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嶺南畫派畫家大規模集體「回家」

2020-11-23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馮鈺)20186月,高劍父紀念館舉辦了首屆《回家——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展覽48位港澳臺及海外畫家共同參與,歷時二十天圓滿結束,轟動海內外。基於首次《回家展》後持續熱忱的社會熱情極良好反響,也應海內外畫家及社會各界的要求,廣州高劍父紀念館將於2019810日再次舉辦《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有聯展》,旨在持續弘揚嶺南美術的家國情懷精神,情系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們,並喚起每個中華遊子對家與國的認同感和自身文化自信,塑造新的時代藝術新風貌。


「上馬殺賊,提筆賦詩」 為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的高劍父先生的一生寫照。高劍父先生不僅在藝術上創新創造,更是在國家危難之際身先士卒的為民族運命奔走,實是近代將家國情懷表現得淋漓盡致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其嶺南畫派後裔畫家更是遍布海內外,他們延續其美術風骨與家國精神,在世界各地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而貢獻著。

2019年8月,在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越秀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番禺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等單位的指導下,高劍父紀念館聯袂廣東省美術評論學會、嶺南美術出版社聯合主辦第二屆「回家展」,恰逢高劍父先生誕辰140周年,本次展覽相較比第一屆規模更大、人數更多、範圍更廣、作品數量更為豐富,共有來自全球十餘國家和地區的76位嶺南畫派畫家參展,均創歷史之最。


較去年首屆回家展,本次的展覽安排更是豐富多彩。畫展開幕前,主辦方將於8月9日於東方賓館舉辦「紀念高劍父先生誕辰140周年愛國詩詞朗誦會暨回家畫家歡迎晚會」。為紀念高劍父先生誕辰140周年,高劍父紀念館與國際城市文學學會廣東分會聯合主辦了「上馬殺賊,提筆賦詩」詠嶺南美術風骨原創詩詞徵集活動,歡迎晚會上將朗誦徵集活動中的獲獎作品。中國畫,是世界藝術的華語,主辦方特邀了2017年華語經曲盛典主持人、演員任柏朝先生擔任主持人,全程主持本次展覽活動。

為紀念高劍父先生誕辰140周年,高劍父紀念館邀請雕塑家創作了高劍父紀念銅像,將於8月10日上午10半在高劍父紀念館「其命惟新」廣場進行揭幕。屆時中國美術有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李勁堃將主持揭幕儀式。

本次展覽特設分展區來分區廣泛的展示參展畫家們的作品。除高劍父紀念館主展區外,另分設三個展區——越秀區南粵先賢館、番禺區高劍父高奇峰紀念館、番禺區高劍父藝術研究交流基地。其中第四展區番禺區高劍父藝術研究交流基地活動主題為「客從何來」,將以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詩東組織創作的《客家山居圖》為個案,葉落歸根,不忘家國,同時將與港澳臺及海外畫家進行藝術創作交流。

為提倡高劍父先生的寫生藝術,本次展覽將組織畫家寫生越秀名勝。越秀區是廣州市重要的文化旅遊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景點豐富,也是廣州旅遊文化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寫生嶺南第一樓禁鐘樓,了解五羊仙觀歷史及向南粵先賢致敬。回望歷史,不忘初心,寫生作品將存檔嶺南畫派資料庫,以茲永遠紀念。

嶺南畫派是一個值得重視與研究的重要畫派,本次參展將全程跟蹤採訪參展畫家,對參展畫家在海外的生活與藝術進行系統性的梳理,集中整理後將編輯出版《嶺南畫派後裔畫家在海外研究》。藉此展覽機會進行課題研究及出版,增強民族文化凝聚力。


本次展覽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助與支持,高劍父紀念館在廣州塔酒業的贊助支持下將在「廣州之巔」——廣州塔頂舉辦「嶺南畫派家宴」。廣州塔,中國第一高塔,是祖國現代化發展的象徵,第二屆《回家展》參展畫家將齊聚廣州塔頂,體驗祖國改革開放的成果,為現代化的廣州喝彩,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中國是甜的,這次活動也得到民族品牌企業金絲猴奶糖、佛山恆福興達投資集團及其他有家國情懷的企業的鼎力支持。

《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不僅是團聚,更體現著嶺南美術的家國情懷精神。


相關焦點

  • 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集體「回家」 致敬先賢高劍父
    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集體「回家」 致敬先賢高劍父 2019-08-10索有為 攝   中新網廣州8月10日電 (索有為 馬漫漫 鄭白翎)「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海外畫家聯展」8月10日在廣州高劍父紀念館開展,聯展展出76位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的320多幅作品。
  • 嶺南畫派 76位畫家「回家」
    &nbsp&nbsp&nbsp&nbsp10日,「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海外畫家聯展」在廣州高劍父紀念館開展。本次聯展共展出76位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的320多幅作品,是史上最大規模畫派畫家集體「回家」。
  • 海內外嶺南畫派傳人集體「回家」
    10日上午,「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海外畫家聯展」在廣州高劍父紀念館拉開帷幕,開幕儀式現場高朋滿座。76位來自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齊聚一堂,現場展出320多幅國畫作品。「這次展覽一切都是以『家』為線索、以『家』為根基,要讓『回家』的嶺南畫派親人們感受到家的溫暖。」高劍父紀念館館長李琰介紹,展覽旨在繼續弘揚嶺南美術的家國情懷,喚起新時代的愛國共鳴與文化自信。「我是廣東人,『回家』是我一直以來的期盼!」嶺南畫派第三代傳人、臺灣著名畫家歐豪年雖年屆85歲高齡,依然難掩內心激動之情。
  • 48位嶺南畫派畫家「回家」聯展
    中青在線訊(馬漫漫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潔) 即日起至6月28日,「回家—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在高劍父紀念館舉行本次參展的華人畫家大多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港澳臺地區。   高劍父是中國近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曾任同盟會廣東支會會長。高劍父與陳樹人、高奇峰一起致力於中國畫改革,後人稱嶺南畫派。高劍父紀念館是為了紀念高劍父而建,該館原址是高劍父創辦的春睡畫院舊址。
  • 展訊: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
    廣州塔上祝福祖國,合唱《我的中國心》2018年6月,高劍父紀念館舉辦了首屆《回家----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48位港澳臺及海外畫家共同參與,歷時一月圓滿結束,轟動海內外。基於首次《回家展》後持續熱忱的社會熱情及良好反響,也應海內外畫家及社會各界的要求,廣州高劍父紀念館聯合廣東省美術評論學會、嶺南美術出版社、南粵先賢館、番禺二高紀念館及南浦(廣州)當代藝術中心,在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州市越秀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廣州番禺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的指導下,將於2019年8月10日再次舉辦《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有聯展》,旨在持續弘揚嶺南美術的家國情懷精神,
  • 嶺南畫派及嶺南畫家資料庫建設啟動
    主辦方供圖 金羊網訊記者黃宙輝、通訊員馬漫漫報導:近日,參加「回家——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的48位畫家齊聚越秀區文德路國家版權基地(越秀),參加了廣州文化IP庫之嶺南畫派及嶺南畫家資料庫建設的啟動儀式。據悉,嶺南畫家IP庫建成後,將是全國最為完備的嶺南國畫家的資料庫,詳實的嶺南國畫圖典。
  • 加拿大嶺南畫派傳人歐陽耀東「回家」獻藝
    9月21日,旅居加拿大的嶺南畫派大師趙少昂再傳弟子歐陽耀東國畫作品展《月是故鄉圓》在廣州高劍父紀念館成功舉行。此次畫展,是歐陽耀東首次在國內舉辦個人畫展,向家鄉人民匯報自己的學習所成,他表示,能夠在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先生的紀念館舉辦自己的第一個國內個展,深感「回家」溯源之幸。
  • 廣州打造嶺南畫派全國最全IP庫
    這是全國首個以城市名稱命名的文化IP庫   文/羊城派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馬漫漫  近日,參加「回家——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的48位畫家齊聚越秀區文德路國家版權基地(越秀),參加了廣州文化IP庫之嶺南畫派及嶺南畫家資料庫建設的啟動儀式
  • 澳大利亞華人畫家林伯墀:推廣嶺南畫派是我的責任
    &nbsp&nbsp&nbsp&nbsp林伯墀在創作中受訪者供圖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廣州8月17日電 題:澳大利亞華人畫家林伯墀:推廣嶺南畫派是我的責任&nbsp&nbsp&nbsp
  • 嶺南畫派畫家/中秋詩詞歌詠會
    喜迎祖國70華誕,9月8日晚,高劍父紀念館聯袂廣東省美術評論學會,共同舉辦了嶺南畫派中秋詩歌詠唱會。歌詠會由廣東省美術評論學會執行會長張莉平組織,以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先生血薦軒轅肇為家國、孜求創新開宗嶺南的瑰麗人生來為主題貫穿全場,以詩歌朗誦的形式對先賢致敬。藝術家們不僅朗誦了高劍父、陳樹人、趙少昂、歐豪年等嶺南畫派代表人物的詩詞。他們不僅在書畫藝術有成就斐然,更是在詩詞藝術上有著相當的造詣。
  • 一起「回家」 48位嶺南派畫家高館聯展
    6月9日至28日,畫展「回家——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在高劍父紀念館舉行。畫展突破了常規的美術展覽,打造了一場家國情懷的盛宴,其規模和主題在國內尚屬首次。畫展突破了常規的美術展覽,打造了一場家國情懷的盛宴,其規模和主題在國內尚屬首次。  作為建國後崛起的畫派之一,嶺南畫派是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在中國改革運動的浪潮中誕生,有「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美稱。來自港澳臺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48位畫家參加了此次畫展。
  • 嶺南畫派:書畫拍場的潛力股
    業內人士表示,拍賣業巨頭加緊布局華南,傳達出另一個信號:目前市場低迷的嶺南畫派很可能將走出「窪地」。   地域局限 市場低迷   在中外藝術史上,畫派的命名大致依照兩個原則:或按藝術表現的特點、或按畫家活動的地區。嶺南畫派是指廣東籍畫家組成的一個地域畫派,其創始人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
  • 嶺南畫派已故傑出畫家馮曼碩紀念展在廣州開幕
    嶺南畫派已故傑出畫家馮曼碩紀念展在廣州開幕 2019-06-03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廣州6月3日電(記者 索有為)「百年曼碩-紀念嶺南畫派名師馮曼碩先生書畫展」6月3日在廣州市黃花崗公園黃花文化館開幕,展出馮曼碩遺作55件,其中包括《孔雀圖》《淡黃楊柳舞春風》《鼎湖山飛瀑潭》等代表性作品,系首次集中展出馮曼碩眾多畫作的展覽。
  • 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亮相重慶
    近日,由王琦美術博物館和嶺南畫派紀念館聯合主辦的「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重慶站)在王琦美術博物館舉行。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院長、嶺南畫派紀念館館長李勁堃,重慶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等出席展覽開幕式。
  • 「中華美網·畫派」嶺南畫派及其文化精神
    「 嶺南畫派」的產生和發展,體現了一種新的文化精神。創新精神,這是「嶺南畫派」不斷發展的動力。這四種精神是互相聯繫的,它構成了「嶺南畫派」相當完整的體系,也是這一畫派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革命精神是「嶺南畫派」的思想基礎。這種革命精神,又是和「嶺南畫派」創始人的特殊經歷和思想傾向分不開的。
  • 他是「野生畫家」,開創了嶺南水鄉畫派!筆下的筷子路驚豔英國人...
    對於容奇水鄉風情畫派(今稱「嶺南水鄉畫派」)發起人,來自佛山的繪畫名家葉其青來說,這裡,也曾是他筆下的一處風景。十多天後,他才得知,這位老伯家在河南,卻因要省錢,無法回家過年。葉其青想要給他錢助其回家,老伯卻不要,而只說了幾個字:你也不容易。就是這幾個字,帶給葉其青很大的觸動。葉其青:我覺得很驚訝,也很欣慰。因為畫畫哪怕只感動一個人,也是一種收穫。
  • 嶺南畫派「祠堂」開放 代表畫家曾投身革命(圖)
    一度被視作嶺南文化標杆性代表的嶺南畫派,在沉寂多年後,出現了新的發展苗頭:9月19日,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陳樹人紀念館在荔灣區建成並對外開放。今天(9月26日),位於海珠區的嶺南畫派鼻祖居巢、居廉故居———十香園二期也建成,並對外開放,對外宣稱要打造嶺南畫派的「祠堂」。  「嶺南畫派」只是一個歷史概念?
  • 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原稱為「折衷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民族繪畫流派。嶺南畫派的形成和發展是與嶺南畫派的創始人、被譽為「嶺南三傑」的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的傑出繪畫藝術活動分不開的。他們的主要藝術活動均在清未民初的廣州。中國繪畫,歷經唐朝二百八十餘年,吸收外來文化,發揮獨創的精神,承先啟後、至宋代人才輩出,名家蔚起,法備而藝精。
  • 中秋國慶假期到渝中區 免費觀賞嶺南畫派畫家佳作
    王琦美術博物館供圖人民網重慶9月29日電 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重慶站,從9月26日起至10月20日,在位於渝中區上清寺中山四路的王琦美術博物館開展。博物館內展出了嶺南畫派畫家作品99件(套)中國畫和文獻作品,市民可免費前往館內觀賞。
  • 「嶺南畫派」是一個什麼樣的畫派?
    嶺南畫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一個重要的民族繪畫流派,是繼海上畫派之後崛起的很有成就的畫派,它的出現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嶺南畫派的創始人是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這一派的畫家都是廣東籍的人,因受到西方藝術的感染,於是帶著革命的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改造中國畫,在傳統中國畫的筆墨上創製出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有感染力的現代繪畫新格局。「嶺南畫派」和粵劇、廣東音樂被稱為「嶺南三秀」,是嶺南文化的特色。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被稱為「嶺南三傑」,師出同源,在信奉同一藝術的原則下,每個人都有創新,但風格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