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嶺南畫派傳人司徒乃鍾:一個人的遊擊隊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電 題:香港嶺南畫派傳人司徒乃鍾:一個人的遊擊隊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作為「一個人的遊擊隊」,在加拿大奮鬥了25年的司徒乃鍾,在這一年回到香港。

  這位在瑞士、美國、英國以及港澳臺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過個展的畫家,如今是香港蒼城畫院院長。作為嶺南畫派傳人,他認為「嶺南畫派不一定都在中國」。近期在內地參加活動時,司徒乃鍾接受了中新社記者的專訪,吐露了多年來他在國內外的經歷以及和父親司徒奇的一些秩事。

  父親是一生的老師

  「你今天畫了什麼畫?」

  從司徒乃鍾一兩歲開始,到父親90歲坐在輪椅、甚至躺在病床上時,這一直是父子每天見面時父親的問侯語。「我是幸運的,可以說是出生於畫室之中,父親是嶺南畫派的傳人,自己一出生就有最好的老師,最好的作畫工具。」司徒乃鍾一兩歲時便開始畫畫,父親每天用1元向他「買」20張畫,並指出他的畫需要改進的地方。「天空的雲要是多一點色彩,我可能就買下這一張……」

  然而,青春期的司徒乃鍾思想上卻有些「叛逆」。在父親身旁,他有意偏重學西洋畫,而少畫中國畫,「因為要與父親撇開關係」。平時,他留著長頭髮,穿著喇叭褲,有意與家族的文人區別開來。處於反叛期的他,連照相都刻意與父親保持一點距離,生怕別人說自己沾父親的光。儘管如此,父親的作畫態度與品格影響了司徒乃鐘的一生。

  赴彼岸做一棵大樹

  中學畢業時,因繪畫而獲得的豐厚獎學金使司徒乃鐘有了出國留學的機會。但因自己年幼時身體多病,父母不願讓他一個人出國。後來,他用一句話打動了父親。

  司徒奇擅畫紅棉。一天,司徒乃鍾問父親:「你是著名大師,人稱『司徒紅棉』,我也想有朝一日成為大樹。可是大樹之下沒大樹,你為何不讓我這棵小樹在大洋彼岸變成大樹?」

  「走走走,快走快走。」父親聽他說完這話,哈哈大笑,立刻同意他出國學習。

  1972年,20歲的司徒乃鍾隻身一人前往加拿大。為了不讓自己的中國文化水平退步,他白天在美術學院學西洋畫,晚上和周末在夜校教中國畫。雖然學生都是業餘的,但他把自己「當作大學教授看」,每天早到晚退,25年如一日,從未間斷。

  「很羨慕現在在國內學中國畫的人,在外國很辛苦的。」司徒乃鍾說,當時加拿大的毛筆很粗劣,外國人一般只在燒烤時用來塗蜜糖和餐廳夥計用來寫價格提示牌。為了降低作畫成本,他到毛皮廠買剩餘的毛料,用竹掃帚的把柄等材料自己製作毛筆。同時,他通過相熟的醫生,向醫院訂購大批一次性的廉價紙床單當畫紙。儘管條件艱苦,但他從未放棄,「人生是自己的,我就是一個人的遊擊隊。」

  尋找陽光的浮萍

  1978年,司徒乃鍾與闊別6年的父母在加拿大相聚,父親又成了他24小時的顧問。但一個問題卻困擾了他很長時間。他當初出國是為了不受父親影響,學習西方現代美術,但現在又天天聽父親講中國美術文化,與出國的初衷相反。「究竟我這棵樹應該種在西方還是東方?」

  一個清晨的河邊,面對河裡微微泛動的漣漪折射的陽光,司徒乃鍾茅塞頓開:「在父親晚年的時候,我不如做一棵浮萍,早晨東方有陽光就朝東,傍晚西方有陽光就朝西。」

  與父母在加拿大同住期間,司徒乃鍾一面吸收西方美術的精華,一面向父親學習嶺南畫派的技巧,繪畫水平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繪畫一生追求「意義」

  曾有人問司徒乃鍾,什麼是藝術家?他回答說,當一個人遇到選擇時,一邊是「金錢」,一邊是「意義」,先考慮「意義」而不理金錢的是藝術家。「如果畫家作一張畫前考慮要賣給誰,那就不是藝術家了。」據悉,司徒乃鍾正在創作一幅數米長的「百花卷」,他明確表示此畫完成後不會出售。

  「有些人一出國,就變成外國人。而有些人卻洋為中用,將自己的一生貢獻給祖國。我和父親的畫不屬於司徒家,而是屬於大家的,屬於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嶺南畫派是中國文化長流的一個分支。作為分支,一滴水都很重要,我只是其中一點水。」(完)

相關焦點

  • 嶺南畫派傳人司徒奇、司徒乃鍾父子作品展濟南開幕
    4月13日,「畫出南天潑墨濃——司徒奇、司徒乃鍾藝術作品展」於山東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展出了嶺南畫派代表人物司徒奇、司徒乃鍾父子的國畫作品二百餘件。本次展覽由山東美術館、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共同主辦。據了解,展覽將持續至5月5日。
  • 「畫出南天潑墨濃——司徒奇、司徒乃鍾藝術作品展」在山東美術館...
    —司徒奇、司徒乃鍾藝術作品展」於13日在山東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嶺南畫派代表人物司徒奇、司徒乃鍾父子的國畫作品二百餘件,其中,包括大型作品十餘件。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張桂林,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藝術學院院長王力克,港澳臺美協主席蔡豪傑,廣東省美協副主席、香港港澳臺美協主席司徒乃鍾及夫人司徒黃靜儀等嘉賓出席開幕式。開幕式上,司徒乃鍾向山東美術館捐贈司徒奇作品1幅、司徒乃鍾作品2幅。
  • 嶺南畫派「祠堂」開放 代表畫家曾投身革命(圖)
    第2頁:一份失落的嶺南畫派「族譜」 第3頁:畫界觀點  十香園二期開放,打造嶺南畫派發源地尋找嶺南畫派失落的一度被視作嶺南文化標杆性代表的嶺南畫派,在沉寂多年後,出現了新的發展苗頭:9月19日,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陳樹人紀念館在荔灣區建成並對外開放。今天(9月26日),位於海珠區的嶺南畫派鼻祖居巢、居廉故居———十香園二期也建成,並對外開放,對外宣稱要打造嶺南畫派的「祠堂」。  「嶺南畫派」只是一個歷史概念?
  • 高勵節等三位嶺南畫派傳人北京辦展
    高勵節等三位嶺南畫派傳人北京辦展 2014-09-28 18:59: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9月28日,嶺南畫派傳人高勵節、劉致遠、關則開三人國畫廣彩陶瓷展在北京唐王藝術中心開幕
  • 海內外嶺南畫派傳人集體「回家」
    「這次展覽一切都是以『家』為線索、以『家』為根基,要讓『回家』的嶺南畫派親人們感受到家的溫暖。」高劍父紀念館館長李琰介紹,展覽旨在繼續弘揚嶺南美術的家國情懷,喚起新時代的愛國共鳴與文化自信。「我是廣東人,『回家』是我一直以來的期盼!」嶺南畫派第三代傳人、臺灣著名畫家歐豪年雖年屆85歲高齡,依然難掩內心激動之情。
  • 山東美術館迎來嶺南畫派代表人物作品展
    齊魯網4月13日訊 今天,「畫出南天潑墨濃——司徒奇、司徒乃鍾藝術作品展」在山東美術館開幕。
  • 中國畫學會澳門學會會長——司徒乃鍾作品賞析
    司徒乃鍾 藝術簡介司徒乃鍾,專業畫家,出生於廣東開平書香世家、祖父為晚清拔貢、名詩人司徒枚,父親是嶺南畫派大師、司徒奇(蒼城)。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粵港澳大灣區美術聯盟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中國畫學會澳門學會會長、江門市中國畫學會名譽會長、香港港澳臺美協主席,曾在國內外舉辦個展無數。作品被國內外主要美術館收藏。
  • 嶺南畫派傳人劉春草辭世 兩個月前仍抱恙收徒(圖)
    記者龍成通攝  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劉春草辭世  新年伊始,嶺南畫派突然痛失大師。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陳樹人唯一弟子、「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劉春草於2月7日中午1時55分在順德樂從醫院病逝,享年89歲。一桿畫筆、兩袖清風、站三尺講臺,傳中華文化於四海,是劉春草一生的寫照。旅居馬來西亞大半輩子,惦記著順德故土的劉春草晚年落葉歸根,在順德樂從安享晚年,並於故鄉辭世。
  • 嶺南畫派傳人關偉山水畫新展,畫中聆聽宇宙之聲
    曾在中國香港、廣州、甘肅等地及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並獲得好評。作品被釣魚臺國賓館、全國政協、中南海、中央統戰部、廣東省政協、廣州市政協、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甘肅省美術館、甘肅省博物館等多家單位收藏。
  • 司徒奇|由西畫攻學國畫,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司徒奇出身書香之家,享譽藝壇數十載。有「司徒牽牛」之稱,又有「司徒紅棉」之稱;他所畫牡丹,更能顯出富麗堂皇,雍容端壯,亦非一般畫人所能比擬。作為嶺南畫派的第二代傳人,與同代傳人中如趙少昴、黎雄才、關山月等主要影響廣及東南亞﹑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相較,司徒奇承接高劍父先生新文人畫思想,主要助力將嶺南畫派的傳統發展於港﹑澳﹑海外,與大陸交相輝映。
  • 現代嶺南畫派的佛教因緣——凡夫
    提起中國現代藝術史上的嶺南畫派,人們很自然地想到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和關山月等享譽中外的現代國畫大師及其繪畫作品,而很少會想到嶺南畫派與佛教之間的關係。其實,當我們翻開嶺南畫派的歷史畫卷,不難發現嶺南畫派的形成與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佛教因緣。高劍父是公認的現代嶺南畫派的重要創始人之一。
  • 嶺南畫學——廣州美術學院教師中國畫作品展 香港站
    「嶺南畫學——廣州美術學院教師中國畫作品展·香港...>支持單位紫荊雜誌社香港春潮畫會國際女畫家聯盟香港傳統文化交流協會廣州市比玉堂藝術品有限公司策劃團隊總策劃:謝昌晶李勁堃策展顧問:黎明(中國 ·香港)梁江司徒乃鍾(中國 ·香港)策展人:張彥黃明海劉滴關堅學術主持:王艾展覽統籌:黃富源
  • 他的行草被譽為當代董其昌-嶺南畫派第三代傑出傳人伍嘉陵
    嶺南畫派作為一個有著巨大影響力的重要中國畫流派之一,其旗幟下的優秀書畫家有許多。從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三位創始人創立這個畫派起直到現在,已經發展了好幾代。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伍嘉陵便是嶺南畫派的第三代傳人,也是第三代代表人物。伍嘉陵可謂是詩、書、畫、印無所不精。
  • 他是嶺南畫派代表人物,徐悲鴻評價他是:「中國花鳥畫第一人」!
    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主要代表人物趙少昂,其畫風特色堪稱中國花鳥畫一代宗師,在中國美術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徐悲鴻曾稱讚他:「其畫可愛,其品尤可慕也。」對其地位的評價,徐悲鴻更直言:「中國花鳥畫第一人,當無出其右。」1920年,15歲的趙少昂進入高奇峰創辦的「美學館」,跟隨高奇峰學習繪畫。
  • 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原稱為「折衷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民族繪畫流派。嶺南畫派的形成和發展是與嶺南畫派的創始人、被譽為「嶺南三傑」的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的傑出繪畫藝術活動分不開的。他們的主要藝術活動均在清未民初的廣州。中國繪畫,歷經唐朝二百八十餘年,吸收外來文化,發揮獨創的精神,承先啟後、至宋代人才輩出,名家蔚起,法備而藝精。
  • 「中華美網·畫派」嶺南畫派及其文化精神
    趙少昂被譽為高奇峰以後最佳傳人,海外友人多以收藏少昂花鳥為貴。黎雄才、關山月都在美術院任教,弟子頗多。楊善深現在香港主持他開創的「春風畫會」,傳授畫藝。「 嶺南畫派」的產生和發展,體現了一種新的文化精神。
  • 寄情山水—嶺南畫派師生北京藝術交流展圓滿落幕
    2016年4月13日,香港嶺南畫派第三代傳人、著名女畫家、嶺藝會會長伍月柳女士的個展《嶺南意境——伍月柳北京藝術交流展暨嶺南派北京交流研討會》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圓滿落幕。此次展覽是本次香港嶺藝會北京藝術交流活動的最後一站。
  • 「歸鳥畫夕陽」——漫談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趙少昂的繪畫藝術
    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趙少昂(1905-1998),名恆,字叔儀,廣東番禺人。15歲從高奇峰學畫,有「出藍」之譽。1980年在廣州創立嶺南藝苑,作品參加比利時萬國博覽會,並獲金獎。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廣州大學等。1948年後定居香港。
  • 《嶺南畫派》了解一下!你學的又是哪一派?
    後來『嶺南畫派』這個名稱,也就約定俗成地保留下來了。」「當年」『二高一陳』被時人尊為『嶺南三傑』,並因此引申出『嶺南畫派』的稱號,其實也是人們沿著習慣的思路,猶如稱『揚州八怪』為『揚州國派』一樣。」 其餘兩說則見於香港趙世光的《嶺南畫派界說及其發展導向》一文。
  • 嶺南畫派傳人、旅美畫家趙漢興作品欣賞
    趙漢興,嶺南畫派傳人、 旅美畫家,原廣州市美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