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旅居加拿大的嶺南畫派大師趙少昂再傳弟子歐陽耀東國畫作品展《月是故鄉圓》在廣州高劍父紀念館成功舉行。此次畫展,是歐陽耀東首次在國內舉辦個人畫展,向家鄉人民匯報自己的學習所成,他表示,能夠在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先生的紀念館舉辦自己的第一個國內個展,深感「回家」溯源之幸。展覽呈現了其近年創作的花鳥畫作品百餘件,從中不僅可以看到藝術家對傳統筆墨的精到把握與東西方意象的創造性融合,也可以窺見嶺南畫派在海外的傳播與發揚。信息時報記者 馮鈺
承嶺南花鳥畫精髓
「在當今浮燥世態中,能用幾十年業餘時間專研一派家法者,可謂鱗角鳳毛,誠藝壇之美談!」對歐陽耀東的藝術成就,加拿大籍著名華人書畫家、加拿大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所所長石甫表達了這樣的讚嘆。
縱觀藝術史,不外兩條主要流派脈絡:學院派與在野派。前者多是幸運之學者,後者大都是流派專家,尤以後者更深入人心。歐陽耀東是周志毅先生的入室弟子,而周志毅則是嶺南畫派名家趙少昂先生的嫡傳弟子及愛婿。為傳承趙派藝術,周志毅對喜歡學畫的學生都傾囊相授,無論對方是專業美術工作者,還是業餘愛好者,都一視同仁。歐陽耀東1976年跟隨周志毅學畫以來,恩師的豁達與嚴謹讓他受益良多。
「我的老師在基本功上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一筆一捺,按提行折,施墨賦彩……我不是很聰明的人,但老師要求的,我一定會努力去做到,四十餘年專心致志,所以在保留趙派精髓這方面,我還是有些體會和心得。」歐陽耀東告訴記者。
最能表現歐陽耀東對嶺南花鳥畫技法繼承的,是他的牡丹。寫葉,則一筆五色;畫花,直承居廉的看家本領「撞粉法」,設色妍而不俗,麗而不媚,更有一種近乎透明的嬌嫩質感,令人稱奇。而他畫蘭竹的時候,又吸收了書法的運筆特徵,善用中鋒筆法,隨意揮灑、點畫精練,寫畫如書,風神曠達。他的山水畫則情系所見鄉土之景感懷胸中山川之色。畫必心系其景,身觸其物,一草一木,呼吸與共。故倍覺其真且實。令觀者有身臨其境,目遇其景之感。
對此,歐陽耀東認為自己除了精研嶺南畫派基本技法之外,還得益於嶺南畫派對「寫生」的重視。他說:「寫生最容易讓一個畫家尋找到個性,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既需要對大自然的細微觀察,也需要個人的文化與情感的積累。它是嶺南畫派生機無限的重要『秘訣』。」
嶺南畫派海外影響力巨大
恩師周志毅對歐陽耀東的影響,除了在畫技上予以培育之外,還有「有教無類」的教學態度。1994年移居加拿大之後,他在繁忙工作之餘堅持寫畫,後來致力於嶺南畫派的海外傳播工作。2015年在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舉辦個展「嶺南薪傳 鳥語花香」,期間舉辦專題講座,示範中國畫的運筆用色基本技法,並開班授徒。2017年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廣州電視臺新聞黃金時段播放在多倫多採訪歐陽耀東的報導。
歐陽耀東告訴記者:「嶺南派在海外的影響力很大,當年的嶺南畫派二代四傑中,趙少昂的學生遍布世界,我們在加拿大也有很多趙少昂的再傳、又傳弟子。可以說,在中國畫的各種流派中,嶺南畫派的海外影響力是最大的。從『二高一陳』時開始,嶺南畫派就是融匯中西的。在西方人看來,趙少昂這一派的花鳥,色彩明豔清麗,有造型,有動感,雅俗共賞,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
因此,在歐陽耀東的學生中,既有移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子女,也有加拿大本地的居民,既有社會精英,也有全職媽媽。他說:「在國內,美術教育更多是在高等學府中進行,而在國外,嶺南派幾乎都是在民間以傳統的師徒相授的方式傳播的。對於每一個喜歡藝術、喜歡美的人,都應該有學畫的機會和能力,這是我的老師給我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