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在紀念館內向高劍父和高奇峰的雕像敬禮。
大洋網訊 5月29日,在嶺南畫派的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兄弟的故鄉番禺區南村鎮,籌建多年的高劍父高奇峰紀念館落成對外開放。紀念館收錄了高劍父、高奇峰的大批經典國畫作品。
嶺南畫派是嶺南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高劍父高奇峰兄弟皆為南村鎮員崗村人,在大師故裡建設紀念館,意義重大。
嶺南畫派三位創始人都是番禺人
高劍父高奇峰紀念館坐落於南村鎮文化中心三樓,面積550平方米,紀念館分六部分。第一部分為序廳,主要介紹嶺南畫派的發展歷史以及嶺南畫派代表人物的生平。一進入紀念館,就能看到高劍父、高奇峰兩位先生的雕塑,風姿勃發,令人敬仰。
紀念館最大的看點集中於第三部分,主題為「藝術創新精神不死」,該部分收錄了高劍父、高奇峰的19幅國畫作品。此外,還展示《劍父畫集》《奇峰畫集》《新畫學》《遊桂專集》等書籍。
高劍父畫作局部。
眾所周知,高劍父與高奇峰為胞兄弟,縱觀高氏兄弟的整個人生歷程,每每在危難困厄之中都得到了親鄰師友的幫助,助其度過一段段坎坷歲月,最終成就了兩位大家,也成就了嶺南畫派。番禺是嶺南畫派、廣東音樂的重要發源地。嶺南畫派的創始人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都是廣東番禺人。
番禺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中國嶺南文化藝術之鄉、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和高奇峰的故鄉——番禺南村鎮落成的高劍父高奇峰紀念館,有著特別的意義。「作為兩位大師的故鄉人,更加應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擦亮名人文化品牌,讓歷史悠久的番禺文脈傳承發展。」
番禺區方面希望,紀念館落成可以吸引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海外眾多嶺南畫派傳人回到嶺南畫派宗師的故鄉尋根,進一步推動番禺文化建設和旅遊的發展。
開館儀式當天,在南村鎮文化中心一樓書畫展廳,還舉行了「紀念高劍父高奇峰作品展」,展出逾60幅近代和當今嶺南畫派大家的作品,以及員崗劍父小學孩子們的40幅作品。
高劍父高奇峰紀念館正式揭幕開館。
高氏兄弟和嶺南畫派
高劍父、高奇峰兄弟兩人早年師承番禺隔山鄉的居廉習畫,後東渡日本求學,不滿於舊國畫的傳統,於是倡導「藝術革命」,他們借鑑日本繪畫「維新」的經驗,主張中國畫應該吸取外國繪畫的長處,提出「折衷中外」的理論並付諸實踐,在當時的中國畫壇造成相當的影響。
高劍父、高奇峰以他們突出的藝術探索,成為現代中國畫壇頗具影響的代表人物,他們創立的嶺南畫派,跨越嶺南走向全國,其眾多傳人更遍及海內外,如黎雄才、關山月等,推動了嶺南畫派藝術的發展,在中國美術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番宣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