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宇宙的貢獻/ 宇宙存活的要素/ 你的任何選擇都是正確的

2020-12-16 s與誰對話
摻著喝,省酒

人類對宇宙的貢獻/ 宇宙存活的要素/ 你的任何選擇都是正確的

——《與誰對話》之人類對宇宙的貢獻

總的來說,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對宇宙而言,其貢獻就是參與了能量轉換。其中,高等生物對宇宙來說,最大的貢獻是,能夠產生情緒。

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本身是一個活著的生命體。宇宙存活需要兩個因素,一是宇宙能量,二是宇宙脈搏。人類釋放的情緒,直接形成宇宙能量,人類靜默時的狀態,會吸收能量,形成宇宙脈搏。人類對宇宙最大的貢獻是:既能夠提供強大的能量,又能夠形成強烈的脈搏。因此,人類被稱為高等生物。

人無法真正犯錯,你的一生,無論怎麼選擇都是正確的。因為對錯,根本就不重要。在宇宙看來,是否產生能量才重要。你產生情緒的時候,釋放能量;不產生情緒的時候,形成脈搏。這兩者都是宇宙所需要的。因此,無論你怎樣做,對宇宙都有貢獻。

對於人類自身而言:人的一生會跟隨欲望,患得患失。產生情緒,釋放能量後,會獲得相應的經驗值。經驗值圓滿,欲望會得到抑制,使人內心平靜。心靜狀態下,會自動吸收能量,滋養自身。因此對人類自身而言,無論怎樣做,也都是有好處的。只不過,有些人,一生中,釋放的能量多一些,有些人,吸收的能量多一些。長期處於吸收能量狀態的人,被稱為修真者。

好與壞,善與惡,以及那些不平等,不平衡,其實,都是促使人類產生情緒的因素。幫助人類獲得經驗值。經驗圓滿之時,對這些是是非非,自然也就看淡了。因此,人生沒有對和錯,只是所處的階段不同罷了。

好了,得知了這個真相,今後的日子你會怎樣過?當然,無論你選擇積極努力,還是得過且過,都是個不錯的選擇。你的世界,本就由你做主。

相關焦點

  • 人擇原理:宇宙是被人類(智能生命)所選擇的嗎?
    首先都是智能生命在研究測量。比如說,某個宇宙沒有演化出智能生命,那所謂光速還有其他物理學定律,物理學常數都是沒有意義的。Why? 智能生命都沒出現,哪來的物理學?有誰去測量這些常數?你又會問:「智能生命不存在,並不代表這些自然常數不存在啊?」
  • 宇宙究竟是什麼形狀?愛因斯坦認為宇宙「有限無邊」,是否正確?
    古人認為「天圓地方」,陸地被天空籠罩,天空就像是一個鍋蓋一樣放在了大陸的上面,這種觀點當然不正確,但是受限於當時的觀察條件,只能得到這樣的結論,對古人來說,每個人的活動範圍都是有限的,因此做出的判斷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站在高高的山上觀察,確實會認為「天圓地方」的觀點是正確的。
  • 在宇宙中存活了10億年的高級文明,它們將會可怕到什麼程度?
    在我們的潛意識裡,總是覺得宇宙不可捉摸,擁有很多未解之謎,對於外星高級文明這種物種,大部分人都相信它們是真實存在的。他們認為,這些外星文明的科技比人類發達很多,人類能做的它們能做,人類目前不能做的,它們也能做。而這些外星高級文明至少存活了有10億年之久。為什麼這麼說呢?
  • 宇宙時間盡頭是什麼?人類對宇宙有多渺小?蘇軾早已用一句詩描述
    我相信,在每一個晴朗的夜晚,無數人曾經仰望星空,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宇宙究竟有多大?宇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是什麼時候結束的?我們人類在宇宙中處於什麼位置?人類文明的出現,對宇宙有什麼意義?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我存活在這世間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 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答案
    (註:也許有另外的潛在模式,例如:任何不降序的三個數字。在此我們稍微跳過。) 你必須採用「試錯法」。如作者所說,有時 ,犯錯不僅是得到正確答案的最快方法 ,也是唯一方法 。 參與這項實驗的大學生,僅 1 0 %的人發現了「正確」模式 。
  • 人類何以撥動宇宙的琴弦
    正如愛因斯坦自己所說「我感到我的工作中沒有任何一個概念會牢固地站得住腳,我也不敢肯定我所走的道路一般的是正確的。它肯定會被一個新的理論所取代……我相信深化理論的進程是沒有止境的。」筆者認為從發展的觀點,現有所有理論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弦論、超弦論等等都是偏離、狹理、甚至謬理,都將隨著人類認識自然水平的不斷提高而改進、甚至徹底顛覆。
  • 平行宇宙與人類的宇宙共用時空,科學家推測夢境是平行宇宙的入口
    量子力學理論可以很好的解釋人類所不知道的平行宇宙。該理論解釋到,一件事情可以按不同的方向發生,但是終究都是在這個宇宙或是第二個宇宙裡。因為兩者所遵循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只是人類還沒能夠發現另外一個宇宙的真實面目。
  • 宇宙這麼大,會不會真的有小說中那樣的修仙宇宙
    宇宙擁有著138億年的歷史,在如此漫長的時間長河裡面,足以讓任何一個強大到極致的文明消亡好幾次,我們人類的發展歷史在這之中,猶如流星一般一閃即過。在這麼古老的歷史裡面,很多科學家在研究它時就有些不淡定了依據暴脹理論來看的話,宇宙有很多個,每個宇宙中情況又是不一樣的,也可能在另一個宇宙中有一顆一模一樣的地球一模一樣的你。可能會有那樣的一顆星球,星球上的人崇尚修身煉體。他們生存在高重力的星球上,體型較矮,他們崇尚煉體術,可使身體輕盈,煉至大成可以飛騰跳躍、翻巖走壁。
  • 黑洞是宇宙的毀滅者?億萬年後人類很可能感激它
    每一種文明都有擴張本能,不同文明間以及文明內部戰爭不斷。宇宙資源加速損耗,核能原料越來越少,恆星越來越少。宇宙漆黑一片,哪還有星星無數?銀河系三,當核聚變原料使用完後的無盡歲月沒有了恆星,沒有了可用的核能原料,人類在黑暗中如何存活?
  • 在宇宙中存活了10億年的高級文明,將可怕到什麼程度?
    宇宙中,存活超過10億年的高級文明,將可怕到何種程度?科技和文明是人類前行的兩條腿,科學和藝術是推動著兩條腿的動力源泉。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總稱,宇宙誕生距今約138.2億年,相比地球46億年的歷史可謂恆古,人類開創現代文明不足百年,在宇宙長河中可謂是須臾一瞬之間。根據科學家對宇宙直徑的探測、對星係數量、恆星數量的估計、對行星數量的估計,假如存在外星高級文明,他們發展歷史超越人類最少10億年。
  • 霍金的無邊界宇宙理論,證明了無神論,把「造物主」趕出了宇宙!
    霍金的一生堪稱勵志,21歲被診斷患有絕症,醫生說不能存活2年。憑藉霍金過人的毅力生存了下來,但是到了1985年霍金感染了嚴重的肺炎,進行了重大的手術,他語言的能力也被剝奪了。但是一樣不影響霍金對人類的重大貢獻,霍金一生致力於發展太空的秘密,研究領域是引力與黑洞。他的主要貢獻有兩個:奇點定律與霍金輻射,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 對於宇宙而言,我們人類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
    人類向來以「統治者」自居,而對於宇宙來說,整個太陽系都是渺小的存在,更不用說在太陽系中一個行星上生存的人類。從這點上看,人類對於宇宙來說確實小到連塵埃都不如。那麼,人類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呢?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甚至我們無法從現在的認知下回答這個問題。
  • 宇宙「禁止」人類觀察奇點,是為了保護人類的理論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天體,也是宇宙中最黑暗的角落,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項得主彭羅斯提出了一個理論,宇宙禁止人類看到任何一個黑洞中的「奇點」,這個理論得到了眾多科學家的認可,為什麼宇宙要禁止人類看到奇點呢?
  • 假如人類消失在宇宙中,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是我們自己想多了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看到浩瀚的那一刻,一個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出現了:外星文明存在嗎?由於人類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搜尋,還沒有發現任何的外星文明,而外星文明也沒有來到地球跟人類進行接觸交流,所以我們現在還無法確定外星文明是否存在。
  • 正確的宇宙價值觀是什麼?
    科學和科技大爆炸的今天,人類自我認識思維模式依舊局限在了三維時空中,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有局限性和層次性的,始終用三維時空的標準去衡量宇宙自然的發展規律,所獲得的的成果也不是絕對高層次的科學成果。所以我們在認識宇宙的同時,要不斷的改變自身的局限性,和狹隘性,陳舊的思想觀念。
  • 淺談人類對宇宙認知的改變,「熱寂論」是否會是宇宙的最終結局?
    這三個問題被稱為哲學三大終極問題,目前無論是科學界還是哲學界,都沒有一個讓人絕對滿意的答案,在我們的歷史中,神學曾經鼎盛一時,就是因為信仰可以給人們答案,讓人類尋找到生命存在的意義,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的慢慢發現,神學並不能解釋一切,反而在限制著人類的發展。
  • 直徑20億光年的宇宙牆被發現,人類被困在宇宙球體之中?
    人類的科技在近200年內迅速發展,經過200年的快速發展,人類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科學理論得以發展運用。科技的快速進步,使得人類從上世紀開始便開始踏上了進入太空的旅程,開啟了太空時代。當人類對宇宙的了解越來越多,人類發現我們頭頂這片天空並不是死氣沉沉的,一片死寂。
  • 茫茫宇宙,人類是孤獨的存在嗎?
    我們似乎總是說外星人比人類掌握更高的科技,但有沒有這種可能,其實我們人類才是整個宇宙當中最先進的物種?「總是」這一說法可能有點欠妥,科幻小說中,還是存在人類比外星人先進的例子的。宇宙中有大量尺寸各異的行星。特拉普派1號星系:行星大小太陽系 馬上你將明白為何這很重要。
  • 宇宙為什麼存在?終極哲學問題有了答案
    研究人存在的意義,需要對人類過往的歷史進行觀察。從已知歷史來看,人類自然而然一直在做這些事。1、生存,個體生命的存活,無論任何歷史階段,人一直在努力確保自己生存下來,儘量延長個體生命存活時間。所有的發展都是人類自發,不間斷的進行。5、突破,突破已知法則,人類不斷認識規律,認識自然法則,總結科學定律,又不斷的自我突破。突破認知的局限,突破內在的規律,突破祖先或是自己總結的自然法則。歷史中祖先曾認定的真理法則,絕大多數都已被我們突破並否定,否定了法則的局限性。
  • 宇宙萬物哲學科學四要素 原創:小宇宙科學哲學
    無論是社會哲學,還是自然科學的形成發展都必須經歷四種途徑,或者稱為四要素,這四要素分別是:眼裡的宇宙現象規律,腦中的邏輯思維推理,口頭的語言討論雄辯,雙手的勞動創造實踐。這是一個從客觀存在到主觀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永恆發展變化的過程。這裡就從兩個不確定性進行展開。這兩個不確定性包括一個社會哲學方面的和一個自然科學方面的。