作為嶺南畫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的入室弟子。他曾說,不受刺激我便沒有畫。是什麼刺激了他?刺激他畫畫的動因是什麼呢?
  • 當代嶺南畫派名家作品赴港展出
    中新社香港12月3日電(記者 李焯龍)嶺南畫派被視為中國傳統國畫革命派,在當代國畫中深具影響力。3日,「當代嶺南畫派名家(香港)邀請展」在香港開幕,邀請到包括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之子高勵節在內的18位嶺南畫派粵港代表畫家,展出100多幅作品。是次展覽由紫荊雜誌社、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3日至6日於香港大會堂舉行。3日,主辦方舉行開幕典禮,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楊建平、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等出席。
  • 談「嶺南畫派」對中國畫壇的影響
    說到「嶺南畫派」對中國畫壇的影響,可謂悠久而深遠。絲綢之路開通以後,嶺南作為通商大港,中西文化交匯的門戶,域外文化的進入,為嶺南文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嶺南人的藝術研究提供了良好機遇。體現在美術領域,嶺南地區湧現出一批卓越的行業領軍人物。他們樂於接受新鮮事物、個性鮮明、不拘一格。
  • 嶺南畫派及嶺南畫家資料庫建設啟動
    主辦方供圖 金羊網訊記者黃宙輝、通訊員馬漫漫報導:近日,參加「回家——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的48位畫家齊聚越秀區文德路國家版權基地(越秀),參加了廣州文化IP庫之嶺南畫派及嶺南畫家資料庫建設的啟動儀式。據悉,嶺南畫家IP庫建成後,將是全國最為完備的嶺南國畫家的資料庫,詳實的嶺南國畫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