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嶺南畫派傳人集體「回家」

2020-12-04 南方新聞網

10日上午,「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海外畫家聯展」在廣州高劍父紀念館拉開帷幕,開幕儀式現場高朋滿座。76位來自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齊聚一堂,現場展出320多幅國畫作品。

「這次展覽一切都是以『家』為線索、以『家』為根基,要讓『回家』的嶺南畫派親人們感受到家的溫暖。」高劍父紀念館館長李琰介紹,展覽旨在繼續弘揚嶺南美術的家國情懷,喚起新時代的愛國共鳴與文化自信。

「我是廣東人,『回家』是我一直以來的期盼!」嶺南畫派第三代傳人、臺灣著名畫家歐豪年雖年屆85歲高齡,依然難掩內心激動之情。歐老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向記者透露讓代表作「回家」的心願。他期望,不久將來在廣州建成「歐豪年美術館」,為嶺南畫派「開枝散葉」留下生動見證。

本屆「回家展」為期21天,共分為四大展區。除高劍父紀念館外,其餘三大展區分布在南粵先賢館、高劍父高奇峰紀念館、高劍父藝術研究展覽基地等機構。其中,高劍父藝術研究展覽基地重點展出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的藝術交流作品,「嶺南畫派在海外研究」項目也將在參展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正式啟動。

李琰介紹,高劍父高奇峰紀念館坐落在「二高」故居番禺南村鎮,強化本次展覽「家」的內涵;而今年恰逢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先生誕辰140周年,也為「回家展」增添向先賢致敬的意義。

嶺南畫派後裔重要代表畫家陳金章、歐豪年兩位先生,分別擔當本次展覽的海內外總倡導召集人。「嶺南畫派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傳統,是愛國的畫派。」香港港澳臺美協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司徒乃鍾指出,嶺南畫派自誕生之初就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畫派傳人無論身在何處總忘不了家國情懷。

剛剛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辦展的歐豪年,還專程從美國飛回廣州參加盛會。「我們從外地趕來,展覽真切地讓我們感受到『回家了』。」澳門當代水墨協會會長曾國明動容地說。

「中國是我們的祖國與故土,我們希望通過一筆一畫、一草一木描繪出對祖國的熱愛與相思之情。」澳門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露蕾丹表示,澳門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節點,澳門嶺南畫派也特別凸顯多元藝術特點。

嶺南畫派倡導「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思想,一直注重美育創新。經過數代人的發展,嶺南畫派已成為世界上影響範圍最廣的畫派之一,傳人足跡遍布全球各地。

本次畫展老中青三代畫人齊聚一堂,年齡跨度從35歲至92歲。這些身處海外的嶺南畫派「後裔」,既有從事藝術教育的專業畫家,也有各行各業的業餘愛好者。「總體來說,他們對嶺南畫派的師承都比較重視,雖然創新性未必如內地的同行那麼引人注目,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貢獻卓著。」李琰表示,正是由於這些海外傳人的影響,許多外國觀眾對中國書畫的認識,往往都是先從嶺南畫派開始。

「嶺南畫派從嶺南文化中誕生,有著嶺南文化開放、包容、務實、創新的特點,永遠保持著先進性。」嶺南著名花鳥畫家、中國畫學會副會長陳永鏘說。

歐豪年:一直盼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回家」

南方日報:您連續兩年參加「回家展」,「回家」一詞對您來說有什麼獨特意義?為何萌生設立「歐豪年美術館」的想法?

歐豪年:我的想法十分簡單。早在2013年,我曾捐贈120幅作品給安徽博物院建立「歐豪年美術館」。近年為配合張大千先生的藝術研究,我與四川內江也有不少往來,當地也提議為我建設美術館。廣東是我的家鄉,我也一直期盼自己的作品能夠「回家」。我今年已經85歲了,我希望趁著自己還有活力的時候,儘可能地將嶺南畫派這一代人的努力成果留下來,呈現給社會。

南方日報:目前,嶺南畫派在海外發展狀況如何?您如何看待嶺南畫派的發展前景?

歐豪年:畫派的前景是發展還是衰落,關鍵還是在於畫家們是否努力。今年5月,我的畫展又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行,這充分說明西方對嶺南畫派藝術的重視。這次「回家展」的創作水平也有很大進步。我希望與年輕畫家一起努力,共同推進嶺南畫派的發展。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 楊逸 李欣 通訊員 馬漫漫 實習生 趙雨珂

相關焦點

  • 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集體「回家」 致敬先賢高劍父
    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集體「回家」 致敬先賢高劍父 2019-08-10索有為 攝   中新網廣州8月10日電 (索有為 馬漫漫 鄭白翎)「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海外畫家聯展」8月10日在廣州高劍父紀念館開展,聯展展出76位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的320多幅作品。
  • 嶺南畫派 76位畫家「回家」
    &nbsp&nbsp&nbsp&nbsp10日,「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海外畫家聯展」在廣州高劍父紀念館開展。本次聯展共展出76位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的320多幅作品,是史上最大規模畫派畫家集體「回家」。
  • 全球首次嶺南畫派畫家大規模集體「回家」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馮鈺)2018年6月,高劍父紀念館舉辦了首屆《回家——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展覽48位港澳臺及海外畫家共同參與,歷時二十天圓滿結束,轟動海內外。基於首次《回家展》後持續熱忱的社會熱情極良好反響,也應海內外畫家及社會各界的要求,廣州高劍父紀念館將於2019年8月10日再次舉辦《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有聯展》,旨在持續弘揚嶺南美術的家國情懷精神,情系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們,並喚起每個中華遊子對家與國的認同感和自身文化自信
  • 48位嶺南畫派畫家「回家」聯展
    中青在線訊(馬漫漫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潔) 即日起至6月28日,「回家—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在高劍父紀念館舉行  高劍父是中國近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曾任同盟會廣東支會會長。高劍父與陳樹人、高奇峰一起致力於中國畫改革,後人稱嶺南畫派。高劍父紀念館是為了紀念高劍父而建,該館原址是高劍父創辦的春睡畫院舊址。  春睡畫院作為嶺南畫派的發祥地,其孕育的優良畫風源遠流長,影響著海內外知名畫家,高劍父家國情懷的精神也激起了在外華人對於家國的思念之情與遊子歸家之心。
  • 加拿大嶺南畫派傳人歐陽耀東「回家」獻藝
    9月21日,旅居加拿大的嶺南畫派大師趙少昂再傳弟子歐陽耀東國畫作品展《月是故鄉圓》在廣州高劍父紀念館成功舉行。此次畫展,是歐陽耀東首次在國內舉辦個人畫展,向家鄉人民匯報自己的學習所成,他表示,能夠在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先生的紀念館舉辦自己的第一個國內個展,深感「回家」溯源之幸。
  • 高勵節等三位嶺南畫派傳人北京辦展
    高勵節等三位嶺南畫派傳人北京辦展 2014-09-28 18:59: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9月28日,嶺南畫派傳人高勵節、劉致遠、關則開三人國畫廣彩陶瓷展在北京唐王藝術中心開幕
  • 展訊: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
    廣州塔上祝福祖國,合唱《我的中國心》2018年6月,高劍父紀念館舉辦了首屆《回家----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48位港澳臺及海外畫家共同參與,歷時一月圓滿結束,轟動海內外。基於首次《回家展》後持續熱忱的社會熱情及良好反響,也應海內外畫家及社會各界的要求,廣州高劍父紀念館聯合廣東省美術評論學會、嶺南美術出版社、南粵先賢館、番禺二高紀念館及南浦(廣州)當代藝術中心,在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州市越秀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廣州番禺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的指導下,將於2019年8月10日再次舉辦《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有聯展》,旨在持續弘揚嶺南美術的家國情懷精神,
  • 嶺南畫派傳人劉春草辭世 兩個月前仍抱恙收徒(圖)
    記者龍成通攝  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劉春草辭世  新年伊始,嶺南畫派突然痛失大師。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陳樹人唯一弟子、「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劉春草於2月7日中午1時55分在順德樂從醫院病逝,享年89歲。一桿畫筆、兩袖清風、站三尺講臺,傳中華文化於四海,是劉春草一生的寫照。旅居馬來西亞大半輩子,惦記著順德故土的劉春草晚年落葉歸根,在順德樂從安享晚年,並於故鄉辭世。
  • 「中華美網·畫派」嶺南畫派及其文化精神
    嶺南畫派始於晚清時期,二高一陳即為早期著名創始人,二高即為高劍父、高奇峰,陳即為陳樹人,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內外華人都喜歡的著名畫派。趙少昂被譽為高奇峰以後最佳傳人,海外友人多以收藏少昂花鳥為貴。黎雄才、關山月都在美術院任教,弟子頗多。楊善深現在香港主持他開創的「春風畫會」,傳授畫藝。
  • 嶺南畫派傳人臺灣水墨大師黃磊生畫展在京開幕(組圖)
    主辦單位領導為畫展開幕剪彩黃磊生先生為本網題詞  中國臺灣網4月30日北京消息昨天,臺灣當代水墨畫大師、「嶺南畫派」第三代傳人黃磊生畫展在中國美術館揭幕。  黃磊生已是78歲高齡,其藝術人生碩果纍纍,桃李遍布海內外。他是臺灣地區頗具代表性的嶺南畫派第三代畫家。黃磊生生於廣東臺山,師從「嶺南畫派」名師趙少昂習國畫;1954年創辦國風藝苑,1960年移居美國後又設「國風畫苑」,並榮獲加州榮譽市民。
  • 嶺南畫派傳承百年,藝術成就碩果纍纍,藝術光輝照耀當代
    嶺南畫派是中國繪畫歷史上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自晚清誕生以來,至今傳承百年,孕育了大量的藝術名家。嶺南畫派創始人「二高一陳」既是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革命精神是「嶺南畫派」的思想基礎。這種革命精神,又是和「嶺南畫派」創始人的特殊經歷和思想傾向分不開的。
  • 嶺南畫派及嶺南畫家資料庫建設啟動
    主辦方供圖 金羊網訊記者黃宙輝、通訊員馬漫漫報導:近日,參加「回家——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的48位畫家齊聚越秀區文德路國家版權基地(越秀),參加了廣州文化IP庫之嶺南畫派及嶺南畫家資料庫建設的啟動儀式。據悉,嶺南畫家IP庫建成後,將是全國最為完備的嶺南國畫家的資料庫,詳實的嶺南國畫圖典。
  • 香港嶺南畫派傳人司徒乃鍾:一個人的遊擊隊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電 題:香港嶺南畫派傳人司徒乃鍾:一個人的遊擊隊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作為「一個人的遊擊隊」,在加拿大奮鬥了25年的司徒乃鍾,在這一年回到香港。  這位在瑞士、美國、英國以及港澳臺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過個展的畫家,如今是香港蒼城畫院院長。
  • 嶺南畫派傳人關偉山水畫新展,畫中聆聽宇宙之聲
    展覽作品欣賞: 《滿目春山春水綠》行萬裡路,繪萬幅圖嶺南畫派傳人關偉,二十多年來,他不曾停歇過「行萬裡路,繪萬幅圖」的腳步,無數次泛舟長江三峽,攀臨峨眉絕頂,俯瞰黃山雲海,領略西湖煙雨...橫跨塞外草原、大漠、戈壁,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
  • 「歸鳥畫夕陽」——漫談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趙少昂的繪畫藝術
    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趙少昂(1905-1998),名恆,字叔儀,廣東番禺人。15歲從高奇峰學畫,有「出藍」之譽。1980年在廣州創立嶺南藝苑,作品參加比利時萬國博覽會,並獲金獎。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廣州大學等。1948年後定居香港。
  • 嶺南畫派高劍父高奇峰紀念館聘翁真如為高級顧問
    高劍父、高奇峰以他們突出的藝術探索,成為現代中國畫壇頗具影響的代表人物,他們創立的嶺南畫派,跨越嶺南走向全國,其眾多傳人更遍及海內外,如黎雄才、關山月等,推動了嶺南畫派藝術的發展,在中國美術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 嶺南畫派已故傑出畫家馮曼碩紀念展在廣州開幕
    嶺南畫派已故傑出畫家馮曼碩紀念展在廣州開幕 2019-06-03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廣州6月3日電(記者 索有為)「百年曼碩-紀念嶺南畫派名師馮曼碩先生書畫展」6月3日在廣州市黃花崗公園黃花文化館開幕,展出馮曼碩遺作55件,其中包括《孔雀圖》《淡黃楊柳舞春風》《鼎湖山飛瀑潭》等代表性作品,系首次集中展出馮曼碩眾多畫作的展覽。
  • 嶺南畫派傳人、旅美畫家趙漢興作品欣賞
    趙漢興,嶺南畫派傳人、 旅美畫家,原廣州市美協會員。
  • 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原稱為「折衷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民族繪畫流派。嶺南畫派的形成和發展是與嶺南畫派的創始人、被譽為「嶺南三傑」的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的傑出繪畫藝術活動分不開的。他們的主要藝術活動均在清未民初的廣州。中國繪畫,歷經唐朝二百八十餘年,吸收外來文化,發揮獨創的精神,承先啟後、至宋代人才輩出,名家蔚起,法備而藝精。
  • 他的行草被譽為當代董其昌-嶺南畫派第三代傑出傳人伍嘉陵
    嶺南畫派作為一個有著巨大影響力的重要中國畫流派之一,其旗幟下的優秀書畫家有許多。從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三位創始人創立這個畫派起直到現在,已經發展了好幾代。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伍嘉陵便是嶺南畫派的第三代傳人,也是第三代代表人物。伍嘉陵可謂是詩、書、畫、印無所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